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程實
在市場經濟中,價格被視為資源配置的關鍵調節機制,是協調供需平衡和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然而,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不斷演變,價格機制的作用愈加復雜化,促使我們對其進行重新審視與探討。現實中,價格并非越低越好。僅有那些能夠同時提升生產者和消費者剩余的價格調整,才能實現帕累托改善,進而推動整體福利提升。價格的過度降低可能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尤其對企業的創新能力構成制約。
更為重要的是,生產側價格的下跌不僅直接影響企業,還會通過工資水平傳導至消費端。工資下降削弱了消費者的購買力,進而導致需求萎縮,形成經濟活動的負向循環。從需求側來看,負面預期往往會進一步抑制消費。為應對這種不利局面,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成為提振經濟的重要手段。通過加強社會保障體系,政府能夠提升公眾的安全感,穩定消費預期,從而促進內需市場的持續增長。這種政策工具不僅能緩解短期經濟波動對消費的沖擊,還能為經濟提供長期穩定的動力。
價格不是越低越好:帕累托改善是關鍵
傳統經濟理論認為,市場競爭會自然壓低價格,進而使消費者受益。然而,價格過度降低并不一定帶來整體經濟福利的提升。根據美國經濟學家張伯倫的壟斷競爭理論,完全競爭并非總是最優的,價格過低可能導致企業無力創新或提高產品質量,從而最終損害消費者利益。此外,美國經濟學家范里安詳細探討了消費者剩余與生產者剩余的關系,指出在市場均衡中,只有當價格調整導致這兩者均增加時,才能實現帕累托改善。因此,價格應在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找到平衡,過低的價格可能損害長期的經濟發展。
宏觀經濟是微觀主體經濟均衡的加總,故而價格的變動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經濟增速的表現。以日本為例,日本的CPI變化和GDP增速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關關系。具體而言,當CPI增速呈現下降趨勢時,日本的GDP增速也往往有著消極的變化。例如,1990~1994年間,日本CPI同比增速由3%左右下滑至0.7%左右,GDP增速也從4.8%下降到了1.08%。物價水平的降低反映了市場需求的收縮,企業會相應地減少生產以適應市場需求,從而打擊了經濟活動的活躍程度。
相反地,物價的溫和上漲可以使得企業的銷售收入增加,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進一步促進企業的投資和創新,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然而,我們也不能忽視CPI過度上漲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物價上漲過快,可能會導致實際工資下降,消費者購買力減弱,從而對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但總體而言,日本的物價變化和經濟增速呈現一定程度的正向聯動。
生產側價格下跌的負向傳導:工資與消費的關系
價格對經濟的影響不僅限于生產者,還會通過工資水平影響消費能力。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在其《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指出,當工資作為人力成本的價格下跌時,消費者的購買力會相應減少,導致整體需求萎縮。也就是說,價格調整從生產側向外擴散并有可能形成負向螺旋,表明生產側價格下跌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不可忽視,尤其是在工資水平降低的情況下,消費需求將受到嚴重抑制。
相反地,工資水平穩步上行將有效提振消費需求。以中國為例,中國的居民工資水平整體呈現上升趨勢,這有助于提升居民的消費能力。根據統計局數據,近五年來,中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穩步增長。2019~2023年間,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增長率保持在5.8%以上,基本上都高于同期的GDP增長率水平。工資水平的整體上升趨勢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強的購買力,有助于穩定內需市場。盡管在特定時期,如2020年疫情期間,短期的收入下降和消費信心減弱仍然對經濟造成了沖擊。但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0年第二季度起,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和復工復產的推進,居民消費逐步恢復。2020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3.9%,但相較于第一季度的大幅下滑,第四季度已經實現了正增長。
此外,美國經濟學家阿克爾洛夫等人通過研究發現,工資的黏性使得工資下降難以快速實現調整,反而可能引發失業增加和經濟萎縮。在經濟衰退時期,即使企業面臨成本壓力,也可能不愿意直接降低工資,而是選擇裁員或其他方式來降低成本。這種情況下,失業率的上升將進一步削弱總體消費能力。
需求側打破負向預期:社會保障的關鍵作用
在需求側,打破負向預期成為經濟穩定的關鍵。而社會保障作為一項公共政策工具,可以有效提升消費者信心。美國經濟學家弗里德曼在生命周期—永久收入假說中指出,消費者的消費決策基于長期收入預期,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可以穩定這些預期,進而穩定消費行為。在中國,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養老保險和個人健康保險的支持力度,這有助于緩解家庭的后顧之憂,增強消費意愿。
根據最新數據,截至2023年底,中國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已超過10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億人,覆蓋面廣泛。這表明政府在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通過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政府有效地減輕了居民因醫療和養老問題帶來的經濟負擔,增強了民眾的安全感和對未來收入的樂觀預期。自2020年以來,中央財政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支持各地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增加了對困難群體的生活補貼,有效緩解了因疫情導致的收入下降對生活消費的影響。
美國學者費爾德斯坦和李本的研究顯示,社會保障不僅能緩解經濟下行壓力,還能在經濟波動期間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網,提升他們的消費意愿。例如,2020年,美國推出2萬億美元的紓困計劃,使得失業人員可申領每周600美元的額外補助,最長可領取4個月,減少了其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消費支出。特別是在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穩定的社會保障制度能夠打破負面的經濟預期,恢復市場信心。
在中國,政府不僅關注社會保障體系的覆蓋面,還注重提升社會保障的質量。例如,養老金的連續上調,醫療保險報銷比例的提高、異地就醫就診,以及醫療救助托底,都極大地提升了民眾的滿意度和安全感。除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外,政府還在積極探索其他形式的社會保障措施,如長期護理保險試點項目,以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這些措施有助于進一步減輕家庭在老年人護理方面的負擔,提升整個社會的福祉水平。根據國家醫保局數據,截至2023年,已有49個城市開展了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參加人數超過1.8億,惠及數超過130萬人;2023年異地就醫就診人次達到2.43億且持續增加,比2022年的1.1億人次高出了一倍多;同時醫療救助幫扶農村低收入人口醫療負擔的作用也進一步增強,幫助減輕農村低收入人口醫療費用負擔達1883.5億元。
(本文作者介紹:工銀國際研究部主管,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領域為全球宏觀、中國宏觀和金融市場。)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