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專家劉揚偉接棒郭臺銘 千億代工帝國駛向何方
時代周報記者 王媛 發自深圳
6月21日,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位于臺灣新北市土城自由街的“虎躍廠”,鴻海創始人郭臺銘正最后一次以董事長的身份出席鴻海股東大會,月底他將不再是鴻海的董事長。
現場擠了不下1000名小股東,在一曲《感恩的心》的背景音樂中,郭臺銘做了一番時間不長,但信息量很大的深情感言,言辭頗有點悲壯甚至煽情的味道。
“我已經決定,淡出鴻海,公司營運交給經營委員會的9人小組。我很有信心,他們一定會做得比我更好。我永遠不會回來。他們具備足夠獨立的能力運營公司。每個人都比我優秀。”
“45年來,我從什么都不懂的窮小子,學做工廠、學開模具、學著管理,從十名工人開始到現在,酸甜苦辣都經歷過,半夜常常會想到以前的景象。這是一個既舍不得,但是又必須把棒子交出去的心路歷程。”
自詡“人生過去40多年像一頭牛,賣命給鴻海”的郭臺銘,早在2001年,就開始謀劃接班,喊著要退休。然而直到18年后,郭臺銘宣布要變換賽道,追求更大的夢想,競選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時,龐大的鴻海帝國,才真正迎來“交班時刻”。
最終僅用兩個月時間,郭臺銘宣布正式交班。鴻海迅速成立由9位高管組成的經營委員會,并確立新繼承者。劉揚偉為新董事長,李杰為副董事長。劉揚偉此前擔任鴻海半導體S次集團總經理,李杰則為鴻海集團旗下A股上市公司工業富聯副董事長。
而此前呼聲最高的四位接班人選,夏普會長兼夏普中國CEO戴正吳、鴻海副總裁兼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鴻騰精密董事長盧松青以及鴻海總財務長黃秋蓮均沒有“轉正上位”。外界對于名不見經傳的劉揚偉,也持懷疑態度。外界更為關心的是,郭臺銘交棒過后,鴻海這個千億代工帝國將駛向何方?
董事長背后的決策團
實際上,在內部賽馬能者上的形勢下,誰能主導鴻海進入新賽道并彎道超車,為鴻海貢獻最大的增長動能,誰才能進入郭臺銘法眼。
半導體加上工業互聯的組合正是符合了郭臺銘帶領鴻海向高科技、高利潤轉型的殷切寄望。外界亦同樣期待“劉李雙雄”能成功開啟后郭臺銘時代。
郭臺銘會后對“劉李組合”寄予重望并表態稱:“劉董事長是跟著主機板一起做起來的,是電子業的老前輩,李杰在美國33年,也做過白宮的科技顧問,兩人共同征戰多年,培養了特殊的情感。”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股東會當天,“新王”劉揚偉身著黑西裝白襯衫,領帶特意選用不顯眼的銀白相間,相比郭臺銘的紫紅領帶配色,極為低調。劉揚偉談道:“年輕的時候,不覺得他(郭臺銘)了不起,覺得他技術懂得還不如我深,但是跟他越久越服氣,他的情操、精神,很難超越。”按照劉揚偉的口風,他信奉郭臺銘的那一套管理哲學,仍舊會維護郭臺銘的精神以及鴻海文化的DNA。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當天,鴻海股價“由紅翻黑”,收盤價76.8新臺幣/股,較前一日的77.7新臺幣微跌1.16%。
不得不提的還有,郭臺銘此前曾表示:“因未來5年是鴻海至關重要的轉型期,未來5年沒有考慮退休,況且先前已答應股價不到200元(新臺幣)不會退休,這個承諾不會改變。” 而目前,鴻海的股價每股不到80元新臺幣。
另據臺灣媒體報道,在今年宣布參選之后,郭臺銘仍繼續“掃貨”鴻海股票,過去連續7個月共增持3.99萬股,占比9.6%,而所有鴻海董事持股比例合計9.68%,換言之,其他董事股票持股比例合計不到0.1%。因此,郭臺銘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依舊毋庸置疑。
這是否意味著,無論走到臺面上的是誰,郭臺銘的使命似乎還沒有完成,他也不會離場。表面看似塵埃落定的新王之選,或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繼續,鴻海的交班注定是一項漫長的系統工程。
在業界看來,鴻海交班的潛臺詞其實是,董事長職務雖由一人接替,但并非交由一個人,鴻海集團的經營決策權力實則交付一個由9人組成的“智囊團”共同承擔,鴻海也從曾經的一人決策,變成了類似于臺積電、臺塑集團、華為一樣分權分立的模式。
實際上,早在2001年前后,郭臺銘就首度透露退休意愿,并開始探討“接班”計劃。彼時其表示要提升20位總經理,每個總經理都要有負起每年500億元營業收入的能力。
由于郭臺銘早已對外表態不打算讓子女接班,所以在鴻海內部啟動了智囊團的形式管理。郭臺銘曾對外將這一種分權分利的方式稱之為“聯邦體制”。2014年1月,郭臺銘宣布富士康組織改造,成立了當前的12個次集團,并認為每個次集團將來至少會有3-5家上市公司。
