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8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459億元,同比少增3498億元;7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65.77萬億元,同比增長8.9%。
專家認為,季節性原因導致7月份信貸投放總量偏低,后續隨著穩增長政策措施效果在年內逐步釋放,新增貸款有望保持適度平穩增長。著眼于為經濟復蘇創造有利的貨幣金融環境,降準降息均是可選項。
季節性原因致新增貸款回落
數據顯示,前7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6.08萬億元,同比多增1.67萬億元。7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459億元,同比少增3498億元。
分部門看,住戶貸款減少200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335億元,中長期貸款減少672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237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378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712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597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2170億元。
對于7月新增貸款出現回落跡象,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一方面是由于季節性因素,從歷史經驗看,7月信貸數據往往會有明顯回落。另一方面,居民消費信心處于恢復階段,居民相對于貸款傾向于先動用儲蓄;同時樓市銷售偏弱影響居民長期貸款表現。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提到,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超過3萬億元,7月是信貸投放的小月,季節性原因導致信貸投放總量偏低。同時,政策傳導還需要時間。7月底以來多項穩增長政策出臺,但是傳導到信貸需求還需要時間。
也有專家提示,高質量發展階段,貸款增長不是越多越好?,F在人民幣貸款余額約231萬億元,是2022年名義GDP的190%,社科院統計的宏觀杠桿率為283.9%,總量已經不少了。目前一些企業遇到的困難并不是簡單缺錢,而是債務過多、產能過剩、需求不足,這時繼續加大貸款支持并不能幫助企業擺脫困境,反而還會加大企業債務負擔,需要讓該出清的出清,能轉型的轉型,幫助企業增強發展的活力,才能從根本上夯實貸款穩定增長的基礎。
總體看,業內普遍的共識是,只要經濟發展指標總體穩健,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合理的融資需求得到滿足,就意味著信貸增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基本匹配的。
據記者對一些金融機構的調研,7月末相關金融機構普惠小微貸款平均同比增長約29%,綠色貸款平均同比增長約47%,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平均同比增長約42%,民營企業貸款平均同比增長約17%,均快于全部貸款增速,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展望后續,周茂華認為,年內新增貸款有望保持適度平穩增長,結構持續優化。擴內需、穩增長政策措施效果有望在年內逐步釋放,國內實體經濟投融資活動恢復,帶動實體經濟融資需求。
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并不弱
社融方面,初步統計,2023年7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65.77萬億元,同比增長8.9%;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282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703億元。
明明分析,7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364億元,同比少增3892億元,是社融主要拖累項。表外融資表現平穩。企業發債意愿有所回暖,但凈融多增幅度相對有限。地方債發行進度仍然偏慢,考慮到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求加快推進地方政府債的發行工作,預計8-9月政府債凈融資或有積極表現。
應當看到,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仍保持較快增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并不弱,衡量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要拉長時間、跨越周期看,不能僅看個別月份的短期信貸波動。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看,應當適當淡化對總量的關注,更多重視結構的特點。
M2方面,7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85.4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個和1.3個百分點。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7月新增貸款規模明顯偏低,導致存款派生放慢,帶動M2增速下行。與此同時,上年同期穩增長政策發力,持續推進大規模退稅,大幅推高2022年7月末M2增速至12.6%,高基數效應下,今年7月末M2增速下行屬于正常波動。另外,7月財政存款增加9078億元,同比大幅多增4215億元,也會對當月M2增速起到一定下拉作用。
王青表示,預計三季度監管層將通過適時降準、持續加量續做MLF等方式,及時補充銀行體系中長期流動性,支持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四季度降息有可能提上政策議程,主要目標是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特別是引導居民房貸利率持續下行,扭轉樓市預期,推動房地產行業盡快實現軟著陸。這對下半年穩增長和防風險都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李琳琳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