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借貸命案中的關鍵因素 來源:經濟觀察網
陳志武
今天我們談借貸中的暴力問題,暴力對于解釋高利貸有多大關系呢?暴力會降低借貸利率,還是反過來抬高利率呢?
以前流行過一部電影,故事情節大致是這樣的:佃農楊自強與女兒相依為命,楊家女與同村青年農民相愛。楊自強由于生活所迫向地主黃老財借了高利貸,之后無法還,就外出逃債。在一年的除夕之夜,楊自強偷偷回到家。黃老財知道后,帶著一幫狗腿子跑來逼債,告訴楊自強如果還不了債就賣女頂債!逼迫之下,楊自強喝了做豆腐用的鹵水自殺。接著,楊家女被搶進黃家,遭黃老財奸污。接下來,楊家女逃入深山,頭發全白了。兩年后,她男友回鄉,在山洞里找到楊家女,替她申冤雪恨、打死黃老財。
這樣的劇情與山東辱母血案有相似之處——也是狗腿子逼債,最后是放貸方被殺。這樣的場景是我們很熟悉,也是記憶中一提起高利貸就馬上聯想到的,所以,我們都恨透了高利貸者。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借貸關系中真的總是放貸方被打死,接下來還有多少人愿意放貸呢?如果借貸市場上資金供應因此下降,資金的價格即利率會上升還是下降呢?也就是說,高利貸的歷史之所以兩千多年沒終止過,是否跟我們的主流文化同情偏袒借債方,普遍痛恨放貸方有關呢?如果看到借債方逃債,我們就喝彩,那么,這種道義文化是否會鼓勵債務違約、抬高借貸風險溢價呢?我們知道,道義文化越是痛斥放貸人,官方越是通過法律把高利貸打入地下,借貸交易就越不安全,放貸方就越會要求更高的風險回報,高利貸只會更嚴重。
歷史上的借貸命案規律
我們可以看看歷史上的一些規律。在2014年我和彭凱翔、林展發表的一篇研究中,我們系統收集了近五千個清代借貸命案案例。這些大樣本中,基本情況符合我們的預期,比如,平均借貸利率19.9%,絕大多數命案不是故意謀殺,而是討債糾紛過程中沖突的結果,并且就像山東辱母血案中的情況一樣,官方都是在命案發生之后才介入。
那么,一旦借貸發生命案,被打死的一方更可能是借方還是貸方呢?
這里有兩個可能的假說。首先是,按照“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道理,我們一般應該看到更經常發生的是貸方被打死,因為你知道,貸方打死借方的激勵很小,一方面把借方打死了,借款更加拿不回來,另一方面自己還要“一命還一命”、會被官方判死刑。第二個假說是,按照上述電影劇情反映的,由于貸方被認為是豪勢一方并且有那么多狗腿子打手,更應該看到的是借方被打死為多。
實際情況是:如果借貸中沒有利息,57%的借貸血案中是借方被打死,43%的時候是貸方被打死;而如果借貸利率大于零,局面就正好反過來,61%的時候是貸方被打死,39%的時候死的是借方,而且借貸利率越高,貸方被打死的概率就越高!如果借貸利率超過36%,那么,借貸血案中79%都是貸方被打死。
我們的研究發現,道義在這些債務命案中起關鍵的作用。比如,當借貸安排中本來就沒有利息,而如果借方連本金也不還,那么,貸方在道義上就有制高點,討債沖突中貸方的暴力可能更猛,因此,被打死的更可能是借方。特別是,我們也看到,討債次數越多,比如討債三四次后借方還是不還,那么,貸方會覺得禮在他那一方,打起來會更加猛烈,死的一方更可能是借方。這里你看到,貸方打死借方的激勵很小,一方面把借方打死了,借款更加拿不回來,另一方面自己還要“一命還一命”、會被官方判死刑。
可是,如果借貸利率比較高,道義制高點可能就反過來,借方覺得禮和法都在自己一方,打架中的暴力就會更猛,被打死的就更有可能會是貸方。尤其是,如果借貸利率本來就高于法定利率上限,借貸交易為非法的情況下,借方就更加不怕了。
道義原則與市場原則
之前我們談到,從周朝開始,歷代朝廷都偏向保護借債方,同時通過法律對放貸人的行為做了很多限制,借貸引發的懲罰中更多重視懲罰貸方。《大清律例》強調,像黃老財這樣的“豪勢之人”,“不經官司,強奪他人產業,杖八十以上,超過本利部分追還借方”。“奪人妻女,杖一百,如有奸占等情,處以絞刑”。對于“一本一利”利率管制規則,“違者罰沒多收的利息,處以笞杖刑罰”!
從我們對借貸命案的研究中,你能看到,道義文化不管是過去還是今天,都過多貶低甚至仇視放貸者,尤其是痛恨高利貸者,這種文化就變相縱容、鼓勵借債人拖欠,甚至有錢也不還,因為反正社會與法律都會偏袒他這邊。在發生討債暴力的時候,這種道義文化更是鼓勵借債方去猛打。當然,如果借貸是無利息的,那就另當別論了,但是,資金是有機會成本的,投資者總是可以投向其他機會,所以,不能通過零利息來建立貸方的道義制高點。
為了解決高利貸問題,需要做的是通過法律保護放貸方,社會文化也應該褒揚放貸人,而不是反之。從道義上貶低放貸人,只會鼓勵更多人對放貸人行暴。放貸的暴力風險增加后,高利貸只會更高,因為除非暴力風險得到溢價補償,否則沒有人愿意去冒險放貸。利率在中國歷來很高的道理就在這里。
今天的要點包括,第一,人性的善良面決定了各社會都會同情、偏袒借債方,中國也不例外。在過去金融市場欠缺或者不發達的背景下,道義文化在借貸關系中一直唱主角,道義一直站在借債方。第二,不管是從山東高利貸辱母血案,還是從清代借貸命案大樣本,都看到道義原則使放貸人不敢收利息,因為收利息會大大增加貸方的暴力風險:利息越高,發生債務暴力時被打死的一方更可能是貸方。當然,這樣一來,就越迫使貸方要求更高的利息回報,以抵充自己的生命風險。再就是,道義文化也因此阻礙了金融市場的發展,這也是為什么利率管制兩千多年到如今還沒解決好高利貸。最終的出路在于從保護放貸人的角度降低契約風險、理順資金供給的通道。
借貸市場歷來是社會矛盾的焦點之一,道理在于在傳統農耕社會里,需要借錢的經常是遭遇不幸的個人和家庭。而這個群體又恰恰是最付不起高利貸的。所以,各社會都有過很長的打擊高利貸歷史。你覺得禁止高利貸、打擊高利貸是解決這些苦難家庭生存問題的辦法嗎?道義原則跟市場原則有沖突嗎?
(本文系喜馬拉雅《陳志武教授的金融課》講座文本)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