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昔日光伏巨頭,尚能戰否?
“六毛九”事件發生之時,英利能源已經在美上市一年。此時的英利能源在苗連生的帶領之下走上了激進的擴張道路,而低價策略成為其搶占市場的重要手段。
苗連生已經許久沒有出現在公眾的視線中,但由他創辦的英利能源近期卻開始活動頻頻。
最受關注的一則消息莫過于近期其投資的光伏產業基地項目開工破土。10月15日,總投資17億元的英利集團新型光伏產業基地項目在河北唐縣經濟開發區動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將建成5GW高效光伏組件的智能化產業園,而相關配套產品、新型光伏綠色建材的研發與生產企業也將相繼入駐該產業園。
如果要給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立傳,與苗連生一同進入候選名單的將有一連串名字:施正榮、朱共山、李河君、高紀凡、瞿曉鏵、靳保芳、李振國、劉漢元、曹仁賢,以及遠遁美國的賽維LDK創始人彭小峰。無問西東,他們憑借著曾經的豪氣與決斷,締造了一個又一個光伏創業神話。但他們當中有些人又是悲情的——施正榮的尚德電力、苗連生的英利能源、彭小峰的賽維LDK都曾盛極而衰,破產重組。
所幸的是,這些昔日的光伏巨頭相繼重生。在如今新一輪的光伏產業競爭中,大有老樹新發之姿。而令人唏噓的是,往后的發展史中,那些曾經深入企業基因的創始人之名,或將逐漸被淡化。
巨頭重生
英利能源的破產重整正在進入關鍵階段。
今年9月23日,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10英利MTN1”和“11威利MTN1”兩只債券此前已構成違約。不過,在9月9日,英利能源(中國)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合并重整案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已經舉行,合并重整草案決議表決延期至10月9日。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一位知情人士處了解到,英利能源的合并重整議案已經在10月9日獲得債權人通過,預計在10月底通過司法判決進入執行階段。
“未來英利要向科技、綠色、服務轉型。”英利能源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幾年該公司的技術更新、“光伏+”應用和綠色建材產品的開發,都是圍繞這一基調。
在員工眼中,英利能源似乎正在邁向一個綠色、穩健的發展之路,奠定了未來的新姿態。這與十年前被業內冠以“價格屠夫”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
每一家巨頭企業的成功史中總有一段充滿爭議,英利能源的爭議在于其曾被業內貼上不計成本搶市場的標簽。
1998年創辦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苗連生,開始了他的英利生涯。彼時,素有“光伏教父”之稱的施正榮還未回國創業,而苗連生則選擇多晶硅太陽能電池作為切入點。
在英利能源總部的展館內,一塊重達240公斤的多晶硅錠已陳列許久供人參觀。盡管如今多晶硅錠的重量已經遠遠超過這一重量,但在十多年前,這樣的多晶硅錠卻成為英利能源填補國產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空白的重要支撐——1999年,英利能源承接了彼時國內第一個年產3MW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及應用系統示范項目。隨后,苗連生為英利能源打造了垂直一體化模式,完整地構建了從鑄錠、硅片、電池、組件到光伏應用系統全產業鏈模式。
談起對十多年前英利能源的印象,一位資深光伏從業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用“攪局者”一詞予以評價。
“眾所周知的‘六毛九’事件,是英利能源爭議的開端。”該人士回憶,這一事件發生在甘肅敦煌10MW光伏并網發電示范工程招標活動上。作為彼時國內規模最大的光伏電站,敦煌10MW光伏并網發電示范工程的招標引發關注,國內主流光伏電池、組件企業與發電集團組成多個聯合體,參與競標。在業內認為光伏電價彼時需在2-3元/千瓦時方可盈利之下,英利能源參與的聯合體報出了0.69元/千瓦時的低價,令人咋舌。
“六毛九”事件發生之時,英利能源已經在美上市一年。此時的英利能源在苗連生的帶領之下走上了激進的擴張道路,而低價策略成為其搶占市場的重要手段。
英利能源不是沒有回應過“價格屠夫”爭議。其認為全產業鏈布局以及成本的控制能夠支撐得起低價。不過,正是由于英利的低價策略,引發了后來行業內的“價格戰”。疊加2012年發生的歐美“雙反”調查,整個中國光伏產業迎來大洗牌。而英利能源的債務危機也于2015年被點燃。
在這場大洗牌中,倒下的還有尚德電力。
中國光伏產業發展歷程中,施正榮的名氣比起苗連生有過之而無不及。2000年回國創業的他帶著厚厚的業務規劃書,獲得了來自無錫市政府的支持,將尚德電力扎根于此。
如今的尚德電力經過破產重整后,早已沒了施正榮的影子。但早期留下的品牌影響力還在。
今年10月10日,尚德電力旗下尚德新能源投資控股與上海道得投資合作的“淄博晶優光伏科技3GW(一期)太陽能組件項目”(下稱淄博項目),在山東舉行開工奠基儀式。“合作方也是看中了我們的品牌和品質,使得這個項目得以最終落成。”尚德電力一位高管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施正榮用五年的時間將尚德電力打造成世界級光伏企業,并登陸美股。但他也用八年的時間,擠破了尚德神話的泡沫。2013年3月,尚德電力宣告破產并最終由順風光電作為戰略投資者接盤。
