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懂財帝
創新者。顛覆者。大象。超人。
文 | 朱瓊華
全球最大的獨角獸——螞蟻金服,在央行“金融控股”試點一年并發布新的監管文件五天后,迅速做出了主動“分拆”的回應。
彭博社報道,螞蟻金服計劃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以此申請金融控股公司牌照。螞蟻金服將由此被一分為二,分別設置在兩個公司之下。
第一個公司:持有小貸、銀行、保險等金融牌照的相關業務,劃入新成立的“金融控股”旗下。
第二個公司:金融云、風險管理等科技業務將保留在螞蟻金服體內。
根據虎嗅APPP援引螞蟻金服副總裁梁世棟的回復,他確認了螞蟻金服拆分剝離金融業務這一事實,并傳達出公司按照央行監管要求整改,但具體操作方案與細節并未透露。
也就是說,螞蟻金服徹底剝離金融業務,它將成為純科技平臺。
螞蟻金服高管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稱,螞蟻金服從來不是一家金融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但從其營業收入看,螞蟻金服2017年科技服務收入占比為34%。其目標,2021年,技術收入占比65%。
這兩年來,支付寶存儲金、消費貸ABS發行接受監管,螞蟻金服利潤大幅下滑。2017年螞蟻金服稅前利潤高達約132億,2018年稅前利潤虧損約19億元。
坐擁10億全球用戶的螞蟻金服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如何防范金融風險,如何用科技助推實體企業,讓金融普惠更好的社會?
螞蟻金服的這次變革,已經牽動中國科技金融公司等各方神經,或有望成為央行監管科技金融的一個典型樣本。
1 | “金融控股” 風險聚集
金融控股,簡單理解,擁有兩家或兩個以上不同金融牌照的公司,比如某集團持有券商、銀行、保險等兩個以上的牌照。
按照官方解釋,金融控股公司,是指依法設立,對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類型金融機構擁有實質控制權,自身僅開展股權投資管理、不直接從事商業性經營活動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比如,螞蟻金服持有第三方支付、小貸、保險、基金、銀行等牌照,就屬于“金融控股”之列。
根據央行發布的《2018年金融穩定報》中,金融控股主要分為五大類:
第一大類:母公司為金融機構的傳統金融機構。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
第二大類:地方國企。上海國際、江蘇國信集團等。
第三大類:產融結合類央企控股。招商局、五礦集團等。
第四類:民營公司。如復星國際、海航集團、明天系、恒大集團、萬向集團等。
第五大類:互聯網金融公司。螞蟻金服、騰訊、度小滿、蘇寧金融等。
根據2018年上半年央行多位地方分支機構負責人的討論,部分金控公司風險聚集——主要表現為:
一是存在虛假出資或者循環注資,資本約束弱化,資產規模短期內急劇擴張,杠桿異常增加。
二是通過名下金融機構進行關聯交易,套取大量資金擴充資本,或沖擊資本市場秩序,或將資金轉移海外,“掏空”金融機構。
三是通過復雜的股權安排和金融運作,濫用大股東權利,隱匿架構和實際控制人,規避金融監管,政策套利。
四是占用主業資源盲目擴張金融業務,導致脫實向虛,加大了金融業和實業之間的風險交叉和傳遞。
此外,部分金控公司的盲目發展加大了系統性金融風險。由于金融控股公司業務領域多元、資產規模龐大、組織架構復雜,實際上已成為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
2 | 首批試點:螞蟻金服等都需申請“金融控股”牌照
金融控股風險不斷暴露,監管呼聲日益高漲。
2018年上半年開始,中國人民銀行挑選包括螞蟻金服、蘇寧集團、中信集團、光大集團、招商局在內的五家機構,作為金融控股集團監管首批試點。
