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境外IPO加速

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7月23日,美的集團境外發行上市備案獲證監會批準,成為7月以來第五家境外發行上市獲批的境內企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伴隨滬深交易所IPO節奏的調整,以及內地IPO資源更多向科技企業傾斜,數月來,選擇境外上市的企業數量明顯增加。截至7月23日,今年已有27家公司登陸美股市場,超過去年同期的21家;29家公司登陸港交所,超過去年同期的18家,且后備企業不斷擴容。

  過去,美股與港股是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的首選地;如今,由于多重因素疊加下美股上市成本抬升,多家境內企業選擇在港股上市。7月以來境外上市申請(僅記直接境外上市,下同)新獲證監會受理的10家企業,均將上市目的地定為港交所。

  哪些企業更適合境外上市?根據受訪保代透露,三類企業選擇轉戰境外IPO相對更為理性。

  首先,屬于消費、醫療等當前境內IPO難度較大行業的企業;此類企業除非業績極佳、市場影響力極高,否則短期內A股上市挑戰很高。

  其次,簽有對賭協議,或者“5+2”之下股權基金亟待退出的企業;對于此類企業來說,盡快上市比獲得更多首發募資更為重要,與其在A股等待,不如先去境外上市。

  再者,IPO新規與嚴監管之下,不再符合境內上市要求的企業,尤其是存在歷史遺留問題的企業,選擇“主要看重利潤,其他方面關注相對較少”的港股,IPO之路大概率更為順暢。

  7月23日,證監會國際合作司發布關于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這距離訊飛醫療境外上市備案獲批僅僅過去5天。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6月以來,境內企業境外上市呈加速之勢。根據Wind數據,一方面,截至7月23日(下同),今年以來境外上市備案獲批的企業共計19家,其中11家備案獲批時間在6月之后。其中,2~5月的三個月內,僅有4家企業境外發行上市獲批,而6月以來的50余天內新獲批企業已經達到11家。

  另一方面,證監會新受理的境外發行上市企業數量也在增加。僅7月8日至7月18日之間,即有10家企業境外發行新獲受理。

  與此同時,遞表港交所的境內企業亦在增多。今年1~5月,港交所首次聆訊的企業共有52家,月均不足11家。然而,6月份首次聆訊的企業則達到18家,僅6月28日一天即有正信光電、新琪安、博泰車聯網、榮利營造、高龍海洋、同仁堂醫養6家企業獲得聆訊。不過,7月以來的港交所聆訊企業數量有所減少,截至7月23日,僅有百利天恒(7月10日)、穎通控股(7月18日)2家。

  此外,港交所境內企業上市節奏同樣于6月以來提速。開年以來共計29家,1~5月分別為4家、0家、5家、3家和4家,6月增至7家,7月前三周已經達到6家。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從年內IPO境外發行上市備案情況,還是境內企業境外遞表情況來看,港股均為首選地。其中,年內19家境外上市備案獲批企業、10家7月以來境外發行上市新獲受理的企業,上市目的地均為香港。這些企業為何奔赴港股?

  綜合受訪保代分析,首先,香港和美國一度是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的首選地,如今,由于美股財務穿透相較過去更為嚴格、地緣政治之下中概股IPO阻力加大等多重因素交織,使得境內企業赴美上市的成本明顯提升。與之相反,港股上市則受到政策鼓勵。外加美股上市中介機構以外資為主,港股上市則可更多由中資券商擔任,后者費用往往更低。受此影響,對于企業而言,相較于美股上市,赴港上市可以實現IPO成本的大幅縮減。

  其次,從首發募資規模來看,盡管港股估值相對偏低,募資規模較為有限,但如今中概股企業募資能力較之昔日已經明顯縮水。“除非是騰訊一類綜合實力非常強勁的企業,否則在美上市還是在港上市,首發募資規模孰高孰低難以判斷。”受訪保代直言。

  再者,如今選擇境外上市的境內企業中,為數不少者曾經計劃A股上市,其中一些更是從滬深交易所撤回材料。此類企業選擇境外上市,大多是在中資券商投行的建議之下進行,而中資券商港股保薦能力遠勝于美股。尤其是對于設有香港子公司的頭部券商投行而言,如果勸說企業選擇港股上市,可以與香港子公司合作共享創收;但如果企業選擇美股上市,自己大概率無法獲得更多收入。利益驅使之下,勸說企業將境外上市地定為香港成為諸多中資券商投行們的共同選擇。

  從境內企業境外上市情況來看,哪類企業相對更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綜合采訪與調研發現,所屬行業A股上市相對受限、股權基金急需退出或簽有對賭協議,是選擇境外上市最為迫切的兩類企業。

  一方面,隨著境內IPO節奏的收緊,有限的IPO資源正在向融資需求更為緊迫、發展潛力更高的“專精特新”類企業集中;一些消費等傳統行業、醫療保健等盈利能力不明朗且“硬科技”屬性看似并不突出的行業,如今上市難度進一步加大。對于所屬行業A股上市相對受限的企業而言,如果想要短期內IPO,境外上市成為現實之選。

  從年內港股、美股新上市企業情況來看的確如此。1月1日至7月23日之間新上市的29家港股企業中,5家來自醫療保健行業、4家屬于消費類企業、2家來自房地產,合計占比達到37.93%。

  美股境內企業行業屬性則更為顯著。年內27家成功在美上市的境內企業中,僅消費類企業即高達12家,占比44.44%。

  另一方面,股權基金退出難,是不少企業及其早期投資人面臨的共同難題。“股權基金投資企業之初,往往與企業簽訂‘5+2’協議,如果投資7年以后無法退出,企業需要自掏腰包購回股權,于企業而言,購回股權往往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如今,距離購回期限不足2年的企業大有所在,對于此類企業而言,相較于IPO首發募資規模多少、在哪兒上市,縮短上市時間、趕在‘5+2’到期之前上市才是當務之急。”某頭部券商保代告訴記者。

  除上述兩類企業外,由于港股更為看重利潤,對A股上市頗為重視的股權清晰度等方面關注相對較少,外加新“國九條”以來A股上市標準的提升和IPO全流程嚴監管的加強,一些不再符合A股上市要求的企業,紛紛將上市目的地轉至香港。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桐

IPO 美股 港交所 證監會 募資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7-26 龍圖光罩 688721 18.5
  • 07-23 博實結 301608 44.5
  • 07-22 力聚熱能 603391 40
  • 07-15 綠聯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裝備 301552 30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