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曝光臺】近年來,銀行卡被盜刷、買理財遇飛單的案例屢見不鮮,金融消費者維權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 【黑貓投訴】
來源:慧保天下
自從2016年末開啟的金融嚴監管模式,如今顯然又到了關鍵的升級時刻。
3月28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審議通過一大批文件,其中與金融業密切相關的有三件事:
1.審議通過《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2.審議通過《關于加強非金融企業投資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
3.設立上海金融法院。
個個均為重磅,但現階段最引人關注的無疑是第二項:審議通過《關于加強非金融企業投資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雖然尚無詳細文件公布,但結合之前監管者的公開言論,大致方向已可明確:
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兩會期間記者會上對于金融控股公司曾明確表態,指出無論是真正意義上的金融控股公司,還是隱形的金融控股公司,都應當納入管理。
而在近期召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新任央行行長易綱更是嚴厲表態:“少數野蠻生長的金融控股集團存在著較大風險,抽逃資本、循環注資、虛假注資,以及通過不正當的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等問題比較突出,帶來跨機構、跨市場、跨業態的傳染風險?!?/p>
而另據多家媒體援引消息人士報道,監管重點就在民營金控。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新的金融監管格局初定之際,就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的當天,上海一中院開庭審理安邦保險原董事長、總經理吳小暉犯集資詐騙、職務侵占罪一案。
作為民營金控實際控制人的典型,吳小暉因種種關于其背景的傳聞而頗具神秘色彩,快速獲批多張保險牌照,大肆銷售中短存續期理財型產品,在資本市場縱橫捭闔,將多家銀行、地產公司收入囊中。曾經籍籍無名的吳小暉成了民營金控熱潮中的標桿性人物,在他的“榜樣”作用下,大量資本涌進保險業,保險牌照一度成為了最炙手可熱的金融牌照。
但可惜的是,這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么神話,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公訴人指控吳小暉通過隱瞞對產業公司的實際控制關系,通過產業公司控股安邦財險、安邦集團后,以安邦財險為融資平臺,以投資型保險產品為工具,在幾年的時間內累計向1056萬余人次銷售投資型保險產品,超出批復規模募集資金人民幣7238.67億元,并將部分超募資金轉移至吳小暉實際控制的產業公司,用于對外投資、歸還債務、個人揮霍等。至案發,實際騙取652.48億元……
選擇在這樣一個時點公開審理吳小暉一案,顯然充滿了儀式感,而法院又采用了公開審理的方式,并對全程進行了文字直播,一整天都在挑動大眾神經。
無論最終做何種判決,已經足夠宣告,金控草莽時代正式終結,江湖上也將不復再有所謂金融大鱷的傳說,而結合當天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所透露出的種種內容,基本可以判斷,在金融監管從分業走向混業,將徹底從過去的割裂走向深層次的融合,監管力度只會加強不會減輕。不妨猜測下,上海金融法院成立后,誰將成為第一個階下囚?
