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315,我們幫你維權】近來,ETC糾紛、信用卡盜刷、銀行征信、保險理賠難等問題困擾著金融消費者,投訴多石沉大海、維權更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黑貓投訴】
原標題:投資者關注疫情對銀行沖擊程度 券商“代答”:影響有限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彭妍
截至目前,A股上市銀行已達36家。投資者可投資的銀行股增多,圍繞銀行股的話題在滬深兩市的投資者互動平臺也十分熱絡。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投資者在滬深交易所互動平臺向上市銀行提出的問題早已經超過了千余條。
2月份以來,有一個話題迅速成為銀行股投資者的“共同關切”,那就是“銀行受疫情影響大不大?”
例如,有不少投資者提問,疫情對銀行未來業績影響、應對措施等。也有投資者將疫情對上市銀行業務中遇到的切實問題發給上市銀行,如“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很多企業不能正常開工,有可能會導致資產質量下降,公司目前對這種情況有無專門的應對之策”“公司在向零售銀行轉型,面對這次疫情有可能造成的前幾個季度消費較同期萎靡,個人信用卡逾期等問題,公司有無良方”“目前對疫情產生的逾期貸款是否有相關數據以及銀行對疫情產生的逾期貸款有什么措施和對策”等。
但或許是受信息披露要求的約束,截至記者發稿,鮮有銀行對此類問題給出有實質內容的回應。
不過,盡管銀行在互動平臺未回復,券商卻有自己的研究和結論。國信證券研報表示,整體來看,疫情沖擊下經濟基本面短暫受到壓制,對銀行業“量質價”各核心指標均構成壓力,銀行業信貸需求下降,部分地區及相關行業壞賬暴露風險增大,政策讓利實體帶來息差下行。至于沖擊的力度,則主要看企業復工復產的時間以及政策對沖的力度,只要復工復產盡快到位,經濟活動恢復正常,疫情對銀行業績沖擊就很有限。
天風證券認為,疫情是當前銀行股估值提升的核心矛盾,疫情的拐點或是銀行股反彈的起點。只要疫情緩解,讓利擔憂就會大幅緩解,資產質量也會向好。
萬聯證券分析師郭懿表示,綜合來看,疫情如果在一季度之前后開始好轉,大面復工可以持續,二季度在政策的提振下,對整個銀行板塊資產質量的影響相對有限。
中小投資者還關注上市銀行的其他哪些問題呢?記者歸納整理后發現。兩類問題比重最高:一類是“盼回購”;另一類是“多分紅”。
在股票回購方面,由于銀行股普遍估值較低,記者發現,不少投資者對回購進行了大聲呼吁。有投資者強烈建議公司馬上回購自家股票,用回購代替分紅,并表示,“公司股價大幅低于凈資產,嚴重低估,建議公司推出回購方案,以回報公司股東,提升公司資本市場形象。”
甚至有投資者直接提供方案,“我是一名長期股東,請問最近股價表現一般,公司能否回購10億元的股票并注銷(國內優質公司普遍回購)。”并認真分析了該銀行的現金情況: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有近5000億元貨幣資金,“如果真的在乎全體股東權益,掏10億元回購并注銷,想聽聽公司的想法”。
不過據記者了解,對于回購,銀行有自己的苦衷。多家銀行也曾出面進行闡釋。比如去年,在2019年北京轄區上市公司投資者集體接待日上,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曾表示,考慮到國有銀行類上市公司的特殊性,例如商業銀行有關資本充足水平的約束和針對國有銀行員工持股和股權激勵的相關政策尚未落地,目前處于積極跟蹤法規政策并結合自身發展進行研究的階段。
此外,銀行股股價表現穩定,催生出了“買銀行股吃分紅打新”的投資派別。分紅也是投資者最關心的話題。有的投資者先是夸贊銀行,然后再提出建議,“貴行業績優異,成長性突出,但分紅率一直偏低,這與管理層提倡的提高分紅比例背道而馳,希望貴行把分紅比例提高。”更多的投資者直接呼吁銀行提高分紅率。
不過,近年來上市銀行分紅率普遍在提升,不少銀行的分紅率已在30%以上。
責任編輯:張緣成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