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9月4日消息,第三屆中國大豆產業國際高峰論壇于2018年9月4日在哈爾濱舉辦。本次論壇邀請政府相關部委領導、行業頂級專家、大豆產業鏈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金融機構、以及歐盟和俄羅斯行業專家匯聚一堂,共同研討世界大豆產業格局變化,解析我國大豆產業面臨的風險與機遇,探討新時代中國大豆產業創新升級之路。新浪期貨全程參與直播。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會長、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農墾總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寶龍出席會議并作主題演講。
“從2002年開始振興中國大豆產業的規劃以來,歷經了16年的時間,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大豆產業每況愈下,在振興的口號之下,我們看到的是萎靡和衰敗,這個方面值得我們思考。我們把這個產業看得那么重要,為什么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呢?”楊寶龍理表示了自己的疑問。
他指出,2017年世界六大非轉大豆生產國是中巴印美俄加。2017年中國大豆產量達到近年的歷史高點。國產大豆最高數據到1900萬噸,最低的時候真實數據900萬噸,去年出現增長,今年又出現反復。我們今年要增加4000萬畝的大豆,種子已經是買好了,有部分地區的大豆已經是播種了,我們不知道怎么把玉米和水稻和其他作物的投入品的儲備變更為大豆,我們渴望政策的出臺要像及時雨一樣。此外,他表示,以往到美國買大豆從來不談價格,只談船期和數量。我們要改變,要從農民轉變成資本家。貿易戰給我們打了耳光,將推動中國企業快速成長。目前墾區平均單產是175公斤,增產潛力很大。
以下為文字實錄:
楊寶龍:尊敬的蓋鈞鎰院士,尊敬的各位嘉賓、下面我在大豆峰會和大家做一個匯報。這個報告我想從三個方面,第一個是國產大豆的發展現狀和機遇。第二個是龍江大豆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優勢。第三是貿易戰背景之下的中國大豆產業發展的未來。我們認為在當前貿易戰背景之下,中國大豆的產業發展正當其時,我們從2002年開始振興中國大豆產業的規劃以來,歷經了16年的時間,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大豆產業每況愈下,這個方面值得我們思考。我們把這個產業看得那么重要,為什么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呢?這個問題不僅是我們這些做大豆的人去研究,我感覺也值得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去思考。那先從大豆的重要地位來分析和判斷,剛才蓋院士已經深刻分析,大豆確實是我們亞洲人、黃種人,是中國人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食品,從油脂、蛋白和保健方面,都不可或缺。當然我還想,現在以油脂為例,不吃會什么情況?科學早就已經發現,大豆油脂的攝入量不足會導致人的皮膚干裂,頭發脆斷,人的眼盲,甚至是免疫力低下,患癌概率的提高。所以,黃種人和白種人、黑種人是天生有區別的,東方人和西方人的飲食結構和幾千年來形成的食品需求都是有差別的,所以大豆對于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國產大豆的優勢有那么多,我們需要思考,我們怎么把它做好?
現在這些優勢,以吃油為例,我們常講吃油到底是吃的什么?剛才蓋院士提到亞麻酸、亞油酸、單不飽和脂肪酸,我們食用油吃的是營養和健康,不僅僅是口感,而我們現在有一種情況,大家會有一種誤讀,尤其是專家,就把貴的油講得像保健品一樣,譬如說橄欖油、花生油,這個世界上有些商品價格昂貴不是因為它有營養和價值,是因為它原料稀缺,原料的價格推高了產品的價格,有些中藥那么昂貴,是源于它的藥效最好嗎?絕不是,是源于這款中藥的原料產量和供給量比較少。所以說有時候我們講起來,大豆油占食用油結構中的44%,不管怎么樣在40到44之間,未來的結構會有調整。關于油的飲食,實際上就是一個地域的偏好問題,中華民族傳統的不管是大豆油、花生油、橄欖油、菜籽油、胡麻油哪個區域的作物,那個區域就吃什么油。東北地區盛產大豆,就以吃大豆油為主。華北和中原是產花生,就吃花生油。西北是胡麻,就吃胡麻油。長江流域是菜籽油,就是這樣,并不是哪一種油有多么好,哪一種油就不好,這個我想大家要有正確的認識。中國是世界非轉基因大豆第一的國家,中國的非轉基因大豆占到了全世界10%以上,中國本來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原產國,但是這么多年以來,我們逐漸的在退縮,我感覺這個情況和我們的農業種植有關系,和我們的國情有關系,和中華民族的歷史有關系。我們到西方看到的,非常先進的工業文明和商業文明,我們看到現在中國的農村還是農業文明,這是兩個時代的競爭。西方農業以跨時代的姿態進入到中國和中國農業文明里的農業來競爭,顯然我們是捉襟見肘的。剛才我們的蓋院士講到,南方要迫切發展機械化的問題,機械化代表著農業生產力水平的問題,生產力會決定生產關系,農業生產力的水平提高會改變當地的生產關系,但是我們的土地權屬性質,全世界絕無僅有是集體所有,既非國有,也非私有,決定了我們華北以南勞動力密集型的農業會長期存在,散種散收,每家五畝地,兩畝地甚至是七分地,全國有13億人口除18億人,一除是一畝多地,當然是農民逐漸在迅速的減少,過去是8億農民現在已經是變成3億人,那5億人是什么?是農民工。在農民和市民之間,鐘擺式的城市和鄉村之間移動,所以說出現了我們的城市化進程,城市化進程的同時出現了農村的空心化,然后農村的勞動力結構在發生改變,年輕人進城了,考學的進城了,最后我們現在大約有三億一千萬的農民,有兩億五千萬是中老年人,在這個背景下,這個勞動力的結構能推動中國農業的發展嗎?中老年的勞動力第一是體力是有欠缺,第二對新生事物,對機械、對信息化、對區塊鏈這塊是和這個時代隔絕的,那中國的農業到底在何處?
