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正式實施:中小行直接受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侯瀟怡 北京報道
1月25日,央行正式實施針對普惠金融的定向降準。此前,央行官方解釋稱,該政策可覆蓋全部大中型商業銀行、約90%的城商行和約95%的非縣域農商行。而為了對沖定向降準釋放的流動性,央行25日沒有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凈回籠120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7年9月30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的通知》(下稱“《通知》”)后,市場曾預測此次定向降準或將釋放8000億流動性,但后來市場又普遍認為,實際規模可能在3000-3800億,遠低于此前的預測。而3000億的資金規模,甚至低于近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投放規模。
多位市場分析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規模上看,此次定向降準對流動性影響相對短期且有限。更重要的影響是,因為央行去年以來流動性調控以短期靈活調控為主,進而對市場流動性波動帶來一些結構性的影響,而此次定向降準主要是推進流動性的結構性調整,以及促使機構更多投放普惠和涉農貸款。
第二檔達標難
對于此次央行定向降準的實際釋放流動性規模遠低于開始預期,IMI人大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曲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主要原因在于許多機構并不能夠達到第二檔標準。
根據《通知》細則,凡前一年上述貸款余額或增量占比達到1.5%的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可在央行公布的基準檔基礎上下調0.5個百分點;前一年上述貸款余額或增量占比達到10%的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可按累進原則在第一檔基礎上再下調1個百分點,但前提條件是該行在上年三個季度(含)以上MPA評級均在B級(含)以上。
曲強指出,第二檔標準對大行來說極難達到,因為大行的普惠金融貸款余額或增量很難占到10%。中小行有些可以達到第二檔的標準,但是MPA考核可能不達標,所以整體來看,能享受第二檔降準優惠的銀行很少,釋放流動性規模有限。
中部某城商行行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MPA考核覆蓋了全口徑,核心是通過資本充足率來約束擴張,減少渠道暴露風險,從長期看對銀行業是一件好事。但短期看,由于中小銀行前幾年擴張較快,資產結構、同業負債等指標可能與監管要求存在差距,在達到MPA考核標準上面面臨一些壓力。
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閆玲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即使按照非常寬容的口徑計算,最多有27%可以達到第二檔條件,多釋放的流動性也只有1000多億,其釋放整體流動性也只有4300-5500億。今年的實際情況比去年政策公布時更為復雜,釋放的流動性低于此前預計也屬正常。
華北某城商行行長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次定向降準許多行可以達到第一檔標準,但是達到第二檔會有些難度。此外,商業銀行需要平衡各類風險,一般情況下,商業銀行會認為普惠金融尤其是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比較高,開展業務也會相對謹慎。
中小行直接受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中發現,中小行或為直接受益方,影響更大。
中部某城商行資金交易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近日資金面表現較為寬松,加上今天定向降準的影響,資金面更為寬松。市場上一般以7天以內期限資金交易為主,今天看7天就是跨月資金,按照常理應該比較緊張。但是今天市場上各期限資金都比較充裕、利率價格也比較低。
據了解,今日存款機構7天資金加權利率在2.9%左右,隔夜價格為2.53%;整個市場成交價格略高于存款機構加權利率,但也顯著低于上周的水平(隔夜加權利率2.61%,7天加權利率為3.36%)。Shibor表現也趨于平穩,隔夜和14天利率小幅下行,其中隔夜利率下降1.06個基點,報2.5634%。這是隔夜資金連續第4天下行,市場情緒持續穩定。
華北某城商行資金交易員指出,定向降準對市場的影響比較大,平時每天發行同業存單的同等級別的城商行都在五六家甚至10家以上,而今天卻幾乎沒有。這說明城商行是很大的受益者,雖然定向降準對它們可能只是釋放了幾十個億的資金,但這意味著短期的跨月和跨春節資金已經足夠,不需要著急發行高價的同業存單來補充流動性。
但閆玲也指出,雖然定向降準對流動性結構性問題有所改善,近日資金面也呈現寬松狀態,但整體來看對流動性的影響還是偏向短期。現在流動性表現疊加了臨時存款準備影響,春節后就會收回。加之影響市場資金波動的根本因素和強監管的預期依然沒有改變,春節后流動性大概率保持緊平衡。
傾向普惠金融將是長期趨勢
根據市場人士的普遍判斷,雖然此次定向降準對流動性的緩解影響大概率是短期效應,但對金融機構未來業務更多側重普惠金融的趨勢是長期的。
前述華北城商行行長認為,雖然商業銀行顧及資產質量對快速擴張普惠金融業務有所謹慎,但整體上會促進商業銀行未來加大普惠金融信貸投放。目前商業銀行正在積極探索利用大數據等金融科技,解決貸款人信用審核問題。而依賴金融科技主要是希望通過利用大數據來分析小微企業的現金流、信息流等,進而有針對性放貸,規避信息不對稱風險。
四川天府銀行行長黃毅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前的開展普惠金融業務主要是考慮到線下傳統的信貸業務,去年下半年以來思路已經有了很大調整,數字普惠是與傳統普惠信貸并行的兩條腿,將思路擴展至社保、生活服務繳費等多類可獲得性金融服務。全面鋪開不足一年,線上用戶數量已經兩倍于線下用戶,雖然銀行為此付出了更多的成本,但也獲得了更多的客戶。
黃毅表示,作為城商行,原本70%-80%的貸款就是投向中小企業,50%投向小微,未來這一趨勢還會越來越明顯。而受益于傾向于普惠金融的轉型,個人零售業務的發展非常快。從存款總量看,2012年個人存款占比僅有8%,而在去年新增的存款中,49%為零售存款,這是非常明顯的結構調整。從貸款業務看,新增的小微貸款很多屬于信用貸款,這部分貸款不良率遠低于中小企業貸款,而還款方式多采用分期還款,對銀行而言收益率更高。未來向普惠傾斜的力度會越來越大。
責任編輯:李堅 SF163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