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賴鎮桃 廣州報道
歐盟擬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高額關稅的博弈,還在持續。
據商務部9月20日消息,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歐盟總部會見歐委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案進行全面、深入、建設性的磋商。雙方明確表達了通過磋商解決分歧的政治意愿,一致同意繼續推動價格承諾協議談判,全力致力于通過友好對話磋商達成雙方均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同時,三名歐盟外交官向媒體透露,歐盟原定于9月25日舉行的會議上進行投票,而這項議程目前已經取消。
在受訪專家看來,中方在過去一段時間的積極協商談判發揮了一定作用。歐盟方面愿意繼續推動價格承諾協議談判,推遲終裁投票時間,都為雙方談判留下了更多斡旋空間。
近期,越來越多的歐盟國家、行業組織在表達對華電動車加征關稅的不滿。高額的關稅壁壘、潛在的反制措施,或將沖擊這些國家、行業的切身利益。
歐盟成員國最終能否形成合格多數、阻止歐委會加征關稅仍有待觀察。而對于出海歐洲的中國車企來說,歐盟的關稅政策影響幾何?面對潛在的貿易保護逆風,該作何應對?
歐盟欲加稅,內部反對聲不斷
今年7月,在歐盟啟動反補貼調查的9個月后,歐委會宣布,自7月5日起正式對進口自中國的純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其中,上汽集團加征稅率37.6%,吉利為19.9%,比亞迪為17.4%;其他配合歐盟調查的車企平均加征稅率為20.8%,未配合調查的車企加征稅率達37.6%。
臨時關稅的最長適用期為四個月,在此期間,歐盟成員國將通過投票作出最終決定,如果表決得到通過,臨時關稅將轉為長達五年的正式關稅。
9月12日,歐委會稱,中國機電商會和所有電動汽車生產商提交的關于歐盟電動汽車反補貼案的價格承諾解決方案均未達到要求,歐方打算拒絕相關價格承諾申請。
商務部對此回應稱,歐委會在未經詳細評估的情況下拒絕相關方案,既打擊了中國業界繼續合作的信心,也不符合歐盟成員國的期待,更不符合其希望通過對話解決本案的公開表態。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白明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歐盟主張對華加征反補貼關稅,聲稱中國政府對汽車出口存在不合理的補貼行為。但實際上歐盟是在任意界定政府補貼的范疇,按照歐盟提出的標準,它對很多行業的扶持都可納入補貼范圍。而且,很多歐洲車企都未提及過中國補貼對本地產業造成損害,歐盟代替車企作出加征關稅的決定,在法理上是站不住腳的。
而在歐盟內部,反對加征高額關稅的聲音也在增多。
7月份,歐盟在對華電動車加征反補貼關稅進行征詢性投票時,塞浦路斯、匈牙利、馬耳他和斯洛伐克投出了反對票,明確表達反對加征關稅的立場。
更多國家出現態度轉向。西班牙首相桑切斯9月初訪華時,呼吁歐盟重新考慮關稅計劃,并強調中歐“不需要另一場貿易戰”。德國總理朔爾茨之后也通過發言人表態支持桑切斯,并稱“這是我們共同的前進方向”。西班牙和德國在此前的咨詢性投票中分別投下支持票和棄權票。
上周,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訪問歐洲期間,會見了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部長哈貝克。哈貝克表示,德方支持自由貿易,歡迎中國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對歐投資,不贊成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中方業界提出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為歐中下一步磋商奠定良好基礎,期待歐委會作出建設性回應。德方將敦促歐委會同中方尋求妥善解決方案,盡一切努力避免貿易沖突。
行業組織也認為貿易壁壘并不是保護歐洲產業的出路。德國汽車工業協會7月曾發表聲明,直言歐盟對華電動車征收反補貼關稅不僅會對歐洲消費者和企業造成負面影響,還將阻礙歐盟本土電動汽車市場發展。
據報道,法國白蘭地行業代表和葡萄種植者9月17日在干邑地區抗議游行,軒尼詩總裁和人頭馬酒莊首席執行官等行業領袖也參加抗議,要求歐盟推遲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進行投票。法國方面認為,法國白蘭地行業普遍擔憂中國對歐盟白蘭地進行的反傾銷調查,可能迫使法國白蘭地退出中國市場。
復旦大學中歐關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歐洲學會副秘書長簡軍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幾個歐盟成員國反對加征關稅都有現實考慮,對德國來說,大眾等大量德國企業在華設立合資公司,生產的汽車進入歐洲需要承受巨額的關稅,將對歐洲車企造成極大沖擊,而且德國車企也擔心中方對燃油車進口采取報復措施,征收懲罰性關稅。西班牙方面,則主要擔心在豬肉、酒類等農產品領域受到中方的貿易制裁,沖擊當地農業和地方就業,引發農民抗議和對執政黨不滿,同時也擔心沖擊兩國整體經貿關系,不利于吸引中國車企赴當地投資設廠。匈牙利等在外交立場上屬于對華友好,也希望表達反對加稅的立場,吸引中國電動車、電池廠的投資。
“在短期內,加征關稅可能會讓歐洲車企競爭壓力減小,但從長期看,這并不利于歐洲汽車業的創新和進步?!焙嗆姴ū硎?。
逆流之下,出海歐洲下一步怎么走?
