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25周年 新浪財經致敬公募基金25周年評選活動火熱進行中,劉曉艷、李一梅、王凡、陳戈、楊小松、江向陽、王小青、鄧召明等70+掌舵人物,藍海競逐,邁向下一個五年征途>>誰是您心中最優秀領軍人物?誰家是您最信賴的基金公司?誰是您最青睞基金經理?【點擊投票】
|
||
|
||
|
||
|
||
|
||
|
——上海證券報·個人投資者2023年第二季度調查報告
□A股三大指數一季度波動較為平緩,個人投資者收益情況穩定,近五成受訪投資者表示一季度實現盈利。
□人工智能、數字經濟、信創等大TMT板塊正逐漸取代新能源賽道股成為個人投資者關注的新熱點。
□全面注冊制正式落地后,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考慮視情況選擇性打新,其中證券賬戶資產規模較大的投資者行動更快。
□七成投資者對二季度A股行情不悲觀,多數人認為,滬指二季度將在3200點至3400點區間內震蕩。
◎記者 汪友若
指數溫和復蘇
個人投資者盈利狀況穩定
2023年一季度A股市場延續了去年四季度的復蘇態勢,上證綜指小幅上漲,收復3200點關口。在指數穩中有升的背景下,受訪的個人投資者無論是一季度收益還是對未來權益類資產的布局思路都未發生較大改變。
近五成投資者一季度盈利
2023年一季度,A股三大股指漲跌不一,截至3月31日收盤,上證綜指累計上漲5.94%,深證成指上漲6.45%,創業板指下跌1.91%。并且開年以來A股市場結構分化嚴重:一方面是以新能源產業鏈為代表的賽道股開年便持續承壓,另一方面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和人工智能概念股兩條新主線異軍突起。在這一背景下,A股在一季度呈現較明顯的滬強深弱格局。
本期調查數據顯示,與去年四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實現盈利的個人投資者占比整體變化不大:48%的投資者表示在一季度實現了盈利,較前一季度增加了5個百分點。
其中,盈利幅度在10%以內的投資者占比最高,為34%;盈利幅度在10%至30%的投資者占比為7%;盈利幅度超過30%的投資者占比為7%。另有約23%的投資者表示,在一季度出現了虧損,較前一季度減少了5個百分點;還有30%的投資者表示,在一季度不虧不賺。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的年度調查中,證券賬戶資產規模較小的投資者與證券賬戶資產規模較大的投資者相比,收益情況略好。但是這一情況在今年一季度的調查中再度發生變化,證券賬戶資產規模較大的投資者在一季度實現盈利的概率顯著上升:證券資產規模在50萬元以下的投資者中,有44.07%的人實現盈利,21.11%的人遭受虧損;而證券資產規模在50萬元以上的投資者中,54.91%的人實現盈利,25.89%的人遭受虧損。
權益資產配置意愿穩定
從倉位控制來看,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2023年一季度,32%的投資者實施了加倉,較去年四季度增加了5個百分點;38%的投資者進行了減倉,較前一季度減少5個百分點。期末受訪個人投資者的平均倉位為42%,與上一季度末基本持平。
當被問及未來3個月內計劃如何調整股票倉位時,58%的投資者選擇暫時觀望,占比最高,較2022年四季度減少了3個百分點;18%的投資者表示將減倉,較前一季度增加了2個百分點;17%的投資者表示難以判斷,較前一季度增加了4個百分點;另有7%的投資者選擇加倉,較前一季度減少了3個百分點。
當被問及近期是否準備主動改變證券資產賬戶中的資金投入時,64%的投資者表示不打算進行大幅調整;30%的投資者表示準備加大資金投入;6%的投資者表示準備從證券賬戶中撤出資金。上述數據均與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
若將調查范圍從股票擴大至整體權益類資產,50%的受訪投資者表示,證券類資產在其金融資產中的占比基本保持不變;21%的投資者表示,證券賬戶資產在其金融資產中的占比有所提升或明顯提升,較2022年四季度增加了4個百分點;另有28%的投資者表示,證券賬戶資產在其金融資產中的占比有所下降或明顯下降,較前一季度減少了6個百分點。
