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電大爆發
小家電產業的再次爆發,就像是越過山丘,才發現是萬人等候。
文/本刊記者 徐璐 陳江婷
長得像砂壺的電水壺、可以高溫殺菌的蒸汽拖把、10秒出果汁的水果碰碰機……這些聽著“奇葩”,卻又擊中了人們細分需求的小家電們,每天正從山東青島、廣東順德、浙江慈溪等地,通過海陸空,借助光纜、電話線,成噸地銷往了世界各地。
有個觀點認為:在小家電為代表的傳統耐用品需求接近飽和的當下,技術創新所帶來的功能增加和使用舒適度的提升,將增加新的消費需求。這個需求必將迎來小家電產業的爆發。
于是,近兩年來料理機、破壁機、酸奶機等新興小家電銷量不斷攀升,同時包含空氣凈化器、吸塵器、電吹風和電飯煲等在內的16個小家電產品,在不斷迭代創新中,整體零售額2017年增長率為23%。更有數據預測,小家電市場整體規模到2020年有望達到4 600億元。
曾經或處在產能過剩、或處在貼牌代工、或處在艱難轉型的小家電企業們,終于迎來了一次漲潮。
請叫我新國貨
國產小家電正在扭轉“人設”。
曾經的小家電市場,國外品牌占據了“大片江山”。飛利浦、松下等才是消費者心中真正的“品牌”。在國內,山東青島、廣東順德以及浙江慈溪三大產業集群地的電器工廠,大多是重制造的民營小企業,數量多但是散亂,也沒有品牌意識,拿著國外的訂單,做著代工業務。
貼牌生存,缺乏創新,質量管控弱是國內小家電企業的“三座大山”。
靠低價跑量搶奪市場份額,實現行業的崛起和蛋糕的搶奪,是過去小家電企業的最常見做法。而現在,國產小家電的生存邏輯,正在發生一系列有意思的轉變。
早在2015年智能馬桶蓋事件開始,關于“國貨”崛起和對中國制造的認同,掀起了數場輿論風暴。而“新國貨”不僅代表了對制造企業的價值認同,也是對產品品牌和質量的認同。于是,成為“新國貨”,是小家電們的新“人設”。
寧波慈溪,是中國三大家電產業集群地之一,也是小家電行業發展變化的縮影。
車一進入慈溪,就能看到道路兩旁各式電器工業園區鱗次櫛比,不時有大貨車從旁駛過。越往市中心走,工廠漸少,商貿大廈與創業園區緊挨,鼓勵創新的標語隨處可見。這里,正在出現上線兩個月就賣了20萬臺的ECX水果碰碰機、小紅書上受到熱捧的月立直發夾等顏值高、品質佳的產品。
以慈溪為代表,當時大部分的家電企業都在為國際品牌做代工業務,但同時也擁有了強大的供應鏈基礎,從重制造走向發展品牌,企業“內力”已然具備。比如月立電器就推出了自有品牌。而2014年后興起的各式社交平臺,微博、豆瓣、小紅書等拓寬了年輕人信息獲取的渠道,也成為北鼎、GOC IN C、小狗等品牌“狙擊”流量的地方,國產品牌新的品牌形象也通過新渠道傳播逐漸清晰起來。
成立自主品牌,并站在產業集群轉型升級之上,運用新的技術手段、科技手段樹立新的品牌概念和風格,是小家電們打造“新國貨”的一般路徑。
值得慶幸的是,通過發展自主品牌、提升產品技術、改善產品體驗,來試圖改變人們對中國小家電的看法,幾乎是整個小家電行業的普遍共識。這也促進了整個中國小家電產業的轉型升級。
除了在品牌和風格上,中國小家電們擁有了“工業設計”理念和營銷思維外,在洞察新的消費需求,細分小家電應用場景上,它們更是走在了制造業轉型升級生命的延長線上。
