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對話融通張帆:不爭半程第一 長期堅持做對的事情

獨家對話融通張帆:不爭半程第一 長期堅持做對的事情
2019年01月18日 15:14 新浪財經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文/新浪財經郭金霞

  摘要:不爭半程第一而要做穩健的長跑贏家、不追求短期規模而希望有質量的增長;還對如同“撿芝麻”的定投下了14年的笨功夫。在張帆看來,“把投資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一切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做金融最重要的就是穩健,先控制風險再尋求更高的收益。不能抱有賭徒心態,博好了一舉成名;博不好損失留給客戶。”2018年最后一個交易日,融通基金總經理張帆做客新浪財經《基金高管面對面》欄目時表示,“我們會努力把自己的業績做好,堅持長期‘做好’不是階段性拿‘第一’。”

  作為國內第13家獲批的公募基金公司,從2001年成立到現在,融通似乎沒有太多的“高調時刻”。在張帆看來,長跑比賽中,堅持穩健向前比階段性領跑更重要。

  但融通基金還是“不小心”拿了“第一”——據銀河證券統計數據顯示:融通債券獲得12.20%的收益率(同期業績比較基準上漲4.74%),在普通債券型基金(可投轉債A類)中排名第一。融通中國概念債券基金2018年也獲得9.07%的收益,遠遠超越同類基金平均1.68%的收益率,在QDII基金中位居首位。

  2018年的投資業績也是融通近些年的最好水平,不管是股票還是債券都在行業前20%分位。在一位融通老員工看來,從一年半前的業績規模雙降到現在的局面,與張帆來了之后確立的“回歸本源的戰略目標”不無關系——在資管混戰的大背景下,投資業績是公募基金發展的基礎支撐,在此基礎上才能實現資產管理規模有質量的增長。

  “優秀才是演員的招牌,名氣并不是。無論演什么,你得在乎你演得好不好,而不是在乎多少人會(在社交媒體上)給你點贊。”在張帆看來,如果把丹澤爾·華盛頓這句話套用到基金行業——優秀業績才是資管機構的招牌,名氣并不是。

  “我們在投資中注重長期投資、價值投資。一直抱有組合投資的理念,在實踐中注重行業的均衡配置,這就控制了我們業績的波動性,不會出現一段時間內業績冒尖,隔段時間業績又墊底的極端情況。”張帆表示。據了解,張帆加入融通基金后,進一步深化打造融通投研一體化平臺,其輸出的是公共組合——采取“一般情況下的α,極端情況下有限的β”的管理原則,基于投研團隊的集體智慧,在充分發揮個人優勢的同時又能補足短板,能夠有效過濾個人能力的“偏科”和投資心態的波動,實現持續穩定的超額收益。

  不爭第一而要做穩健的長跑贏家、不追求短期規模而希望有質量的增長;還對如同“撿芝麻”的定投下了14年的笨功夫。在張帆看來,“把投資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一切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005年1月,工行成為全市場上首推基金定投計劃的銀行,其中融通深證100指數基金成為首批納入的6只基金之一。2005年至今,融通一直堅持推廣基金定投業務。直到現在,融通基金每年仍開展200多場定投講座,定投業務的推廣在渠道人員的業務考核權重中占比達20%。公司微信號也在持續做定投業務推廣,發布了100多篇定投科普文章。

  從長期投資角度來看,定投業務可以讓中小投資者長期分享中國資本市場的紅利,但張帆和團隊研究發現,堅持長期定投也會出現不掙錢的情況。“舉個例子,最近五年用傳統方法堅持定投上證綜指,同期指數上漲而定投卻可能虧損”,在他看來,定投也需要擇時和止盈的科學化管理,在不同的時點做適度的加減倉操作。而融通的智慧定投升級版正試圖解決這一問題,設定一個最高定投額度和止盈目標,客戶可以更簡單、更直接的定投。

  除了投資業績提升和繼續堅持定投特色之外,這一年多里,張帆還把機構部和零售部做了部門整合,加強客戶直達能力而不是太過依賴渠道——而這也是公募行業多年來的“通病”。 從1998年進入金融行業,期間信托從業4年,證券從業15年,2017年6月再到融通基金,張帆從事的崗位多與客戶財富管理相關,從客戶需求出發倒推推出了改革措施。

