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誠陳家琳:《原則》是一道豐富的思想盛宴

世誠陳家琳:《原則》是一道豐富的思想盛宴
2018年02月25日 15:54 新浪財經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公募基金矢志耕耘砥礪奮進。如今每2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基民,我們正在尋找與基金有故事的你。【基金20年:牢記使命 揚帆資管新時代】【公募20年:行業掌舵者寄語》】

  相關閱讀

  喜牛鄭瑩:原則就是目標+執行+反饋+優化的過程

  神農陳宇談橋水達利歐:師傅和狼來了 翹首以盼

  彼得明奇投資譚昊:達利歐可被稱為常識的工匠

  菁英時代陳宏超:不同投資體系不能彼此混淆相互錯位

  任思泓:《原則》可以幫助你最大化自己的人生

  博道史偉:對沖基金教父達利歐和他的橋水  

  新浪財經訊 2月26日消息,作為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公司橋水的創始人,1949年出生的瑞·達利歐將于本月26日開啟自己此次的中國之行,這次他還帶來了《原則》,這本書集合了瑞·達利歐一生經歷的思考。而作為此次達利歐中國行的全程戰略合作媒體,新浪財經特向國內知名私募掌門人專欄約稿,聊聊他們眼里的達利歐和《原則》。

  上海世誠投資管理公司創始人陳家琳在文章中提到:而閱讀《原則》的那個周末,恰逢2018年2月A股的“黑色一星期”時期,世誠投資主策略基金凈值也在當周錄得了公司成立十年來最大單周跌幅,在看到達利歐《原則》一書提到“正確的失敗”感慨頗多,“正確的失敗”和“錯誤的失敗”的區別在于,前者能夠在經歷痛苦的失敗的過程中吸取重要的教訓,后者因為失敗而被踢出局。

  在陳家琳看來,自己所處的私募證券投資行業是一個“成王敗寇”的領域,多以數字(投資收益率)說話、以短期的成敗論英雄。創立世誠投資十余年來,自己愈發認識到:投資管理并不是簡單地展示自己的才能,而是要深刻理解投資人的風險收益偏好,并在自身能力圈內盡力完成投資人的投資目標。

  以下為陳家琳《原則》讀后感全文:

  基于自己的原則,不斷自我進化

  作者:陳家琳 上海世誠投資管理公司創始人

  達利歐和橋水基金是對沖基金行業的傳奇。《原則》一書呈現給讀者的,是那些全面細致的生活原則和工作原則,也是作者作為一位在投資界創造奇跡的思想家其生活智慧及工作智慧的結晶。

  在我閱讀《原則》的那個周末,適逢市場剛剛經歷了 “黑色一星期”(編者注:2018年2月)。因受外盤沖擊及自身調整的要求,A股主流指數在短短一個星期內跌幅達到兩位數,而世誠投資主策略基金凈值也在當周錄得了公司成立十年來最大單周跌幅。作為公司管理者及投資管理人,說沒有焦慮和痛苦,那只能是自欺欺人。但我和同事們并沒有氣綏,而是采取了“總結教訓向前看”的更加積極的態度。于同一個周末,在我給投資人的信中,我提到了“正確的失敗”,即希翼從這次錯誤中汲取經驗教訓,不斷完善基于系統和原則的決策機制。這個清晰的信息傳遞,不僅僅是對投資人的安慰,更是對自己的總結和要求。

  而“正確的失敗”,正是達利歐在《原則》的導言里就提及的。

  我認為成功的關鍵在于,即知道如何努力追求很多東西,也知道如何正確的失敗。“正確的失敗”是指,能夠在經歷痛苦的失敗的過程中吸取重要的教訓,從而避免“錯誤的失敗”,即因為失敗而被踢出局。

  這段話,其實來自于達利歐的一個原則,即不斷自我進化,或者說不斷學習和改進。當讀者打開《原則》,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是扉頁上的那幅圖。扉頁上沒有任何文字,只有一幅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圖:一段螺旋向上的曲線。但是,大道至簡!這正是《原則》一書的精要,即不斷自我進化才能真正成長。

