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養老投資主要偏好是存款 八成人認為100萬元足夠了
最新的年度養老金融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國民養老財富儲備意識逐步加強,但養老財富儲備總量依然不足,九成的調查對象愿意在稅收優惠激勵下進行市場化的養老財富儲備。下一步我國應加快二、三支柱的制度建設,夯實老齡社會的財富儲備。
9月22日,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CAFF50)在京正式發布《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2021)》(下稱“報告”)。CAFF50常務副秘書長、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講師張棟介紹,本次調查聚焦于城鎮居民的養老金融行為和養老金融偏好,從養老金融參與現狀、相關認知和參與意愿等視角出發,了解廣大國民的養老規劃情況及其養老金融需求。
從2017年開始,CAFF50將建設國民養老金融數據庫作為一項長期的重點工作,并持續開展中國養老金融調查。本次調查采用多階段隨機抽樣方法,共回收有效問卷12043份。
調查結果顯示,國民養老財富儲備意識逐步增強,調查對象普遍通過金融市場上的多元化渠道進行養老財富儲備。
具體來看,有50.81%的調查對象養老投資/理財的主要偏好是銀行存款,其次是商業養老保險(27.98%)、銀行理財(26.27%)、房產(21.69%)、基金(15.59%)。此外,有一些調查對象還參加了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也有一些調查對象通過購買股票、信托產品、國債等進行了養老財富儲備,但仍有15.92%的調查對象尚未進行任何養老財富儲備。
調查結果還顯示,大多數調查對象認識到應從較早年齡開始進行養老儲備,且超過九成(96.69%)的調查對象愿意在稅收優惠激勵下進行市場化的養老財富儲備,養老金融產品市場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從養老財富儲備量來看,有將近八成(77.79%)調查對象的儲備金額在50萬元以下,超過三成(31.91%)的調查對象養老財富儲備在10萬元以下,僅有22.17%的調查對象的儲備金額超過了50萬元。總體來看,目前調查對象的養老財富儲備量還十分有限。
從養老財富儲備規模的預期上來看,超過八成(81.58%)的調查對象認為整個養老期間的財富儲備規模在100萬元以內即可滿足養老需求,同時,45.18%的調查對象認為整個養老期間所需的財富儲備規模在50萬以內,14.71%的調查對象認為30萬以內的財富儲備即可滿足養老需求;只有不到20%的調查對象認為養老財富儲備規模需要達到100萬以上。
張棟表示,從調查對象對整個養老期間養老資產儲備規模的預期以及目前養老資產儲備的實際情況來看,調查對象對于整個養老期間的養老資產儲備預期的平均值為726513元,而目前調查對象已經儲備的養老資產的平均值為381320元,目前的儲備量還遠不及預期。
調查還揭示了國民的養老預期和實際水平之間的差距,46.79%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者預期的養老金水平為在職工資收入的40%~60%,這與基本養老金的目標替代率(59.2%)基本持平,但高于目前的實際替代率(45%左右),還有32.84%的調查對象認為退休后每月領取養老金水平達到工資收入60%以上才能保證退休生活質量不下降。
CAFF50秘書長、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董克用表示,第一支柱養老金可以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但面對長壽風險時,想要維持原來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就應該盡快開始包括第二、三支柱在內的養老金融體系的全面建設,推動雇主建立第二支柱,待第三支柱全面推開之后,國民都應該積極參與,這樣才能加快養老財富的積累,讓國民養老沒有后顧之憂。
報告建議,完善我國三支柱養老金體系結構。一是明確基本養老保險?;竟δ芏ㄎ唬匀珖y籌為目標,系統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適時、適度降低替代率;二是完善企業年金制度,適當降低企業年金加入門檻,提高企業年金強制性,提高第二支柱的覆蓋率和參與率;三是加快推進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定,通過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措施激勵全體國民加入到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中,從而為社會成員提供更高水平的養老金制度選擇。
責任編輯:張玫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