  同時在人才方面也進行長遠布局,在他看來,公募基金行業人才流動年平均大概20%,“與其費力留住這些人,還不如打造自己的人才梯隊”。據了解,近2年,融通的新入職員工占到公司總人數20%,“未來三年我相信這些人在各個領域中都會取得更多的成績,我更看好他們的明天。”

  談及融通未來發展愿景時,張帆總結為“堅持以持有人利益為中心、以人才為本源、以投資業績為基礎、以高效執行為方略,形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將公司打造成國際化、市場化、并富有深圳創新活力特色的優秀中外合資資產管理機構。”

  以下為對話實錄摘編:

  談理財子公司:貨幣和債券基金會受承壓 打造主動管理能力

  新浪財經:你怎么看銀行理財子公司對公募行業帶來的深遠影響?

  張帆:剛剛獲批成立了兩家巨艦、巨無霸型的資產管理機構,一個是中國銀行的理財子公司,一個是建設銀行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兩家注冊資本250億。四大行理財子公司的注冊資本金會超過公募基金行業所有公司的注冊資本。從這些來講,確實在這個領域中要有更充分、更加加劇、更加明顯的競爭在這個行業里。這是一種挑戰,但也是一種機會。

  對于我們公募基金行業來講,會發生三種業態變化。

  第一,從公募基金行業來講,過去簡單化的持牌業務是不可持續的。簡單化持牌業務指的是什么呢?整個行業規模大概13萬億,其中7.59萬億是貨幣基金,貨幣基金的占比近6成。這個領域中目前的主要客戶,除了余額寶和騰訊理財通之外,客戶是以機構客戶為主的。貨幣基金的投向主要是投向存款和存單,相當于客戶是銀行,我們的投向也是銀行。這里面基金公司起到一定的管理職能,當然也有一些涉及稅收等等方面的優惠,形成了一種業態。但是我覺得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業務全面開展起來,類似于貨幣基金的業務會有一定的萎縮,因為銀行更適合這種業務,他們也會干得很好。所以我覺得銀行理財子公司會在這些領域中率先開展行業的競爭。

  第二點,對債券基金也可能會帶來一定的變化。變化是什么呢?過往,債券基金中,有一定比例的銀行通道業務或配置賬戶,但未來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業務開展,公募基金和銀行理財子公司之間會發生此消彼長的變化。

  最后一點,公募基金的機會和挑戰在于主動管理能力。回到根源講,公募基金公司最應該具備的是主動管理能力,這也是我們公募行業中最具挑戰性和最具歷史沿革的能力。大資管時代之后大家的監管標準相對統一,整個資金的供應量會更大,主動管理能力突出的,一定能分到更多的市場資源。而不是現在只要有一個牌照,只要有基本的一個運轉體制,就能拿到一部分的資源。所以,整個資管市場的蛋糕會更大,只要有能力,就能做出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談外資機構入場:非常歡迎和看好由此帶來的競爭格局

  新浪財經:你怎么看外資資管機構陸續進入中國?

  張帆:中國的對外開放肯定范圍是越來越大,力度也是越來越強的。中國從入世時期開始,就有對外開放的承諾。包括去年上半年在博鰲亞洲論壇,習主席也提到了未來要進一步放開金融行業設立牌照的準入條件,包括持股比例。現在也允許外商來控股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把現在的比例放在51%,三年以后就取消這個限制。   

  另外,從資產管理機構來講,其實公募基金領域中大概有40%的機構都是中外合資企業。包括我們的融通基金也是,我們的外方股東是日興資產,是日本的第二大基金公司。我們的投資、市場、產品等等很多方面,也無時無刻都受到外資的影響,我覺得這種影響促進了我們能力的提升。因為畢竟我們這個行業只有20年,我們的外方股東日興資產是1959年成立的,有60年的歷史了。 2019年是融通基金成立18周年,日興資產成立60周年,這是一個“弱冠少年”對一個“老人”之間的區別。當然我們是更有希望的,我們也要從“老人”身上學到我們應該學到的東西。

  外資機構進入中國,短期之內肯定是有挑戰的,因為畢竟很多外資機構都有豐富的資產管理經驗。但是從長期來看,是相互促進、互相融合的關系。我覺得從長期來看,已經來到中國市場的海外巨頭們都提出了未來要拿公募牌照,這是他們的終極目標,我覺得只有競爭大家才能提高。這個行業中就是需要競爭,歸根結底這個行業比拼的是人,沒有競爭,大家都是簡單的牌照業務來獲取資源的話,時間長了,行業從業者也變成溫水中的青蛙。所以我更看好外資進入中國帶來整個市場的競爭格局。

  新浪財經:融通在國際化這方面做了哪些布局?