上述一組數據顯示,大到對權益類資產的整體配置意愿,小到對證券賬戶的倉位調整,個人投資者在今年一季度的投資布局延續了前一個季度操作思路,并且在未來一個季度,這一思路大概率不會發生改變。結合一季度A股指數小幅上漲,結構性行情凸顯的背景來看,個人投資者的“入市熱情”往往與階段性行情的表現緊密相關。
對人工智能的關注度顯著上升
一季度,“中字頭”藍籌股普遍拉升,并且出現A股和H股聯動上漲的局面,與此同時人工智能取代新能源成為新一代科技類題材主線。在結構性行情極致演繹的情況下,投資者重倉單一風格股票的收益率顯著高于平均水平。即便是在收益率曲線更平緩的ETF指數基金中,科技類ETF受關注的程度也有所提升。
“中字頭”及人工智能獲關注
從具體板塊運行來看,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概念股和ChatGPT代表的科技成長股先后表現出色,在本期調查中,這兩大主線也在不同程度上獲得了投資者的關注。
本期調查結果顯示,當被問及目前更傾向于持有哪種類型的股票時,選擇芯片、半導體等科技成長股的投資者占比為34%,在所有選項中占比最高;選擇“中字頭”國企板塊的投資者占比為23%,占比居其次;看好地產鏈等周期股的投資者占比為16%;看好大金融板塊的投資者占比為12%;看好食品飲料等消費股和新能源賽道股的投資者占比分別為8%和6%。而就在上一個季度的調查中,傾向于持有大消費股的投資者占比最高,達39%;看好芯片等科技成長股的投資者僅占11%,在6個選項中排名第四。
同時,在對“中字頭”國企股和科技成長股進行價值判斷時,分別有約六成投資者看好這兩條主線的未來表現。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中字頭”個股的上漲時,32%的受訪投資者表示“中字頭”國企股盈利穩定性較強,長期配置價值凸顯,在所有選項中占比最高;25%的投資者認為“中字頭”國企股估值整體處于低位,長期仍有上漲空間,占比居其次;21%的投資者表示“中字頭”國企股行情還有待觀察;6%的投資者認為這一行情屬于活躍資金概念炒作,短期漲幅較高;另有16%的投資者表示不關注。
與此同時,在對科技成長股的價值判斷中,35%的投資者表示科技成長板塊細分領域較多,結構性行情可期,在所有選項中占比最高;26%的投資者認為科技成長股值得長期布局;16%的投資者表示科技成長股行情有待觀察;認為部分科技成長股估值較高,短期有回調風險的投資者占比為9%;另有14%的投資者表示不關注。
在科技成長板塊的諸多細分領域中,超七成的投資者集中看好曾在一季度大漲的TMT板塊。其中,表示將優先配置數字經濟板塊的投資者占比達36%;看好人工智能等計算機個股的投資者占比為35%;而看好通信基建和新能源產業鏈的投資者占比僅分別為4%和9%。
單押科技股盈利概率超六成
以下一組數據將從金融股、消費白馬股、科技成長股、周期股4個板塊的持倉數據切入,觀察個人投資者在一季度的選股偏好。
其中,個人投資者持有金融股的平均倉位為21.89%,持有消費白馬股的平均倉位為20.77%,持有科技成長股的平均倉位為24.53%,持有周期股的平均倉位為20.75%。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個人投資者在2023年一季度對科技成長股最為青睞,平均持倉水平顯著高出其他板塊。
從收益率角度來看,分別對重倉上述四類股票(單一類別持股占總持倉比重60%以上)的投資者進行數據挖掘后顯示:今年一季度,在重倉金融股的投資者中,55.45%的人實現盈利,36.36%的人出現虧損;在重倉消費白馬股的投資者中,49.44%實現盈利,42.7%出現虧損;在重倉科技類個股的投資者中,61.12%實現盈利,32.23%出現虧損;在重倉周期股的投資者中,50%實現盈利,出現虧損的投資者占比為42.16%。
上述這組數據表明,在一季度各主要板塊中,由于TMT板塊中ChatGPT、數字經濟、信創等多個細分領域全線上漲,一季度重倉科技成長股的投資者的盈利概率顯著高于其他板塊,并且虧損概率也低于其他風格板塊。
科技類ETF基金獲關注
當被問及一季度是否進行基金申贖時,40%的投資者表示認購了基金,40%的投資者表示贖回了基金,還有20%的投資者表示未進行任何操作。這一組數據較前一季度未發生較大變動。
