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公眾號“國民經略”
文 | 凱風
高速磁懸浮設計時速600公里,從廣州、深圳到京滬兩地,通行時間有望減少到2-3小時,四大一線城市將徹底連成一體。(圖/視覺中國)
“超級高鐵”,要來了。
日前,廣州發布2035綜合交通規劃,提出建設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新增廣珠澳高鐵、廣深第二高鐵,預留京港澳高速磁懸浮、滬(深)廣高速磁懸浮2條通道。
作為中國第一大省,廣東正在拼命建機場、高鐵和“城際地鐵”,也在全面布局未來交通。
高速磁懸浮,設計時速在600公里左右,在民間素有“超級高鐵”之稱,被視為未來交通的代表。
高速磁懸浮即將到來,誰會走在前列?
01
高速磁懸浮,到底有多“高”?
磁懸浮不是新鮮事物,早在20多年前,許多人就在中小學教科書里,見識過這一概念。
目前,全國已建成三條磁浮線,包括上海磁浮線、北京地鐵S1線、長沙磁浮快線。
不過,這些磁浮線,多屬于中低速磁懸浮,最快的上海磁浮最高時速430公里,但已降速到300公里。
無論是時速、設計標準還是運營模式,都非嚴格意義上的“高速磁懸浮”。
最新規劃中的高速磁懸浮,設計時速普遍在600公里以上,堪稱陸地最快交通,全球尚未有建成運營的先例。
如果說高鐵重塑了城市間的交通模式,而高速磁懸浮有望進一步打通城市群的阻隔。
高鐵設計時速為350公里,從北京到廣深最快都要7小時以上,從上海到廣深最快也要6小時。
高速磁懸浮設計時速600公里,從廣州、深圳到京滬兩地,通行時間有望減少到2-3小時,四大一線城市將徹底連成一體。
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三大世界級城市群之間,3小時通達或將不成問題,對高鐵、民航將形成顛覆性的碾壓優勢。
事實上,高速磁懸浮帶來的不只是更快、更強、更暢通的交通互聯,還能帶動新型基建的躍升,以及軌道交通產業的再次升級。
一如高鐵時代的到來,帶動一眾城市軌道交通產業的崛起,打造出一批交通強市。
作為全新技術,高速磁懸浮一旦得以推廣,將會帶動一個千億級乃至萬億級產業的誕生。
02
高速磁懸浮,性價比幾何?
作為全新的技術,高速磁懸浮時速更快,技術標準更高,造價自然更為高昂,票價也可想而知。
據估算,高鐵成本約為1.17億至1.44億/公里,而高速磁懸浮則是高鐵2倍以上,隨便一條線路,投資都是數千億級別。
從票價來看,高鐵是普鐵的2-3倍,而高速磁懸浮或是高鐵的2倍左右,恐怕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
前段時間,多條高鐵漲價的消息引發爭議。一旦高鐵漲價蔓延,未來磁懸浮的價格只會更高。
所以,高速磁懸浮注定是一個長期工程,既需要與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又要考慮到全國交通網絡的既有布局。
可以確定的是,與以“市市通高鐵”為目標的高鐵不同,高速磁懸浮由于造價高昂,需要以大客流作為匹配,并不適合所有城市。
國家層面曾提出:“研究推進超大城市間高速磁浮通道布局和試驗線路建設”。
這意味著,只有經濟實力強勁、人口規模龐大、客流往來頻繁的超大城市,才有打造高速磁懸浮路線的必要性。
目前,全國共有10個超大城市,包括北上廣深、成渝、杭武、東莞等。
換言之,高速磁懸浮注定不會廣泛覆蓋,三四線城市這一次被排除在外。
03
市市通高鐵時代,是否還有必要建高速磁懸浮?
中國是世界高鐵第一大國,高鐵里程占了全球7成以上,9個省份率先實現“市市通高鐵”。
這還沒完,“市市通高鐵”并非終點,“市市通350高鐵”正在路上,而眾多跨國高鐵也已納入規劃。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建高速磁懸浮?
一方面,高速磁懸浮,介于高鐵與民航之間,是必要的交通補充。
高鐵時速為200-350公里,民航飛行時速在800公里以上,而高速磁懸浮設計時速多為600公里,剛好居于兩者之間。
當前,800公里以內是高鐵的天下,1200公里以上民航優勢獨一無二,高速磁懸浮的到來,或將打破這一格局。
另一方面,人口大盤固然見頂,但大城市群、超大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更加頻繁,亟需更強的交通工具作為承載。
全國最賺錢的高鐵—京滬高鐵客流量早已飽和,所以京滬第二高鐵已被提上日程,正式開工。
廣深港主通道更是如此,未來預期客流達到2.6億人次,能力缺口約4000萬人次。
即使大灣區正在打造全國最長的跨市“地鐵”,但面對強勁的客流增長預期,第二高鐵乃至高速磁懸浮都有必要。
可以說,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三大世界級城市群,未來商貿往來只多不少,而高鐵通達時間受限、客流量趨于飽和,凸顯了高速磁懸浮的必要性。
如果說地鐵、城軌和高鐵的存在,完成了城市群內部的同城化,那么高速磁懸浮的到來,或將帶動城市群之間的“同城化”。
這將是中國交通又一次的巨大跨越。
04
高速磁懸浮,誰會先行一步?
高速磁懸浮造價高昂,不是所有城市都能承擔,只有經濟、產業、人口最為發達的城市群才能擔起這一重任。
目前,我國四大城市群、四大交通極軸——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成渝,紛紛加入了追逐戰。
在大灣區,廣深港磁懸浮,或將嘗頭啖湯。
早在2021年,廣東在城鎮空間2035規劃中,就提出預留六大超級廊道,其中包括京港澳高速磁懸浮、滬(深)廣高速磁懸浮兩條線路。
今年初印發的廣東國土空間2035規劃,再次提及“在京廣深、沿海等戰略通道預留規劃建設高速磁浮系統條件”。
另據中科院院士透露,廣深港正謀劃設計時速650公里的磁懸浮線路,共有四個方案,屆時廣深港有望在20分鐘內通達。
長三角地區,滬杭磁懸浮的呼聲最高。
早在2019年發布的長三角一體化相關規劃中,“長三角將積極審慎地開展滬杭磁懸浮項目規劃研究”就被提及,一時引發無數關注。
隨后,浙江省提出十大“千億工程”,總投資超過1.2萬億元,其中“滬杭超級磁浮”赫然在列。
西部的成渝經濟圈,在大基建上也不愿落后一步。
作為全國綜合交通立體網的四大極軸之一,成渝獲得了與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同等的交通地位,作為第四大綜合性交通樞紐而傲立潮頭。
兩城在積極構建多條高鐵通道的同時,還提出規劃預留成渝600至800公里/小時超高速磁懸浮建設通道。
當然,考慮到技術限制、資金壓力以及大基建建設的周期,高速磁懸浮從規劃到落地,或許沒有那么快。
但這場空前的交通革命,遲早會到來。誰能把握住機遇,誰就能先行一步。
責任編輯:江鈺涵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