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遠離消費陷阱,規避消費誤區,提升消費體驗,黑貓投訴平臺全天候服務,您的每一條投訴,每一次對消費的建議,都可能會改變這個世界。投訴請上黑貓:【點擊投訴】
原標題:萬元種牙價格虛火旺 釜底抽薪還靠國產化
本報記者 姚 堯
細心人會發現,近期,越來越多的口腔醫療機構推銷員出現在北京各大超市賣場。
日前,《證券日報》記者在北京某超市門口遇到了推銷員劉小姐,她是某全國連鎖專業植牙醫療機構市場部員工。她向記者表示:“目前,缺牙后最理想的修復方式就是種植,價格雖然略顯昂貴,有的達到萬元,但已在降低。”
種一顆牙到底需要多少錢?12月28日,記者就此展開調查,遇到了為此苦惱王先生,他說:“在跑了多家醫院和民營口腔醫療機構后,我仍一頭霧水,從幾千元到幾萬元都有。”王先生向記者調侃稱,“看來網上流傳的‘一口牙等于一輛寶馬’的說法并非戲言。”
“口腔經濟”是反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一面鏡子,不僅越來越多人選擇更高價格的種牙,記者梳理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發現,產業鏈上的許多上市公司,諸如正海生物、通策醫療、美亞光電等也因此取得了較好業績增長。
“隨著人們對口腔健康認識程度的加深,行業必然受益。”東興證券醫藥首席分析師胡博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蛋糕變大后會有更多醫療企業謀求分一杯羹,目前行業高附加值產品基本被國外公司壟斷,降低價格會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是解決問題的良方”。
進口植體價格虛高
競爭激烈流量為王
眼下,不少患者最煩惱的是這筆不小的開支,不停地在各口腔醫療機構之間比價。胡博新表示,“對消費者而言,目前種植牙市場的確相對混亂,在缺乏嚴格行業監管、標準尚未健全的情況下,流通環節隨意加價,導致進口種植體價格虛高。”
“從口腔醫學專業角度看,種植牙相較于傳統固定烤瓷假牙和活動假牙確有過人之處。”12月29日,某民營口腔診所負責人楊大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最主要是不影響鄰牙,傳統假牙都需要磨除一部分鄰牙,種植牙就不需要。從護理繁復程度、患者舒適度、美觀度和使用時長等角度看,種植牙也存在一定優勢。”楊大夫說:“只是醫保只能報銷一小部分,基本要患者自掏腰包,價格比較貴。”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種植牙的費用主要包括種植體材料費、基臺費、牙冠費、手術及麻醉費、檢查費,其中種植體費用占比最大。這種外形酷似螺絲的純鈦種植體基本上依賴進口,所以醫療機構向患者收取高昂費用。同時,手術費和修復材料費也占比不小。
在實地走訪中,《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在北京某三甲口腔專科醫院種植牙單顆價格約為1.6萬元—1.8萬元,均為德國、瑞典、瑞士和美國進口品牌;在北京某三甲醫院的口腔科種牙價格也在1萬元以上;而北京的幾家民營連鎖口腔醫療機構提供的瑞典、韓國進口種植牙報價則在4980元—10000元。
同為進口種植體,為何價格相去甚遠?劉小姐向《證券日報》記者解釋稱:“我們是某國外進口種植體品牌的華北區總代理,因此可以拿到低價,價格便與其他機構拉開了距離。”胡博新也向記者道出其中原委:“由于缺乏強有力的監管,口腔醫療機構存在通過醫療器械服務轉嫁其他運營成本的現象。加上進貨渠道不同,才會使得出廠價僅數千元,甚至不及千元的種植體,在到達消費者手中時突破萬元。”
一位口腔行業人士表示,“口腔行業受年初疫情影響較大,為了增加收入,各大口腔醫療機構不約而同將目光鎖定在種植牙市場,并意識到流量的重要性,加大了廣告投放力度”。數據顯示,口腔醫療運營機構2019年平均銷售費用率為14.47%,其中可恩口腔最高達到21.09%,廣告宣傳費用占比88%,為5659萬元。而規模與其相當的小白兔在2019年銷售費用率為14.5%。
各大超市推銷員活動頻繁,種植牙廣告鋪天蓋地,正是營銷戰的一個縮影。
未來10年復合增速25%
市場規模逾2100億元
然而,瑕不掩瑜。口腔醫療保健市場具備發展潛力,這不但從植牙市場價格的躁動得到了驗證,也獲得了政策層面的支撐。
“目前五六十歲的人種牙需求大,追求美觀的年輕人也不算少數。”楊大夫說。劉小姐也表示,“作為一家專業植牙機構,我們10月份種植牙數量750顆,11月份也有超過600顆,植牙單價最便宜也要5000元—6000元”。
