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經濟學視角下的金融高質量發展丨金融新篇章

復雜經濟學視角下的金融高質量發展丨金融新篇章
2024年07月24日 13:47 新浪財經
  摘要: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擘畫了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強國建設的宏偉藍圖。新時代新篇章,金融業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錨定金融強國目標,做好五篇大文章,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不負春風與愿景,新篇章征程萬里再出發!
  如何復雜經濟學視角下,探究中國金融高質量發展路徑?西京研究院創始院長趙建表示,建設金融強國的基礎是正確理解和構建一個復雜的現代金融體系。

  作者丨趙建(西京研究院創始院長)

  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復雜性和多樣性,只有在復雜經濟學的認知框架下,才能真正的認識現代經濟的內涵。而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一方面依附并服務于實體經濟,另一方面也表現出自身所獨有的復雜特征。不理解現代金融體系的復雜性、獨立性,就無法正確理解現代經濟,也無法科學有效的進行金融治理。金融業的確有其獨特的內在運行規律,需要客觀的認識和把握。當然,不能將金融行業的技術特殊性異化為地位的特殊性。金融業只是現代服務業的一種,最終的本質還是要服務實體經濟。

  復雜經濟學是采用復雜系統的范式研究現代經濟的一門學科,是隨著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進化應運而生的一種認知框架。與以供需靜態線性關系為基本認知模型的西方傳統經濟學(比如“物理化”的新古典經濟學)相比,復雜經濟學更注重現代經濟所表現出來的動態非線性網絡嵌套結構,這個結構表現出不確定、分形、涌現、混沌、生態化、自組織、不可逆等種種特征。與傳統經濟體相比,現代經濟之所以表現的越來越復雜,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貨幣金融業在其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說現代經濟在表象上,就是圍繞現代貨幣(法幣)構建的名義價值體系和以現代金融為主要手段的跨時空資源配置體系。因為現代金融業的出現,一個經濟體不僅可以動員過去和現在的資源,還可以動員未來的資源,能夠為富有前瞻性的創新甚至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買單”。這在傳統的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看來是不可思議的。

  理解今天中國的經濟金融體系,也必須要置于復雜經濟學的認知框架之下。經過近半個世紀的改革開放和高速發展,中國經濟不僅在總量上表現為超大規模經濟體,在結構上也進化為一個復雜經濟體。這樣綜合來看,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超級復雜系統,這恰恰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表現。從封閉體系轉變為開放體系,從農業經濟發展為工業經濟,從鄉土社會進化為城市社會,就是一個從簡單經濟體躍遷為復雜經濟體的過程。因此理解中國經濟金融的認知體系也應該與時俱進,需要以進步的眼光,運用復雜經濟學的認知框架來審視當下中國經濟社會的復雜現狀。特別是對中國金融體系的認識,因為它是復雜系統的一個典型代表,它通過信用、杠桿、衍生品等金融工具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加劇了經濟的波動和風險。

  可以說,現代金融體系的復雜性、兩面性,代表了現代經濟的復雜性、兩面性。因此現代金融的治理要在復雜經濟學的認知框架內,采用動態、辯證的思維加以認識。那種“一刀切”的簡單線性思維不僅無法有效的治理好現代金融,反而自身成為導致金融體系波動甚至是系統性風險的來源。現代金融體系的復雜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復雜的網絡嵌套結構,不同的部門和微觀主體之間不是單一的線性關系,而是通過復雜的網絡結構交叉和嵌套在一起,牽一發而動全身。

  二是復雜的動態關聯和博弈結構,金融體系交易的是時間,一方策略必須考慮到對方的策略,最終形成的均衡是動態博弈納什均衡,而非簡單經濟體下的靜態均衡。舉個具象一點的例子,如果因為資產價格下跌而禁止賣出,從靜態的角度理解,這對當下的止跌當然是有效的。但是站在交易對手的角度,如果不能自由的賣出,接下來當然也就不會再輕易買入,這將導致市場的進一步下跌以及活躍度和交易量大幅降低。

  三是預期和信心至關重要,可以說現代經濟就是建立在預期和信心之上,因為現代經濟主體的活動,無論是消費還是投資,都建立在未來的預期之上。金融作為對未來資源的一種配置手段,預期和信心更是重要。設想一下,現代社會的收入和儲蓄都是以“憑空創造”的現代貨幣為載體,投資更是以表現為虛擬經濟的金融資產為載體。假如對國家信用,對社會未來發展缺乏穩定的預期和信心,就不可能有長期穩定的消費和投資,資本也不會有“耐心”。極端缺乏信心的情形下,復雜的金融經濟、貨幣經濟甚至會塌縮為簡單的以物易物的傳統經濟,這就是現代經濟和金融體系的崩潰——復雜性有時也意味著脆弱性。

  中國經濟作為一個超級大規模復雜經濟體,要想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必須有一個發達的現代金融體系。因為無論是內部社會財富的保值增值,還是外部國家間經濟綜合實力的競爭,都離不開一個發達的現代金融體系。與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實體經濟的工業制造和生產能力可以說非常有競爭力,但是貨幣和金融的競爭力卻相對較弱。這導致中國國際收支雖然在貿易項下一直表現為順差,但是在投資項下卻一直是逆差。這意味著“中國制造”辛苦創造的財富結余,因為金融投資能力的不足而不能較好的保值增值。人民幣國際化的地位與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也非常不匹配,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占比,特別是在國際外匯儲備中的占比都非常低,無法享受到國際化和定價權的紅利。中國要在當前形勢下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推動金融業的高質量發展。

  中央提出建設金融強國,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當前中國存在的“實體經濟對金融服務越來越復雜多樣的需求,與當前金融業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間的矛盾”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金融業是一個外部性較高的行業,金融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一套現代金融治理體系,而這套體系不同于對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傳統管理體系,需要建立在復雜經濟學的認知框架之下:

  首先,要客觀認識和尊重現代金融體系內在的復雜性,這些都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在制定政策的時候不宜簡單的線性“一刀切”,防止引發更大的波動和不可逆的傷害。

  其次,要理性看待現代金融體系的不確定性和內在風險,這也是其所固有的屬性。風險不可能會被完全清除,但是可以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在不同風險偏好和時間偏好的主體之間進行平滑。治理主體不應該過度關注市場正常運行期間的波動,而是把主要的精力和資源用在發生系統性風險時的應急救援上。

  三是不斷完善和強化法治,用規則的確定性和穩定性來緩釋復雜系統內在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但是由于現代金融是一個復雜系統,復雜系統有進化和變異的特征,總會存在制度漏洞和監管套利空間。對于治理主體來說,應該客觀看待現代金融體系的異化,通過自身學習、進化、迭代來應對現代金融體系內在的不穩定性,用法治化的金融治理手段來治理現代金融存在的風險,而不是盲目的行政干預,進一步加劇了現代金融的退化和異化。

  四是與市場坦誠溝通,重視引導和管理市場預期,做到監管透明、公開、公正,這樣才能最大化消除市場的疑慮和擔憂,保證金融運行結構的動態穩定性。現代金融治理體系本身應該就是一個陽光化的監管體系。

  復雜性是進步的表現。建設金融強國的基礎是正確理解和構建一個復雜的現代金融體系。金融的現代化包括法治化、市場化和國際化。中國要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堅定不移的推動金融現代化,用現代化的金融治理體系來解決金融現代化過程中涌現的各種復雜問題。這事關中國經濟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的順利推進。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7-26 龍圖光罩 688721 18.5
  • 07-23 博實結 301608 44.5
  • 07-22 力聚熱能 603391 40
  • 07-15 綠聯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裝備 301552 30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