最近幾年,我們不斷的在調整農業供給側的改革,在這個背景之下,玉米、水稻產量得到了控制,大豆的產品得到提升,2017年的時候,到最近一些年的歷史高點,國產大豆最高數據到1900萬噸,最低的時候真實數據900萬噸,去年出現增長,今年又出現反復。我們今年要增加4000萬畝的大豆,種子已經是買好了,有部分地區的大豆已經是播種了,我們不知道怎么把玉米和水稻和其他作物的投入品的儲備變更為大豆,我們渴望政策的出臺要像及時雨一樣。最近一些年,大豆產業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總書記來到龍江的時候提到提高大豆的生產和競爭力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把中國的大豆在農業領域里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所以說供給側改革對農業現在的結構調整有很好的推動,但是道路非常曲折,黑龍江省作為中國大豆的主產區,占全中國大豆總量的45%,所以中國的大豆黑龍江的大豆產業如果得不到改善和提高,那么我們中國大豆產業的希望就非常渺茫,黑龍江的大豆產業決定了中國大豆產業的命運,所以我們在這召開這個峰會,也是它的意義所在,黑龍江的大豆完全可以代表中國的大豆,我們大豆分為幾個區域,東北區域,黃淮海區域、長江流域、春大豆、夏大豆、秋大豆,東北和南方是有區別的,不管是總量上還是質量上。所以說黑龍江的大豆在有標志性的作用,所以說黑龍江省政府在2017年5月1號,出臺了一個生效的食品安全條例,要全面停止在黑龍江區種植生產加工轉基因,從黑龍江發展農業的角度,對中國大豆產業負責的角度,黑龍江會成為中國綠色食品、健康食品、安全食品的特區。我們感覺這在全中國有非常好的示范意義,當然了這個政策的出臺也需要很大的勇氣,所以說感謝省委省政府。
中美貿易戰是比較熱的話題,大家最近就昨天或者是今天上午,我們又看到了比較熱的話題,譬如說某強東在明尼蘇達的事,貿易戰給我們商業上的諸多不確定性的挑戰,不管是中興還是華為,無論是非洲豬瘟還是15年前的非典,還是剛剛出現的明州的事件,我們可以翻一下歷史,看一下國際關系。所以說我們看貿易戰絕不是單純的大豆戰,絕對不是以大豆為代表的商品之間的戰爭,它是貨幣的戰爭,它是我們講“橫有千古,縱有八荒”大國之間的博弈,所以我想我們絕不能孤立的去看待國際上的已經國際化了的企業當中的某一個事件。我昨天看到經濟學專家吳曉平講,他講京東一個事件,全球做空京東股票的要賺10億美金。大家要知道京東是在美國上市的,華爾街的資本從來都是血淋淋的,我們中國的農業有這么多看起來的劣勢,大家感覺是農業的問題嗎?是種植生產種子原料化肥農藥是土壤的問題嗎?更多的是資本層面的問題。資本帶著血腥味就來到我們這了!大豆的定價權在哪?大豆的價格形成機制在哪?到美國買大豆從不像國內一樣,我們還談談價格,在美國買大豆從來不談價格,談價格傷感情。我們就談船期,談數量,價格去看CBOT,多么公平的交易規則,這就是資本的力量。而我們今天要做的,農業產業和金融資本必須做緊密的結合,馬克思很多年就講到了,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結合才到了競爭的高級階段,我們還停留在淺層次的初級競爭,說我們要改變,我常常想我們要改變什么,我們要從農民變成商人,從農民變成資本家,我們要有多元的多重的角色,既是農業的生產者,也是商人,也是資本家,這樣你在市場上才容易活下去,不然的話,你活得很危險。
雖然貿易戰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壓力,但是我們依然對中國大豆產業充滿信心,貿易戰我以油脂行業角度來講,我感覺這是一個好事。有危險才會有機遇,有貿易戰才給我們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讓我們正確認識中國大豆產業的情況和現狀到底是什么現狀,短板在哪里?十年前我們和相關部委就匯報,有一天和美國之間不是什么價格賣大豆的問題,是賣和不賣給你的問題?;粮裰v,“控制石油就控制世界,控制糧食控制人類”,我們未來會看到糧食在國際戰爭中的巨大作用,但是這些危機會給這些企業帶來平時發展和經營當中沒有遇到的挑戰和壓力,這些企業為了活下來,它必須要增加自我成長的能力,所以說這一切會推動中國壓榨油脂行業的快速成長,當然中國的油脂行業在中國其他大宗產品里面,在資本和期貨里面已經是非常的成熟了。龍江大豆產業優勢非常的明顯,有大企業、大品牌,科技研發基地,這些都是我們的巨大優勢。
