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仕叫板天貓背后
楊國英 財經專欄作家
3天連發了7封聲明、2個視頻……格蘭仕趕在6˙18之前“叫板”天貓,成功制造了一波輿論“最強音”。
盡管近期的品牌巨頭撕逼大戲格外多,格蘭仕還是依靠高頻發布火藥味十足的聲明,在“過于鎮定”的天貓選擇沉默的情況下,成為了輿論的焦點。
6月17日,在離6˙18不到半天的關鍵時間點,格蘭仕公開發布《關于格蘭仕在天貓平臺出現搜索異常的聲明》稱,自格蘭仕日前拜訪拼多多以來,其在天貓平臺的搜索端陸續出現異常。
從6月17?19日,格蘭仕一共連發7篇聲明,這些聲明采用的標題,諸如“別玩陰的”“請加入正義的一方”“正告水軍”之類,吸睛的措辭在引爆輿論的同時,似乎也說明,格蘭仕與天貓的矛盾已經極為尖銳。
縱觀之前的歷史,在電商行業,平臺之間的口水戰不少,而電商平臺上的品牌商家公開叫板其“衣食父母”,則并不多見。然而,近幾年,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大了,商家多了,一些品牌在與天貓的合作中出現分歧,倒也不算意外。
此次格蘭仕對天貓的控訴多被外界解讀為由平臺“二選一”而起,事實上,這種說法的問題在于太過大而化之。畢竟,格蘭仕在天貓、京東、蘇寧、國美等平臺均已入駐數年,格蘭仕與拼多多達成合作,也是去年的事情。在這種情形之下,繼續把“二選一”這類話題放大,現實意義其實不大。
事實上,格蘭仕“叫板”天貓一事,真正可以拿來類比的,其實是前兩年,很多傳統品牌的大佬們,在公開講話中紛紛對電商的價值流露出輕視之意。
格蘭仕“叫板”天貓,很像是傳統品牌輕視電商價值的觀念殘余——包括格蘭仕在內的很多傳統品牌,看似已經在電商平臺上做得風生水起,但另一方面,一些品牌實際上又很難敞開心扉擁抱平臺,可能的根源在于傳統大品牌習慣了在純線下時代對于渠道較為強勢的把控力。
在難以放平心態的情況下,要求傳統品牌換位思考,站在平臺的位置上去考慮合作,就更難。同一品牌在不同平臺上入駐,本身是沒有問題,但如果涉及價格體系等問題,卻必然會體現在平臺的考量中,品牌商在這些方面如果給平臺出難題,勢必會損害到平臺的利益。
歸根結底,既然是商業合作,本質上就是基于你情我愿、優勢互補的,不宜上綱上線,更不宜完全訴諸輿論去解決。
之于當下而言,整個電商行業的成熟度,明顯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成熟。從品牌和電商平臺的磨合到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規范,其實也是如此。這也意味著,在格蘭仕一事中體現出的市場理性的缺位盡管存在,但可能只是局部性、暫時性的。
平心而論,商業有商業的規則,規則不能解決的,還有法律程序可以走,這樣看來,網絡舉報對手或者平臺的“開撕”更像是一波輿論造勢行為。這可能也足以解釋,為何網絡舉報除了吸引到“吃瓜群眾”,并沒有得到多少行業、專業人士的呼應。
責任編輯:李鋒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