值得注意的是,一段時間以來,一些民營資本系族們已經開始用實際行動淡化金控概念:
停牌千天的九鼎集團極力撇清金控身份,稱自己為綜合性投資公司;
復星國際在近期的年報發布會上高調宣布凈債務比率為49.7%,相比2013年底的86%大幅下降;
中植系轉讓全部中融信托股權;
海航系從“買買買”變為“賣賣賣”,瘦身動作不停……
曾經火爆的金控概念,如今已經是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全新的金融監管格局之下,金融監管亦將空前強化,非金融企業投資金融機構成為重點關注對象,而民營金控或許又是重中之重,而在保險業,哪些公司或將涉身其中?且看“慧保天下”一一梳理:
房地產系
羅玉平&中天系:新貴崛起,重倉保險
羅玉平實際掌控的中天金融,是近年來產業資本轉型金控平臺的一個典型,雖然看起來有些后知后覺,但轉型力度之大,頗為少見。
近年,中天金融先后斥巨資拿下海際證券、友山基金等控股權,并通過子公司貴陽金控持有貴陽銀行、貴州銀行、貴山基金等多家公司部分股權,此外,還設立了十多家金融類公司。
在保險業其更是不惜血本。先是于2016年末,以20億元的代價通過旗下兩子公司獲得中融人壽51%的股權,取得實際控制權;2017年末,又公告稱擬收購華夏人壽21%至25%的股權,交易總對價不超過310億元,收購完成后將成為華夏人壽的第一大股東。為了籌得資金,其近期更是宣稱欲將主營業務中天城投集團100%股權,作價246億元出售。
當然,有媒體質疑其不過是左手倒右手,因為買賣雙方最終都指向同一個實際控制人——羅玉平。
張峻&富德系:鐘情保險,前途未卜
富德系掌門張峻本為深圳房產商,通過錯綜復雜之股權操作以及巨額神秘資金幫襯下,于2006年入局生命人壽,并逐步取得實際控制權。在張峻的掌控之下,生命人壽迅速躋身保險業“黑馬”,而借助保險資金,張峻也迅速將觸角深入能源化工、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領域。
嘗到甜頭的張峻在保險業的野心不斷膨脹,先后斬獲多個牌照:2011年成立生命資管;2012年成立富德財險、富德保險銷售;2014年又獲批設立富德保險控股。
在保險業一往無前的富德系,在資本市場也逐漸風生水起,先后舉牌多家上市公司,并穩坐金地集團與農產品第一大股東的位置。2015年初更是入主國民信托股東,進軍信托業。
一切在2016年2月發生逆轉,張峻因涉廣東省副省長劉志庚一案被帶走協助調查。
如今,監管小組仍然駐扎在富德生命,安邦吳小暉被公開審理,金控嚴監管之下,富德生命最終將得到什么樣的結局?
姚振華&寶能系:爭議無數,引發監管轉向
在2015年末與萬科的股權爭奪戰中名聲大噪的寶能系,其核心是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姚振華是其唯一的股東。目前,寶能集團旗下包括綜合物業開發、金融、現代物流、文化旅游、民生產業等五大板塊。
2012年創立前海人壽使寶能系在金融領域的布局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此后3年多時間,憑借快速的機構擴張以及大肆銷售中短存續期產品,前海人壽規模保費突飛猛進,在資本市場頻頻舉牌。
不過,2015年其與寶能系關聯公司一起高杠桿大舉買進萬科,最終引發萬科管理層強烈反彈,甚至被冠之以“破壞實體經濟”的罪名。此事成為推動國內保險市場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監管轉向的重要動因之一。“野蠻人”由此成為在資本市場瘋狂舉牌的保險資金的代名詞,而保險公司關聯交易、公司治理成為監管關注的重點。
2017年2月,保監會對前海人壽及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行政處罰。其中,對時任前海人壽董事長姚振華給予撤銷任職資格并禁入保險業10年的處罰,然而其與萬科的故事仍未結束。
許家印&恒大系:因為巨虧離場萬科,轉向“三低一高”
2015年,恒大集團正式進軍金融領域,并將首個目標瞄準了保險行業,以39.39億元競得中新大東方50%的股權后,將其更名為恒大人壽,并在一個月內創造了100億元的保費神話,此后保費更是一路高歌猛進。
在收購中新大東方人壽的同時,一家名為恒大金控的公司也在深圳正式成立,將銀行、互聯網金融、消費金融、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牌照收入囊中。
快速擴張的恒大人壽,迅速成為資本市場上活躍分子,但并不順利,在寶萬之爭期間舉牌萬科;2016年末又因割韭菜事件廣受質疑。2017年初,在前海人壽被罰的同時,恒大人壽也被予以嚴懲。
早前準備對于金融全牌照志在必得的恒大系在2017年基本停下了攻城略地的腳步。2017年6月,在巨虧70億的情形下選擇離場萬科,遠離是非;在當年舉辦的全國工商聯組織的“民營企業學習貫徹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座談會”上,許家印更是表示,企業要向“三低一高”(低負債、低杠桿、低成本、高周轉)模式轉變,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企業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
