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曹縣漢服生意背后:“ 不是所有的生意人都掙了大錢”
本報記者/王登海/菏澤報道
曹縣,原本是山東省西南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縣城,卻在過去一個月多的時間里,在互聯網上突然火爆,還激發了網民的造梗熱潮,關于曹縣的段子層出不窮。
對此,曹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梁惠民作出回應稱,“短視頻比較火爆,有正面宣傳,也有嘩眾取寵的,甚至出現了‘北上廣曹’,這是網絡上的調侃。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里面至少表現出兩層意思,一是大家非常關心來自家鄉的信息,關注家鄉的發展;二是家鄉的變化確實大,甚至有點讓大家不敢相信。”
撥開熱梗浮云,曹縣的火爆絕非偶然。近期,《中國經營報》記者在曹縣實地采訪了解到,擁有171.33萬人口的曹縣拿下全國三分之一的漢服市場份額,全縣有淘寶村150多個,僅次于義烏,成為全國第二大淘寶縣。
不過,與互聯網世界的喧鬧相比,曹縣有更為嚴峻的現實問題需要應對,如何在產業升級中取得更大突破,是曹縣下一步的發展重點。
從賣戲服走出來的淘寶村
6月初的曹縣,已經快要到了豐收的季節,四周被麥田包圍的大集鎮在“六一”兒童節前也迎來了最繁忙的時刻,在建黨一百周年的這個“六一”兒童節,演出服飾領域中的軍裝供不應求。
“沒有想到,今年的軍裝、八路軍演出服如此火爆,剛開始29元一件,后來價格一直上漲,到了79元一件仍然供不應求。”一家從事演出服飾的店主告訴記者,由于擔心受疫情影響文藝演出活動相對較少,大多數商家備貨不足,然而,火爆的市場,讓他們猝不及防。
行走在大集鎮狹窄的街道上,人來車往,好不熱鬧,街道兩邊是低矮的門面房,上方的廣告牌大多與布料、印花、繡花、輔料、漢服、演出服掛鉤,隨便進入一家才發現別有洞天,里面幾百平方米的廠房,有的堆滿了各種布料,有的放滿了機器。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集鎮就有不少村民從事影樓布景、影樓服裝的生產,在農閑時節,村民們做好服裝后拿著成品,跑到全國各地去推銷。
“最早開始在互聯網上嘗試銷售的人中,丁樓村村支書任慶生和其妻子周愛華比較早,他們第一單就賣了2000多塊錢,比一年一畝地的收入還要高。”曹縣電商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張冰介紹,自此之后,在政府的引導下,因為借勢電商平臺,大集鎮幾乎家家戶戶都開起網店來,承包了中國七成演出服,奠定了其“中國最大的演出服生產基地”的位置。
張新民(化名)告訴記者,前5年是大集鎮的服裝產業發展最為猛烈的時段,在很短的幾年時間里就形成了輔料、配件、布料、設計、加工、電商服務、物流等相關配套的產業鏈,現如今已經接近飽和,利潤下滑非常明顯。“早些年,一件衣服賺上十幾二十元錢,很正常,現在已經沒有那么高的利潤了。就拿印花來說,早幾年8塊多錢一米,現在的價格已經下降到2塊多錢一米了,當然,印花的工藝技術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進。”
“也絕不像網上所說的那樣,在大集鎮做生意的人都掙了大錢,做生意有賺就有賠。”張新民告訴記者,做演出服飾有時候就像押寶一樣,有賭的成分,首先要備貨,幾十萬上百萬的原材料一旦積壓在手里肯定要賠錢,但是只要賣出一個爆款,就能掙錢。
“受到疫情影響,也有商戶出現了虧損的情況,就拿我們繡花來說,去年基本沒有多少訂單,今年的演出服又以軍裝為主,也用不到繡花,大集鎮的不少繡花機都處于停工狀態,有些人已經開始低價轉讓繡花機,轉讓不出去只能賣廢鐵。”張新民繼續說道。
轉型在即
“六一”兒童節過后,大集鎮的演出服飾又進入了淡季。不過,漢服的生命力依舊頑強。
近幾年,隨著漢服圈子的迅速擴張,曹縣原本成熟的服裝產業鏈迅速轉到漢服生產,通過仿制爆款繡花女裝打入低端市場,填補市場空白。
“演出服飾一般都是一次性商品,質地輕薄,客戶對質量方面的要求也不高。”據當地漢服生產商介紹,剛開始曹縣的漢服經營者還是按照演出服飾的生產理念,以量大價低為主,直接將上千元的漢服價位,拉到了100多元低價。
數年之間,曹縣成為繼杭州、成都、廣州以外的第四大漢服生產基地。曹縣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曹縣漢服電商銷售額近19億元,約占全縣電商總銷售額的10%。拼多多平臺大數據顯示,全國漢服銷售排名前2000家網店,就有1200家來自曹縣,是中國最大的漢服生產基地。