  張帆:雖說市場上中外合資的基金公司很多,但外方股東不一定是資產管理公司,我們的外方股東就是做資產管理的,是日本第二大資產管理機構,管理著2000多億美元的資產。我們在開展國際化業務中,我們擁有9億美金的QDII額度,在行業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另外,外方股東擁有的QFII、RQFII的額度也很高,也在積極的把海外資金投向中國來。

  融通基金旗下香港子公司融通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于2012年12月獲中國證監會批準,2013年5月在香港注冊成立,2013年12月獲得香港證監會頒發的1號(承銷交易)、4號(投資顧問)、9號(資產管理)牌照,2014年7月正式開業開展業務。同時融通國際憑借扎根香港、貼近國內的優勢,擁有QFII、RQFII資質,并積極參與海外資金通過該渠道投資中國A股市場及銀行間市場的投資。

  融通國際與母公司融通基金緊密合作,為融通基金海外投資產品如QDII產品、港股通產品提供研究支持,也為融通基金外方股東日興資產管理公司的中國概念產品(QFII、RQFII、滬股通、深股通)提供研究支持。

  談融通理念:做金融最重要的就是穩健

  新浪財經:經過17年的發展,在你看來融通基金比較突出的在什么地方?

  張帆:融通基金到現在為止也有近18年的歷史了,是國內第13家獲批的公募基金公司,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業務基本上比較均衡。我們在權益、債券、海外業務等都有相當多的布局了,我們的產品線是齊全的。我們沒有刻意突出哪一方面的能力,當然我們也有我們的特長。我們希望能夠適應并滿足客戶的需求,股票投資、債券投資、海外投資,我們都去做,我們強調我們是個綜合類的一個基金公司。

  事實上,我們的股票和債券業務也齊頭并進,2018年股票投資能力、債券投資能力均在前20%的分位。

  客戶的投資需求是多樣化的,但是從我們融通來講,我們更樂意做穩健的金融機構。穩健在于什么呢?力爭在各個市場給客戶帶來合適的、適當的收益,而不是一定要給投資者博取最高的收益。收益和風險從來都是如影隨從的,高收益或保證不虧錢,這和行業是背離的。

  做金融最重要的就是穩健,我們希望在一定的風險控制下,尋求更高的收益,而不是抱著賭徒心態,博好了一舉成名;博不好了,損失留給客戶。這個我們肯定是不會做的。

  新浪財經:融通基金的愿景是什么?

  張帆: 堅持以持有人利益為中心、以人才為本源、以投資業績為基礎、以高效執行為方略,形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將公司打造成國際化、市場化、并富有深圳創新活力特色的優秀中外合資資產管理機構。只是我們一定要強調我們永遠的出發點是以投資者的利益為中心,而且把投資者當成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說我們一定是以我們的市場最靈活、市場反應最快,這個其實也是一方面,但我們始終強調的是我們任何時候都是把投資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這是我們的特色,,也是我們的最高追求。

  我自己的理想,希望融通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也希望在客戶投資中,把我們作為一個可選擇、可信賴的伙伴,我們希望我們把業績做好。

  談定投:投資要有科學化的管理

  新浪財經:融通基金在投資者教育中一直很推崇定投,近期有何新的計劃?

  張帆:定投是非常好的一個投資理念。的確,我們融通在定投中下了很大的功夫。

  但我們認為,定投也需要有科學化的管理。我們在內部召集基金經理、研究員等,用各種數據模型來研究定投如何更科學。在研究中,我們發現,有些定投即使堅持了5年,指數是漲的,但定投也有可能虧錢,這組數據對我觸動很大。五年的時間,即使買貨幣基金也有不薄的收益。但是做了定投,卻會虧了錢。為什么會有這個結果?