郭廣昌&復星系:急速瘦身,大幅降低資產負債率
復星系領軍人郭廣昌的巴菲特之夢眾所周知,曾公開表示要成為中國的巴菲特,炮制“產業+保險+投資”的業務模式,帶領復星向以保險為核心的投資集團轉型。藉此有了第一家由民營資本和外資聯合成立的合資保險公司復星保德信人壽、成為永安第一大股東、設立鼎睿再保險公司、10億歐元收購葡萄牙最大保險公司、20億美元收購美國的特種險公司Ironshore公司、4.33億美元收購美國保險MIG……
直至2015年底郭廣昌“協助調查”,復星系買買買的節奏才開始有所轉變,開啟瘦身之旅。
在近期復星國際2017年業績發布會上傳出的消息顯示:該集團凈債務比例從2013年底的86%,持續優化至2017年底的49.7%,同時凈債務的倍數逐步下降2.2倍,未使用銀行授信額度進一步增加至人民幣1617億元。
戴皓&中發系:大金融板塊成型,低調地產系險企
合眾人壽大股東中發集團也以房地產業務起家,掌門人為中發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戴皓。
與大部分地產系險企熱衷以中短存續期業務大搞投資不同,一直由戴皓擔任董事長的合眾人壽表現相對穩健,近年來除高調進軍養老地產之外,在市場上也一直較為低調。不過對于保險行業,中發始終保持高度熱情,于2015年獲批成立合眾財險,開辟新的保險試驗田。
不過中發的能量顯然也絕對不容小覷,其官網介紹自稱是一家橫跨“大金融、大健康、文化旅游”三大產業于一體的多元化大型民營企業集團,據稱目前已擁有50多家全資、控股、參股成員單位,業務涵蓋金融、保險、資產管理、小額貸款、P2P、第三方支付、互聯網銀行、典當、醫藥、醫療、養老、房地產、商業管理、酒店管理、物業管理等領域。
盧志強&泛海系:海內外買買買,一度謀求金融全牌照
從房地產業務起家,如今的泛海控股已經形成了地產、金融加戰略投資三大業務主線的發展布局。
其中在金融方面,雖然由于股權斗爭的問題,最終退出了民生人壽,但其經過多年的布局,目前還是基本拿到了全牌照,擁有包括民生證券、民生信托、亞太財險、民生金服控股等核心金融平臺,參股的金融機構則包括民生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等。此外,其還曾全資申請設立民生基金,作為主要發起人申請設立亞太再保險、亞太互聯網人壽等。不過目前尚未披露具體進展。
在國內大手筆布局的同時,泛海還開啟了海外投資的步伐,2016年斥資27億美元參股收購了美國大型保險集團Genworth金融集團。
如今時移世易,想必泛海系盧老板的心態也已發生變化。
產業系
吳小暉&安邦系:嚴監管風暴中第一個反面典型
吳小暉被公開審理,安邦被監管接管,成為嚴監管風暴中的第一個反面典型,此時回首安邦的大金控路線圖,顯得相當不真實:
從財險起家,到拿下壽險、健康險、資管等牌照后,安邦保險集團于2010年成型。2011年,安邦以50億元獲得成都農商行35%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隨后,安邦開始默默在二級市場不斷增持招行、金地集團、民生、工行、遼寧成大、吉林敖東、中國水電等上市公司股票,并全部躋身前十大股東之列。
2014年,安邦開啟海外買買買模式,19.5億美元收購紐約華爾道夫酒店;收購比利時久負盛名的保險公司FIDEA、比利時德爾塔?勞埃德銀行。此外,繼續在A股大舉買入,連續四次舉牌金融街,持股比例達20%。
2015年,安邦在海外先后收購荷蘭VIVAT保險公司,韓國東洋人壽;在二級市場也不斷增持,舉牌金風科技、萬科、同仁堂。
2016年,安邦繼續收購之路,先是收購韓國安聯保險;繼而在加拿大收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最大養老連鎖機構 Retirement Concepts……
2017年,在與財新的隔空對戰之后,吳小暉被宣布因個人原因不能履職。
肖&MT系:風光之后大收縮
MT系的故事想必諸位讀者已經聽過很多,北大法學院畢業的肖建華靠著做IT發家,隨后迅速形成龐大產業,一度控股、參股6家上市公司、6家商業銀行、6家證券公司以及浙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等多家金融機構,旗下關聯公司達數十家,在資本市場可謂叱咤風云。
在保險方面,曾低調控股華夏人壽、天安財險、天安人壽和國信人壽,參股生命人壽、長城人壽、中再財險、新華人壽等。2015年,保險業出現了資產驅動負債的“盛宴”,當年MT系麾下天安財險、天安人壽、華夏人壽合計規模保費高達3000億元,硬吃十分之一中華大好保險山河。若再加上與其甚有淵源的富德系保險版圖,4600億元保費意味著什么?比肩國壽集團做老大。
不過,自2017年以來,MT系已在多起資本操作中臨時退出,還頻頻出售旗下資產。在資本市場沉浮多年,其似乎又再次走到了命運抉擇的關口上。
陳峰&海航系:從買買買,到賣賣賣
從買買買,到賣賣賣,陳峰領銜的海航系到底經歷了什么?
