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對標貨基監管標準防套利 銀保監會發文規范現金管理類理財
本報記者 楊井鑫 北京報道
12月27日,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了《關于規范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公開征求意見。
《通知》為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理財子公司辦法》的配套制度,按照補充通知關于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應嚴格監管的要求,對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現金管理類產品提出了具體的監管要求。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監管對于銀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監管整體上與貨幣基金等同類產品監管標準保持一致,有利于統一同類資管產品監管標準,防范不公平競爭和監管套利。同時,有利于增強現金管理類產品業務經營合規和穩健性,防止不規范產品無序增長和風險積累。
標準“一致性”
據了解,《通知》主要涵蓋了六個方面內容,包括明確現金管理類產品定義;提出產品投資管理要求,規定投資范圍和投資集中度;明確產品流動性管理杠桿管控要求;細化“攤余成本+影子定價”的估值核算要求;加強認購贖回和銷售管理;明確現金管理類產品風險管理要求,對采用攤余成本法進行核算的現金管理類產品實施規模管控,確保機構業務發展與自身風險管理水平相匹配。
對于產品投資的范圍,監管明確了現金管理類產品應當投資于現金,期限在1年以內的銀行存款、債券回購、中央銀行票據、同業存單,剩余期限在387天以內的債券、在銀行間市場和證券交易所市場發行的資產支持證券等貨幣市場工具。不得投資于股票;可轉換債、可交換債;以定期存款利率為基準利率的浮動利率債券,已進入最后一個利率調整期的除外;信用等級在AA+以下的債券、資產支持證券等金融工具。
對于每只現金管理類產品投資于同一機構的金融工具、有固定期限銀行存款、主體評級低于AAA機構發行的金融工具,以及全部現金管理類產品投資于同一銀行存款、同業存單和債券等,提出了比例限制的要求。
此外,對于流動性和杠桿管控方面,監管規定了現金管理類產品持有高流動性資產比例下限和流動性受限資產比例上限。要求現金管理類產品的杠桿水平不得超過120%。另外,新規加強久期管理和融資交易管理,強化了投資者分散程度,對于單一投資者持有份額超過50%的現金管理類產品要求在銷售文件中進行充分披露及標識,不得向個人投資者公開發售。
銀保監會創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銀行理財子公司均運營時間不長,目前沒有足夠的風險準備金。在對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規范時充分借鑒了貨幣市場基金規模與其風險準備金掛鉤的做法,避免對現有業務產生較大影響。
“現金管理類產品的規范也是要體現出產品價值,實行公允價值和估值從長期評估收益情況。”該負責人認為,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收益本身不會太高,高流動性就意味著收益將受到影響。
過渡期至2020年底
新規為了確保平穩過渡,充分考慮到對銀行、理財子公司經營和金融市場的潛在影響,合理地設置了過渡期,明確過渡期至2020年底,促進相關業務平穩過渡。一方面,引導銀行和理財子公司對監管規定的執行,打理推進合規新產品發行,實現新老產品的有序銜接。另一方面,督促銀行有序開展整改工作,將不符合《通知》規定的老產品納入到理財業務過渡期整改計劃,綜合采取多種方式有序壓降存量資產,實現平穩過渡。
“銀保監會從2019年初對于現金管理類理財的監管就開始準備。但是,各家銀行對于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理解都不一樣,規模和占比至今還需要審慎地做評估。”銀保監會人士稱,目前對于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規模暫沒有統一口徑,而此次監管規定也就需要明確其定義和屬性。
該人士表示,監管對于銀行的要求是做價值產品,匹配流動性和收益,涵蓋短期產品和長期產品。“從銀行理財的資金運用來看,監管更希望銀行發行期限較長的理財產品,加大長期資金投入,但是在整個理財轉型過程中,現金管理類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監管不鼓勵銀行依賴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發展理財業務,但是會作為整個資管整改的一部分,將現金管理類理財的調整與資管整改有機結合在一起。”該人士稱。
責任編輯:張緣成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