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秦燕玲
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日前發出的手工補息“禁令”引發多方關注,目前距離4月底的最后限期僅1周有余,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多數銀行正著手自查。
不過,手工補息所代表的高息攬儲僅是表征之一,銀行機構的規模情結、部分企業借助優勢地位低貸高存賺利息收益等多重因素造成的資金空轉沉淀現象更加值得關注。
證券時報記者采訪得知,企業通過低貸高存賺利息收益的“手段”頗為豐富。對于這種現象,金融管理部門目前正從存貸兩端對利率水平加以規范性引導,工信部等行業主管部門也在通過修訂部分制度安排,進一步保障中小企業權益。
受訪人士建議,未來還可進一步優化對大型企業的利潤考核,使其更加聚焦主業。在完善銀行機構管理考核機制的同時,繼續調降存款利率以壓縮“資金空轉”空間、控制貸款投放節奏、整頓貸款市場競爭秩序,仍將是治理本輪資金空轉問題的切入點。
銀行操作“自相矛盾”
“即日起,銀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戶承諾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權上限的補息。此前違規作出的補息承諾,在付息日一律不得支付。銀行應立即開展自查,并于2024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4月8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出《關于禁止通過手工補息高息攬儲 維護存款市場競爭秩序的倡議》(下稱《倡議》)。
記者了解到,手工補息原本是銀行在存款業務核對時,對業務操作失誤的勘誤方式,但一些銀行工作人員為了完成攬儲任務,會將手工補息作為一種利息補貼的方式,變相繞開銀行內部定價授權上限規定。通常,手工補息在季末業務量較多時發生,可以減少上級行抽查概率。
一石激起千層浪,原本“藏在抽屜里”的協議被置于臺前,指向銀行業長期存在的高息攬儲和變相攬儲現象。但與之相背的是,存款利率下行是當前的行業大勢。
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商業銀行凈息差降至1.69%,為近20年來最低水平。貸款利息收入與存款利息支出之間的差值是銀行最主要的利潤來源,差值降低意味著銀行盈利空間不斷被壓縮。在此背景下,去年全年,銀行業分別于6月、9月、12月三次主動下調存款利率,中長期存款利率已進入“1”區間。以國有四大行為例,整存整取兩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存款利率分別為1.65%、1.95%和2%。
一面是利潤空間被壓縮,一面是主動推高付息支出,銀行機構自相矛盾的操作造成的“資金沉淀空轉”爭議已引起金融管理部門的關注。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日前表示,當前信貸需求較前些年有所轉弱,信貸結構也在優化升級。但各方面對變化還有個認識、適應的過程,一些銀行在經營模式和內部考核上仍有規模情結,超過了實體經濟的有效融資需求。
企業低貸高存
“套路”深
《倡議》下發后,多數銀行已開始著手整改。“我們接到部分合作銀行的通知,之前承諾通過手工補息的方式補貼存款收益無法履約了。”北京一家大型公司財務部門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去年如果存貸利差超過50個基點(存款收益大于融資成本支出50bp),我們就會做,一般通過存款質押開立銀行票據再貼現、存款手工補息等方式賺存貸利差;自從聽說銀行接通知要自查整改手工補息,公司內部評估后也覺得未來賺存貸利差收益的空間會收窄。”
另有北京的銀行網點員工透露,目前銀行內部在自查整改存款手工補息情況,“總行給我們的要求是,4月8日之后不允許再新增通過手工補息的方式拉存款,4月8日之前簽的手工補息合同目前還能正常履約,但具體執行到什么時候還在等總行通知。”
對于銀行手工補息變相高息攬儲,銀行也覺得“有苦難言”。上述銀行員工表示,沒有銀行愿意付更高的成本拉存款,但基層分支行、網點為了完成存款任務有時候會不得已為之。手工補息在國有大行、股份行中較為普遍,補息的對象基本都是央國企、大型上市公司,它們的議價能力和談判優勢較強。
記者了解到,此前企業通過低貸高存賺利息收益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存入一筆定期存款或保證金存款,并以此在同一家銀行開出銀行承兌匯票,然后再去另外一家銀行將票據貼現,貼現出的資金再存入銀行賺存款收益。另一種是通過信用證福費廷業務賺利差,其本質與第一種的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業務相似,但優勢在于福費廷貼現融資的期限可以長達一年,而銀行承兌匯票最多不超過6個月。