海航集團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民營資本之一,其早的金融業布局也于保險行業有關。2000年開始先后斬獲兩張保險中介牌照;2009,與臺灣新光人壽合資設立新光海航人壽;2010-2011兩年間海航又順利拿下了民安財險與華安財險兩塊牌照。
然而,快速的布局、勃勃的野心,并沒有給海航集團帶來預想中的高收益。新光海航以及民安財險在實際的經營中都出現了各種問題,最終海航不得不放棄這兩張保險牌照。民安財險股權由泛海系接盤,新光海航人壽股份也被轉讓給三家深圳市企業。不過海航并未死心,2013年又出現在了渤海人壽的股東名單中。
除保險業之外,在其他金融領域,海航也是全面布局,2006年介入河北省國際信托的股權重組,海航通過多家子公司對其進行收購,更名為渤海國際信托;其后,又連續拿下海航東銀期貨、聯訊證券兩塊金融牌照,同時還參股了國都證券、華龍證券、招商證券等;金融租賃也一直是其強項。
不過與其他嗅覺敏感的民營金控類似,從2017年開始,不斷擴張的海航系開啟瘦身模式,大量出售旗下資產,降低杠桿率。
解直錕&中植系:急流勇退,拱手讓出中融信托
中植系的身影近兩年來慢慢浮出水面,被貼上“著名歌星毛阿敏丈夫”、“中央匯金公司總經理弟弟”標簽的中植系實際控制人解直錕常年隱藏于幕后,但仍然被媒體曝出其擅長于資本運作,構建出“萬億資產帝國”。
資料顯示,中植集團成立于1995年,于2002年共同參與哈爾濱國際信托的重組,并將其更名為中融信托。依托于中融信托,中植系參與進多家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并獲得股權。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解直錕直接持有或控制5%以上股份的境內外上市公司共18家,包括信托、財富公司、并購基金、新金融等等。
中植系在保險行業同樣也有布局,2016年橫琴人壽獲批成立,發起股東5家股東中出現了中植集團的名字,每家股東占比20%。2017年初,保監會批復同意恒邦財險的股東變更申請,兩位發起股東南昌施必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和江西翔麟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分別將所持股份轉讓給中植集團,轉讓后,中植集團共持有恒邦財險16.8%股份。
不過最近有關中植系的一個大消息是,其將旗下中融信托股權全部轉讓,而中融信托一向被視為其金融板塊的核心資產。
魯偉鼎&萬向系:全面布局,穩健發展
魯冠球之后,魯偉鼎已經成為萬向系新的掌門人。
萬向集團的前身是1969年創辦的寧圍人民公社農機修理廠,后一步步參、控股10余家上市公司橫跨金融、汽車、農業、能源多個產業。
早在1996年,萬向拿下了第一張金融牌照,成立了萬向租賃。在魯偉鼎接任后,萬向系打造金融控股集團的布局空前提速。在最為稀缺的銀、證、保、基、信、租賃和期貨金融牌照中,萬向系僅差一張券商牌照。此外,萬向系還擁有第三方支付、小貸、典當、保理等金融牌照。
在保險行業,萬向系控股民生人壽。民生人壽2003年成立伊始,發起股東多達21家,其中萬向系魯冠球、希望系劉永好、海鑫鋼鐵李兆會等幾大股東之間的持股很接近。經過多年股東角力后,以接近四成的持股比例成為控股股東,2010年,魯偉鼎出任民生人壽董事長。
但作為和生命人壽同期成立的壽險公司,民生人壽是國內第一家以民營資本為投資主體的保險公司,但遠不如亦是民資控制的生命人壽風光,保費規模、市場排名遠遜之,無甚出彩之處。
杜江濤&君正系:加碼華泰保險,結局待定
內蒙君正2003年創建于烏海市,是中國化工企業500強,A股上市公司。公司有較為豐富的金融行業投資經驗,曾先后入股國都證券、天弘基金、烏海銀行,其實際控制人杜江濤為內蒙古首富,其最大的兩筆投資要數天弘基金和華泰保險。
