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315,我們幫你維權】近來,ETC糾紛、信用卡盜刷、銀行征信、保險理賠難等問題困擾著金融消費者,投訴多石沉大海、維權更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黑貓投訴】
老老實實做足功課再趕考。
文丨華商韜略出品人 畢亞軍
今天的中國,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團結一致,都需要愛國者、民族主義者。
今天的中國,也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全球視野、國際思維、專業技能,以及理性的頭腦、開放的胸襟……
【1】
一位投資者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表示自己不想活了,也不知道該怎么活下去。
一紙結算公告,讓她一夜間虧完幾百萬本金,還背上了幾百萬的負債。
導致悲劇的,是中國銀行(維權)推出的一款理財產品——“原油寶”。
有句警示理財風險的話叫,“你想他的利,他想你的本”。
“原油寶”打破了這句話對風險的想象力。
據《財新》引用權威渠道消息的報道,中行“原油寶”的總體損失接近百億之巨,6萬多抱著“抄底”、甚至大賺一筆心態的投資者,除了累計虧掉約42億人民幣的本金,還倒欠保證金接近60億人民幣,并順帶創造了一個人類歷史的紀錄:
以-37.63美元/桶,折合人民幣約-266元/桶為有效價格穿倉結算。
這也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WTI原油期貨合約上市以來的首個負值結算價。
虧到面都不想吃的投資者,不接受這萬萬想不到的苦果:一邊發起各種維權活動,到中行舉牌并高呼“還我血汗錢”,甚至以死相逼;一邊花式避免中行的清算,甚至有人采取這些年慣用的“財技”自保——離婚并凈身出戶,以此規避中行追討欠款。
目前披露信息看,特殊的市場動蕩是導致災難的原因,但中行的一系列不當操作以及專業欠缺,比如對客戶的選擇與風險教育,對自身經營風險的管理,包括產品設計與交易執行,尤其移倉時間的選擇,才是導致“原油寶”災難的關鍵。
一些原本應該愿賭服輸的投資者,也是因此才理直氣壯地要中行負責到底。
起初還對投資者一副“怪我啰”表情包姿態的中行,也正在博弈之中,尤其是在高度的社會關注中作出更大讓步。
報道顯示,已有原油寶投資人稱,自己接到了中行工作人員的電話,表示中行總行已決定暫不要求追繳保證金欠款,且欠款暫時不納入征信。
雖然這不代表中行會兜底虧損,但相比此前一度強硬要求客戶補虧的表態,一定特別擔心經濟問題變成社會問題的中行,理虧且有錯的自我檢討與認知已是顯露無疑。
輿論也普遍對中行在此事件的不當與錯誤、無知與懈怠指責有加。
因為專業及敬業的不合格,尤其風險意識和風控機制的薄弱,在國際金融市場,乃至產業經濟博弈中輸個底掉的案例,在我國金融和企業界其實并不在少數。
其中的一些案例,不但丟錢,而且丟人,讓“錢多、人傻,速來”,成為國際社會對一些中國機構與個人的標簽認知。
【2】
中行“原油寶”就已成為國際笑柄。雖然它自己可能不忘歷史,就無法面向未來,但百年后,也還會有學生和老師,有媒體將其作為反面教例中的經典案例。
有輸家,就有贏家。
有業內人士猜測,“原油寶”的對家是墨西哥投資機構。例證是,墨西哥總統洛佩斯曾在4月22日表示,墨西哥財政部購買油價期權賺到了1500億比索(約合62億美元),有望彌補原油出口收入的損失,并稱:
“這是個非常棒的決定”。
更多人則認為,“原油寶”是被美帝國主義割了韭菜。華爾街有群資本禿鷹,長期盯著中國投資機構的動態和漏洞,一有機會就吃人。甚至CME都有配合挖坑的嫌疑。
因為,4月3日,CME修改IT系統代碼,首次允許負油價申報和成交;4月15日,CME又對交易規則進行了修改。正是這兩次修改,才讓負價收盤成為現實。
有人因此建議中行起訴CME,理由是,交易所允許價格跌成負數開創了人類期貨發展史先河,放出了魔鬼,等于埋葬了以往所有的經濟學理論和交易方法。
但這更多只是情緒意志的宣達。CME的兩次修改都向全世界發布了公開風險警示,負數結算也并非專門針對“原油寶”,只不過“原油寶”最蠢,也接到了最鋒利的刀。
即便CME真的故意給中行挖了坑,也是《大宅門》里的那句話更適合中行:“我不能說你手腕太黑,只能說我道行太淺了。”
因為中行若能更專業并風控更好一些,是可以避過這個坑的,同樣開展此類業務的建行、工行也的確就成功避過了。
