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凈值型理財產品火熱 發行數量同比增長超2倍

去年凈值型理財產品火熱 發行數量同比增長超2倍
2020年01月14日 07:45 新浪財經綜合

金融315,我們幫你維權】近來,ETC糾紛、信用卡盜刷、銀行征信、保險理賠難等問題困擾著金融消費者,投訴多石沉大海、維權更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黑貓投訴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胡琳    每經編輯 劉野    

  2019年已過去,回顧去年,對于銀行理財業務而言是改革進程中的一年,也是艱難的一年。

  對于任何一家商業銀行而言,資管新規等配套文件發布以來,給曾經以“剛性兌付”為金字招牌的銀行理財產品當頭一棒,打破剛兌、凈值化轉型對于商業銀行而言都是一個新課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9年凈值型產品發行量增長迅猛,截至2019年12月20日,2019年發行的凈值型產品較2018年增長近兩倍,但該產品發行量不足預期收益型產品發行量的四分之一。

  凈值化轉型提速明顯

  資管新規等配套文件發布以來,銀行凈值化轉型不斷加快,銀行凈值型理財產品發行數量不斷增加,2019年凈值型產品的發行節奏較2018年進一步加快。

  根據普益標準數據,截至2019年12月20日,商業銀行共計發行凈值型理財產品15430款,下半年以來,單月發行量基本穩定在1500款以上。其中,10月受國慶假期影響發行量較少。

  根據普益標準數據,2019年,全國360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發行理財產品81152款,較2018年減少12714款。其中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65722款,較218年減少23368款;凈值型理財產品15430款,較2018年增加10654款。截至2019年12月20日,2019年發行的凈值型產品規模較2018年增長近兩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9年凈值型產品發行量增長迅猛,但該產品發行量不足預期收益型產品發行量的四分之一。

  普益標準研究員陳飛旭告訴記者,雖然2019年凈值化轉型提速明顯,但整體轉型進度并不能完全達到預期。2020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最后一年,但銀行仍面臨著存量產品處置、新老產品接續、凈值型產品運營管理系統建設、投研能力培養以及投資者對凈值型產品接受度有限等諸多困難,銀行需要加快補齊短板,進一步提高凈值化轉型速度。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2019年凈值型理財產品的發行量及存續規模均大幅提升,但是距離監管要求仍有較大差距。2020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最后一年,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壓力加大。小型銀行理財產品轉型速度較慢,投資者對凈值型產品的接受程度較差,銀行發行意愿不強。

  需要注意的是,銀行理財業務馬太效應持續上演。

  從2019年銀行資管市場發展情況來看,理財規模排名靠前的10家銀行所占市場份額持續保持在60%以上,而規模排名靠前的50家銀行更是占據著高達90%以上的市場份額。此外,對比規模排名靠前的100家和50家銀行機構的市場份額,在機構數量翻倍的情況下,市場份額僅提升了5個百分點左右,側面反映出了銀行資管市場的頭部效應比較明顯。

  2019年,銀行資管行業的發展頭部效應依舊明顯,且隨著理財業務轉型以及理財子公司的設立,行業市場集中度或將進一步提升。

  理財子公司產品多為固收類

  2018年12月2日《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正式發布,銀行理財業務正式步入子公司制發展時代,各商業銀行紛紛開始了理財子公司的籌備建設。

  自2019年6月3日,首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建信理財開業以來,理財子公司陸續入局。12月理財子公司加速進場,興銀理財、寧銀理財、杭銀理財相繼獲批開業,信銀理財、南銀理財、蘇銀理財、平安理財則相繼獲批籌建。截至12月底,共有11家理財子公司獲批開業,5家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

  根據普益標準統計,目前,已有多家理財子公司開業運營,截至2019年12月20日,已開業的理財子公司共新發產品196款。從產品投向類型來看,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以固定收益類和混合類產品為主。固收類產品最多,有150款,占比76.53%;其次為混合類產品,有45款,占比22.96%,明顯高于凈值型產品整體的混合類產品發行占比4.27%;權益類產品僅有1款,由工銀理財發行。

  陳飛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凈值化轉型后,投研能力取代預期收益率成為投資者最關注的問題。固收類資產投資銀行的傳統優勢領域,而權益類資產投資則較少涉及,相關投研團隊建設普遍存在不足,當前階段銀行多通過FOF/MOM模式進行權益類投資,孱弱的投研能力難以支撐大量權益類產品的發行。同時,投研能力不足并非權益類凈值型理財產品發行數量較少的唯一原因,投資者對權益類產品接受度不足也是重要影響因素。我國投資者整體風險偏好較低,即便投研能力較強的公募基金,其產品依然以貨基和債基為主,權益類基金占比較低。銀行理財投資者整體風險偏好更低,對缺少剛兌的凈值型產品的接受度有限。凈值型產品中權益類產品風險又顯著高于固收類產品,投資者對權益類產品的需求遠不及固收類產品。

  劉銀平在報告中指出,截至12月底,國有5大行理財子公司及招銀理財均面向公眾發售了公募理財產品,已發行的產品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門檻偏低,1元起購產品占比超過一半;二是風險偏高,PR3風險等級產品占比在一半左右;三是封閉式產品期限長,平均期限超過650天;四是固收類產品占比超七成,但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在增加。

  劉銀平告訴記者,首先,銀行理財的客戶群體大部分都是穩健型或保守型投資者,固收類理財產品的穩定性更高,符合大部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其次,銀行的投資優勢在固收領域,在權益類投資方面的投研能力相對欠缺,而且過去銀行公募理財不能直接投資股票等權益類資產。所以,未來固收類資產投資仍是銀行理財的業務重點,不過權益類投資領域是理財子公司未來業務增長點及差異化競爭方向,股票等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會逐漸提升。

責任編輯:趙子牛

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1-16 博杰股份 002975 34.6
  • 01-15 斯達半導 603290 12.74
  • 01-14 玉禾田 300815 29.55
  • 01-14 澤璟制藥 688266 33.76
  • 01-14 有方科技 688159 20.35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