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要80元,出租車漫天要價,安檢排隊太長差點誤機…你在機場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首屆金跑道獎·國內機場口碑評選”正在進行!【點擊投票】為機場打分,你說了算!
港珠澳大橋將推動 粵港澳成世界級灣區
數十萬億經濟效益正在路上
王玉鳳
被稱為“世界奇跡”的港珠澳大橋,幾乎牽動著粵港澳三地所有人的視線。
香港青年袁梓朗就密切關注著大橋的一舉一動。在聽說大橋通車的消息后,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以前從香港去澳門,主要是乘船,航行時間大概一個小時。大橋開通以后,時間能縮短一半左右。”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大橋正式開通并巡覽大橋。
這座備受矚目的大橋,將在今天(24日)9時正式通車運營,此前,香港到珠海、澳門需要3小時陸路車程或1小時水路客輪,今后將縮短為30分鐘左右車程。
這座超大跨海通道的意義不止于此。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對粵港澳的融合與發展來說,無異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有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最具活力的世界級經濟區。
三地合建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里,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工程。
港珠澳大橋通車后,香港到珠海、澳門三地的時空距離將大大縮短,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驅車僅需30分鐘的車程。通車前,陸路往來三地只能繞道東莞虎門大橋,車程在3小時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輪則要1個小時。
大橋工程于2009年12月開工建設,它的建成頗為不易,技術難度之高令人咋舌。就拿島隧工程來說,它是港珠澳大橋中間的一個標段,長度7440米,最深沉管距離海底44.5米,是港珠澳大橋施工難度最大、技術要求最復雜的工程段。值得注意的是,就算在這44.5米深的海底隧道,也能夠接收到手機信號和網絡。
10月21日,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發布的《港珠澳大橋通行指南》(下稱《指南》)顯示,“五類車”可上港珠澳大橋,包括:跨境巴士、穿梭巴士、跨境出租車、貨運車輛、跨境私家車等。其中,7座以下私家車、出租車收費標準150元/車次;過境巴士200元/車次;穿梭巴士300元/車次;普通貨車60元/車次;貨柜車115元/車次。
《指南》也對大橋路線、車輛通行、三地口岸通關、通行收費、安全保障、配套服務等諸多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細介紹。
比如,港珠澳大橋收費站共有20個車道,進出各有10個。大橋收費系統有別于內地,可以同時允許內地ETC和香港快易通在橋上進行自動扣費,汽車使用自動扣費1~2秒鐘,即可通過收費站;此外,收費系統還支持人民幣現金、銀行卡、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方式。
暨南大學教授、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胡剛認為,港珠澳大橋的通車,將推動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交通設施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前提。只有當交通設施越來越多、灣區的東西部兩地之間的交通更加通暢后,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才能更加順利地進行。”
通行時間縮短一半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港珠澳大橋通車后將形成三地“1小時生活圈”的戰略目標,珠三角同城化、一體化的時代即將到來。
在聯通港澳方面,對香港人來說,去澳門不僅僅是通行時間縮短了,費用也減少了。袁梓朗告訴第一財經:“以前從香港去澳門,(坐船)船費大概是160元一次,也可以乘坐直升機,比坐船要快很多,當然,(價格)也比坐船貴很多。所以,一般都是不缺錢或者有急事的人才會(選擇)乘直升機。”
第一財經記者在旅行網站上看到,從香港到澳門的直升機較為密集,半個小時一趟,航程也很短,只需15分鐘。但是,價格在4000元左右。
大橋的通車,縮短了香港與珠海的距離。在珠海創業的澳門人周運賢,以前在美國做電商,2015年到珠海創辦了珠海橫琴跨境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經常需要去香港出差的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大橋開通后主要影響的是從珠海到香港更便捷了。以前,坐船大概要一個小時;以后乘車的話,只需要半個小時。”
港珠澳大橋投資金額龐大,這個超大型跨海通道,不僅拉近了三地交流的距離,對于緩解珠江口東西岸的交通壓力也意義重大。
珠江西岸將得到更多發展機會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前夕,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在接受香港媒體采訪時表示,港珠澳大橋對大灣區經濟增長有重大的支撐作用,經濟價值遠超大橋本身1000多億港幣的投資,因此他對大橋收回成本很有信心,并會為區內經濟產生幾十萬億港幣的經濟效益。
直接的經濟效益自然是大橋本身,來往的車輛、人流、物流都會產生經濟效益。間接的效益,則是三地及周邊城市的產業發展。
胡剛認為,在經濟效益上,這是一個長遠的效果。大橋落地的地方,比如說西面的珠海和澳門,它們的經濟發展可能會更加明顯。
廣東省社科院院長王珺也對第一財經表示,過去港珠澳大橋未開通時,珠江西岸的城市主要是和澳門對接得多一些,產業上的互補性也較強,但是經濟體量相對于東岸要小一些。港珠澳大橋將珠江東西兩岸連接在一起,西岸將得到更多的機會。
比如說,在產業布局上,珠江西岸就將得到更多的產業匹配。王珺以香港和珠江西岸的聯系為例:“香港科技研發實力較強,過去沒有大橋,香港的一些企業,比如說電子行業,將研發基地甚至生產基地放到其他城市。大橋開通以后,這些企業在進行研發轉化時,可能就將珠江西岸納入考慮的范圍,選擇的余地就大了。”
最近,出身中醫世家的袁梓朗打算和朋友在內地合作開辦一個診所,雖然短時間內沒有去珠海的打算,但他準備再觀察一下,看看港珠澳大橋通車后人流的流動和聚集,不排除以后去辦的可能性。
三地產業均有望更好地對接
不僅是珠江西岸未來發展前景廣泛,在地理距離拉近的背景下,粵港澳三地的產業結構都有望實現更好地對接。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鐘雄對第一財經介紹:“目前,香港以科技、金融、航運以及專業服務為主;澳門以文化旅游為特色產業;廣東的產業特征則表現為大制造、大生產以及大服務。”
“港珠澳大橋的順利開通,標志著粵港澳三地全面實現了跨江融合,為未來產業融合、城市融合及人的融合打通了基礎設施的瓶頸。”曹鐘雄說,未來,粵港澳三地在科技與產業,金融+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及專業服務、全域休閑旅游將迎來合作升級的空間。
在跨江融合上,人自然是最基本的要素。周運賢盼望著,大橋開通后他們公司能夠享受到更多的業務拓展和資源整合的便利,“首先就是人才。我們做國際市場,需要英語好、精通國際業務運行規則的人才,而香港這方面的人才眾多。”
當初,周運賢選擇珠海作為創業落腳點,一個很重要的考慮是,這里的資源與他們團隊的整體定位非常吻合,比如說開發跨境電商平臺的工程師在澳門月薪將近3萬元,而在珠海只要1萬元。不過,隨著公司業務的擴張,吸引香港人才加入也提上他的日程。
責任編輯:李鋒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