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熱議中國擴大開放三大重點
李艷潔
2018年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可謂備受矚目。這不僅僅是因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更是因為這次會議上,習近平將宣布一系列新的改革開放措施,闡述中國將如何推動對外開放再擴大、深化改革再出發。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在博鰲較為受到關注的進一步開放領域包括:市場準入、知識產權保護、金融改革等。
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蔡瑞德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中國美國商會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華美國企業最希望美國政府能夠為他們爭得一個公平的商業環境和對等(互惠)市場準入。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金融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中國金融體系開放的兩個核心包括,一個是人民幣自由交易,也就是把人民幣改革為在國際貨幣體系方面內可自由交易的國際型貨幣,這個是我們基本的目標。第二是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也就是說外國投資者可以進入中國金融市場投資。
金融等將擴大開放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介紹,這次宣布的改革舉措和開放的幅度將會很大,包括金融、知識產權等外國企業尤為關注的領域。
金融、保險等服務業的市場準入,是外企關注的焦點之一。在美國宣布針對中國的301調查結果、準備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實施懲罰性關稅后,美國財長姆努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希望中國政府放寬外資企業的市場準入,取消合資公司限制,取消技術轉讓,增加金融市場準入。
這些訴求多次反映在中國美國商會發布的中國商業環境調查報告中。今年1月,中國美國商會發布的《2018中國商業環境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55%的受訪企業認為,禁止/ 限制市場參與是對他們來說最不公平的待遇,其次是規章制度執行(52%)。
蔡瑞德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中國美國商會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華美國企業最希望美國政府能夠為他們爭得一個公平的商業環境和對等(互惠)市場準入。
以金融業為例。2017年11月10日,在國新辦舉行的中美元首北京會晤經濟成果吹風會上傳出信息,中國決定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直接或間接投資證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的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在該措施實施三年以后,外資投資比例將不受限制,可以達到100%。此外,還將取消對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單一持股不超過20%,合計持股不超過25%的持股比例限制。對于保險領域,三年后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投資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的投資比例放寬至51%。五年后投資比例不受限制。
“這說明在金融領域,外資將享有國民待遇。”吳曉求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中國金融體系開放的兩個核心包括,一個是人民幣自由交易,也就是把人民幣改革為在國際貨幣體系方面內可自由交易的國際型貨幣,這個是我們基本的目標。第二是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也就是說外國投資者可以進入中國金融市場投資。
不過,這一決定目前尚未實施。劉向東解釋,今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以前的一行三會變成了一行兩會,機構調整完成后有望實施。
此外,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三大攻堅戰之首。“從內部來說,中國國內發展目前面臨結構性問題,比如產能過剩,杠桿率過高導致的債務問題,都需要時間調整,在調整過程中會釋放很多風險,不能失控。”劉向東表示,從外部來說,也要謹防國外輸入風險,相關部門一直在做“壓力測試”。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在4月8日的博鰲亞洲論壇記者會上表示,中國下一步會加大力度推進金融領域的尤其是直接融資的改革開放和結構深化,另外一個方面是用好香港。目前上海和深圳還沒有世界一流的直接融資,但是香港有世界級水平的全球性的一流直接融資體系,是高水平的國際資本市場。香港的金融監管、金融的透明度和金融監管的法定機構的治理能力治理體系現代化,以及與全球市場融通的體系,如果和內地的金融發展結合到一起,相信下一步金融的國際競爭地位和現代化會比過去四十年走得更快、更好。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張宇燕在博鰲亞洲論壇記者會上介紹,中國下一步改革開放的具體舉措,還包括推動全球化的重要倡議“一帶一路”。未來幾年進口幾萬億美元的商品,未來五年吸收直接投資要達到7500億美元,舉行進口博覽會等等,都是中國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盡管中國表示了將擴大進口的愿望,特朗普在貿易上還是秉持強硬態度。那么,美國的施壓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張宇燕認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頂層設計和要走的道路都非常明確,相關措施都在跟進,中國會繼續改革開放。
“但是,我想中美貿易摩擦恐怕多多少少還有一點影響,至少我們要分出一部分精力來關注輿論問題。美國搞貿易保護主義,公布了500億美元規模的征稅清單后中國也公布了同樣規模的清單,目的就是告訴美國這么做是不行的。”張宇燕強調,“我們不想打貿易戰,但是你非要這么做,我們要讓你付出一些代價。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維護中國的利益,而作為一個大國,不僅要對本國,還要對整個世界負責。”
吳曉求表示,中國金融體系開放是必然的,中美貿易摩擦是一個變量,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中國金融體系某些層面的開放。
“特朗普的胃口非常大,但是中國會開放多少不是他說了算的。”中國國際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
總體來說,對于這一輪的改革開放,劉向東稱,有些改革和開放措施已經公布、會逐步推進,有些措施會根據條件成熟程度、以后逐步公布。
“現在是中國進一步開放的時機,中國會邁出一大步,你們很快就會看到了。”劉向東表示。
提高知識產權保護
當地時間4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推特稱,中美將在知識產權領域達成協議。
此前,針對中國的301調查指責中國侵害了美國企業的知識產權,給美國造成了大約500億美元的損失。在特朗普宣稱要再對中國1000億美元規模的進口產品加征關稅后,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稱,301調查有證據支持美國受到的損害規模超過500億美元。
不過,大多數在華外企都認為,中國已經在知識產權保護上取得顯著的進展。前述《報告》顯示,會員企業幾乎一致(96%)認為近年來中國知識產權方面的執法力度保持穩定或有所提升。21%的受訪企業認為知識產權仍然是不公平待遇之一,但是這一因素在全部10個選項中位列第七。
美國依據301調查,指責中國“竊取”了美國的知識產權。而據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的介紹,中國政府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給國外的知識產權所有人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中國加入世貿的時候,2001年中國對外支付的知識產權使用費只有19億美元,2017年達到286億美元。“有一個美國500強公司的CEO告訴我,他們企業在中國一共打了31場知識產權的官司,贏了28場。”
劉向東表示,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美國不施壓,中國也在改革,中國企業也需要保護知識產權,不僅是在中國國內,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是。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關系學院東亞項目主任肯特·凱爾德(Kent Calder)表示,美國整體,特別是美國的跨國企業,認為全球的知識產權保護都可以或者都應該變得更好,知識產權保護應該更促進未來行業的發展,而不是夕陽產業。
多數中國學者都認為,301調查針對“中國制造2025”、旨在打壓中國的高科技發展,以便保住美國的競爭力。
張燕生表示,中國制造業正在從組裝到制造、從制造到創新的轉型。對于美國指責中國的強制技術轉讓,王受文在4月4日的國務院媒體吹風會上表示,中國沒有任何法律規定外國企業要轉讓技術給合作方,美國的指責沒有事實依據。“企業轉讓是通過契約的,自愿進行的,政府不應該干預。”劉向東表示,中國的科技是靠自己練內功得來的,并不是想打壓就打壓得了的。
責任編輯:關海豐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