2007年君正獲得天弘基金26%股權后,陸續增資想實現對其的控股,但在2013年被螞蟻金服以11.8億元增資獲得51%的控股權。雖未實現對天弘基金的控股,但借助于余額寶的威力,所持股價實現了大幅增值。
2014年,開始介入華泰保險,到2016年其與包括當代金控共6家公司結成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華泰保險股份達到36.38%。
然而,監管在2016年底明確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不得超過保險公司總股本的三分之一,君正等6家公司在2017年4月解除了一致行動關系。而在2017年9月,當代金控又受讓了華泰股東浙報傳媒控股1980萬股,持股比例達到5.4%,君正集團能否成為最大股東仍是個未知數。
劉忠田&忠旺系:鋁業龍頭布局金控,君康人壽再易主
成立于1993年的工業鋁型材研發制造商忠旺集團目前已經發展成全球鋁業龍頭,其2009年在香港的掛牌成為2008年金融危機后全球融資規模最大的IPO,也使得實際控制人劉忠田一舉成為當時的內地首富。隨著高鐵等的快速發展,忠旺集團也在不斷的壯大,同時開始布局金融領域。
早在2010年,忠旺集團旗下公司便出現在遼陽銀行和大連銀行前十大股東名單。之后,通過旗下遼寧程程塑料有限公司、遼寧宏程塑料型材有限公司、遼陽鵬力模具有限公司參股了多家東北地區銀行,包括遼龍江銀行、吉林銀行、大慶商業銀行等。同時,忠旺旗下還擁有金融租賃、財務公司等金融企業。
2016年底,忠旺系從杉杉系手中接盤君康人壽,布局保險業,只是這家命運多舛,控制權反復流轉的保險公司能否助其圓夢尚是一個未知數。
投資系
吳剛&九鼎系:屋漏偏逢連夜雨,復牌兩天市值跌去75.39%
成立于2010年末的九鼎集團,創始人之一吳剛系原證監會機構部處長。早期,通過投資Pre-IPO項目,到2011年募資規模便高達61億元,到2013年底時投資項目已達218個。
2012年IPO被暫停后高價囤積了大量項目的九鼎陷入困境,然而“新三板”的開閘拯救了九鼎。2014年4月,九鼎以“九鼎投資”的名稱掛牌成功,成為首家登陸新三板的PE機構,隨后的九鼎如魚得水,快速擴大資產、募集資金,一年多的時間就將市值做大至千億,成為所謂“新三板第一股”。隨后還通過獲得江西中江集團100%的股權,成為證券史上新三板公司收購主板公司第一例。
九鼎集團全面參與其他類型金融機構的發起設立以及并購等,涉足銀行,證券、基金、普惠金融等領域,2015年僅兩個月時間,就宣布斥資近百億布局保險業,收購中捷保險經紀,發起設立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總社,106.88億港元收購香港富通保險。
近期,停牌逾千天的九鼎集團宣布復牌,結果兩天之內公司市值縮水75.39%,而同時,其又收到了來自證監會《調查書》,九鼎集團未來……
劉益謙&新理益系:主攻保險,法人股大王助推國華人壽借殼上市
新理益集團前身系上海新理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經過十幾年的打拼,該公司目前已經發展成為集金融投資和醫藥化工與房地產開發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公司。
其實際控制人為“法人股大王”劉益謙,其在資本市場一向長袖善舞,其中對于保險更是青睞有加,2004年末主導發起設立天平汽車保險,2007年末又通過旗下天茂集團主導發起設立國華人壽;其后,兩家保險公司歷經若干次股權變更,天平車險從中資險企變身合資險企,并更名為安盛天平保險;在放棄對于財產險公司的絕對控制權的同時,2015年,新理益系卻又通過實際控制的天茂集團實現了對于國華人壽51%的絕對控股,并最終實現借殼上市。
2015年4月28日,劉益謙出手舉牌長江證券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又間接持股長江期貨與長信基金,不過很顯然,保險牌照仍然是新理益系金融版圖的絕對主力。
