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 馮櫻子 北京報道
近期,基金代銷行業正在迎來重大變化,部分銀行收緊了超風險評級購買公募基金業務。
6月13日,《華夏時報》記者從幾家股份制銀行獲悉,目前有銀行手機渠道新增了雙錄功能、禁止65歲及以上投資者超風險交易公募基金;也有銀行需要簽署風險不匹配警示函等。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銀行在收緊超風險評級申購的同時,往往會加強對投資者的風險提示和教育,使投資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公募基金的風險和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這將有助于投資者做出更加理性的投資決策,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視風險。
部分銀行超風險評級購買公募基金收緊
近期,民生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和微眾銀行等部分機構超風險評級購買公募基金條件趨嚴。
6月13日,一股份制銀行北京某網點客戶經理介紹,對于銀行理財產品而言,絕對不能超風險申購,同時超風險購買公募基金需要錄音、錄像。
就公募基金而言,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結果為A1級別,在購買風險等級為R2及以上產品時,系統會提示不允許購買高于其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結果為A2、A3、A4級別,超風險暫不限制,但客戶手機銀行申購超風險基金時需要完成在線雙錄或測評。
其中,手機銀行超風險交易公募基金流程嵌入自助“雙錄”功能,是2024年4月16日晚間上線。在此之前,超風險評級購買公募基金則有“取消購買”“風險評測”兩項選項提示。
在測評方面,該行每天最多可進行2次風險評估,每年最多8次。但如果短期內第二次高于第一次的風險評級,銀行內部也會進行核查。
此外,該行柜臺、個人銀行PC版等渠道均不支持超風險購買公募基金,且自3月21日起禁止65歲及以上投資超風險交易公募基金。
“現在對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很嚴格。”另一名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行里要求不得給投資者推薦超風險評級產品,客戶通過手機銀行自行申購時也增加了風險提示,提醒客戶“需自擔風險”,客戶同意后才能繼續購買。
同時,該客戶經理提到,風險評級體現客戶風險承擔能力,不建議投資者進行超風險評級購買產品。
公募基金的風險等級通常分為R1至R5,其中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和混合基金的風險等級分別為R1、R2和R3,而主動股票型基金、大宗商品型基金、黃金基金和REITs通常為R4,金融衍生品和杠桿基金則為R5。
值得一提的是,公募基金的風險評級也存在一定的主觀性。例如,同一支基金在不同銀行APP上的風險評級可能會有所不同,這可能是由于各銷售渠道對同一產品的風險定級標準不一致所致。
江瀚提到,銀行收緊超風險評級申購公募基金可能對銀行的銷售業績產生一定影響。一些投資者可能會因為無法購買超出其風險評級的公募基金而選擇其他投資渠道或銀行。然而,從長期來看,這種做法將有助于銀行建立更加穩健和可持續的銷售模式,維護銀行和客戶之間的良好關系。
整頓銀行代銷基金亂象
“近兩年資本市場波動,基金表現也欠佳,相關投訴量增加,因此行里進行了調整。”一家股份行的理財經理提到。
2023年,多家銀行因基金銷售業務違規被罰。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去年8月底,各地證監局對銀行開出的基金銷售業務違規的罰單超過30張。其中,20多家銀行因基金代銷違規被監管“點名”,無證上崗、銷售誤導、合規風控管理不到位等成為違規“重災區”。
被“點名”銀行以城商行、農商行為主,但也不乏一些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有些銀行一年內多次收到“罰單”。
從處罰披露的具體信息來看,相關人員“無證上崗”成為處罰的重災區,包括基金銷售業務部門負責人、分支機構基金銷售業務員部門負責人、基金銷售合規風控人員等。
此外,在基金代銷的過程中,部分銀行存在銷售不合規的問題也較為突出。有些城商行存在內部相關“營銷指引”中對基金推介的話術設計不規范,部分用詞可能對投資者產生誤導等問題。
從投資者角度來看,不少銀行客戶抱怨,家中老人被銀行工作人員誤導購買基金產品導致嚴重虧損。
其中,有網友在社交平臺表述,三年前老人被忽悠購買基金,目前虧損5萬多元,據老人表述,對方以“定期存款綁定產品”的名義讓其以為,只有購買這款基金,才能存入定期存款。
同時,不少網友留言均表示有類似情況。其中一網友表述,看到老人手機中有基金買入短信,以為老人跟潮流,結果一問,老人什么都不知道,以為購買的是利率較高的定期產品。
有分析人士表示,去年資本市場波動較大,基金投資者虧損的情況增加,從保護投資者權益的角度出發,監管方也加大了基金代銷中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
對于基金銷售當前存在的諸多亂象,各地證監局也紛紛強調,各家基金銷售機構應嚴格對照基金銷售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流程,增強合規管理能力,執行合規管理要求,強化人員資質管理,杜絕相關問題再次發生。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指出,近年來,隨著基金代銷業務快速發展,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銀行機構在開展基金代銷業務方面存在專業人員配備不齊、業務風控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和規范等違規行為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銀行需要嚴格落實落細基金代銷業務監管要求,加快補齊內控制度短板,配備專業、綜合素質高的銷售人員,健全風控體系,落實好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
目前,銀行仍是基金代銷的主力軍,業內人士認為,在基金銷售格局日益激烈的當下,銀行應該在合規代銷的基礎上,持續提升基金代銷能力,同時理財子公司需提高投研能力,提升產品質量。
責任編輯:孟俊蓮 編輯:張志偉
責任編輯:李琳琳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