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公募基金矢志耕耘砥礪奮進。如今每2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基民,我們正在尋找與基金有故事的你。【基金20年:牢記使命 揚帆資管新時代】【公募20年:行業掌舵者寄語》】
新浪財經訊 2018年3月29日(周四),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年鑒主辦的“2018第十三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年會暨資產管理高層論壇”在北京廣電國際酒店召開!論壇主題為“啟航新時代”,全程分四個單元,業內大咖圍繞資管新時代、服務實體經濟,共建資本市場強國等主題演講及討論。
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主任許憲春教授,發表了演講“新經濟與大數據報告”。他表示2018年到2035年中國經濟恢復高增長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依然有比較大的增長潛力。
以下為現場實錄:
我想問一下許教授,我們說我們這個會特別有福氣,昨天晚上又減稅了,你覺得會惠及多少企業呢?你也給我估算一下。
許憲春:我還沒有做估算,但是我相信會有很多企業受惠于減稅政策。
主持人(羅曉芳):股票會開紅盤嗎?
許憲春:我不敢預測,因為我對股票沒有太多的研究。
主持人(羅曉芳):開個玩笑,請開始你的演講。
許憲春:謝謝主持人,感謝會議主辦方邀請我參加今天的會議,很榮幸在會上發言。
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2018年-2035年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淺析”。剛才主持人談到大數據,我的發言中應用了一系列數據,包括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政府統計數據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數據,但都是結構化的數據。不過,將來大數據肯定會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包括在政府統計中,在學術研究中,在國家治理中,都會應用很多大數據。我下面講2018年-2035年中國經濟增長潛力。
十九大報告指出,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今天我講的主要涉及其中的第一部戰略安排。
擺在我們面前的有兩大現實:第一個現實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經濟保持長期高速增長;第二個現實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經濟增速在回落。我們需要探討,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因是什么?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經濟增速回落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原因素會對今后的中國經濟增長繼續產生影響?2018年到2035年中國經濟存在哪些增長潛力?中國經濟走勢如何?
我今天的發言不是探討所有這些問題,而是主要討論以下兩個方面問題:一個是淺析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經濟增速回落的原因;二是淺析2018年到2035年中國經濟增長潛力。之所以叫淺析是因為研究的還遠不夠深入。
我們先看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情況。大家都知道,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實現了長期高速增長。1979年到2011年,中國經濟增速達到9.9%,接近兩位數的增長,這在世界經濟增長的歷史上都是非常特殊的,少有的。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中國經濟增速在回落,特別是2011年到2016年連續六年增速逐年回落(2017年經濟增速比上年回升了0.2個百分點),由兩位數增長降到一位數增長,2012年以后降到8%以下,2015年以后降到7%以下,增速不斷回落。即使如此,1979年到2017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速仍達到9.5%。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規模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中國GDP只有3679億元,2017年中國GDP已經達到827122億元。如果把2017年的GDP和1978年的GDP做一個比較的話,2017年GDP比1978年GDP增加了223.8倍,扣除價格因素的影響,也增加了33.5倍,經濟總量的發展是非常可觀的。中國經濟之所以達到今天的規模,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和改革開放初期有了非常大的變化,這與中國經濟保持長期高速增長是密不可分的。
從世界銀行的數據看,1978年中國GDP只有1484億美元,2017年已經到11.9萬億美元。1978年,中國GDP在世界的排位是第10位,2010年已經跨越到第二位,而且跨越是持續的。2000年中國GDP超過意大利躍居世界第六位,2005年超過法國躍居第五位,2006年超過英國居第四位,2007年超過德國居第三位,2010年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2016年中國GDP相當于第一名美國GDP的60.1%,相當于第三名日本GDP的2.67倍,相當于第四名德國GDP的3.22倍,相當于第五名英國GDP的4.22倍。可見近些年中國經濟發展是非常可觀的。
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們看一下這張表(PPT),2011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基本上都在30%左右。最高的時候,2016年,達到31.6%;最低的時候,2015年,也達到27.7%,應該說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是非常突出的。
這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經濟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但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經濟增速在快速回落,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中國經濟增速快速回落呢?許多學者在研究這個問題,我這里做一個非常簡單的分析。這張圖描述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軌跡。