互聯網系
馬云&螞蟻金服:最早入局,最多牌照
阿里是BAT中最早開始進軍金融的,旗下螞蟻金服早在2004年開始推廣支付寶,打開了國內市場第三方支付的大門,也奠定了其在互聯網金融領域舉足輕重的地位。隨后,阿里拿下了除證券、信托、消費金融之外的所有金融牌照,成為金融牌照最全的互聯網公司。
在保險方面,螞蟻金服2013年,發起設立眾安保險;2015年,出資3億元參與發起設立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2016年7月,又通過新增資本金的方式以8.33億元認購了國泰財險51%股份,成為其控股股東。
此外,2016年4月阿里旗下阿里健康宣布,將協同阿里巴巴集團與中國太平、太平人壽等企業共同成立“阿里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從事互聯網健康保險業務,阿里布局保險的野心可見一斑。
馬化騰&騰訊系:多點發力,但并不謀求控股
騰訊目前也已拿下多種金融牌照,包括:銀行、保險、第三方支付、小貸、基金銷售、征信、保險中介,不過與螞蟻金服相比,仍少了基金和金交所的牌照,此外,雖然參股中金公司,但只有4.95%的股份,難言話語權。
在保險方面,相比螞蟻金服,騰訊的打法亦有所不同,主要以參股為主,并不謀求主導。2015年,騰訊參與發起設立和泰人壽,以15%股份位居第二大股東;2017年1月,又與英杰華集團、高瓴資本達成協議,共同持有香港英杰華人壽,其中,騰訊占20%股份作為第二大股東。
2017年10月,騰訊旗下微民保險代理獲批經營保險代理業務,騰訊以57.8%作為第一大股東,11月,微保正式上線,流量巨頭騰訊正式開始賣保險。
李彥宏&百度系:金融布局再次慢半拍
被認為已經脫離了BAT這一國內頂級互聯網巨頭陣營的百度,在布局金控方面同樣落后一步。其實,早在2015年,百度就宣布擬與安聯保險、高瓴資本聯合成立百安保險;2016年,又傳將與太保聯合設立專業聚焦于車險及相關服務的科技型互聯網保險公司,然而兩家公司之后再也沒有任何進展傳出。
目前,其在保險業唯一的斬獲就是2017年10月,旗下的投資公司百度鵬寰資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全資收購黑龍江聯保龍江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借此獲得保險中介牌照。
2013年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百付寶),2014年獲得基金支付結算牌照,2017年底,百度與中信銀行合辦的直銷銀行——百信銀行終于正式開業,但百度僅占30%的股份。與阿里、騰訊等相比,顯然差距甚遠。
劉強東&京東系:廣泛布局,尚缺關鍵牌照
相比起BAT,京東在金融領域的布局明顯弱了許多。雖然2013年,京東金融便開始獨立運營,但其在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基金等“硬”牌照上尚“顆粒無收”,目前僅拿下了支付、小貸、保理、基金銷售、保險經紀等資質。在保險方面,京東金融全資成立的天津津投保險經紀于2017年獲批成立,用于京東金融上保險產品的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監管風向有變,但京東對金融牌照依然志在必得。據悉,2018年,京東金融已啟動高達130億元的融資,主要用于并購金融牌照、技術研發和市場投入等。在1月的達沃斯論壇上,劉強東表示,京東金融沒有謀求自己做銀行、證券,自己做傳統金融那一套東西,而是幫助傳統和新興的金融機構優化風控系統,降低壞賬率。但他也承認,未來如果有需要還是會申請金融牌照,并稱拿牌照是為了業務能夠合規開展。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