“這就相當于企業貼現拿出來的錢再去做存款,福費廷業務可以讓企業賺一年的存款收益,而銀行承兌匯票最多賺6個月的存款收益。”一股份行對公業務條線人士對記者解釋,企業能做資金空轉套利,本質還是因為資金的成本收益出現“倒掛”,1.7%左右的票據貼現成本倒手換來2%~3%左右的存款收益,對企業的“誘惑”還是很大的,其實看看企業財報里的財務費用、利息凈支出指標就能看出端倪。
此外,亦有部分大型企業通過在債券公開市場發行超短融募集超低成本資金,轉手買入銀行理財賺取利差。“超短融對資金用途沒有那么嚴格的要求,通常被發行人當作企業流動性管理工具,但如果發債成本非常低,也會被個別企業用來套利。”北京一央企財務公司人士對記者稱。
鄒瀾也表示,部分企業借助自身優勢地位,用低成本貸款融到的錢買理財、存定期,或轉貸給別的企業,主業不賺錢,金融反而成了主要盈利來源,這就容易形成空轉和資金沉淀,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
截至4月19日,Wind可查閱的滬深兩市上市公司2023年財務數據顯示,去年上市公司中,財務費用為負的公司有990余家,利息凈支出為負(通常是指存款收益大于貸款利息支出)的公司有910余家。
多部委
合力“見招拆招”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記者表示,當前存在資金空轉的根本原因仍在于有效融資需求不足,資金供給大于資金需求。
“除了少部分企業利用資金進行倒騰套利,更多的企業還是因為經營壓力加大,主營業務賺不了錢或不好賺錢,只有通過這種(金融)方式來增加利潤。”董希淼稱。
事實上,鄒瀾此前談及資金沉淀空轉時也表示,未來隨著經濟轉型升級、有效需求恢復、社會預期改善,資金沉淀空轉的現象也會緩解。
短期來看,要解決當前部分大型企業憑借自己的強勢地位賺取存貸利差導致資金空轉的問題,上述銀行對公業務條線人士認為,從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角度看,這是企業的市場行為,但相關部門還是應該加以引導,比如對央企進行利潤考核時,可以讓企業更加聚焦主業,考核扣非凈利潤;可以定期審核央企協定存款合同是否超過利率水平上限等。
為了抑制資金成本和收益的“倒掛”,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正從存貸款兩端對利率水平加以規范性引導。除了讓銀行自查整改存款手工補息外,記者還了解到,有部分省級自律機制對轄內金融機構發放貸款利率的下限做出規定,如有的地區要求一般性貸款最低下限利率不能低于同期國債利率的1.07倍,有的則要求最低下限利率不能低于同期國債利率。
不過,上述央企財務公司從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相比于通過存貸利差賺取收益,一些大型企業利用自身在供應鏈上的核心地位,在供應鏈業務中賺取金融收益的做法更值得關注。比如,明明賬上有不少可用資金,但在給中小企業供應商支付貨款時會先占款2~3個月,然后再以6個月期限的商業承兌匯票代替現金作為貨款結算方式。中小企業收到商票想要貼現,還要給大企業財務公司或銀行支付貼現手續費,讓本可以拿到現金的中小企業無端接受賬期,付出了額外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金融監管部門注意到資金空轉問題并采取措施外,其他部委也在行動形成合力。工信部4月18日發布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表示,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規模增長、賬期拉長,“連環欠”現象較為突出,擬針對上市公司中的大型企業,要求其將逾期未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的有關信息納入年度報告等信息披露文件中,大型企業的控股子公司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支付中小企業款項,參照大型企業適用本條例;對于上市公司中的大型企業未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在年度報告等文件中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的,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處理。
針對銀行機構,董希淼也指出,銀行一般有規模情結和速度情結,在資產荒的大背景下,如果制定過高考核要求,為了完成任務,資金就會超出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也會導致部分資金空轉。
“相關部門將加強對資金空轉的監測,完善管理考核機制。”鄒瀾稱。
此外,方正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蘆哲日前撰文指出,“盤活存量”或是治理本輪“資金沉淀空轉”的主要切入點。盤活存量既包括盤活存量貸款,也包括盤活存量貨幣,預計今年年內或繼續調降存款利率以壓縮“資金空轉”空間、控制貸款投放節奏、整頓貸款市場競爭秩序,理順存款和貸款兩類市場之間“降成本”的協同作用。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