這一年多來,第四類民營金融公司問題頻發。海航等不斷的甩賣金融資產,回歸實體產業。上述第五大類,現在稱之為“Big tech”,在中國主要指螞蟻金服等,其同類公司亞馬遜等也成為全球監管的關注點。
上半年,監控試點公司似乎順風順水。
2019年3月6日,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王景武接受《證券時報》采訪時表示:“通過5家試點,我們可以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管理辦法,今年5月份試點結束后將進一步總結完善,下一步金融控股公司管理辦法在程序報批后就能出臺?!?/p>
然而,結果出乎意料之外。
2019年7月26日,人民銀行發布《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在并在解釋說明中指出,“非金融企業投資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盲目向金融業擴張,存在監管真空,風險不斷累積和暴露”,“損害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的權益”。
按照上述《意見稿》,螞蟻金服、蘇寧集團等五家試點公司無一合格,全部需要整改,都需要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設立金融控股公司。
人民銀行發布《意見稿》之后,在民營金控公司中,引起巨大的沖擊波。
4天之后,《中國企業家》發出封面萬字長文《螞蟻不想成為大象》。螞蟻金服向外透露,螞蟻金服“持續創新”、“從來就是家技術公司,不是金融公司”,“后面不拿金融牌照”等聲音。
螞蟻金服核心業務高管——董事長井賢棟、數字金融事業群總裁黃浩、總裁兼網商銀行董事長胡曉明、副總裁兼保險事業群總裁尹銘等眾多高管悉數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集體對外發聲。這在螞蟻金服發展歷史上,近乎罕見。
《意見稿》發布五天后,螞蟻金服就做出了“拆分”方案,其反饋可謂迅猛。
3 | 科技or金融:螞蟻金服2017年科技收入占比34%
螞蟻金服到底持有多少金融牌照?據統計,其牌照涉及支付、銀行、基金、保險、小額貸款多個領域,一共十多個金融牌照,其控股公司基金投顧牌照等尚在申請當中。
近年來,螞蟻金服等超級互聯網巨頭,憑借電商等優勢,獲取10億級用戶,不斷進入信貸、保險、基金等傳統金融領域。
螞蟻多位高管稱,螞蟻金服從來是一家科技公司,而非金融公司。但是,從營收端看,目前科技業務營收占比尚待提高。
據螞蟻金服公開披露,從收入結構看,2015年,螞蟻金服的收入構成中,14%來自技術服務。到2017年,技術服務占比上升至34%。
據其內部預測,到2021年時,螞蟻金服的技術服務收入將上升至總收入的65%,超過支付收入成為第一大收入項。
4 | 持續監管:螞蟻金服從盈利132億到虧損19億
而實際上,螞蟻金服等BigTech通過網絡優勢,在金融領域“贏者通吃”的現象,引起了央行的高度關注。
今年5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發表的《周小川:信息科技與金融政策的相互作用》一文,直接點出“警惕Big Tech贏者通吃”,本文引述作如下摘錄:
網絡效應的存在,“贏者通吃”會導致競爭的方式發生巨大變化,監管部門要防范和應對“贏者通吃”的負面影響。
“贏者通吃”會導致競爭的方式發生巨大變化,這個變化在中國的表現就是先搶流量再說,最早是先搶點擊率,后來是搶流量、搶客戶、搶份額,占了大頭再說。
在支付系統可以觀察到類似的現象,最開始為了搶客戶,可能會動用客戶的支付資金收益去補貼產品削價;也可以倒過來,如果產品銷售賺了錢,為吸引客戶的備付金(從銀行轉移到支付系統備付金),也可以去補貼理財業務收益,讓客戶向其聚集。
最開始的支付行業,第一張第三方支付牌照給了支付寶,后來支付寶又掛了余額寶,于是就開始有爭議了,余額寶里的錢究竟算支付備付金還是算存款呢?這涉及是不是銀監會監管的問題。如果說算存款,就需要承擔存款準備金和存款保險等要求。余額寶后來又掛上了天弘基金,而天弘基金就歸證監會管了。
