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原標題:獨家深度:銀發族再就業,多國之痛
【環球時報駐德國、日本、韓國、巴西記者 青木 黃文煒 濟冬 李曉驍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幾年前好萊塢曾上映一部影片——《實習生》(The Intern),講述一位退休老人以70歲高齡重返職場,在一家新生時尚的互聯網公司做實習生的故事。對于那些想再就業的老年人來說,這無疑是很勵志的例子。當今世界老齡化趨勢明顯,更多老年人就業好像在成為一個潮流。在美國智庫外交學會近日提醒關注的2020年七大趨勢中,就有“亞洲的老齡化”,而增加勞動大軍中老年人的數量則成為一些國家保持經濟活力的關鍵一步。但老年人就業并非說說那么簡單,雖然在部分國家已經是一種顯著現象,但相應的配套措施并不完善,絕大部分國家并沒有為銀發族就業做好準備。
德國:退休老人青睞“迷你工作”
“45歲太老?55歲多余?我們連65歲的人都雇!”10多年前,當德國一家汽車零部件制造商打出這一廣告時,很多人提出疑問。但現在,返聘老員工已成為不少德國大公司的“標配”。
位于德國巴伐利亞州丁戈爾芬的寶馬工廠是德國最早正式返聘退休人員的大企業。早在2007年,寶馬就在丁戈爾芬工廠率先打造一個特殊團隊———“老員工生產線”。由于員工的“老齡化”特點,該生產線還引入70項措施,比如辦公室配備緩解身體疲勞的智能工作椅,車間里鋪設有利于膝關節的軟木地板,廠房的角落擺放天然綠色植物等。此外,工廠聘用專業的體能教練,帶領員工一起在保健區做放松操。
“這個項目名為‘今天為明天’,旨在確保公司未來仍能保持業內技術創新領先者的地位。”寶馬部門主管盧特貝格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實驗結果顯示,“老員工生產線”與年輕員工主導的生產線效率相當,甚至還有優勢。這項實驗不僅達到目標,還為德國老齡化問題提供了一種解決思路。
不過,德國聯邦勞工局專家萊德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退休人員返聘到原企業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退休人員是在社會中進行‘二次就業’。”數據顯示,這些“二次就業”者大多選擇“迷你工作”。
所謂“迷你工作”就是工作時間少而靈活,收入不超過每月450歐元的工作。記者了解到,德國幾乎所有行業都有“迷你工作”,包括會計、工程師、經濟顧問等,但最多的要數餐飲、零售、家政等低技術的行業。70歲的瑪麗亞就是“迷你工作潮”中的一員。她在公寓附近的一家面包咖啡店找到工作,每月工作45小時。她說,這份工作很靈活,工作日可以選擇早上或下午。“雖然收入少,但不用繳稅,而且面包店還發度假費和圣誕津貼。”瑪麗亞說。
在德國,高端技術的退休人員還流行去國外發揮余熱。他們有的通過私營中介到外國賺高薪,有的則到國外無償幫助發展中國家。成立于1982年的德國退休專家組織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有德國經濟部和企業界資助,國外聘請該組織的德國退休專家不用付報酬,只需要負責在當地的食宿。對于這些專家來說,他們可以借此開闊眼界,并讓自己保持年輕的心態。
“退而不休”是一種趨勢。德國聯邦人口研究所的報告指出,未來德國退休年齡很可能提高到70歲,越來越多退休人員將繼續工作。目前,男性退休人員再就業已達16%左右,女性則是9%不到。在歐盟一些國家,如愛沙尼亞,退休人員再就業比例超過1/4。
德國社會問題專家馬塞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退休人員再就業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老齡化日趨嚴重,在未來40或50年內,德國勞動人口每年將減少30萬到50萬,銳減程度可以和上世紀30年代的戰爭時期相比;二是退休金日益減少,“年輕時努力工作,退休后衣食無憂”越來越難以實現。研究顯示,2030年以后退休的德國人中,近半數人的法定退休金達不到貧困線。
不過,有觀察家認為,在德國,除了汽車行業的一些先鋒,很少有雇主為“銀發革命”做好準備。不只是德國,德勤2018年對全球1.1萬家企業的調查發現,半數企業在對待超過55歲的員工方面沒有任何預見性措施。
日本:進入“人生100年時代”?