不過在一季度具體申購基金的品種上,32%的投資者選擇了ETF基金,較前一個季度上升了4個百分點;選擇偏股型基金的投資者占比則下降了3個百分點,為33%。當被問及投資基金的原因時,表示不想自己選股的投資者占比小幅上升了3個百分點。
在對ETF基金投資種類的選擇上,看好消費、醫藥等ETF基金的投資者占比為25%,仍居首位,但較前一個季度下降了7個百分點;看好ETF指數基金的投資者占比為21.2%,與前一個季度基本持平;相對而言,半導體、5G等科技類ETF基金上升幅度較明顯,看好這一品種的投資者占比為11.52%,較前一個季度上升了5個百分點。
從收益情況看,與去年四季度相比,在一季度投資ETF指數基金的投資者的盈利概率出現上升,虧損概率出現下降。調查結果顯示,43%的投資者表示一季度投資ETF指數基金獲得收益,較去年四季度上升了4個百分點;19%的投資者投資ETF指數基金出現虧損,較去年四季度大幅下降了20個百分點。
海外擾動因素減弱
七成投資者看好二季度A股
一季度A股市場最受關注的政策變化莫過于全面注冊制的正式落地。本期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投資者看好全面注冊制對于A股生態,尤其是打新生態的積極影響,并且已有部分投資者開始改變打新策略。外部因素方面,以美聯儲為代表的海外央行加息政策仍然擾動A股,但在海外一系列銀行風險事件爆發后,不少投資者開始樂觀預期美聯儲將在年內暫停加息。
全面注冊制有望改變打新生態
一季度打新收益進一步分化,“破發”成為2022年新股市場的關鍵詞。本次調查結果顯示,48%的個人投資者打新收益在5%以內,占比最高;32%的投資者打新收益在5%至10%之間,占比居其次;19%的投資者打新收益在10%至30%之間;1%的投資者打新收益超過30%。
在經歷了四年試點后,A股全面注冊制在今年一季度正式落地。本期調查結果顯示,28%的投資者認為,全面注冊制落地后,有利于抑制市場追漲殺跌的行為;同樣有28%的投資者認為,全面注冊制實施后,隨著投資標的增加,將考驗投資者的判斷力,長期有利于市場進一步機構化;還有14%的投資者認為,隨著未來個股供給增多,傳統藍籌白馬股稀缺性將上升;6%的投資者表示,上市公司的“殼”價值進一步下降,長期利好市場良性發展;另有13%的投資者擔心由于股票供給增多,短期市場流動性或受影響。
在全面注冊制落地后,A股市場的打新策略勢必受到影響。本次調查結果顯示,53%的投資者表示會選擇性地參與一級市場打新,較去年四季度增加了3個百分點;18%的投資者仍堅持“無腦打新”,較前一季度減少了3個百分點;19%的投資者表示觀察一段時間再決定,較前一季度上升了2個百分點。
當被問及如何安排市值時,45%的受訪投資者表示,愿意為打新保持一定的倉位;48%的投資者表示,將根據實際倉位情況打新,如果空倉就不打新;還有7%的投資者表示,將長期配置一些低市盈率藍籌股作為打新市值。
以上一組數據說明,絕大多數投資者認同全面注冊制實施對A股市場產生的積極影響。同時,全面注冊制也有望改變A股打新“穩賺不賠”的生態,堅持“無腦打新”的投資者占比初現下降趨勢。
對數據進一步挖掘顯示,賬戶資產在50萬元以上的投資者中,12.5%的人表示將繼續“無腦打新”,58.04%的人表示將視情況選擇性打新;賬戶資產在50萬元以下的投資者中,20.95%的投資者表示仍將“無腦打新”;51.16%的投資者表示將視情況而定。
這一組數據說明,證券資產規模較大的投資者對于打新策略的調整更為敏銳。從歷史經驗來看,在全面注冊制推行之前,打新中簽概率與證券賬戶資產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呈現正相關。本期調查數據也顯示,在一季度打新收益高于30%的投資者中,賬戶資產規模在50萬元以上的投資者占比接近七成。
美聯儲加息節奏或將放緩
2023年開年以來,以美聯儲為代表的海外主要央行的加息節奏持續受到市場關注。本次調查結果顯示,49%的受訪投資者認為美聯儲貨幣政策變化對A股有影響,原因是全球經濟復蘇加劇分化,金融穩定面臨挑戰;27%的投資者認為,海外貨幣政策收緊將影響A股外資流入;7%的投資者表示沒有影響,A股將走出獨立行情;另有17%的投資者表示不清楚。上述一組數據與去年四季度調查結果基本相同。