  其實在定投領域中有一個理論,叫“微笑曲線”,假如5000點定投的時候,跌到2000點,不用漲到5000點,漲到3000點你就獲得收益了。但并不是說微笑曲線始終存在,有時候還會出現“倒微笑曲線”、“傷心曲線”。有時候哪怕在低位定投,2000點開始定投,投資到5000點,再回調至3000點時,就已經出現虧損了,這就是倒微笑曲線,它也是長期存在。

  出現虧損的原因是什么呢?這個領域中要沒有一個科學化的管理,讓它在不同的點位上做適度的加減倉的操作,或者止盈的操作。如果中國出現美國一樣的十年長牛,定投自然能掙錢。但在震蕩市下,定投有掙錢的概率,也虧錢的概率,結果是不可預測的。所以我們設計了兩個模型,一個模型是“市場價值模型”,構建指數的估值判斷指標,從估值角度看如果指數相對低估則定投可以采取偏積極的方式;相反,估值偏高,定投應采取相對保守的方式。

  一個是市場情緒模型,我們要抓住市場情緒波動帶來的投資機會,即獲得更低的定投價格、更高的兌現收益價格。

  結合這兩個模型,我們將把定投繼續深入推進。在這個領域中,我們利用我們自己的數據分析,把定投簡單化。簡單化之后,客戶可以更簡單、更直接的參與。你只需要設定一個最高定投額,根據情況做一個定投的止盈的選擇即可。

  融通基金所有的關于定投的宣傳片,最后一頁都是“融通基金專注定投13年”,2019年改成了“融通基金專注定投14年”,這一點是強調我們對歷史的傳承。公司經過十幾年沉淀積累了上百萬的定投客戶,本身公司具有很好的基礎,我現在想把定投做得更簡單、更科學。

  談人才:人是公募基金核心資產 搭建完備的人才梯隊

  新浪財經:跟你過往從事的其他金融領域相比,你對基金行業最大的感觸是什么?

  張帆:我覺得這個行業人才濟濟,這是最大的感觸。之前我有一次參加中基協的一個活動,看到中基協對整個基金行業的近兩萬人,從學歷緯度做了一個簡單的評價。整個基金行業碩士以上學歷人員占據60%,融通是70%。在這個領域中人才效應是非常明顯的,也說明這個領域是一個輕資產的行業,它最大的資產是人,而不是資本金。這些人是非常優秀的一些人,特別是一些研究員、投資經理、基金經理,基本上從名校出來的,工作中依舊非常刻苦。公司里,晚上下班不走的全是這些人。他們通過奮斗把研究形成成果,然后形成公開透明化的業績,讓市場認識他,提升公司價值,當然也提升個人價值。人才是這個行業中最大的優勢,最大的資源就是人。

  新浪財經:你怎么看基金行業人才流失的問題?

  張帆:其實這個行業的人才流動平均是20%,這個比例其實是很高的,也就意味著可能5年就換一波人。

  其實你與其被動得防范,不讓高端人才離開,不如主動培養人。我負責校招的這兩年,2017年、2018年,我們校招的力度非常大,我們幾乎每年在校招中都能得到1萬份以上的簡歷。進入筆試環節的,每年都過千人,面試也有數百人。基本上我們在中國的名校每年都會有固定的校招推廣活動。我們這兩年入職的校招生,占公司總人數的20%,我們在建大量人才梯隊的儲備。

  但是我還看到一個很好的現象,當我們公司的競爭力不斷提升的時候,曾經離職的優秀員工又回來了。我們有個曾經拿過金牛獎的基金經理,后來去了一家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干了兩年之后,覺得融通的氛圍、文化好,在2017年的年底又回到融通,并且在2018年獲得了很好的投資業績。他覺得離開的這2年時間,對他自己也是一種鍛煉和提高。他回來時說,這是他在融通離開的2多年里,融通氛圍最好的一個時期,愿意回來。我們也非常歡迎他回來。現在我們公司的平均年齡是32.5歲,將近300人,在行業中應該是比較年輕的一批,比我加入融通基金時低了將近2歲,因為這兩年中我們引入很多新人。我覺得未來他們會越來越成熟,未來三年這些人我相信在各個領域中都會取得更多的成績,我更看好他們的明天。

  嘉賓簡介:張帆,工商管理碩士,清華大學EMBA。歷任新時代證券經紀業務管理總部董事總經理、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職務。2017年6月起至今,現任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

責任編輯:常福強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6-11 松煬資源 603863 9.95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05 西麥食品 002956 36.66
  • 06-04 國茂股份 603915 10.35
  • 06-04 卓勝微 300782 35.29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