然而,在大集鎮,很難找到與漢服相關的元素,也幾乎沒有人穿漢服,唯一能跟漢服沾邊的,就是街邊那些賣繡花線和縫紉機等服裝設備的店鋪。
值得一提的是,在曹縣演出服飾、漢服形成產業集群的同時,其深層次的問題也日益明顯。“大部分電商商戶只賣衣服而不設計加工,缺失自主品牌和核心生產技術。”也正因此,在漢服圈內,山寨、抄襲、價格低、質量差等成為曹縣漢服的“標簽”,甚至招致訴訟。
“漢尚華蓮”是知名的漢服品牌,曾經就因為被抄襲,該公司直接帶著律師團來曹縣,一連告了多個曹縣漢服商家侵犯版權,理由是這些商家的設計元素、整體風格、視覺效果存在抄襲漢尚華蓮,且結果均勝訴。
“他們在拼多多上一件漢服只賣50多塊錢,我們的成本都要比這個高。”深圳市的一家漢服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兩三年前,他們被侵權現象非常嚴重,一旦出現爆款產品,就會被人抄襲。“一件爆款的貨品周期也就一兩年時間,而通過法律訴訟的手段維護權利差不多要用一年的時間,如果是在淘寶的話,可以通過阿里巴巴知識產權保護平臺發起維權與投訴,但是拼多多的話,就比較難,拼多多更偏向于保護商家的利益。”
《2020漢服消費趨勢洞察報告》顯示,漢服用戶中,選擇100至300元價格漢服的比例最高,達到41.78%。而這一價位的漢服,大多來自山東曹縣。
“不僅抄襲外地的,本地商戶之間也存在仿制侵權、相互壓低價格等不當競爭行為。”一家漢服企業的經營者認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大集鎮的漢服經營者多以家庭作坊為單位,其文化水平不高,版權意識不強。“在他們眼里,漢服只是一件賴以生存的商品。”
在經歷了被大牌商家投訴甚至吃了官司后,倒逼著曹縣的漢服經營者開始重視原創設計,逐漸走中高端路線。曹縣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曹縣約有漢服及上下游相關企業2000多家,原創漢服加工企業超過600家,銷售額占到全國同類市場的三分之一。
現如今,在大集鎮經營漢服的人群中,文化層次結構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
其中,博士生胡春青返鄉曹縣賣漢服就是明顯的代表。據了解,胡春青是曹縣大集鎮胡樓村里出的第一個博士,2018年中國科學院博士畢業后回到老家。夫妻二人開始了漢服創業。他的妻子孟曉霞設計制作的一件高端定制漢服,賣出了3.5萬元的價格。
原棉缺口大
記者在曹縣采訪發現,大集鎮服裝產業的原材料大多來自外地。雖然山東屬于三大棉產區的黃河流域棉產區,是傳統棉花產業經濟大省,同時曹縣也是魯西南地區兩熟高效植棉區,但是曹縣并沒有有影響力的織布廠。
“紡織廠倒是有幾家,曹縣百隆紡織有限公司比較出名,主要是將棉紡織成線,然后運輸到外地,再織成布后運輸到曹縣。”記者在曹縣采訪發現,在支撐大集鎮服裝產業鏈中,缺少了織布的環節。
記者在大集鎮采訪了解到,有不少在柯橋生產布料的企業直接將銷售網點布局在大集鎮,將柯橋生產的布料運輸到大集鎮進行銷售,也有當地商戶將柯橋、廣東等地的布料,販賣到曹縣。
“現在物流如此發達,把原料運過去織成布,可能要比就地建廠生產的成本還要低,再說,現在也沒有產業基礎,要建大型廠房,技術、人才都是問題。”曹縣官方人士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記者根據官方數據統計發現,上世紀80年代,山東棉花種植面積最大為2356萬畝,產量172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27.5%。然而,近年來,山東省棉花種植面積和產量嚴重萎縮,2020年 ,山東棉花種植面積224.35萬畝,棉花產量18.3萬噸,僅占全國棉花總產量的3%。
數據還顯示,山東省棉花種植面積從2008年的1332萬畝到2016年的700萬畝,以每年10%左右的幅度持續遞減,在2016年到2019年之間,山東棉花的種植面積和產量更是逐年遞減,由2016年棉花種植面積46.6萬公頃,產量54.8萬噸,下滑到2019年棉花種植面積16.9萬公頃,產量19.6萬噸。
而另一方面,近些年來,山東原棉供需缺口大的新聞也屢見報端。2017年時, 就有當地媒體報道,山東全省紡織業年消耗原棉300多萬噸,占全國的37%左右,而自產原棉產量只有30多萬噸左右,缺口270多萬噸,只得通過購買新疆棉、競拍國儲棉和進口滿足。
大集鎮的丁樓村是最先做淘寶產業的村莊.jpg
責任編輯:王婷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