《環球時報》記者曾與一相識多年的日本雜志社編輯聊天,他去年2月滿60歲,到了退休年齡,但辦了手續后繼續在雜志社工作。“至少可以干到65歲吧。”他說。記者的另一位朋友70多歲,原先在知名媒體工作,65歲退休后到大學當客座講師,由于熟練掌握中文,是個“中國通”,經常受邀到各地作演講,介紹中國社會現狀。
在日本,79.3%的企業將退休年齡定為60歲,16.4%的企業定為65歲,還有少數企業沒有退休制度,72.2%的企業設有再雇用制度。如今日本有一流行說法叫“人生100年時代”,許多人80多歲還在工作。
日本老人從事較多的10種工作是:一、事務性工作,比如簡單的資料打字;二、輕手工活,如包裝、打包等;三、專業技術工作,一般是退休前工作的延伸;四、清掃;五、醫療、福祉、介護工作;六、講師、教練;七、超市收銀員;八、廚房調理工作;九、送貨員;十、警備員。
記者之前住的公寓一樓傳達室是一位退休老人坐鎮,他畢業于早稻田大學,退休前是一家大企業的部長,退休金想來不菲。但他愿意到公寓傳達室發揮余熱,每天樂呵呵地跟進出的人打招呼,不時拿個掃把打掃衛生。
福祉設施里,老人為老人服務在日本是十分普遍的事。京都府木津市的社會福祉設施里,從事療養老人接送服務的多是60歲以上的老司機,由于擔心高齡者開車不安全,設施規定到73歲就得離開駕駛員崗位,但此舉造成司機供應不足,60歲左右的“年輕老司機”因此比較搶手。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有很多出租車司機都是老年人。事實上,喜歡駕車出行的老人更多,并因此導致車禍事故多發,出現了一個形容把加速當剎車的老年司機的詞——“老人飛彈”。
退休后實現自主創業,實現當社長夢想的老人亦不乏其人。日本政府對老人創業積極支持,日本政策金融公庫作為政府的金融機關,對于55歲以上的創業人員可以讓其融資7200萬日元。東京都對于55歲以上人員的創業給予優惠措施,貸款金額1500萬日元以內,利息1%以下,而一般企業的貸款利息為7.5%-15%。
日本有不少專門面向50歲以上求職者的網站,企業也愿意聘用高齡者,認為年紀大的人責任心強,性格沉穩,且工資較低。去年有統計稱,自2012年以來,日本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了470萬,但就業的勞動人口卻激增440萬,新增的勞動力主要來源之一就是老年人。
去年,安倍政府提出要讓員工工作到70歲,相關法律修正案將在今年的國會上正式提出。未來日本人在70歲以后仍在找工作可能成為常態,但挑戰同樣很大。有分析稱,日本勞動力需求大的領域主要是建筑、醫療護理和派送服務等行業,這些工作不太適合老人。而且,日本老年人大多居住在鄉村,地方上適合老年人的工作崗位非常有限。
韓國:61歲的公寓保安說:
“我是這里最年輕的”
“招聘就業”“職介所”“XX職業”“職業介紹”……走出韓國首爾鐘路5街地鐵站4號出口,形形色色的職介所招牌映入眼簾。街道上,一位白發蒼蒼、身著正裝的老人指著手中的文件說,“交上簡歷就走”。
在韓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4.9%,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想工作和不想工作卻不得不正在工作的老年人至少有200萬。這意味著很多韓國老年人正面臨就業難和失業的困擾。
記者有兩位老年韓國朋友,一位曾任韓國四大銀行之一的副行長,另一位做過外交官。前者年過六旬,退休后開了一家小型保險公司,后者年近八旬,辦起了國際學校和連鎖餐廳。當記者和他們分享中國老人的晚年生活,談及老年大學、廣場舞、帶孫輩時,他們的表情并不“艷羨”。“每天被工作充實,感覺心態很年輕,這很好。”他們說。