中行不是一般的銀行,它是中國全球化和綜合化程度最高的銀行。
靠著龐大的國內市場,中國四大行這些年包攬著全球最賺錢銀行的前幾名。很多人因此忘記“驕傲使人落后”,開始真正把帝國主義當成紙老虎,也不把摩根、美銀等等放在眼里。
“原油寶”扒掉了畫皮,讓我們看清自己全球最賺錢的銀行其實并沒那么強。
除了在國內豪賺甚至躺賺,別說賺全球的錢,哪怕賺亞洲的錢,都還差得遠。要從全球最賺錢,到像摩根、美銀那樣賺全球的錢,要向帝國主義學習的還很多。
包括更靠能力和努力,在國內領先的中國金融機構,也是很少在國際交易占到便宜。美國次貸危機期間,民生銀行信心滿滿地打到華爾街的門口去,一把虧掉將近10個億。
幾乎同時,中國平安為圓世界夢想,收購了橫跨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也被夸獎為金融界“豪華游輪”的富通集團,一下賠掉200多個億。而中國平安,已經是中國國際化、市場化程度最高,風險管理做得最好的金融機構之一了。
和金融業比,在世界級戰場輸得更慘的,還是廣大的土豪企業家。
比如原油期貨,10多年前就已挨過重刀子了。2004年,中國航油(新加坡)有限公司,就炒作原油期貨一把虧損了5.5億美元,不但直接把新加坡分公司虧沒了,還要讓中航油母公司幫忙還債,因為當時的新加坡分公司凈資產才1.45億美元。
中國企業前些年各種各樣的收購,也都是輸多勝少。
典型案例包括,2010年前后,鋼鐵、煤炭、有色金屬高景氣,國內眾多企業跑到海外,高價收購鐵礦、煤礦等各種資源,而且一出手就是幾十億、幾百億的大手筆。結果沒出幾年,大宗商品就進入周期低谷,收購也大多被深套。
進一步延伸到全球產業話語權的博弈,中國的道行也是不高。在自己擁有資源和供給優勢的領域,好肉賣成豆腐錢,稀土就是個例子;在自己擁有需求和購買力優勢的領域,豆腐買成肉價錢,比如鋼鐵業就長期被幾大鐵礦石巨頭卡著脖子。
中國企業在全球舞臺道行不夠的表現包括但不限于:對國際政治政策、法律法規的欠缺和傲慢;對國際資本市場和國際市場經濟規則的不專業和不尊重;本該緊密團結、一致對外的統一戰線,往往變成相互斗爭的自相殘殺;以及相當有普遍性的賺快錢、炒短線。甚至:
某些國際交易,做好交易本身不是目的,做交易的人通過交易撈好處才是目的。一樁交易按原則可做可不做,但做了就有上億甚至更多的交易酬勞,那就做了吧。
【3】
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圍追堵截,刺痛了中國產業經濟,并且齊刷刷地把目光聚焦到核心高科技短板,但中國在產業經濟依然有短板的,遠不只是硬核的科技實力。
在世界經濟戰場的博弈中,我們的軟實力同樣甚至更加相對薄弱。
華為、阿里、騰訊、復星等少數成功者之外,大多數走向海外的中國企業家,似乎至今都沒找到如何被海外社會歡迎的辦法,更不要說贏得尊敬。
一些在國內光環等身的企業家,在國際上是不受歡迎的。他們熱衷到世界舞臺秀肌肉,展示自己如何成功,以及擁有的實力。但這些展示非但沒贏得尊敬,反倒激發羨慕嫉妒恨,甚至是敵意。
開口就“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我的家人也用蘋果”、“我們還只是一個小樹苗”的任正非和華為,一夜間成為美國“公敵”,一定程度上也是托了這些實力秀們的福。
這方面,黑石創始人蘇世民,是個值得學習的榜樣。
最近,借著自己的專著在國內上架,蘇世民大火了一把。他先是拉上高瓴資本的張磊、萬科的郁亮搞了討論會,然后又拉上紅杉的沈南鵬到抖音直播對話。
不過,蘇世民既沒展示財富實力,也沒講述英雄史,而是探討世界、洞見未來,彰顯仁義禮智信。幾場對話下來,無數中國網民都變成了他的粉絲,覺得這個老頭才配得上做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但這位看上去更像個學者和姥爺的老頭兒,賺錢做生意的道行可不是一般的深。
2007年,警覺到金融市場可能災難來臨的黑石,為在風暴前籌錢保命抓緊啟動了IPO。當時還在籌辦的“中投”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斥資30億美元認購1.01億股,為黑石IPO充當了基石投資者。但很快,中投的賬面虧損就超過20億美元,浮虧近80%。
幸虧中投財大氣粗咬得住蠻,不但絕不割肉,還在黑石跌到每股幾塊錢時,繼續增持了2.5億美元,最終在2014年成功解套,獲利退出。消息顯示,中投虧損期間,前總理朱镕基還曾兩次對前往清華參加會議的蘇世民提問:黑石的股票什么時候能夠漲上來啊?!
