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圈炸了!這類基金單月暴增9300億,公募基金規模創歷史新高!
中國基金報記者 陸慧婧 李樹超
刷新上一個歷史高點只用兩個月時間,公募基金7月總規模攀升至13.83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距離14萬億一步之遙。
中國基金業協會官方微信今日公布7月份公募基金規模顯示,截至2018年7月底公募基金資產合計13.83萬億元。助長公募基金規模的仍是貨幣基金,7月貨基規模增長9282.42億,在公募基金歷史上,貨基這一單月增長規模僅次于2015年12月。
從資產凈值上看,所有類型基金均實現正增長,從份額變化分析,僅QDII份額出現縮減,QDII凈值飆升背后,投資者落袋為安心態明顯。
公募基金總規模創歷史新高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8家,其中中外合資公司44家,內資公司74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共13家,保險資管公司2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合計13.83萬億元。
相比6月份,7月份公募基金總規模增加1.13萬億元,份額從12.31萬億份增長至13.42萬億份,規模增幅8.95%,份額增幅9%。
7月公募基金總規模除了創下歷史新高之外,也實現了歷史上第三次單月規模增長超過萬億。2015年5月,牛市氣氛正濃,混合型基金單月暴增8000多億,單月規模增幅超過60%,一舉突破2萬億大關,帶動公募基金總規模第一次單月增長超過萬億;2015年12月在避險情緒推動之下,貨幣基金規模急劇膨脹,單月貨基規模增長9000多億,公募基金總規模又一次出現萬億級增長。
實際上,今年以來公募基金規模增長受貨幣基金擾動明顯,1季度末貨基規模整體縮水,其余類型基金中,僅債券基金及封閉式基金實現規模正增長,使得公募基金總規模重回11萬億,2季度末貨幣基金規模銳減7000多億,剛剛站上13萬億大關的公募基金規模再次降至12萬億。不過相比去年年底,今年以來公募基金總規模依舊增加了2.23萬億元。
貨基規模單月增長9282億
截至2018年7月底,貨幣基金總規模為8.64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7月增長9282.46億元,單月增長規模僅次于2015年12月的9617.80億元,7月增幅也高達12.03%。今年貨幣基金僅在1季度及2季度末出現規模萎縮,相比去年年底,貨基規模增長1.9萬億元,增幅接近三成。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7月底貨幣基金規模占公募基金總規模62.48%,這一占比也創下歷史新高,貨幣基金已連續4個月占比超過60%。
事實上,受前期貨幣市場利率下行影響,貨幣基金收益率也出現回落。8月31日全市場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年化收益率均值3.2183%,8月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為3.3435%,相比7月份的3.7261%均值也有所回落。具有風向標效應的天弘余額寶貨幣基金8月31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3.1890%,創下2016年12月29日以來的20個月新低。
針對貨幣基金再度猛增的情況,基金公司業內人士認為,7月份資金面大幅寬松,市場利率大幅下滑,而貨幣基金收益率下降較慢,相對收益突出,吸金不少資金流入。而越來越多貨基對接余額寶和理財通等互聯網渠道引流,也在短期內推升了貨基規模。
該人士認為,受到監管要求,未來貨幣基金不大可能持續這種短期暴增的局面,那些風險準備金不足的公司將不得不限制貨基規模。
可以說,在今年以來股市表現不佳、債市走勢平穩的情況下,貨幣基金成為基金公司規模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不少基金公司也因此在財務上受益很多,上半年多家基金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雙雙增長。
基金公司紛紛采取大額限購的方式防止套利資金涌入貨幣基金。安信活期寶貨幣基金自9月3日起單個賬戶申購金額不得超過3000萬元,嘉實貨幣基金自8月24日起單個客戶申購金額不得超過200 萬元。
另一方面,多家基金公司也陸續上報市值法貨幣基金以防傳統攤余成本法貨幣基金規模增長突破風險準備金上限,截至8月24日,共有包括易方達、銀華、華寶、廣發、海富通等18家基金公司上報了市值法或浮動凈值型貨幣基金,目前均處于第一次反饋意見階段。
混合基金單月增幅5.72%
混合型基金7月份規模增長901.94億元至1.66萬億元,單月增幅5.72%,不過混合基金6月規模下降5.9%,7月混合基金規模基本回到5月底的水平。
7月份成立的6只戰略配售基金合計吸金1049.18億元,為混合基金規模增長助力不少。
股票、債券基金7月也雙雙實現規模正增長,其中,股票基金7月規模增長210.14億,債券基金規模增長673.08,規模增幅分別為2.71%,3.74%。兩者份額也均較6月有所增長,說明規模增長除了凈值上漲之外,也有部分原因來自投資者認購。
QDII基金投資者則出現落袋為安的趨勢,截至8月31日,公募基金業績排名前五均被QDII基金占據,廣發納斯達克100、嘉實原油、國泰商品包攬業績前三,QDII基金8月資產凈值相比6月增長0.57%至879.56億元,份額減少2.26%,7月底份額為759.93億份。
截止7月末,封閉基金規模相比6月增長3.92%,7月底規模為7739.41億元。
五大資管7月份整體縮水
和公募基金7月份規模暴增1.14萬億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不少私募和資管規模出現縮水,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五大資管類別中,只有私募基金7月份規模增加了約1900億元,期貨資管小幅增加。基金專戶小幅增加1100億元,而券商資管縮水4100億元,基金子公司單月縮水1500億元。五大資管規模整體出現縮水。
最新動態:
延續凈流入態勢 8月貨幣ETF規模增加348億份
8月份貨幣型ETF同樣保持迅猛增長勢頭。
從收益率來看,27只場內貨基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僅為2.79%,并呈現繼續下行趨勢,但不改資金的流入熱情。
萬得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場內貨幣ETF總份額為2811.26億份,環比上月新增348億份,繼7月份總份額環比大增37%后,8月份總份額增幅為14.11%,仍舊延續資金的凈流入狀態。
從全年數據看,8月末的2811.26億份與去年末的1394.96億份相比,整體規模增長2.02倍;27只場內貨基中,9只產品規模在年內翻倍,兩只貨幣ETF龍頭華寶添益、銀華日利8月末規模分別達到1517.47億份、694.95億份,比去年底規模分別增長133.7%、165.5%。
北京一位小型公募機構銷售經理向記者透露,隨著下半年貨幣寬松的延續,市場上資金配置需求比較旺盛,尤其是機構資金,“投研部門開會,大家反映很多錢都在找貨幣基金,雖然不少貨基出于保護存量投資者利益,不愿意攤薄收益,并實施了限購政策,但機構的資金仍舊在限購范圍內在持續的凈流入。”
滬上一位場內貨基基金經理也認為,由于今年上半年權益市場表現欠佳,市場風險偏好不斷下臺階,疊加近期資金面寬松導致銀行同業存單利率、交易所回購利率下降,市場上的超額收益資產都在減少,這些因素都突出了貨幣基金的配置價值,機構和散戶都在涌入貨幣基金。
該基金經理稱:“場內貨基規模今年增長很快,從我們產品看是普遍的申購行為,個人、機構都在凈買入,也不排除有部分套利資金,未來貨基規模是否繼續增長還要看股市表現、資金面的松緊以及投資人對流動性的需求情況。”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張恒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