對于郭臺銘的重心轉移和匆匆交班,外界曾一度擔心郭臺銘一旦退位,各集團高管會開始上演“九子奪嫡”的戲碼,內斗和內耗會大大阻礙這家公司的發展步伐,陡增變數,削弱競爭力。
但實際上,這種擔心過于多余。鴻海成長數十年來皆由郭臺銘強人治司,目前,郭臺銘仍身列大股東第一席位,也就是說,郭臺銘仍對決策有絕對的主宰權。但是,郭臺銘的內部賽馬、資源調配和排兵布陣,最終導向都是為了整個鴻海帝國的高科技轉型鋪路。
半導體專家劉揚偉
實際上,這一切始于郭臺銘自身重心的轉變。今年4月份,隨著郭臺銘宣布參選,其公開宣稱計劃在未來幾個月辭任董事長,“讓年輕人早點學習、早點接班”。一時間,誰將接班鴻海成為外界最為關心的話題。面對外界無休止詢問,郭臺銘彼時表態,鴻海董事改選名單即將出爐,只要在名單內就會有機會擔任董事長。
5月10日,鴻海披露新一屆董事候選人名單,包括郭臺銘、呂芳銘、劉揚偉、李杰、盧松青、戴正吳,以及獨立董事候選人王國城、郭大維和龔國權。郭臺銘同時對外聲稱盧、戴不在考慮范圍內。于是,董事長之位剩下呂、劉、李“三選一”。自此,劉才首度被傳或將“爆冷上位”。
6月11日,鴻海繼續公布了九人經營委員會名單。九人委員會中,盧松青主掌網絡連接器部門鴻騰精密,呂芳銘主管亞太電信,劉揚偉掌管半導體業務部門,李杰負責工業互聯網,這四位同時是董事候選人。
其余五人,林忠正負責大型顯示產品,姜志雄負責平板產品,林政輝負責精密模具和3C產品機構件,同時掌管富士康鄭州廠,黃秋蓮負責集團財務、供應鏈及創投,黃德才負責鴻海本身的財務規劃及執行。
實際上,若單從名單來看,即將接任董事長的劉揚偉和副董事長的李杰資歷最淺,分別是2007年和2018年加入富士康,其他7名成員則是至少在富士康工作20年的元老級人物。論資排輩的話,加入鴻海僅12年的劉揚偉,在集團內部無論聲望還是戰功似乎都稍顯不足。
有意思的是,自打有風聲傳出劉揚偉上位時,面對媒體的旁敲側擊:“你會成為新任董事長嗎”的詢問,劉揚偉卻戲劇性反問:“你覺得可能嗎?”低調得異乎尋常。
有富士康內部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評價道,與郭臺銘外放性格不同,劉揚偉低調內斂,但“身懷絕技”。之所以被郭臺銘最后看上,半導體或是其最大砝碼。“實際上,63歲的劉揚偉主攻半導體,技術立身,這是其一。其次,劉揚偉早年就在美國創辦過自己的公司,后還曾將公司賣給鴻海,本身就有豐厚的創業和管理資歷。”
2007年,劉揚偉加盟鴻海并擔任郭臺銘特別助理,深受其重用。2016年,鴻海并購夏普后,劉揚偉與戴正吳一起入選夏普董事。在當年的鴻海股東大會上,郭臺銘盛贊劉揚偉是半導體專家。
“劉李雙雄”開啟“后郭臺銘時代”
截至目前,劉揚偉職務眾多,包括擔任富士康S次集團總經理、夏普董事、京鼎精密科技股份董事長、富泰康電子研發(煙臺)董事長、大灣區半導體(珠海)董事長,以及虹晶科技、富奇想股份、晶兆創新股份、上海科泰華捷科技、成都科泰華捷科技、上海科泰世紀科技、福建創思教育科技、福建一零一教育科技等公司董事。郭臺銘對他的倚重可見一斑。
過去兩年,鴻海在半導體產業的布局,皆由劉揚偉操盤。2017年,鴻海成立S次集團發展半導體,劉揚偉當仁不讓走馬上任總經理。
實際上,半導體已成為鴻海未來發展的重大戰略版圖之一,過去一年,鴻海在廣州、南京、珠海、山東先后大手筆上馬半導體項目,背后的關鍵先生也正是劉揚偉。2019年6月,富士康法說會上,劉揚偉對機構投資者表態,富士康不會缺席。其思路是不做重資產投資,投入IC設計或制程設計的輕資產投資,并尋求相關廠商的合作,建立富士康的半導體版圖。
為了轉型,郭臺銘不遺余力,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醫療健康、AI、5G等前沿技術,屢屢被提及,鴻海一一發力布局,不愿缺席。2018年,郭臺銘還推動工業富聯登陸A股,向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轉型。工業互聯網,成為鴻海屬意的一個重點方向。
62歲的李杰,20年前就與GE、西門子等聯合研發工業技術,其提出的智能維護系統技術,突破了傳統機械設備故障預測的理論、方法和技術,被美國《財富》雜志曉以盛譽。作為精通工業數據體系建設又懂信息技術的跨界融合人才,李杰如果能將豐富的實踐經驗、出色的技術洞察能力注入到富士康工業互聯網體系建設當中,勢必將推動富士康轉型升級進程持續加快。
富士康的公眾形象,一直是代工廠的角色,甚至背負“血汗工廠”的罵名,但近幾年,郭臺銘的思考重點和經營挑戰一直是要拓寬業務邊界、尋求高科技轉型,徹底撕掉“代工廠”的標簽。
眼下,搞芯片的劉揚偉,與主攻工業互聯網的李杰,組成了新的“劉李雙雄”,將接過鴻海轉型的重擔。
責任編輯:李鋒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