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現代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向中高端邁進。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圍繞如何延伸“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產業鏈價值鏈進行了深入討論,提出深化農產品加工,延伸產業鏈條、強化農業與工業的深度融合,提升農產品價值鏈以及推動新質生產力轉型等一系列創新建議,為我省更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探索高質量發展道路建言獻策。
圍繞消費者深層次需求不斷做加法
近年來,我省在農產品加工領域不斷深耕細作,延伸產業鏈條,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為農業現代化和農民增收注入新動力。
省政協委員鄒淑琴是齊齊哈爾市一家農副產品企業的負責人,主要經營玉米收儲和深加工業務。
鄒淑琴委員表示,“看到我們優質的玉米原糧,經過南方企業深加工成五花八門的農產品,銷售價格成倍增長,有不少深加工玉米產品又賣回給玉米原產地,特別受觸動。建議我省依托現有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加大對糧食加工的資金和設備投入,引進和研發先進的精深加工技術,將好糧食就地加工轉化,逐步延伸產業鏈,好產品賣出好價格。”
省政協委員鄒淑琴
近年來,黑龍江省和糧農業有限公司的“互聯網+”另辟蹊徑。省人大代表張芳說,“我認為深化農產品加工,延伸產業鏈條,其實是一個農產品圍繞消費者的深層次需求不斷做加法的過程。比如農產品+旅游,將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再比如農產品+文化,挖掘農耕文化內涵,通過插秧節、豐收節等文化節慶活動,提升農產品的文化內涵和附加值。”
張芳代表說,農產品與生物大健康的結合,打開了農產品加工的新天地。我們結合《黃帝內經》藥食同源理論,將傳統雜糧與深海花膠、東南亞燕窩等高端食材進行科學配比,針對不同人群需求進行研發。在滿足現代消費者對健康飲食需求的基礎上,以其獨特的口感和便捷的食用方式,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張芳認為深化農產品加工的關鍵在于不斷創新,將農產品與各種元素有機結合,深入挖掘消費者需求,圍繞消費者做文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推動農業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加大“工農融合”賦能價值鏈
我省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質的農業原料。近年來,我省糧食加工產業立足黑土地,依托科技創新與現代生產工藝,通過對本土優質農業資源進行就地轉化、精深加工,帶動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
省人大代表吳志華說,益海嘉里獨創的水稻循環經濟模式,逐步構建了“訂單種植-精深加工-產品名牌化-副產品綜合利用-高科技產品研發”的新型循環產業模式。實現了從傳統粗放型大米加工模式向精深加工,副產品高效節能利用的“吃干榨凈”式加工模式的轉變,不僅有效提升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也極大提升了稻米產品的附加值。
省人大代表張芳
張芳代表說,農業與工業的深度融合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大趨勢,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才能更好地促進農產品價值鏈的提升。
張芳代表建議,將工業自動化技術應用到農業種植領域。比如自動化灌溉、精準施肥能讓雜糧雜豆長得又好又壯;通過低溫烘焙這種先進的食品加工技術,最大程度保留雜糧雜豆的營養,產品價值自然提高了。同時,要多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以及食品相關企業緊密聯系,研究新的產品配方,把包裝設計得既好看又環保。充分挖掘品牌文化及內涵,結合農耕文化、龍江故事,講好龍江生態糧,通過精準營銷和品牌推廣,提高農產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品牌效應帶動產品價值提升。
深化扶持為“強鏈條”紓難解困
近年來,為了建強農業產業鏈,省委、省政府推出一系列助農政策,為企業紓難解困,夯實強鏈根基。
吳志華代表說:“近年來,政府轉型成為企業的‘服務員’,及時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重點了解企業運行狀態,積極回應企業各類問題訴求,幫助農業加工企業辦實事。政府在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規模設備更新、企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陸續出臺了扶持政策,讓企業既享受到了‘真金白銀’的實惠,又得到了精準服務的關懷。有了這些政策支持,企業在推動數字化轉型、技術改造、節能降碳等方面的步伐更加堅定有力。”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做強做大“寒地龍藥”產業,建成全國最大的刺五加生產、加工、銷售基地。對此,省政協委員張利表示,要加強培育我省刺五加產業的新質生產力。作為生物科技類開發企業的負責人之一,張利希望政府加大產業配套政策技術資金爭取力度,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立人才引進培養機制,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實現刺五加產業鏈延伸,賦能價值鏈。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