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資管新規過渡期大限逼近,銀行理財轉型焦慮難消
近期,業內關于“資管新規延期”的討論升溫,盡管監管層表示“不屬實”,但也并沒有進一步明確的說法,而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業內對于過渡期滿后的轉型焦慮始終難消,不論延期與否,加速轉型已是“開弓沒有回頭箭”。
在資管新規下,銀行理財則是位于風口浪尖、最具代表性的轉型領域。根據近期對多位銀行系理財子公司投資經理和業務人士的采訪,第一財經記者發現,業內對于2020年過渡期后的發展不乏憂慮,凈值化管理能力仍待提高、凈值化管理后理財規模大概率收縮、非標資產難做大規模、優質資產稀缺等問題都是主要的擔憂。根據記者了解,未來銀行系理財子公司預計在固收投資方面將做到自主直投,而權益類投資多采取委外模式,FOF(基金中的基金)/MOM(管理人中的管理人)方式仍為主流。
過渡期大限逼近
按照資管新規,在過渡期內,銀行仍然保留資管中心,在過渡期內負責管理存續產品,而理財子公司則將發行全新的符合監管要求的凈值型產品。按資管新規及其配套細則,2020年后,所有理財產品都將轉變為凈值型,主要分為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權益類理財產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和混合類理財產品。過渡期始于2018年4月27日,若不延期,則終于2020年12月31日。
“銀行理財原先多是資金池、剛兌模式,在過去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部分替代了存款,老百姓覺得這是高息存款的另一種形式,負債端是剛兌的,而后面的資產端又是期限錯配的,因此現在打破剛兌做凈值型產品,老百姓能不能認可?銀行又不太敢完全市場化(即讓凈值波動過大),因此現在挑戰的確很大。”某大行理財子公司投資經理陳遙(化名)近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也明確表示,過渡期后理財子公司或在一段時間內面臨理財規模下降的挑戰。
12月18日,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對記者表示,金融去杠桿任務重、風險大,“穩中求進”是監管層和市場的共同愿景,預計過渡期將會延長。
解運亮稱,根據2018年初的狀況,銀行理財負債端一年期以內產品占比超過90%,資產端平均剩余期限約為3-4年。風險等級為中低及以下的理財產品募集資金量占全市場募集資金總量的八成以上。“我們測算,受資管新規沖擊的非標資產接近40萬億元(未剔除交叉持有部分)。”
最大的難點莫過于資管新規的第十五條規定,即金融機構不得開展或者參與具有滾動發行、集合運作、分離定價特征的資金池業務;資管產品直接或者間接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終止日不得晚于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的到期日或者開放式資產管理產品的最近一次開放日。業內人士認為,這里需要關注的是兩點,一是禁止資金池操作,標準化資產相關的資金池和非標資金池都需要整改,而后者的整改難度極大,整改不成就只有清理;二是精準打擊了非標資產的期限錯配,對非標資產的沖擊將遠大于標準化資產。
規模大概率下降
“現有的一些銀行凈值型產品部分是‘假凈值’,曲線做得比較平滑。個金渠道都希望未來的產品是(凈值)穩定的,畢竟銀行理財客戶并不認為理財產品是公募基金,客戶也不會區分究竟是理財子發行的還是以前母行發行的產品,因此我們還是需要不斷加強和渠道的溝通,未來客戶經理也要強化與投資者的溝通。”陳遙表示,“目前我們還是比較保守的,要考慮銀行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凈值化轉型的道路是比較漫長的。”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的多方采訪也發現,不論是公募基金還是銀行系理財子公司,其心態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改變。目前,一兩年前“理財子沖擊公募基金”的討論聲悄然消散,差異化發展、各吃各飯的現實逐步明晰,而理財子公司也愈發認識到凈值化轉型的挑戰,尤其是過渡期后規模下降的可能性。
“銀行系理財降規模已經是大概率的事件,未來就看誰可能去承接這些資金了。”某銀行系公募基金債券投資經理近期對記者表示。
此前,交銀理財董事長涂宏對記者表示,目前二者仍是“各吃各飯”的狀態。“基金的優勢在于免稅,基金執行證監會的監管要求,例如流動性要求等;理財子公司有背靠母行的優勢,現金管理類產品可以做得比基金公司更好,收益可相對做高。”
此外,二者的游戲規則不同。除了監管要求不同,投資范圍也不同,理財子公司的非標投資雖然不能期限錯配,但并未被禁止,目前公募基金則無法直接投資非標。
當然,權益類產品的投研能力是公募基金的最大“護城河”,而理財子公司因客戶風險偏好較低,也并不會想去與公募基金在這方面一較高下。“目前產品主要分四類,固定收益類、混合類、權益類、商品及衍生品類,但主要還是會集中在前兩類,這也是原來銀行理財的傳統優勢,其它兩類的占比仍很有限。”涂宏此前提及。
摸索展業之路
面臨重重挑戰,目前理財子公司究竟在如何展業?
首先,在認識到客觀挑戰的同時,銀行系理財子的優勢也不容小覷。最突出的便是渠道、客戶基礎的優勢,二是“投行+資管”的優勢。
“主要產品仍需要以固收來夯實基底。在固收方面,可增厚收益的部分則是非標投資,而這也突出了銀行系理財子的資源優勢。目前監管要求的非標資產占比上限35%,銀行的優勢則是‘投行+資管’,其投行的功能則體現在,銀行可以投資更為優質的非標項目。鑒于國有大行對各區域的企業風險全貌比較了解,可根據各地分行對企業信用狀況的了解,進行投資決策。”陳遙告訴記者。
不過,非標縮量仍是未來的大趨勢,即使發行較長期限的封閉式產品、做到期限匹配,要靠非標做大理財規模絕非現實之策,因此,強化公開市場直投能力仍是關鍵。過去一年來,記者也了解到,眾多公募基金人士也先后到各大銀行系理財子公司分享凈值化管理及系統籌建的經驗。
除了強化固收投資(直投)的系傳統優勢,權益類產品也將起到增厚收益的作用,但理財子公司大舉進軍股市、理財子搶食公募蛋糕的揣測也逐步被證偽。目前,FOF/MOM仍為理財子權益類投資的主要方式。據記者觀察,目前理財子發行的混合類凈值型產品的權益部分多為委外FOF模式。
“作為增厚收益的部分,我們更傾向于挑選優秀的基金管理人來打造定制化的產品,關鍵希望控制波動率,不會盲目追求高收益,而是爭取做到收益和穩健性的平衡,滿足銀行客戶的需求。”陳遙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王進和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