不過在一季度美國硅谷銀行倒閉、百年投行瑞信被瑞銀并購等一系列美歐銀行業危機事件的影響下,認為美聯儲有望提前結束加息的投資者占比顯著上升。46%的投資者認為海外經濟體將進入衰退周期,美聯儲年內或提前結束加息,在所有選項中占比最高;21%的投資者認為美國勞動力市場表現強勁,經濟仍有希望軟著陸,美聯儲年內加息有望超預期;10%的投資者表示,通脹放緩趨勢已經顯現,美聯儲本輪加息周期或將在今年按下暫停鍵。對比去年四季度調查,當時有45%的受訪投資者認為2023年通脹擾動仍然存在,美聯儲不會放緩加息步伐,在所有選項中占比最高。
不過,即便對海外貨幣政策轉向有著美好期待,在對北向資金的流向判斷上,超過六成的投資者仍然持謹慎態度,認為一季度北向資金的大幅回流屬于短期現象,外資流動性仍受美聯儲加息影響;認為看好中國經濟復蘇,外資將長期凈流入的投資者占比為15%。
港股投資熱情有所消退
北向資金在2023年一季度大幅流入A股逾1500億元,遠超2022年全年,但與此相對應的是,一季度南向資金流入港股不足300億港元,遜于去年同期的791.66億港元。
本期調查結果顯示,50%的投資者看好南向資金長期流入港股,其中部分投資者認為港股整體估值仍然較低,南向資金有望長期流入,另一部分投資者則表示互聯網、教育等行業政策風險已充分釋放,港股可選擇的投資標的較多。9%的投資者表示,全球地緣政治風險仍將擾動港股估值,南向資金短期難現大規模流入;8%的投資者認為港股受海外流動性影響較大,短期仍有調整,南向資金難現大規模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高達32%的投資者對南向資金流入預期表示“不清楚”,較往期調查數據的平均水平有所升高。結合港股市場行情來看,去年四季度港股市場一度回暖,但今年2月以來主要指數再度下行。事實上,自2018年至今,港股市場的表現持續較弱,雖然其間出現幾波反彈,但反彈力度和持續時間均不足以徹底改變個人投資者的謹慎心態。
當被問及港股投資在交易中的占比時,61%的投資者表示占比在20%以內,較2022年的平均水平減少了7個百分點;選擇未投資的投資者占比為19%,較2022年的平均水平上升了5個百分點。
同時,在一季度,雖然個人投資者投資港股的虧損比例并未擴大,但盈利難度有所上升。調查結果顯示,28%的投資者在一季度投資港股獲利,這一數據在2022年的全年平均水平為35%。
七成投資者看漲二季度
本期調查結果顯示,認為2023年二季度股市將上漲的個人投資者占比為70%,這一數字較前一季度小幅減少了4個百分點。其中,42%的投資者認為指數漲幅介于0至5%之間,28%的投資者認為指數漲幅在5%以上。
在對二季度上證綜指波動的預測中,認為大盤波動上限有望超過3400點甚至更高的投資者占比達45%;另有13%的投資者認為,上證綜指的波動上限在3300點附近;認為上證綜指波動上限在3200點附近的投資者占比為25%。
在對二季度上證綜指波動下限的預測中,認為大盤不會擊穿3300點,甚至不會低于3400點的樂觀投資者占比超半數,達52%;另有16%的投資者認為,大盤將守住3200點;20%的投資者認為,股指低點在3100點左右。
當被問及二季度A股市場的走勢時,32%的投資者認為指數將反復震蕩,部分板塊大漲;32%的投資者認為2023年市場將先抑后揚;19%的投資者認為市場將沖高回落;7%的投資者表示難以判斷。
上述一組數據顯示,個人投資者對二季度上證綜指波動范圍的預期較為集中,多數投資者認為滬指震蕩區間處于3200點至3400點之間。無論預期指數是向上還是向下運行,認為二季度將出現單邊行情的投資者占比均為個位數,一季度A股市場的結構性行情有望在二季度延續。
結 語
整體而言,在大盤一季度穩中有升的背景下,個人投資者行為也表現出較強的穩定性,無論是盈利數據、投資布局還是對后市的展望都保持在歷次調查結果的平均水平附近。同時,投資者對以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為代表的科技成長板塊的興趣明顯上升。
多數投資者看好二季度市場走勢。從滬指波動上下限的預測結果來看,多數個人投資者認為二季度大盤仍將在3200點至3400點區間震蕩,一季度結構性行情貢獻主要收益的情況或將繼續在二季度上演。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