比如,根據中國使用小家電的習慣,小熊電器切入了廚房生活類小家電市場,做酸奶機、煮蛋器等產品;卓力專注掛燙機產品;北鼎進入養生壺領域。他們都在強調進入一個更為細分的市場,并且不斷尋求產品上的差異化。也正是這樣,行業機會不斷增加,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
從請叫我新國貨,到成為新國貨,中國小家電們正在嘗試從口號到落地實施的角色轉換。
爆品成長邏輯
在小家電行業新一輪的“顛覆”之中,小家電企業大致有著三種發展方向:一是成立自主品牌;二是產品年輕化;三是品牌的“抱團”出海。但對于企業來說,不論選擇哪種發展方向,普遍適用的“套路”就是:選擇一個細分品類,打造“爆款”產品。
稍加注意就會發現,大部分的“爆款”都“生”于微信。微信似乎成為了“爆款”的試驗場:能在朋友圈大火的產品,就大概率能在短期成為“爆款”。
對于前一句來說,邏輯很好理解。美的、戴森等行業巨頭已經承包了線上天貓京東、線下大小商超各個主流渠道。小家電們想要以小博大,只能選擇新興或者更容易產生垂直連接的渠道。
而對于后一句來講,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小家電們有一套完整的爆款成長邏輯。
比如,買了GOC IN C的小熊熱水袋,第一件事往往就是拍照發朋友圈,因為它不僅外形可愛,更是明星同款。這個潮流感設計感十足的充電熱水袋,因為具備高顏值與強社交屬性,不僅刷屏朋友圈,在微博、知乎等平臺話題熱度也逐漸上升。
問及GOC IN C的小熊熱水袋是如何火起來的,品牌負責人水彬表示,在他看來這是個“意外”。充電熱水袋的產品差異化本就不大,雖然GOC IN C從一開始就以電熱絲加熱、夾板式充電來區別與同類產品,強調安全性,但消費者并不買賬。
沒想到顏值卻成了致勝的一招。GOC IN C團隊借鑒國外流行元素設計了小熊熱水袋,外形是個可愛玩偶,背后透明隔層是為了在取暖的同時不耽誤玩手機。好看實用,成為粉絲給明星探班的最佳禮物,眾多明星藝人的使用,又反推粉絲購買與朋友圈刷屏現象。
高顏值+強社交的產品,可以說是小家電爆品成長的第一步。但這并不是小家電們成長的核心。
比如,顧客在使用一款直發夾時,大都期待方便、好用、安全。在月立電器的趙劍看來,12秒速熱,滑屏觸控,陶瓷面板加入精油,自動控溫不傷發的月立直發夾,能夠滿足女性在直發夾使用場景中的所有需求。
而這種站在消費者角度,以提升用戶體驗為核心思考設計產品,并通過慈溪等制造源頭的產業鏈整合優勢生產,成了小家電們切入細分領域,并形成“病毒樣”傳播的主要方式。
在這個基礎上,再小的細分領域,都能被小家電企業們,挖出巨大的寶石。
比如小熊電器在成立之初,就在刻意回避競爭,最終幾乎空白市場的酸奶機,成了小熊電器的主推產品。而對于水果榨汁機這個大品類,ECX則研發了水果碰碰機。只需要手柄按壓操作10秒鐘就能榨出新鮮果汁。而復古的外形,加上仿老虎機的搖動手柄,營造了一種游戲般的體驗。榨果汁變成了一件好玩的事。
始于顏值,專于產品,忠于市場,這也成為了小家電企業的內在爆品邏輯。
“擼貓大戰”
中國小家電企業數量龐大,僅慈溪市周巷鎮就擁有小家電整機企業300多家,上萬種產品。窺斑見豹,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新興的小家電品牌如何成為“萬綠從中一點紅”?
余雪輝是慈溪市電子商務協會會長,他告訴《商界》記者,最近有很多本地的小家電企業來問他,“有沒有辦法入駐天貓?”