近幾個月,美國、加拿大先后宣布上調對華電動汽車關稅至100%。相較之下,歐盟的政策動作較為謹慎。
簡軍波表示,美國加征100%關稅,基本上是想把中國的電動車完全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但歐盟很多車企在華投資了新能源、燃油車廠,相互關系較為緊密,所以歐盟在關稅問題上的彈性空間相對更大一點。這段時間,中歐若無法通過磋商達成價格承諾協議,歐委會按計劃會在10月底前將終裁結果交付表決,如果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有15個成員國投票反對加稅,并且這些成員國人口占歐盟總人口的65%以上,達成合格多數,也有可能阻止歐盟加征關稅案的通過。近來持反對立場的德國、西班牙,投票的權重比較大,如果能爭取到幾個大國的反對票,形成有效多數的可能性會增加,但不確定性仍然較高。
在業內人士看來,歐盟即使做出加征關稅的決定,一定程度上也難以阻止中國車企出海歐洲的步伐。
一位車企員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在三大汽車央企之一從事出海業務,歐盟加征關稅主要影響少部分買車客戶的決心,對于本就信賴中國制造的當地消費者來說,即使中國和歐洲品牌的差價縮到很小,他們依然會購買中國車。一部分客戶則對歐洲品牌有很高的忠誠度,對價格不太敏感。而中間搖擺不定的群體,占比不高,他們往往在差價縮窄到一定地步才會從中國品牌轉向本地品牌,但要看到,目前中國車企還是掌握著較大的價格優勢。
從實際行動來看,國內車企仍在加碼歐洲。8月30日,比亞迪宣布收購歐洲經銷商集團Hedin Mobility Group的子公司Hedin Electric Mobility GmbH,從而使比亞迪能直接向比亞迪德國的經銷商銷售汽車和零配件,在定價和汽車供應方面擁有更多的話語權。9月12日,在德國法蘭克福車展期間,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李傳海透露,公司正在歐洲物色工廠選址,但尚未完全承諾在當地建立生產基地。不久前,奇瑞汽車也透露今年將在歐洲推出Omoda和Jaecoo品牌,已準備斥資數十億歐元推廣營銷,在歐洲打響知名度。
2023年,中國純電車出口量中,歐洲市場的比重達41.27%。上述車企人士表示,歐盟目前是看得見的大市場,未來增長前景也不俗。而且,歐洲在全球汽車業有著風向標的意義,在很多非歐盟國家,歐標屬于高標準,很多國家的標準都是參照歐標制定的,能通過歐標法規,就能通過他們國家的法規,所以各家車企都在設法搶灘歐洲市場。
不過,高額關稅之外,更多潛在的保護主義風險仍會給企業出海帶來挑戰。簡軍波表示,從2025年起,歐盟將實施更嚴格的車輛碳排放規則,即使汽車的碳排放符合標準,歐盟也有可能會以車輛生產過程中碳排放超標為由征收碳稅。此外,也有可能圍繞工人權利保障借題發揮,要求提高關稅、禁止進口;或者以對歐出口價格過低為由實施反傾銷調查,等等。
面對可能大增的關稅成本、防不勝防的貿易壁壘,車企有何解法?
簡軍波表示,如果歐盟最終通過加征關稅的決定,中國車企短期內還是可以通過適當壓縮利潤空間的方式,維持原有價格優勢,同時一些車企已經在赴歐洲當地設廠或繞道第三方市場投資來規避關稅。但整體而言,車企還是需要加快銷售市場、投資區域的多樣化布局,這是降低經貿風險的重要舉措。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