龍江發展大豆產業,我以為是第一選擇。在東北的作物當中,大豆、玉米和水稻,我們提出黑龍江要打造大豆的“黃金名片”,水稻要打造黑龍江的“白金名片”,但是我們到了北京機場,下了飛機看到的都是吉林大米,作為兄弟省份,龍江應該也必須要抓住大豆的主打產品,如果說黑龍江主打大豆,在全國31個省份里面首當其沖,絕無競爭對手。這是一個單產的比較,黑龍江的大豆集體所有土地,農村的產量還是很低的,北大荒的土地,黑龍江農墾4300萬畝土地當中,現代化的機械化水平比較高,平均產量350斤是沒有問題的,我們有一部分的北安,綏化,包括九三,畝產達到450、470也是很尋常的,所以說未來國產大豆總量增長空間是很大的。
關于糧食儲備我還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觀點,現在常常有一種聲音說國內的儲備量太大了,不管是大豆還是水稻,突然感覺糧食產量多了以后,帶來巨大的危機,其實我有另外的觀點。我們現在水稻庫存大約在六到七千萬噸,我們曾經算過一個帳,我們過去5億農民家家存糧,每家至少在100公斤200斤以上,5億農民大約是6千萬噸,今年5億農民進城變成農民工,從8億變成3億農民了,這個家庭的糧食儲備完全消失了,現在的商品市場極為發達,我們追求新鮮,所以說家里的存糧,城市的家里存糧也非常少,我們按照全國8億城市人來算,1家減10公斤水稻的話,就是1320萬噸的水稻,所以說總共6000萬噸是由我們在農業生產力水平低下時期的家庭存儲轉移到政府的儲備,糧食多嗎?不多,我們現在國家有官方統計數字,我們的糧食自給率是83.2%,國家全世界的安全標準是糧食自給率要達到90%,我們的糧食有問題的。我們的糧食儲備國際標準要求的糧食儲備的安全總量一個國家儲備總量應該是年底庫存的結轉量,占下一年消費總量的17%到18%,就是保證大約66天的儲備,我們算一下這個儲備,這個并不多,是一種儲備的轉移,所以說我們在科學學術上要有正確的引導和認識。調整種植結構,剛才蓋院士講了,讓我們非常的敬佩,中國大豆產業到東北到黃淮海到長江流域,一直要差異化的發展,但是有一個問題,中國未來土地上的耕種主體是誰?我們現在農業生產力水平大幅度的提高,現在出現的問題是集體所有的土地和現代化的農業機械完全不相匹配,所以像約翰迪爾凱斯這樣的全球大的農業機械就盯著全中國兩個地方,一個是北大荒,一個是新疆,日本有一些小的設備進到了我們的中原和南方的地區。土地的權屬性質,局限了當前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局限了中國農業的發展。當然現在還有一個情況是傳統社會價值觀的改變,讓我們的傳統意義的農民開始消亡,農二代再不想種地了,農一代種不了地了,未來誰來種地?城市化的進程導致了農村空心化加劇,所以我們中國農業面臨的就是傳統農民消亡之后,誰來承接中國18億畝土地的耕種責任?這是我們需要研究和探討的。未來,今天我們邀請了俄羅斯很多企業和專家參加我們的峰會,未來遠東地區會成為中國非轉基因大豆的重要的補充來源,黑龍江兩岸一衣帶水,氣候和土壤,所有的農業耕種模式完全可以復制,所以說我們未來會繼續加大對俄的合作力度。
謝謝各位專家,黑龍江的大豆承載著國家的使命,在未來中國大豆產業發展的道路上,黑龍江大豆應該走出一條自己的路,我們從農業種植到倉儲物流生產加工,一直到終端品牌的打造,應該是形成一個綜合的、系統化的運營產業聯盟,我們現在的競爭還處于分散狀態,還沒有很好的形成合力,我們大豆的專品種種植,單產的增加還有倉儲收購的水平專儲化,未來大豆向食品方向轉型,黑龍江的大豆和期貨市場,和期貨保險相連接,這都是我們非常需要的挑戰。
所以我想到剛剛結束的中非論壇上,習總書記講了這樣的話,叫“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所以說相信中國的大豆產業在黑龍江大豆產業為代表的這個基地的推動之下,一定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把大豆還給中國人,讓大豆再次成為我們中國人的驕傲,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張瑤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