一般來說,小家電企業想要進駐天貓,原因大致有兩點,一是可以給自主品牌背書,二是依托天貓的自然流量,給品牌導流。但現實情況是,這部分企業在提交申請之后,得到的回復往往是:抱歉,你的品牌影響力不足。
事實上,在電商下半場,天貓、京東等平臺已經完成了品牌線的布局,從國際一線品牌到各個類目,包括小家電在內的大、中、小品牌,一應俱全。傳統企業特別是中小制造型企業很難給平臺帶來更多差異化的價值,再進去已經很困難了。
但這并不等于死路一條。
GOC IN C的潮牌定位,在銷售模式上也不走尋常路。一開始,GOC IN C自主研發了App商城,吸引全國各地的客戶成為產品代理。彼時微信興起不久,流量紅利十分顯著,GOC IN C的熱水袋通過微商渠道,成功把線下流量轉移到線上,奠定了網紅產品的基調。
除此之外,GOC IN C深諳借助名人效應,進一步擴大品牌知名度。從2014年至今,GOC IN C先后與美國潮牌SSUR、BLACK SCALE、藝人鄭愷的潮牌DUEPALY、日本的設計師倉石一樹等合作聯名,拓寬熱水袋、充電寶等產品的消費圈層,達到品牌的裂變式傳播。
在逐漸打響品牌的名頭之后,GOC IN C成功入駐天貓、京東、唯品會等電商平臺。去年雙十一,GOC IN C僅在天貓店的銷售額就超過了1 000萬元。
一個通俗的講法是,“打鐵還需自身硬”。小家電們想要走到主流渠道,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來看,多渠道的銷售格局正在成為主流。從社交電商云集、貝店,內容電商一條、小紅書等,側面突破形成品牌效應,是小家電登陸天貓等主流渠道的主要路徑之一。
相較于其他產品,小家電有非常強的直接體驗需求。而與線上“擼貓”的渠道之戰相比,小家電在線下零售終端顯得更為弱勢。
基于此,月立電器瞄準了兩個風口,一個是新零售,另一個是智能家居生態。
趙劍在加入月立電器之前,曾在小米生態鏈任過職。在他看來,小米的調性以及對產品品質的嚴格要求,與月立中高端的定位不謀而合。月立除了在小米有品上線了電動修足器、無線迷你夾板等產品,線下的小米之家也同步上新了部分產品。
抱大腿或許是小家電突破線下的法則之一。小米之家作為小米新零售的重要一環,在2017年覆蓋了170個城市,新增235家門店,共接待6 713萬人次,也給月立提供了線下的出口。
近期,月立更是與華為達成了戰略合作,將全面接入華為手機的智能物聯網。在品牌發展不被干涉的情況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往能看到更前沿的世界,實現1+1大于2的效果。
IPO是不是終點?
2017年12月29日,“互聯網小家電第一”的小狗電器,宣布沖擊創業板。無獨有偶,今年5月25日,定位萌系小家電的小熊電器同樣申請IPO。
有意思的是,小狗電器和小熊電器披露的公開招股說明書,都暴露了一個共同問題:研發投入低于行業正常水平,但在廣告宣傳上卻舍得花錢。
事實上,重營銷、輕研發是大部分小家電企業的通病。
回過頭來看這些小家電企業的成長路徑。大多小家電企業原先都處于產業金字塔的最底層,在強敵環伺的產業集群中求生存,等于是擁有最大群體,最大規模的創新驅動力。于是,一部分企業跑出來了,比如小熊電器、小狗電器。這些跑出來的小家電企業大多聚焦到市場細分品類,清潔類小家電、廚房類小家電,包括小熊電器主打的酸奶機、煮蛋器等邊緣產品。
不過,在這些小家電企業發展過程中,有著不容忽視的共性問題:一是產品種類多,但科技研發投入長期不足,缺乏技術創新能力。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利用產業鏈、人工優勢,參照、模仿市面上的流行產品;二是品牌缺乏用戶號召力,進而以營銷轟炸市場。
那么,真正的護城河在哪里?
月立電器的新品,便攜式吹風機只有手掌大小,從技術上來說,目前國內的同行們沒有一家可以做出一樣的產品。
月立在產品方面的底氣,來源于對研發的投入。早在2010年,月立就耗資千萬元建立了一個囊括安全規范、化學環保、性能測試等組成的高規格檢測實驗室,設立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并將每年銷售收入的4%用于新產品、新技術的設計研發。
單品引發的爆品效應很難持續,當競爭進入到下半場,一方面比拼的是企業的內力,一方面比拼的是創意和想法。形成一套完整的產品體系,才能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品牌認知。
但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是,小家電產業集群大都在三四線城市,一些偏向制造端的企業不是不想做創新,而是難在沒有人才,心有余而力不足。
今年以來,全國近20個一二線城市紛紛出臺優惠政策,“搶人大戰”正酣。慈溪周巷鎮打造的“慈溪小家電智造小鎮”,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卓力集團、月立電器、天翔電器等小家電龍頭企業已經入駐。
小家電行業從傳統制造走到現在,雖有一些企業被淘汰,但整個行業呈現出一種向上的趨勢。尤其在智能化、享受型小家電興起的當下,消費端的爆發也在倒逼著生產端企業的進化。屬于小家電的未來,可能才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李彥麗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