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曝光臺315特別活動正式啟動】近年來,銀行卡被盜刷、買理財遇飛單的案例屢見不鮮,金融消費者維權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 【在線投訴】
來源:中華糧網 孫開源
15日凌晨,當筆者看到外媒的那則美國將針對中國簽署500億關稅懲罰的新聞時,還以為看錯了,放著700億單不做,也要對抗到底?無論是歐盟、加拿大還是墨西哥,就算把美國作為忠實盟友,也萬不是一把能掏出700億做買家的金主。所以能把盟友、金主都懟了個遍,美國總統,無愧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斗士!中美貿易戰重燃戰火,恐怕出乎不少人士預料。
回歸到農產品,上周五開盤,連粕主力借題沖擊了一下高位但又馬上回落,資金的表現較上一次貿易對抗明顯冷靜。從消息面上看,關于新一輪貿易摩擦,官方的回應尚未發布,一定程度上使市場情緒得到了克制。
此外,近一段時間不停的買買買,已經使我國大豆進口狀況得到了有效改善和提升。從海關數據來看,5月份我國大豆進口量大豆969萬噸,是過去10個月中單月最高進口水平,而從1月-5月,我國大豆已經進口了3617萬噸。業內預計,從6月份至8月份,我國大豆可能還將陸續到港2700萬噸左右。從供需結構上,一段時期之內國內大豆相對充足,國內豆粕缺乏實質性上漲支撐。再疊加北美的一些天氣因素以及雷亞爾貶值帶來的出口動力,大豆行情想要快速啟動承受壓力不小。有機構用“矛盾”一詞來形容當前的豆粕市場,確有幾分形象。
盡管不情愿,盡管對雙方都無太大好處,但“貿易戰”還是來了。鑒于大豆在中美貿易中扮演的特殊角色,未來中美在大豆貿易上還將經歷不少周折,想來大豆、豆粕的行情必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如果說上一次的中美貿易摩擦是雙方的一次摸底和試探,并借此謀求更多的談判籌碼,那么這一次,從美國在G7會議上和盟友反目,狂懟加拿大,與歐盟結怨,加上重啟對中國貿易制裁,幾乎可以認定一部分美國政客要在一條道上走到黑了。貿易摩擦對大豆和農產品帶來的影響,將在未來以及更遠一段時間內顯現出來。
再來一次談判或者對話來結束這樣劍拔弩張?如果有,那將是非常來之不易的結果。
雖然政策一直都是左右農產品行情發展的重要因素,但如此特殊的時期拋開傳統的北美天氣題材炒作而來著重分析美國政局,也確實讓分析師們唏噓。
筆者認為,即便特朗普激進而張揚的個性讓他在晉級總統的道路上占了很大便宜,但在大國事務中出爾反爾的行事并不是他一手遮天就可以做到的,這背后有相當大一部分持民粹主義的人群在鼓動并把事情做大。
一些情形下的反復無常透露的是當前矛盾的美國社會現狀,這種局面下,哪里輿論的聲音大一些,總統的表態可能就偏向哪里一點。而更為糟糕的是,過于自信的總統登基后還排擠了不少意見與其相左的高層,留下一堆思想比總統還要激進的幕僚天天喊打喊殺,矛盾的疙瘩只能越系越緊。
拋開貿易戰,最近美國還時不時在南海、臺灣問題動動手腳,在政治、軍事上同時向中國施壓,所以,有效改善中美之間的貿易關系可能并不容易,除非美國政壇出現比較大的變動和人員更迭,否則中美貿易很難回歸到之前的狀態。更何況,國與國之間打交道又不是普通做生意,有利就能來,想想朝鮮與美國對峙已經搞了幾十年,才剛剛出現緩和。鑒于此,未來農產品的相關題材應該不少,行情上漲也存在一定空間。
對于敏感的豆粕而言,盡管當前供需結構已經改善,但仍可能出現一波適度反彈來消化市場對貿易戰的情緒,豆粕期貨遠月合約邏輯上存在更大的價格上漲勢能。大豆行情再次回到理性,要看行業是否可以有效破解大豆進口渠道壁壘,并且改變現有的國際大豆的生產供應格局。而事實上,關于大豆的故事可能還有許多。
6月15日,黑龍江農委公布了一則消息:為深入推進種植結構調整,擴大大豆種植面積,提高優質大豆綜合生產能力,2018年,黑龍江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將繼續實行差異化政策,拉大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差距。每畝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高于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100元以上。
15日,網上還出現了另外一則消息,《大商所將推黃大豆期貨國際化》。其中指出,隨著黃大豆2號新合約完成首次交割,黃大豆2號的國際貿易的質量標準將初步形成,對國內壓榨產業套期保值,保障大豆壓榨、飼料及養殖行業的健康發展,以及調節國內大豆階段性供需矛盾,保證油脂油料的充足穩定供應,確保國家糧油安全有積極意義。同時,還有助于建設以人民幣計價的全球大豆銷區定價中心,擴大我國期貨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未來大商所將推動黃大豆2號期貨國際化,通過引入境外投資者和在境外設立交割庫等措施,提高黃大豆2號期貨價格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使其逐步成為大豆國際貿易的基準價格。
從這兩條消息來看,第一,我國還將根據自身條件,通過政策等手段,持續改善大豆的種植結構和規模,加強自身的大豆供應能力,理論上對國產大豆市場帶來持續性利好。第二,正如新聞所言,我國將借助期貨等工具,在全球建立更為積極的大豆供應格局,并在國際大豆定價權上做一些積極的嘗試,對我國大豆行業的意義則更為重大。
兩則消息內容不多,但某種角度上可以看出我國已經開始著手來改變大豆產業面臨的供需窘境。打鐵尚需自身硬,放棄對美國的幻想,并做出一些改變,并不是壞事。在筆者看來,若后期中美雙方貿易矛盾進一步緊張,我國很可能就大豆或其它農產品推出其它一些舉措,比如改善作物單產潛力之類的技術手段等等。
總而言之,未來關于大豆,可能還有不少劇情。希望這次被貿易糾紛倒逼而來的改革和轉型,能讓我國形成一個全新的大豆生產供應局面,擺脫他國束縛,為整個大豆產業帶來更為健康良性的發展。(作者單位:中華糧網信息部)
責任編輯:牛鵬飛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