大家看看,中國經濟增長從2007年的14.2%回落到2016年的6.7%,增速回落一半以上。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中國經濟增速這么快地回落呢?不同的研究人員研究的角度不同,結論也不一樣。我認為大概有六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方面原因是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世界經濟增速回落,中國貨物和服務出口受到較大影響,凈出口需求對中國經濟增長形成了負拉動,抑制了中國經濟增長。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979年到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2008年,凈出口需求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是7.2%。顯然凈出口需求對中國經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2009年以后,多數年度凈出口需求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變成負值,特別是2009年,凈出口需求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42.6%,向下拉動中國經濟增速4個百分點。2010年負的貢獻率也達到11.2%,向下拉動經濟增速1.3個百分點。2009年到2017年,只有三個年度凈出口需求對經濟增長是正貢獻,6個年度都是負貢獻。國際金融危機確實對中國經濟增長產生很大的沖擊,因為國際金融危機導致世界增速回落,中國的貨物和服務出口受此影響較大。
第二個方面原因是中國經濟增長進入了周期的回落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形成了三個大的周期。我們看看這張圖:1981年到1990年是第一個大的周期,1982-1984年為經濟增長的上升期, 1985-1990年為經濟增長的回落期,1984年是峰值期,最高增速達到15.2%,這也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最高增速。1990年到1999年是第二個大的周期,1991-1992年為經濟增長的上升期, 1993-1999年為經濟增長的回落期,1992年是峰值期,最高增速達到14.2%。1999年到現在是第三個大的周期,2000-2007年為經濟增長的上升期, 2008-今為經濟增長的回落期,2007年是峰值期,最高增速也是14.2%。這個周期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即使是沒有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國經濟增速也已經進入了回落期。但是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對中國經濟增速的影響很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加速了中國經濟增速的回落;另一方面是延長了中國經濟增速的回落周期,導致這個周期中國經濟增速回落的時間比較長。
第三個方面原因是要素供給發生了變化。首先是勞動要素供給發生了變化,2012年,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已經開始減少,勞動成本在不斷上升,人口紅利在逐漸消失。其次是自然資源要素供給發生了變化,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的供給對經濟增長形成約束。
第四個方面原因是環境制約。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長期高速增長對環境的影響突出,例如在北京大家感受到有時霧霾比較嚴重。一方面是環境影響變得突出,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環境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環境因素對經濟增長形成了制約。
第五個方面原因是供給與需求不平衡矛盾凸顯,傳統行業、低品質產品產能過剩,高技術行業、高品質產品供給能力不足,嚴重依賴進口,把相當一部分需求轉讓給發達國家。我們知道,中國每年出境旅游的人比較多,到境外買高質量的產品比較普遍,所以把一部分需求讓渡給其他國家;高技術產品,比如說汽車發動機的關鍵零部件、芯片等對進口的依賴程度比較高。也把一部分需求讓渡給其他國家。所以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是比較突出的,它也抑制了中國經濟增長。
第六個方面原因是經濟規模變大。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本世紀初以來,經濟長期高速增長,積累了巨大的經濟規模。我們把當前的經濟規模同2000年的經濟規模做一個比較。2000年,中國GDP只有10萬億元人民幣,2017年已經達到82萬億元。即使按照2000年的價格計算也達到了42萬億元。在2017年經濟規模的基礎上增長一個百分點與在2000年經濟規模的基礎上增長一個百分點,增量規模截然不同。在2017年經濟規模的基礎上增長一個百分點相當于在2000年經濟規模的基礎上增長4個百分點。經濟規模變大對經濟增速也產生抑制作用。
上述六個方面的原因有短期原因,也有長期原因。短期原因可能過了一定時期就會發生變化,長期原因對未來的經濟增長會產生影響。但即使是短期原因,像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隨著逆全球化浪潮的涌動、貿易保護主義加強,凈出口需求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不可能回到國際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所以我認為中國經濟恢復高增長的可能性很小,不能指望再回到兩位數,即使偶爾回到兩位數也不可能持續。
但是中國的經濟增長還是很有潛力的,保持適度的經濟增速是可以做到的。下面分析一下2018年到2035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總的來說,恢復高增長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中國經濟依然有比較大的增長潛力。
首先是人才潛力。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不斷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各種類型、各種層次的人才迅速成長,對經濟增長形成重要的人才支撐,人才紅利在彌補人口紅利方面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二是創新潛力。在創新發展理念和創新發展戰略的引導下,中國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新的科研成果不斷涌現,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核心的新經濟在迅速發展。下面舉一些例子。
