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國經濟的真實溫度,見證逐夢時代的前行腳步。誰能代表2019年度商業最強驅動力?點擊投票,評選你心中的“2019十大經濟年度人物”。【我要投票】
原標題:A股2020年是牛是熊? 李大霄:中信證券提出的“小康牛”值得表揚
見習記者 高艷云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陳鋒 北京報道
2019年即將結束,距離2020年的到來尚不足一個半月。中信證券日前發布2020年A股投資策略稱,2020年A股將迎2—3年的“小康牛”,由此引發市場對明年行情的熱烈討論。多家機構認為明年將迎來牛市行情,也有機構并不認同。明年究竟是牛市之年還是熊市之年?
11月20日,《華夏時報》記者就此采訪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他表示,2020年是A股牛市之年,中信證券提出的“小康牛”值得表揚,但正確的名字應該叫“超級牛”。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2020年將延續慢牛長牛的走勢,但行情會繼續分化。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則向記者表述了與以上兩位不太相同的觀點,他表示,A股市場目前處于震蕩調整期,短期內難見趨勢性行情。技術形態顯示A股指數短期內大概率震蕩窄幅調整,中長期可能存在結構性牛市。
多空之辯
今年以來,A股走勢基本是沖高回落,開年大漲,隨后持續震蕩調整。截至11月20日,滬指今年以來上漲16.73%,深證成指上漲35.49%,創業板指上漲37.51%。
中信證券A股策略首席分析師秦培景在發布2020年投資策略時表示,2020年A股將進入2019年開啟的這輪3年——5年牛市的第二階段。在資本市場改革、企業盈利回暖的大環境下,A股有望迎來2年——3年的“小康牛”。其特征有三:一是市場上行更多由穩健回暖的基本面驅動而非估值驅動;二是資本市場改革夯實制度基礎,投資者結構不斷優化;三是宏觀杠桿、金融風險和產能問題基本好轉。“‘小康牛’不僅是A股一段健康、穩健、可持續的慢牛,也是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后,新時代的‘小康’牛。”
展望2020年的投資者行為,秦培景認為,再融資和減持新規調整有望修復市場機制,強化產業資本進場意愿,其中國有資本將先行;外資增配A股的主動性加強,偏好上先低估值后大消費。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的觀點有所不同,11月19日,在由國泰君安期貨舉辦的國債期貨機構投資者交流峰會上,黃燕銘發表觀點稱:
第一,未來6個月沒有大牛市,也沒有大熊市。
第二,今年年內指數震蕩區間在2700點-3000點,明年一季度在3000點-3300點,是一個橫盤震蕩逐級抬升的過程。
第三,A股市場上,投資機會比較多,要重點把握的是未來6個月市場風格的變化。
第四,下一階段不管股票市場還是債券市場,整體表現還是相當不錯,因此是一個可以積極參與的歷史階段。
李大霄向《華夏時報》記者具體解釋了他的觀點,他表示,實際上“超級牛”是從2019年已經開始,2019年1月4日滬指2440點是“超級牛”的起點,8月6日2733點是第二個起點。他進一步解釋了“超級牛”的三個邏輯,第一,中國的股市現在對外更大的開放,相比之下,A股估值在全球主要股市里面是偏低的,A股和港股共同處于估值洼地;第二,中國經濟在2019前三個季度有6.2%的增長,中國的經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里面名列前茅;第三,國內中長期的資金還沒有完成配置,2020年會有延續。外資會在2020年大舉進場,比2019年還要大一些,各個國際指數公司納入A股的比例會在2020年大幅提升。另外,銀行理財子公司會在2020年大規模開業,國內的長期資金在2020年大規模進場。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自己的觀點做了解釋說明,他表示,歷次周期規律表明,第四輪牛市到來前夕,調整期與回調期尚存約0.5年至2.5年。技術形態顯示,A股指數短期內大概率震蕩窄幅調整,中長期可能存在結構性牛市。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具體闡述了其觀點,他表示,其在今年年初已經提出2019年是慢牛長牛的起點,2020年將延續慢牛長牛的走勢。慢牛長牛特點是每年的絕對漲幅不大,指數上漲在10%-20%左右,但是個股的機會很多,行情會出現分化。消費白馬股不斷的創出新高,科技龍頭股也不斷的受到資金的關注,他們不斷地成為資金配置的對象。而一些盈利下滑或者績差股、題材股則不斷的邊緣化。2020年的行情也是一種分化的走勢。A股相關指數在2020年和2019年的漲幅差不多,也是20%左右,一些好的板塊和個股漲幅可能會遠超過20%。
天風證券在其策略報告表示,明年的增量資金仍然主要是外資、公募、險資(及養老金)、銀行理財子公司等機構投資者,或許意味著當前的市場風格很難在短時間內發生極端化的扭轉,業績的趨勢與合理的估值需要兼顧。“少部分公司的牛市”大概率延續,但不再局限于消費股。此外,險資增配趨勢下對于低估值、高分紅標的的關注度將會提高。
哪些板塊更被看好?
中信證券給出的配置建議是:
一季度堅持以低估值板塊防守。基本面預期與通脹壓制是主要矛盾,包括資本市場改革在內的政策也是關注焦點;市場有一定調整壓力,建議伺機而動,堅持對金融、消費以及醫藥板塊的配置。
二季度科技消費兩手抓。穩增長政策發力,內外流動性改善,疊加資本市場改革密集落地;風險偏好修復驅動市場上行。指數空間雖然有限,但預計TMT、消費領漲下市場活躍度較高,賺錢效應比較明顯。
三季度緩慢切換風格。基本面向上,政策重心轉向調結構,兩者此消彼長;美國大選漸近下外部因素的重要性提升,市場震蕩,TMT和消費行情分化,建議季末逐步切換風格,增配工業與金融板塊。
四季度超配工業和金融等權重板塊。盈利增速彈性提升,預期持續改善,“十四五”規劃漸行漸近,基本面與政策再次成為焦點。在“輕裝上陣”的工業與金融等權重板塊驅動下,預計上證綜指上行空間會大于二季度。
黃燕銘認為,“接下來,市場風格會發生轉變,既有EPS(每股收益)、又有一些故事的股票下一階段更有機會,最典型的就在科技行業。因此,下一階段重點看科技行業,但不是科技行業所有股票。電子和通信都是既有EPS又有故事的,但計算機是沒有EPS、專講故事的。”
李大霄表示,其更看好優質藍籌龍頭股,包括銀行、非銀金融、地產、基建、消費這五大板塊。楊德龍表示繼續堅持三大方向:消費、金融和科技。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認為,站在當下調整期展望未來,依然認為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家用電器以及以科技主線下的TMT等行業具有跨周期特性與抗跌保值等屬性,建議關注相關行業具有業績支撐的龍頭股票。
責任編輯: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