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最能代表中國經濟向上力量?2020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火熱進行中,誰是你心中的TOP10商業領袖,[點擊投票]
原標題:明年貨幣政策定調:穩健,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每經記者 宋戈 每經實習記者 肖世清 每經編輯 易啟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了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在貨幣政策方面,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范風險關系,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完善債券市場法制,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的貨幣政策相比,除了對貨幣政策描述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有新定調外,而“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范風險關系”等多條內容均為新提法。
“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記者注意到,央行在11月26日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對貨幣政策的表述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此的最新定調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對于這一表述的轉變,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021年,我國仍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宏觀政策既不會大幅度收緊,也不會進一步滑向寬松。貨幣政策方面,在堅持穩健基調不變的同時,強調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八字方針。”
董希淼進一步分析指出,“靈活”,要求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進行適時調節,如果經濟恢復速度較快,部分階段性政策可能退出;“精準”,要求流動性更加精準滴灌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支持;“合理”,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流動性將保持在合理水平;“適度”,既不會讓市場感覺到“缺錢”,也不會“大水漫灌”,保持宏觀杠桿率穩定,在恢復經濟和防范風險上尋求平衡。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由于受疫情影響,央行采取了一些非常態化的貨幣政策,加大了對實體經濟扶持力度。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今年名義GDP增速低于M2、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宏觀杠桿率階段性升上。
而會議對社會融資規模增長也有新定調。由去年的“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轉變為“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
專家:新政策會逐步推出
會議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董希淼認為,會議強調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政策操作上不急轉彎,有助于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2020年,為應對疫情沖擊,我國出臺了較多的臨時性、階段性措施。隨著近期部分經濟指標向好,2021年經濟和社會回歸正常,這些措施如何進行調整備受關注。比如在貨幣政策方面,部分市場人士認為2021年將可能收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表態,讓市場吃下“定心丸”。
關于宏觀政策的連續性,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新政策會逐步推出,雖然宏觀經濟在改善,但是部分小微企業仍然面臨經營壓力,明年如果在繼續承諾穩崗就業的基礎上,銀行還是會通過無還本續貸等方式加大對實體支持力度,保持資金流穩定,防止政策斷檔,引起小微企業經營出現壓力。比如,今年6月央行創立兩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在加大中小銀行對實體經濟支持方面成效還是較為顯著的。”
溫彬認為,當然,貨幣政策有一些“退出”問題,比如年初央行發放3000億元再貸款加大金融機構對疫情物質生產、運輸等企業的支持,利率為1.6%,隨著生產進入常態,這類政策可能會退出,而對于小微企業可能會保持“連續性”,本息應延盡延。
責任編輯:戚琦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