BigTech就可以在監管部門政策中間分段選擇,誰的政策對我有利就向誰靠。在動機上的問題是Fin Tech和TechFin既不想拿金融牌照,又想做金融業務,因為這是最節省成本的。
事實上,這幾年來,螞蟻金服的支付存儲金、螞蟻花唄、借唄等核心業務,因受到監管而不同程度受到影響。
第一個重大影響——備付金百億利差收入消失。2019年1月,“斷直連”加速推進,支付機構的備用金集中上繳。根據《財新》統計,2018年支付寶、微信支付兩家支付巨頭沉淀的備付金高達萬億元,按照監管要求,完成斷直連、備付金集中存管和備付金賬戶銷戶之后,每家利息收入上百億元消失。
2017年,“螞蟻系”小貸ABS在場內外發行規模已近3500億元,其中,截至2017年底,在交易所市場發行的螞蟻花唄ABS存量達1961億元、借唄1346億元,這占到了中國消費類資產證券化市場的90%以上。
高杠桿的ABS發行受到監管,2018年無抵押消費信貸ABS發行量較2017年出現30%的下滑。
2018年,螞蟻金服已為其兩家小額貸款子公司大額增資,并縮減了現金貸產品“借唄”的規模。其資產證券化發行量也自2017年的2660億元下降至2018年的1660億元。
根據外部機構測算,2017年,消費金融——花唄與借唄,或是螞蟻金服最賺錢的業務。
由于受到監管,花唄2018年利潤大幅下降9成。2018年其利潤高達34.2億元,2018年利潤下降到3.7億元。
此外,余額寶、“相互?!钡榷嗫町a品也受到監管指導,產品規模和形態發生重大調整。
2017年螞蟻金服稅前利潤高達132億元,2018年稅前利潤轉為虧損約19億元。
對于上述利潤變化,螞蟻金服稱,主要原因為科技投入以及對外投資。截止2018年,成立四周年的螞蟻金服對外投資120次,涵蓋金融業務37次等。
5 | 科技創新與監管
其實,早在前幾年,螞蟻金服等中國的金融科技公司就開始了從 Techfin 轉向為 Fintech 。
螞蟻金服一直是中國互聯網金融的創新者與引領者。
支付寶、余額寶、相互保……一個個金光閃閃的的產品,見證了螞蟻金服創新的足跡。螞蟻金服不斷突破成規,讓高冷的金融變得有溫度,讓繁瑣的金融更便捷,它帶動整個傳統金融業務的創新與變革。
螞蟻金服,一直是一個銳意進取的創新者與顛覆者,如今他已經成長為估值萬億的超級“大象”。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螞蟻金服不想做“大象”,想做一個科技“超人”。擁抱監管,它于是開始籌謀剝離的金融資產。
按照這次拆分,花唄、借唄、相互寶、網商銀行等持牌金融自營產品,都要劃歸到“金融控股”公司內。但是,螞蟻金服的金融與科技業務,主要融合在10億用戶超級工具——支付寶內,兩部分業務融合交織在一起,如何做到有效分拆這是一個難題。
周小川指出,央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幫助建立競爭性環境,使得最優的技術順利凸顯和發展,通過競爭選優來實現應用更好的技術。
監管機構,如何既維護建立優良競爭環境,又能激發“科技金融”巨頭的創新與動力,還能防范金融風險,這也是一個大課題。
未來螞蟻金融等科技金融巨頭如何蛻變,金融如何造就好的社會。這個事兒,看似離大家很遠,其實關系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
參考文章
1|中國人民銀行,《2018年金融穩定報》
2|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征求意見稿)》
3|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的說明
4|原央行行長周小川文章,《周小川:信息科技與金融政策的相互作用》
5|財新周刊,《萬億備付金切換》
6|虎嗅APP,《螞蟻脫了“金殼”》
7|羅伯特?希勒,《金融與好的社會》
8|證券時報,《央行王景武:金融控股公司管理辦法出臺“會很快”》
9|億歐智庫,《解密萬億獨角獸——螞蟻金服企業案例研究》
10|《中國企業家》,封面文章《螞蟻不想成為大象》
責任編輯:陳鑫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