戰略性新興產業保持快速增長。2017年,工業中包括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1.0%,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4.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務業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7.3%,明顯高于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尤其是互聯網及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達到40%以上。
高技術產業保持快速增長。2017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4%,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6.8個百分點。其中,醫藥制造業增長12.4%,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長13.8%,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15.6%,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12.2%,信息化學品制造業增長10.8%,均保持兩位數增長,明顯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3.2%,保持快速增長。
新產品保持快速增長。2017年,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68.1%,民用無人機增長67%,新能源汽車增長51.1%,城市軌道車輛增長40.1%,鋰離子電池增長31.3%,太陽能電池增長30.6%,集成電路增長18.2%。這些新產品產量呈高速增長態勢,增速都遠遠超出傳統產品。
網上零售額保持快速增長。2017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增長32.2%,增速比上年加快6.0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28%,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48.1%。
新經濟快速發展,新動能不斷積累,在抵消傳統經濟下行壓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不同地區來說,新經濟發展的差距是挺大的,深圳、上海、浙江等地新經濟發展比較快,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0%以上。
三是服務業發展潛力。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中國服務業發展很快。這張圖展示的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三次產業結構變化情況,黃色的線表示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呈上升的走勢;藍色的線表示第一產業占比,呈回落的走勢;粉紅色的線表示第二產業占比,近些年在回落。其中,第三產業占比在2013年第一次比超過第二產業,2015年超過GDP的50%,2016年和2017年都達到GDP的51.6%。所以服務業主導經濟發展的勢頭在不斷增強。
1978年中國第三產業占比只有24.6%,2017年這一占比已經翻了一倍以上。但中國2017年服務業增加值占比仍然只有51.6%,歷史比較發展得很快,但是橫向比較還有很大差距。大家看一看這張表,2015年,世界第三產業占比是68.9%,高收入國家占比是74%,中國第三產業占比不僅遠低于高收入國家,也明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這是中國第三產業的發展差距,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
四是消費潛力,本世紀以來,最終消費支出占GDP的比率,即消費率,呈先降后升的走勢。
從本世紀初開始消費率不斷下降,2011年以后不斷回升。但是2016年消費率只有53.6%。從世界銀行數據看,2016年世界消費率是74.3%,高收入國家的消費率是77.9%,中國消費率不僅遠低于高收入國家,也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中國的消費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通過凈出口需求帶動中國經濟增長越來越困難了,尤其是現在中美貿易之間存在的問題以及美國采取的貿易保護措施對中國的出口帶來不利影響,必須更多地依靠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特別是要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目前,中國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消費差距比較大,消費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五是區域發展潛力。從改革開放初期到2006年,東部地區GDP占比呈上升的走勢,中、西部地區GDP占比呈回落的走勢。2007年以后,東部地區GDP占比呈回落的走勢,中、西部地區GDP占比呈上升的走勢。但是,到目前為止,東部地區GDP占比仍然比較高,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西部的占比比較低。
2016年,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北京市人均生產總值最高,為118198元,甘肅省人均生產總值最低,為是27643元,前者是后者的4.3倍,地區之間的差異是比較大的。
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區發展不充分,是中國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突出表現。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問題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解決好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問題,也會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潛力。
以上就是我要講的內容,主要講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經濟增速回落的原因和2018-2035年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我認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潛力還是比較大的,我對實現目標充滿信心和持樂觀態度。
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王萌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