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曝光臺315特別活動正式啟動】近年來,銀行卡被盜刷、買理財遇飛單的案例屢見不鮮,金融消費者維權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 【在線投訴】
OPEC危機四伏,俄沙醞釀永久石油聯盟
記者 李曦子
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非OPEC成員國的減產努力下,全球商業原油庫存逐步下降,再加上局部地緣政治緊張因素影響,原油價格不斷上漲,國際能源格局正發生巨變。
油市變局中,作為全球石油市場最具影響力的組織,OPEC站上了風口浪尖。如今該組織內憂外患,不僅內部分歧加劇,還需應對來自亞洲能源需求大國以及競爭對手美國的沖擊。
近日,據多家印度媒體報道,中國和印度已啟動正式協商,成立“買油國俱樂部”,以抗衡OPEC對原油價格的主導權。此外美國也在暗地里不斷對OPEC施加壓力。
面對這些危機,同時為了維護長期穩定的石油價格,全球最大的兩個石油出口國沙特與俄羅斯欲建立永久性石油聯盟,將此前的一次性式合作升級為制度常態,探索新的戰略平衡。
“買油國俱樂部”胎動
自2017年初以來,OPEC及包括俄羅斯在內的10個非OPEC產油國一直控制石油產量,將日產量減少約180萬桶。聯合減產幫助提振原油價格逾40%。上個月,布倫特原油每桶漲破80美元,創2014年底以來新高。
然而,中國和印度作為能源消耗大國,正不斷受到高油價的沖擊。
CNBC稱,印度從OPEC國家購買原油和天然氣,分別占其進口總量的86%和75%,且印度無法從議價中獲得更好的價格。隨著油價的上漲,同時印度盧比兌美元走弱,導致印度的柴油和汽油價格飆升至5年高位,給印度經濟造成很大壓力。
近期多家印度媒體引述印度官員的話稱,中國和印度已啟動正式協商,成立“買油國俱樂部”,以抗衡OPEC對原油價格的主導權。事實上在今年4月,印度石油部長普拉丹就在一次會議上公開呼吁印度和中國石油公司在市場上組建聯盟,以擁有更大發言權。
印度《經濟時報》稱,中印在協商過程中主要就聯合采購石油的可能性、如何消除基礎設施瓶頸、促進美國原油和天然氣進入亞洲市場,以及聯合談判降低原油在亞洲市場的溢價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Interfax Global Energy駐倫敦分析師Abhishek Kumar表示,石油生產商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供應來源多元化將使印度和中國受益。能夠以更便宜的價格購買石油對兩個有著極大能源需求的國家來說至關重要。
印度政府官員表示,“買油國俱樂部”最初可能由印度和中國組成,未來還將向日本和韓國提出類似合作建議,因為這兩個國家也是亞洲的主要原油買家。
印度《經濟時報》稱,隨著中國石油集團及其附屬公司在海外市場銷售其在第三國油田生產的大部分石油,印度表示有興趣直接購買中國石油能源公司的股份。此外,中方還可能對印度油氣設施建設進行投資。
彭博社評論稱,中國和印度分別是全球最大和第三大原油進口國,中印締結“買油國俱樂部”對OPEC將形成挑戰,OPEC將面臨墨西哥灣和德克薩斯頁巖油田大量原油流入亞洲市場的競爭。
路透社認為,國際原油市場價格非常容易受到OPEC的影響,但僅僅將焦點放在供應方是短視的,需求方是影響原油價格更為重要的因素。今年國際原油需求增長中,中印兩國占據了69%。這兩個國家發生的事比OPEC維也納會議更為重要。
隆眾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李彥則認為,即使“買油國俱樂部”能順利成立,在短期內也很難撼動OPEC的地位,“OPEC之所以有較大的影響力是因為該組織集合了眾多主力產油國。石油貿易能夠產生的先決條件是要有油,產油國如果不產油,貿易就沒法進行。從這一點來看,供應端影響力更大,而需求端影響力較弱” 。
新“供油者”威脅
除了石油需求方謀求更多話語權攪動市場外,OPEC也頻頻受到來自美國的指責與攻擊。
隨著美國頁巖油技術與產量日益提升,油滿為患使美國從石油進口國轉為出口國,而且出口量正在快速提升。2016 年每日出口量約在 50 萬至100 萬桶的區間,2017 年 9 月起這一數據大增,一度達每日 210 萬桶。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在今年5月下旬已重新將“反石油生產和出口卡特爾法案”(No Oil Producing and Exporting Cartels Act,簡稱NOPEC)提上了議程,目前已經通過了第一次審議。
卡特爾組織是由一系列生產類似產品的獨立企業機構組成,是壟斷組織的形式之一。參加這一同盟的成員通過在商品價格、產量和銷售等方面設立協定,進而壟斷市場,獲取高額利潤。根據美國反托拉斯法,卡特爾組織屬于非法。
若該法案通過,OPEC將被定義為卡特爾組織,美國政府將可以起訴OPEC操縱能源市場,并可能要求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賠償。