和日本相似,在韓國的出租車司機群體中,老年人很多。以2018年7月數據為準,韓國65歲以上的出租車司機共7.28萬名,占總人數的27.1%。記者就曾遇到1936年出生的司機,老人當過30多年的兵,退伍后便開始開出租車。車子風馳電掣,頻繁變道超車,至于乘客內心是何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了。
上述老年人,至少他們的晚年是充實、安穩的,還有不少人的境遇截然相反。2018年,韓國65歲以上老年人貧困率高達42.2%。在韓國水原市,61歲的金先生從2018年起便在一棟公寓做保安。“在這兒工作的保安數我最年輕,最大的年近八旬。嬰兒潮一代相繼迎來退休,這職位能保多久也是未知數。”
在首爾,以地鐵鐘路5街站、水逾站、彌阿站為據點,聚集著以老年人為對象的職介所。65歲的姜某是一家職介所的老板,他說,職介所所能提供的工作崗位大多是公寓保安、公司保潔員、停車管理員、餐廳服務員等。在另一家職介所,一位74歲的老人向老板頻頻致謝,因為這家職介所幫她找到了一份保潔員的工作,而且是正式工。
老年人被雇為正式員工,實屬幸運。通常情況下,他們都被當作人力空白時暫時的“補充”。75歲的柳某在退休后3年時間里輾轉于各職介所,“接受高齡求職者的地方并不多,只是反反復復在打工”,原因都是年齡。
韓國政府一直在想辦法推動老年人再就業,包括在各市、郡、區政府設立支援老人參與社會活動的相關部門,組織“銀發招聘會”等。據報道,從2020年開始,韓國打算投入巨資向雇60歲以上老人的企業發放補助金,還準備要求企業雇用員工至65歲。但業界專家指出,想要工作的老人多而工作崗位少,且對老年人而言“合適”的工作崗位匱乏,這是問題的關鍵。
巴西:“退而不休”尚未提上日程
根據世界銀行此前的報告,今年巴西的勞動力人口(15至64歲)將會停止增長,老年人和兒童的數量將增加,到2030年巴西兒童和老年人的數量或比勞動力人口更多。盡管如此,與德、日、韓等國相比,老年人就業在這個拉美大國遠沒有提上議事日程,而且“退而不休”在這里也不那么行得通。
去年10月下旬,巴西參議院正式批準養老金改革法案,法案核心內容是男性最低退休年齡延長至65歲,女性延長至62歲。此前,巴西養老金制度被認為是“全球最慷慨”,甚至優于以高福利著稱的挪威:只需繳納15年養老保險,男性達到65歲、女性60歲后,就可全額領取養老金。男性如果繳納養老保險達到30年,可以在53歲提前退休,女性如繳納25年,則可以在48歲時退休。
由于老齡化問題,一些國外媒體曾集中報道過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新彼得羅波利斯市,該市老人眾多,年輕人大量外流,很多老人都繼續工作,成為“巴西未來的縮影”。從現實看,目前巴西大多數繼續工作的老人要么是打零工,要么是“個體戶”,從事零售、運輸等。一些老人繼續找工作的原因是退休金無法滿足其消費需求。有巴西咨詢機構做過調查,因經濟危機,約1000萬巴西人靠家中老人的退休金生活。
其實,很多巴西人對退休后繼續工作并不樂意,同樣不想延遲退休。與此同時,巴西企業對雇用老人也沒有太大興趣。正因為如此,巴西應用經濟研究院之前發布的報告稱,60歲以上老年人可以重新找到工作的比例由28%降到23%。巴西地理統計研究院則稱,只有26%的老人有正式的合同。
還有一個問題是,年輕人的就業問題更需要解決。一名巴西房地產從業者對《環球時報》記者直言,里約熱內盧、圣保羅等大城市物價非常高,基本生活開銷大,“普通退休人員1000多雷亞爾的工資,恐怕僅夠填飽肚子。越來越多的老人想找工作,可是,還有那么多年輕人閑著呢”。
上海外國語大學巴西研究中心副教授張維琪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巴西養老金制度改革歷時已久,其重點并非只有人口老齡化問題,更迫切需要解決的是養老金入不敷出的問題。張維琪認為,從巴西目前的經濟狀況來看,年輕人的就業問題更為突出,如果著重強調老年人就業,反而會擠占更需要工作的年輕人的就業機會。
責任編輯:劉玄逸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