或許是為了揚眉吐氣,2014年中投獲利退出后,蘇世民當即在北京的發布會上,高聲強調:“我們的股票為中投創造了35%的總體回報”。
7年,才35%,年化收益率還不到5%,但中投已經是贏得漂亮了。不但通過黑石獲得了更多通往國際市場的機會,同時,也跟著學到了一些薅世界級羊毛的經驗。
但真正的贏家還要算黑石。
仰仗中投的關系,這些年,它在中國可謂是要風有風,要雨有雨。光是出售旗下資產給中國企業,就賺得比苦守它7年的中投還要多得多。
比如,2015年將旗下紐約華爾道夫酒店以19.5億美元倒賣給安邦集團;2016年以65億美元將旗下希爾頓25%股權賣給海航集團。2017年以138億美元向中投公司出售旗下的歐洲倉儲公司Logicor。
其中的前兩筆交易,可是把兩個買主坑得不一般的慘。
蘇世民的這次高調,顯然也不是來好為人師,跟中國年輕人交個朋友的。只不過,這次和過去走高層路線不同,他選擇了跟人民群眾打成一片。
【4】
一位企業家曾同我分享他對中國企業的一個憂慮:太多人憑借巨大的市場和高速起飛的經濟,太快、甚至太輕松地成功,并且擁有了大量財富。
他認為,這會帶來三個問題:一是養成賺快錢和短期思維偏好;一是讓企業家們盲目自信,覺得做好企業經營是件容易的事;一是忘記風險的存在,不覺得自己會失敗。
他說,這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向更高層級跨越會是個很大的挑戰。
另外,他還擔心富起來的中國人,對資本的認知跟不上財富增長的步伐,尤其是規則、風險意識。這會進一步滋長投機炒作思維,制造經濟麻煩,甚至是社會問題。
投資者自身的規則、風險意識淡薄,投機、賺快錢思想濃烈,也是“原油寶”等類似事件頻頻上演的原因之一。包括這兩年讓很多居民遭災、讓政府頭疼不已的P2P,也是如此。
對很多投資者來說,“原油寶”的巨虧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即便銀行及其職員在推銷產品時只談了收益,沒談風險,但中行網站對原油寶的產品介紹顯示,關于投資者風險提示的信息雖然不夠突出,卻也并非沒有,或被刻意忽略,甚至隱瞞。
包括原油寶產品設計及交易漏洞,芝加哥交易所的負價提示,很多也早就是公開的信息。只不過問題沒發生,或者問題沒那么大,就不太有人在意并且追根究底,預想可能發生的萬一。
這當然不是要為中行開脫責任,而是即便中行是騙子,投資者也至少可以有不參與的權利。甚至可以想象,如果最終的結算機緣巧合地變成了投資者爆賺,還會有人拉橫幅、要說法,指責中行的產品設計與執行有問題嗎?