雖然自2000年以來,美國政客多次提出并試圖通過NOPEC法案,但均遭到總統的否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主任、前奧巴馬政府石油官員Jason Bordoff對此表示:“特朗普與以往的總統不同,他更有可能簽署此協議。”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郭海濤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OPEC聯合減產強行推高油價,是典型的操控市場行為,而且現在的油價也沒有反映真實的石油供給情況。這背后核心的問題是這些國家不僅是在謀求經濟利益,可能還利用油價謀取政治利益。這是很危險的,對于消費大國來講更加危險。OPEC有強大的壟斷力量,但是目前在國際上沒有法律來界定這種行為。”
早在30年前,特朗普就曾抨擊過OPEC,他認為OPEC“竊取了美國人民的財富”,并聲稱原油價格應該保持在每桶30美元一線。他甚至在2011年寫了本書來指責OPEC。
今年二季度特朗普曾兩次發推特抨擊OPEC。6月13日,特朗普發推文表示,油價太高,OPEC就是“幕后推手”。4月,他也曾發推文批評OPEC的減產措施已大幅提高全球石油價格,稱“人為”的高油價不會被接受。
李彥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美國敢跟中東叫板是由于美國頁巖油產量不斷上升,對中東的依賴程度降低。美國已經成為與沙特、俄羅斯并肩的產油國,是供應端的“三駕馬車”之一,而目前,在能源事物上,沙特在美國面前沒有充足的底氣。”
俄、沙抱團取暖
雖然OPEC已經拉上非OPEC產油國一起作決定,但OPEC的領頭羊沙特仍在尋求更緊密的合作關系,以抵御各方壓力。
沙特和俄羅斯作為世界上兩大石油出口國,加起來的產能占全球總量的1/4左右,其在原油市場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一直占據主導位置。
據彭博社6月18日的消息,沙特和俄羅斯正致力于達成永久性的石油聯盟。事實上今年3月,沙特王儲薩勒曼就曾表示OPEC與俄羅斯要考慮簽訂一份期限為10年至20年的長期協議。
從去年1月以沙特為首的OPEC國家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OPEC產油國達成減產協議,再到如今的沙俄雙方要達成更長久的石油盟約,可以看出沙特與俄羅斯都希望共同努力,調控全球原油供應、維護長期穩定的石油價格。
英國咨詢機構IHS馬基特公司副主席丹尼爾·耶金認為,沙特與俄羅斯希望結成石油聯盟,顯現OPEC希望把減產協議“制度化”、而非“一次性合作”的戰略企圖。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公司分析師赫利馬·克羅夫特表示,沙特與俄羅斯結成石油聯盟將是兩國關系的重要戰略進展。
沙特一直被視作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堅定盟友。盡管沙特與俄羅斯在眾多政治問題上存在分歧,但這不妨礙兩國在同為產油國的立場上,進一步發展“親密”關系。2016年9月,杭州G20峰會期間,沙特王儲薩勒曼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后,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將在油市開展合作。2017年10月,沙特國王前往俄羅斯進行訪問,成為首位訪俄的沙特國王,而那時,俄羅斯正遭西方國家經濟制裁,那次會晤被外界稱為“歷史性”會晤。在俄羅斯世界杯揭幕賽前,普京再次會見了薩勒曼,表達了兩國友誼和在油市合作的重要性,
對此,郭海濤表示,“沙、俄主要的經濟支柱產業是石油,這是他們的經濟命脈,也是維持社會正常秩序、國內政治穩定的前提。所以雙方會將經濟利益放在第一位,經濟利益的一致性會掩蓋政治上的一些分歧和矛盾。雙方合作也會進一步提升他們在國際石油市場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目前,兩國在油氣產業上的投資合作也在逐漸加深。俄羅斯的主權財富基金正考慮將在沙特阿美上市后買入股份,沙特阿美將在俄羅斯北極地區的液化天然氣項目投資。
李彥認為,俄、沙想達成長久的石油聯盟,是為了創造更好的協作機制,避免摩擦,使雙方的利益朝著雙贏的方向發展。“沙、俄其實真正擔心的是美國。目前美國跟俄羅斯的產油差距已經每天不到20萬桶,更關鍵的問題是現在沒有人知道美國產能的上限在哪。所以如果美國達到更高的產能,未來原油市場格局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在能源領域,沙、俄與美國的對立關系將更為凸顯,因此前兩者要聯手對抗美國”。
責任編輯:張瑤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