  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一個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的世界,而日常工作所面對的資本市場更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只有抱著完全開放的心態和思想,不斷的試錯、不斷的改善、不斷的提升,才能在這個充滿競爭的市場里存活下來,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公司的各利益攸關方。實際上,在每年年初的世誠內部會議上,我都會強調在任何時候都要把公司看成一家初創企業;只有保持創業精神創新意識,只有積極擁抱變革、不斷自我進化自我成長,只有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方法論,才能在這個極具挑戰的資產管理行業內立于不敗之地。

  而在投資管理層面,《原則》給我的一個重要啟示,是要深刻理解投資人的需求,并努力達成投資人的投資目標。

  世誠所處的私募證券投資行業是一個“成王敗寇”的領域,多以數字(投資收益率)說話、以短期的成敗論英雄。誠然,對于一個尚處于新興加轉軌階段的資本市場,對于一個尚未形成成熟理財文化的資產管理行業,這樣的氛圍無可厚非。但是,從可持續發展、并能真正為投資人創造附加值的商業角度,通過閱讀書中的那些相關原則,我愈發認識到,投資管理并不是簡單地展示自己的才能,而是要深刻理解投資人的風險收益偏好,并在自身能力圈內盡力完成投資人的投資目標。

  而這,正是達利歐所領導的橋水基金能締造業界神話的不二法則!

  橋水的投資業績并非對沖基金行業的頂尖水平,且個別階段受外部環境影響難免有一定的波動(其“全天候”策略亦不例外)。但橋水的管理規模卻達到了業內一個里程碑式的的高度(超過1600億美金),且在過去十多年的驚人成長速度也只能使各家同行望其項背。為何?我的理解是,橋水及達利歐本人制定、落實并完全遵循了一個原則,即把完成投資人的投資目標作為投資管理的出發點和終點。

  基于對投資人訴求的深刻認識,橋水內部在做投資決策之前首先已經有了一條由投資人給定的收益曲線(或者說,是一條給定斜率的收益率直線)。這個重要的原則一旦確定下來之后,剩下的事件,反而簡單了,即通過系統化的決策機制及實踐,努力使實際的收益率曲線圍繞那條給定的直線小幅波動。而一旦發生較大的偏差,就要及時回顧總結,修正系統與反應機制,努力使實際的風險收益特征(按我們的行話,就是夏普比率)盡早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唯如此,才能真正回歸資產管理的本源,即實現投資人的投資目標。而這也是管理人實現商業成功的必由之路。

  記得一位業內資深前輩前期在一次分享會上也提到,很多基金管理人在投資及商業上遇到的瓶頸,很大一部分原因并非是投資策略上的問題,而是沒有深刻理解投資人的訴求。結合《原則》給我的啟示,深以為然。

  《原則》一書羅列了數百條原則,皆為達利歐從十數年生活工作經歷中總結出來的真知灼見。我作為行業內的后輩,讀來真是豁然開朗、受益匪淺。限于篇幅,很多學以致用的感受無法一一展開、與大家分享。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對于其中個別原則,還有一個吸收消化的過程。其實這也正是達利歐在書中一再告誡讀者的地方,即每個人因為經歷閱歷悟性目標性格等等的不同,不能簡單地采取“拿來主義”,照單全收。《原則》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不要盲目遵循書中的那些原則,而要真正理解原則背后的邏輯,形成、擁有、實踐真正屬于自己的原則。這也是為何達利歐不惜花費大量筆墨于書本的第一部分:<我的經歷>。這些寶貴的生活及工作經歷,是形成那些原則的重要源泉。“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雖時空相隔,但大方們的思想是相通的。

  《原則》是一道豐富的思想盛宴。它會指導我形成自己的原則,基于原則行動,并不斷自我進化。謝謝你,達利歐!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張恒星 SF142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