由東興證券胡博新團隊撰寫的研究報告也顯示,隨著我國人口年齡增加,缺牙人口比例正不斷上升,其中55歲以上缺牙人口比例高于50%以上;從我國中老年人群的牙齒治療率角度看,我國35歲-44歲人群的牙齒治療率僅為11.6%,未治療率為89.4%,而美國中年人群的未治療水平僅為27%;我國65歲-74歲人群的牙齒治療率為42.6%,美國該年齡段人群的治療水平為81.5%。據胡博新團隊按不同年齡組人群反復推演測算,我國潛在種植牙市場規模逾2100億元。
2011年-2018年,我國種植牙數量由13萬顆猛增至約240萬顆,年復合增速高達52%。2019年,這一數字已增長至312萬顆,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種植牙市場之一。但我國種植牙市場的滲透率仍不高,發展潛力十分巨大。
作為大健康產業的一員,行業也受到來自政策層面的支撐。2019年年初,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了《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提出到2025年,健康口腔社會支持性環境基本形成,人群口腔健康素養水平和健康行為形成率大幅提升,口腔健康服務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
總之,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以及家庭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植牙的市場空間正不斷打開。胡博新預測:“種植牙市場未來10年年均復合增速可能達25%,潛在需求將逐漸釋放。”
企業業績持續增長
種植體系待國產化
有了梧桐樹,不愁金鳳凰。縱觀整個種植牙產業鏈:種植體由外資壟斷,修復材料加速國產滲透,檢測設備也正實現低端替代。正海生物、美亞光電和通策醫療等上市公司都已圍繞種植牙領域的產業鏈展開積極布局,隨著企業的不斷進入,終端市場價格必將松動。
在上游種植體領域,進口品牌占比約90%以上,國產品牌僅占10%。但是國產品牌不斷進行研發、追趕國際領先技術,獲批上市的種植體系數量正逐漸增多。目前已有北京萊頓BLB、威高WEGO等十幾種種植體獲得醫療機構與患者的認可。
在口腔修復膜領域,瑞士蓋氏的修復膜市場占有率達70%,上市公司正海生物的口腔修復膜產品海奧市占率達10%,其余市場由日本和韓國品牌瓜分。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正海生物2017年—2019年口腔修復膜的收入分別是8700萬元、1.05億元和1.3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5%、20.6%和31.4%。收入增速呈現逐漸擴大趨勢,且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在檢測設備領域,CBCT(錐形束CT)為口腔科必要工具,國產檢測設備CBCT正實現了部分市場替代,產品正向中高端市場滲透。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該設備生產企業美亞光電,2017年—2019年口腔X射線CT診斷機的收入分別是2.60億元、3.71億元和4.84億元,均實現了快速增長。
在口腔醫療服務領域,A股上市公司通策醫療,在2020年第三季度,僅種植牙一項的營收就達1.07億元,同比增長26.31%,雖然今年公司第二季度種植牙營收同比僅增長17%,但縱觀近三年口腔細分領域包括種植牙和隱形正畸依然實現了高速增長。
“此外,在種植過程中,還需要車針、器械盤、排齦線、排齦器、電刀、印模材等,我國供應商較少,大部分依賴進口,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前述口腔行業業內人士表示。
“要想讓行業長治久安,肯定少不了到位的監管,大量的合格人才,以及行業標準的建立。但最為根本還是要發展中國國產的種植體系,只有國產產品的質量能夠跟上市場的需要,才能降低市場價格,讓行業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胡博新表示。
責任編輯:戚琦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