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股份中報虧9.5億欲重振摩托主業 大股東減持背后傳出哪些信號
早在2015年,力帆股份便開始向新能源轉型,但四年間,支撐公司業績的卻始終是摩托車業務。而今,力帆終于打算回歸主業,只是仍面臨著業績巨虧、股權凍結等種種困境,那么,重振轉摩托車市場勝算幾何?
《投資者網》謝瑩潔
早先,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777.SH,下稱“力帆股份”)危情初露之初時,其創始人尹明善曾在股東大會上曾堅定表示,自公司上市以來,大股東從未減持,“幾千家上市公司也沒有像我這樣的”。
但如今,連尹明善卻坐不住了,也開始套現落袋為安,這究竟是出于什么考量的呢?力帆股份基本面惡化,業績乏力、銷量下降、大股東減持,以及股權凍結等一系列問題都讓未來市場前景難言樂觀。
自今年6月,力帆股份被曝控股股東出現債務違約以來,其股權凍結、訴訟等利空事件接踵而至。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年來,力帆股份未披露的累計訴訟涉案金額已達14.23億元。2019年中報顯示,公司流動負債達到192.83億元,而流動資產僅121億元。
已82歲的尹明善決意帶領力帆股份轉舵,將起家之本的摩托車制造主業重新拾起來,并將加大對其的研發投入。那么,面對當下的資金困境,公司將會采取哪些新戰略和有效措施?新能源汽車業務又將何去何從?近期,《投資者網》聯系到公司方面,并得到了一些答復。
上半年因何虧損9.5億元?
力帆股份最近一次的高光時刻停留在2019年4月22日,公司在5連板后股價漲到9.65元/股,創兩年來新高。引領這波暴漲的是4月13日的一則公告,力帆子公司力帆乘用車牽手兩家公司,三方擬共同進行氫能源乘用車的試驗驗證。
然而,上交所在第一時間發去了問詢函,力帆股份隨后提示了項目存在開發不成功的風險,公司股價于是掉頭向下。不過,從基本面情況來看,力帆似乎難以支撐氫能源長期高額的投入。
尤其是2019年上半年,力帆股份刷新了上市以來業績新低。報告期內,公司營收為51.78億元,同比減少13.39%,歸母凈利潤虧損9.47億元,同比減少859.98%。力帆股份解釋稱,營業收入減少主要系宏觀經濟增速回落,市場競爭持續加劇,公司乘用車基地搬遷影響生產計劃。
而基地搬遷曾是尹明善的眾多自救策略之一。為緩解資金壓力,尹明善在2018年末以6.5億元將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100%的股權賣給了車和家,只留下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同時以33.15億元的價格,將15萬輛乘用車生產基地賣給重慶兩江新區土地儲備整治中心,斥資75億元籌備搬遷新廠。
尹明善認為,“搬遷后,土地轉讓會有15億元至25億元的收益,這將大大降低資產負債率,對力帆的發債等都有著較大的幫助,但現實卻與其設想背道而馳。”
力帆股份2019年中報顯示,公司負債率達到75.2%,同比上漲約3%;短期償債壓力驟增,流動負債賬面余額192.83億元,其中,短期借款112.0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2.77億元,下半年幾乎每個月都有如期而至的債務;公司財務費用達到5.8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180.69%。
對此,力帆股份方面向《投資者網》解釋稱:“財務指標變化較大的原因主要在于:外部市場環境變化影響公司產銷;融資環境困難,公司資金緊張,公司積極多渠道融資,造成融資成本增加,虧損額度增加;部分設備的可使用度降低,造成資產減值。”
為何欲重回摩托主業
近三個月來,力帆股份股價多在3.5元/股上下波動,市值約46億元。
其實,股價不振與控股股東減持高度相關。早在今年6月,力帆控股便拋出六個月內減持3941.27萬股的計劃,但隨后,公司遭遇股權司法凍結,減持計劃被擱置至今。
9月24日,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大股東累計減持210萬股,套現890.31萬元,持股比例降至47.08%。這也就意味著,力帆股份后期仍存在拋售壓力。
時間回溯至2015年,力帆股份市值一度超過300億元,彼時公司從摩托車生產發展至橫跨汽車、地產、金融等多個領域的中國500強企業,在國家政策的號角下,力帆股份將新能源汽車列為主要發展方向。
這一年,力帆股份賣出了1.48萬輛新能源汽車。但好景不長,有關部門查出其生產的新能源汽車中有2395輛不符合國家申報補貼的條件,涉及補貼金額達1.14億元,為此,財政部取消了力帆乘用車2016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預撥資格,毫無疑問,這對力帆股份的帶來的波及是不言而喻的。
受此影響,力帆系新能源車市場在2016年出現了斷崖式下跌,2017年、2018年雖略有起色但也發展緩慢,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車市,其產銷量近乎已無翻身的可能。今年前8月,公司僅賣出1675輛新能源汽車,同比下降66%,新能源汽車業務為力帆帶來的收入微乎其微。
按照力帆股份對《投資者網》的說法,接下來公司將對業務發展重心進行調整,“公司將聚焦公司優勢產業,加大對摩托車產業的研發投入,鞏固并增強摩托車產品競爭力;積極發展平行進口、二手車出口等業務;同時,尋求戰略合作伙伴,實現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公司已經開始了實質性的舉動。今年6月,力帆股份終止了24.8億元的定增項目,這筆資金原計劃投向新能源汽車領域;今年8月末,力帆原本負責乘用車業務的公司副董事長陳衛、總裁馬可同時辭職,原本力主摩托車業務的常務副總裁楊波增補為公司董事,并聘任其為總裁。同時,公司提交的二手車出口許可申請已被審核通過,這意味著首批力帆品牌二手車很快將從成都國際鐵路港出發,進入莫斯科等城市的二手車市場。
在力帆股份看來,由于摩托車“國四”標準實施等因素影響,預計未來公司摩托車將迎來新的增長期,接下來公司將加大研發投入,鞏固并增強摩托車產品競爭力。
據最新銷量數據,今年前八月,公司摩托車銷量40.54萬輛,同比下降13.62%。雖然處于下滑態勢,但相比傳統乘用車和新能源車的銷量和下滑態勢,摩托車及其發動機的銷量仍十分可觀。
公司方面還表示:“仍將密切關注新能源產業技術發展方向,在優化現有研發項目的同時兼顧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項目。”
然而,面對此前號稱轉型新能源的“盼達用車”用戶押金難退,經營困難,傳統乘用車業務日漸消沉,資金問題也并非一時能迎刃而解,如今,轉戰摩托車市場的勝算幾何?無疑,這些都將對力帆股份未來和前景充滿挑戰。
那么,對于未來轉型戰略,力帆股份稱,已采取了相應措施維持現金流、降低財務成本:“加強了投資管理,收縮盈利比較差的項目和市場;努力改善公司債務結構;增加長期負債,減少短期負債,積極尋找融資機會;加快閑置資產處置力度;加快流動資產的變現能力,盤活資產。”(思維財經出品)■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