賺了是自己厲害、有本事,賠了就怪別人,甚至找政府。這不在少數。
2005年10月,深圳萬科“17英里”被推到風口浪尖之上:開盤當天,其售樓處就被購房者砸爛了。原因是,購房人大量涌入,萬科卻捂盤惜售。原本想抄底占便宜的購房者,因此一邊高喊萬科無良,一邊親自動手教育,而且下手極狠:
當時的報道是,“售樓處設施完全被毀”。
買不到低價的房,要砸售樓處,開發商保不住高價,售樓處也要被砸。
同樣是萬科,2008年9月,它在杭州以最低“7.5折”推出了四個樓盤的226套小戶型房源,低價房面世的第二天,萬科售樓處,以及杭州辦公區都被一通亂砸。
所謂投資有風險,所謂契約精神,所謂愿賭服輸,都只是紙面上的事,別人的事。
股市也一樣,炒概念、炒題材,上市公司胡作非為,監管不嚴當然負有重大責任,但“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也是被監管喊到耳朵都聽起繭子了,可就是沒什么人聽。
所謂投資者保護,最好是你要:保我只賺不虧。
炒作ST炒成了退市,也不是自己投資的錯誤,而是為什么要退市?康美、樂視造假,如果沒有持有它的股票,就罵它是無良公司,如果持有了,就罵查出它問題的人,那么多造假的,為什么查它一個?
證監會首任主席劉鴻儒曾回憶,股市剛開時的無奈:賺大了不會有人感謝我們,但虧大了就會有人來圍我們的樓。
差不多30年了,這些事情似乎并沒有與時俱進的全面提升。
市場不相信眼淚,法律框架下買賣自愿且自負盈虧,交易公平也包括不同情弱者……這都是成熟市場體系的根基。我們的這個根基建設,依然是任重道遠,甚至要從娃娃抓起。
【5】
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成功也可能是失敗的爸爸。
中國經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代表可以一直巨大成功。在必將加速融入的世界,我們在眾多領域依然可以說還是個學生,走向未來的路,也不會比過去到現在更為順暢。
但在很多人眼里,中國已經是全世界的老師,是全世界最靚的仔了。
“剛剛、XXX又出手了,放倒XXX!轟動全世界!”、“剛剛,中國人攻陷了全球,同時震撼了世界!”“剛剛,中國干了一件大事,給了XXX重重一擊!”……
很多流行網文里,今天的中國和中國企業,不但每天,甚至每個小時,就要出一個狠招、干一件大事、而且每次出招都要放倒一個國家,而且誰不服就放倒了誰!
即使不被中國放倒,美國、歐洲,大半個世界,也都自己崩潰了,而且過去誰牛氣,現在誰就崩得厲害。
海外疫情肆虐期間,不但每天都有各種要求全世界抄中國作業的網文,甚至有人祝賀美國感染人數突破多少萬,恭喜特朗普終于崩潰了。
成天如此“鼓舞士氣”的,不乏坐擁百萬、千萬用戶,號稱自己已經引領和掌握輿論風向的自媒體大號,而這些文章更不乏10萬+、100萬+、甚至1000萬+的傳播。
其間洋溢的自大、排他、狹隘、偏激的民族主義,甚至是民粹主義,以及這些文章所引起的群情慷慨,用一句熟悉的話說,簡直是“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遺憾。”
日本在沖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后,也曾一度有些膨脹,要與美國在經濟戰場一決高下,甚至還產生了不屑于把自己歸為亞洲的反地理情緒。但盲目的自大,讓它很快付出巨大代價:
不但在挑戰美帝過程中很快敗下陣來,還交了巨大的學費。
包括當初實在有些膨脹時,在美國高價收購的一系列帝國主義權勢象征的超級地標,日本同學最后也都老老實實還給了美國人,送上門讓美國人宰了一道。
好在日本識時務得快,轉身夾起尾巴重新再來,老老實實向美帝學習,才避免了被甩出核心舞臺,并且悄悄在一些新的領域,比如各種關鍵材料與設備,包括金融資本上,構筑新的壁壘。
一位在中國市場長袖善舞,但卻栽在了華爾街金融機構手里的海外華人富豪,曾和我開玩笑說他當時的感受:
自己南征北戰,賺“社會主義”的錢,賺“帝國主義”的錢,沒成想最后一把就被“帝國主義”騙回這么多。這讓我更加深信一位中國前領導人和我講的話:和帝國主義打交道,要老老實實做足功課再趕考。
今天的中國,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團結一致,都需要愛國者、民族主義者。
今天的中國,也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全球視野、國際思維、專業技能,以及理性的頭腦、開放的胸襟……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