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6月8日,中國證券報社主辦的“中國基金業二十周年高峰論壇暨第十五屆中國基金業金牛獎頒獎典禮”在蘇州舉行。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發表了演講。
以下為演講全文:
首先對獲獎的卓越公司和領軍人物,還有獲獎的基金投資人表示祝賀。
時間關系我非常簡單的把我的結論做個介紹。我想中國經濟都知道,從2008年以來,中國經濟下降幅度是非常快的。從2012年一直到2015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連續四年的時間在下降。我們經濟學界對經濟政策也發生了比較大的爭論,有人認為中國的經濟可能下降主要是受外部影響,還有人認為,主要是受中國的發展階段影響。侯云春主任講的,產業結構要發生變化。產業過剩的問題,需要從供給端解決問題,還有更多人是講到中國所謂特色的從制度形成產能過剩的問題。到了2015年的時候,當時我們感覺中國的經濟確實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實際上那個時候,中國的經濟上有不同的看法,基本上悲觀的比較多,但從2012年的下半年,一直到今年的一季度,中國的經濟還是不錯,穩中向好。那么到底怎么判斷現在的經濟?2016年下半年到今年的一季度,中國的經濟開始企穩,但是結構性的矛盾還繼續存在。面對當時我們現在主要的一些矛盾和問題,我們的貨幣政策適當做了調整,有人叫做微調。對這個判斷,我認為還是非常準確,怎么理解周期性趨勢好轉,我想可能是這幾個方面。第一個我們的生產開始基本上穩定了,工業生產穩定了6.5。第二個國內的消費增長基本上是不錯的,主要看我們服務業的消費,這都是服務增長的很快,這是生產跟服務上的,還有就是投資上看,未來還有一點的空間的,我自己認為我們判斷說到了周期好轉的跡象,主要就是投資結構上來講,制造業下降的局面,基本上結束了。還有房地產,目前我們房價上漲的預期存在。另外就是出口,去年開始到今年,好于我們的預期。從需求角度上來講,繼續大幅下降的局面基本上告一段落。這是我們講的一季度討論出來以后,周期好轉的判斷。我個人認為有兩個周期問題,一個制造業的周期,還有一個房地產這么一個周期趨勢。
什么原因導致我們2012年2015年日趨下降,而從2016年上半年開始到現在中國經濟開始出現穩定的局面呢?我個人覺得有這么幾個原因,第一個結構的調整,2008年以來十年了,從2012年開始調整,中國的經濟從結構上來講,我個人覺得調整已經達到了。就在2017年,我們出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中國的去掉了勞動力和資本貢獻以外的生產力,2016年開始上升,到了去年,我們調查的結果大概達到了2%,2008年以后,基本上在1.4%左右,從2016年大概到了1.6%,2017年到了2%,中國改革開放40年。我們2015年開始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在前兩年到我們一些結構性產能過剩,去得差不多了。我覺得第三個原因,我們全球性的經濟復蘇。特別是美國、歐洲、日本,全部的復蘇。2016年下半年,一直到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還是不錯的。另外就是我們的2015年、2016年以來整體的政策,所以這幾個原因,拉動了我們目前經濟穩定的局面。
由于這些原因,我覺得未來經濟下行的空間不大,但中國的潛在能力,潛在增長水平應該還是主要在下降的。目前看,中國的經濟確實還存在了一些矛盾和問題,這些矛盾和問題怎么去解釋呢?我覺得有這么幾個,短期這么幾個小的問題:第一個就是5月份以來,我們明顯能看到一些企業信用違約事件在增加。很多人在問,現在這個信用違約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過去兩年多中國的經濟不錯了,但是為什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5月份違約在增加,這個里面有一個什么關系?我覺得這是我們短期的陣痛。這個違約的概率到底有多高,現在違約的企業也是過去擴張的。我擔心這些違約會不會進一步延伸或者擴大。第二個存在的問題,短期之內我個人覺得跟違約有關系的,就是杠桿,我們企業杠桿還在160%。如果違約增加,導致短期金融風險。再一個大家關注的問題,中美貿易摩擦的事,我個人認為,這個不會真打,也不會大打。但是這個問題仍然存在,對下半年的經濟影響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個人也講,目前看,中美貿易最終還是要有妥協的。不管妥協不妥協,貿易戰也好,貿易進出口對中國的貢獻來看,到了下半年應該是下降的。第二點,我們也個人覺得中美貿易摩擦背后是知識產權保護以及中國的產業政策問題,知識產權保護這個事情到底問題有多大。很多人現在當然大家討論一個問題,這次中美貿易摩擦是貿易摩擦加重貿易關稅,經濟影響大還是其他的影響大。我想貿易增加,通過貿易的減少,對經濟的影響并沒有那么大,大概對于我們出口的影響減少1500億美元左右。對中國的經濟影響大概是千分之零點二到零點三。但是如果這個時候美國嚴格限制了過去美國知識產權的作用,它對于中國的經濟影響可能更大,到底怎么算出來的?我們實際上也講過,改革開放40年。全要素生產率里面有多少是通過外資、通過開放、技術轉移帶來效益的。在中國的生產率里面,第一個就是中國的勞動力人口的轉移,大幅度的提高了制造部門,第二個就是開放,這個技術效率,第三個就是研發,第四個就是中國的教育。那么,從2008年以后,我們估計這個數字降了0.5 左右,也就是說中美打貿易戰,這個影響對于短期的影響還是存在的,當然一方面通過鼓勵國內的研發,同時也需要我們通過雙邊的貿易,貿易談判,促進我們的技術進步,這是我們看到中美貿易摩擦帶來哪些影響,或者是技術外溢影響。這是我講的我們面臨的第二個短期的小問題。
主要矛盾和問題就是房地產,還是就有我們的產能過剩。前面我講了,如果說大資管影響了提供建設資金需求的平臺,對我們的體制建設也是會有一定的影響。這些原因的影響,下面的經濟應當適當的放緩,上半年應該是6.8%,下半年很可能就到6.5%,甚至低一點,前年還在6.6%左右。這幾年我覺得,在放緩的過程中,還是有一些建議。第一個,大資管的政策得到社會的認可,這是不需要解釋的,盡管短期之內可能給我們的經濟造成一些陣痛,我們需要處置這個問題,怎么處置這個問題。第二個我覺得,貨幣政策適當做一些對沖,保持經濟適當的穩定增長。第三個,我覺得從貿易政策上,我還是主張雙方盡量在談判過程當中解決我們的問題。那么同時,也通過習總書記在博鰲論壇講的四條,通過開放國內的一些改革,特別是一些產業政策的調整,知識產權保護的政策,適當的擴大一些政策,目的是為我們在高技術領域里面繼續加快出產,這是我覺得我們短期內可能采取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在這個政策之下,我覺得下半年的經濟越慢一點,到明年越慢一點,但是經濟穩定增長的基本趨勢我覺得還是在的,不會出現嚴重的經濟下行的風險。但是呢,在短期之內,確實由于大資管的剛兌的打破。對于我們的企業來說,還是要謹慎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制造業投資已經快到底部了,從企業投資角度來說,我覺得今年下半年一直到明年上半年處于矛盾的狀態當中,會在這個時候,我個人覺得穩定預期,對我們的改革使給出一個明智的方向,指引我們的企業更加信心。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如果中國能把這個關鍵的困難時期渡過去,我覺得中國經濟的時期還是非常穩的,我就講這么多,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依然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