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一張榜單盡顯中國經濟的“大事”與“大勢”! “2018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火熱進行中!【點擊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業領袖
盲目的市場 懵逼的招行
■冉學東
市場一片盲目,招行一臉懵逼。
12月19日-20日兩個交易日,招商銀行(600036.SH,03968.HK)股價分別下跌了4.08%、3.21%。兩個傳言襲擾市場:一個是近日銀監部門對部分銀行進行了窗口指導,要求它們“適度控制”利潤增速,讓2018全年的業績增速“不要放太高”;另一個是有香港市場傳聞直指招行內部定調2019年營收零增長、凈利潤增速降至個位數增長。
對于前一個傳言,招行對外的回復稱,沒有收到監管部門的通知。而對后一個傳言,招行回應稱,2019年財務預算正在編制中,高管層尚未討論,也未上報董事會研究,不知傳言從何而起。
同時招行從資產結構、負債成本優勢、戰略性中間收入、資產分類和風險抵補收入等五方面進行闡述,認為2019年這些招行所具有的優勢將會繼續發揮。
其實,招行的以上回應跟市場擔心的焦點并不能對應,傳言指的是招行內部定調營收和凈利潤增長下降,也就是說,招行的報表必須進行人為做手腳。那么問題來了,招行為什么要謙虛、低調,為什么要隱藏利潤。
那么第一個傳言似乎證實了,招行之所以要這么做,是因為監管的要求,所謂的“窗口指導”。那監管為什么要這樣指導呢?難道作為上市公司不能真實反映公司的經營狀況,不能向外界反映公司的真實的會計信息?
一種猜測是,監管希望銀行多給小微企業貸款,加大和鼓勵對小微企業貸款,是最近以來監管的主要精神,政策也是支持的。但是支持中小企業,降低中小企業的貸款成本,這是在具體的經營過程中,要切切實實地執行政府政策,要做好盡職調查和風險定價,如果做的好,加大小微企業的貸款,只能是營收增加和利潤率提高,而不是監管現在要求的這兩項下降;并且監管不可能違背上市公司準確披露經營信息的基本精神,鼓勵銀行調整報表,在紙面上達到調控政策的目的。
還有一種猜測是,希望銀行提高撥備,因為撥備提高了,利潤就減少了;撥備減少了,利潤就增加了,這或者是由于今年以來銀行業績提升較快,監管的目的是希望多提撥備,以達到逆周期調節的目的,較高的撥備會增加銀行的抗風險能力。
申萬宏源金融組測算出如果全年利潤增速由三季度末的14.6%壓到10%,撥備覆蓋率則將由326%提升至342%。但是在利潤和撥備之間,這樣左手倒右手的事,對于銀行的內在價值根本沒有影響,怎么會引發股市下跌呢?
更為重要的是,此次傳言受打擊最大的是招商銀行,而招行又是今年以來增速最快的銀行,當然也是估值最高的銀行,這就更加讓人懵逼了。
今年前三季度招行的業績可以用兩個字“亮麗”來形容,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882.21億元,同比增長13.21%;凈利潤673.80億元,同比增長14.58%。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雙降,撥備也提升。截至9月末,招行不良貸款余額為562.47億元,較上年末減少11.46億元;不良貸款率1.42%,較上年末下降0.19個百分點。同期,不良撥備覆蓋率高達325.98%,較上年末提升了63.87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4.64%,較上年末上升0.42個百分點。
招行經營還有一個特點是,資產增速不快,但是利潤增速較快,這就實現了輕型銀行的目標,招商銀行2018年三個季度總資產同比增速都只有4%-5%的樣子,無意在資產規模上發力,利潤增速卻在14%以上,這顯然反映了其較高的盈利能力。
招商銀行近幾年加大科技投入,零售銀行轉型是最成功的,客戶結構非常符合財富管理的未來發展空間。
以上這些優勢將會在未來的經營中進一步凸顯,在第四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和招行經營未發生突發性變化的情況下,其營收增長和利潤增速不可能出現轉折性變化。招行近兩日的市場表現,表明整個市場并非理性的,而是非理性和短視的。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