順風光電原隸屬于順風清潔能源,后者為港股上市公司。但因近些年來經營不善、債務累積,順風光電連同尚德電力被剝離出上市公司體系。
如今的尚德電力主要依靠組件業務,這也是十多年前尚德電力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尚德電力整體經營狀況有所好轉,將會繼續加大組件研發。”前述尚德電力高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該公司已投入組件產能約6.5GW,另有5GW組件產能即將落地。
生存之戰
今年的SNEC第十四屆(2020)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大會暨展覽會上,英利能源的展臺與隆基股份、協鑫集團同處一館,同臺競技。
事實上,若要重現昔日輝煌對重生后的英利能源而言,短時間內難度頗大。一位光伏行業分析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國內光伏產業在某些細分領域已經進入到寡頭競爭階段,無論是英利還是尚德,現階段需要考慮的是在競爭中立穩腳跟,“先會生存才能生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目前英利能源正在將重心切斜到電池和組件領域。一位接近英利能源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英利能源正在調整產業結構,將原來的全產業鏈模式進行切分、壓縮。
在今年的SNEC展上,英利能源將展示重點放在高效組件上。其中一款雙面組件,采用了高效TOPCON電池技術;另一款單晶組件產品則引入了M12(210mm)大尺寸硅片技術、三分片多主柵技術。英利能源相關人士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公司在未來的重整規劃中,主要定位是中高端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預計在2024至2025年的產能逐步放大到10GW左右。
將重心放在電池、組件業務上,對英利能源來說可以減輕資金壓力。實際上,這也是老一批光伏巨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于是,尚德電力也不約而同地選擇在組件領域繼續深耕。
在近期開工的淄博項目中,尚德電力主要投建的組件產線可實現210mm大尺寸高功率組件量產,預計于明年3月投產。“尚德電力的新產線主要規劃生產182mm、210mm尺寸,當然目前出貨量最大的依然是166mm尺寸組件。”前述尚德電力高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不過,在今年光伏產業鏈價格出現上漲的情況下,組件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
今年7月份,受到頭部多晶硅廠生產事故以及自然災害的影響,國內多晶硅價格一路上漲。隨后,這一上游材料的漲價壓力不斷向下傳導,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紛紛提價。與此同時,光伏玻璃、膠膜等輔材也加入漲價行列。
實際上,因供應偏緊導致的漲價令組件廠商頗為頭疼。盡管組件廠商可以通過提價來繼續轉移成本上漲的壓力,但生產材料供應緊張導致許多組件企業產能得不到釋放。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前述尚德電力高管頗為無奈,“電池片、光伏玻璃等很多材料都被頭部大廠鎖定了。”
這折射出這些昔日光伏巨頭當下的尷尬處境。
今年,由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掀起的光伏熱席卷了A股市場,兩家巨頭企業市值屢創新高,成為千億企業。與尚德電力、英利能源等“老”巨頭企業相比,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等“新”巨頭在資本市場、融資能力和業績經營的優勢,最終轉化為資金實力,進一步助其在光伏產業中持續擴張。在今年下半年緊缺的材料供應情況中,隆基股份等巨頭憑借充沛的資金實力和產業布局實現了保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組件和硅片合計貢獻了隆基股份近九成的業務收入。但作為“現金奶牛”的組件和硅片業務能否繼續支撐市值的增長,取決于產能規模能否繼續擴張。
為了保障擴產的順利,隆基股份在一些光伏材料端的保供方面花費了心思:在多晶硅料和光伏玻璃方面,隆基股份先后簽訂價值約95億元、57億元長單合同,鎖住未來五年的供應。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9月底,隆基股份與通威股份達成建立長期穩定的多晶硅料供需關系合作意向。兩個巨頭的結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隆基股份未來擴產的原料端供給煩惱。
但當資源聚集頭部企業手中之時,其他生產企業或將面臨生產危機。所幸的是,光伏材料供應緊缺的局面在短期內將得到緩解。
卷土重來的昔日光伏巨頭們,或許無法像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這樣動輒豪擲重金擴產、采購。但在新產品、新技術的布局上,無論是英利能源和尚德電力都緊跟了步伐。
這儼然成為了一場決戰未來的“賭局”,勝者鳳凰涅槃,敗者黯然離場。
(作者:曹恩惠 編輯:曹金良)
責任編輯:邵宇翔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