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出臺以后,銀行理財子公司成大勢所趨。股份制銀行沖在前面最積極,中小銀行也躍躍欲試,國有四大行卻“罕見”集體缺席。
作 者 :徐 巧
來源:新浪金融研究院(ID:sina_jinrong)
截至8月底,A股上市銀行中目前有11家銀行正式公告,擬設立資管子公司。其中包括7家股份制銀行:招商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3家城商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以及唯一一家國有大行——交通銀行。
四大行為何遲遲按兵不動?銀行新設立理財子公司存在哪些內部利益博弈?打算從母行剝離出去的理財子公司又面臨哪些實操困難?
中小行難舍牌照情結 四大行顧慮同質化競爭
監管細則未出,跑馬圈地先行。
雖然銀保監會已起草《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但政策具體何時出臺,仍需等待。事實上,早在資管新規出臺后,股份制銀行就接踵發起公告,擬設立資管子公司。理財規模位居市場第二的招行在今年3月打響“第一槍”,其他銀行隨后爭相跟進。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四大行卻遲遲按兵不動。
“股份行和中小銀行對金融牌照有很強烈的情結。”一位國有大行資管部人士分析指出,理財子公司作為一項新的金融牌照,對于很多銀行有很大吸引力。相比之下,四大行在七大主要金融牌照(銀行、證券、期貨、保險、基金、信托、租賃)布局較早。在理財子公司成銀行資管新趨勢后,股份行著急跑馬圈地,實則是為日后擴大綜合經營打下基礎。
“四大行的理財規模加起來將近10萬億元,約占整個銀行業資管體量的1/3。未來,如果理財子公司真正落地,四大行應該不會缺席。”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新浪財經分析指出,四大行暫時未公告擬設立子公司,不代表沒有參與意愿。四家銀行旗下目前各類牌照較為齊全,資管新規執行的難度也相對其他銀行要小一些,在申請子公司的時間安排上或許沒有那么急迫。
相比于搶跑拿下一塊新牌照,四大行目前考慮得更多的或許是理財子公司的戰略定位問題。
按照理財新規意見稿,未來銀行理財將分為公募與私募產品。單只公募理財產品的銷售起點由目前的5萬元降至1萬元。有市場人士認為,通俗來理解,銀行資管子公司的牌照可能相當于“公募+私募”結合體的定位。當然,銀行資管子公司具體經營范圍仍需等待監管裁定、細則出臺。
不難發現,四大行旗下均有公募基金,分別是工銀瑞信、農銀匯理、中銀基金和建信基金。那么,一旦成立銀行系資管子公司,在公募產品領域,是否會在母行內部體系下產生同質化競爭?
如果兩者未來業務趨同,母行作為股東,在資源配置和傾斜上可能會面臨此消彼長的取舍。“關于子公司的定位,這也是我們集團內部目前在思考的問題。”一位國有大行資管部門負責人此前對新浪財經表示。而有此擔憂的絕不僅僅是四大行,目前共有14家銀行持有公募基金牌照。
子公司變總分關系為互相獨立法人 銀行部門利益需重新協調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如果進一步探究銀行資管子公司的動機,還涉及到銀行內部各業務條線的利益博弈。
“資管部究竟干了什么?錢基本靠個金部和私行部出來,資產端靠各地分行選項目。”對于銀行資管部門的業務發展,一家北方地區的銀行私行部老總頗有微詞。“這完全屬于瞎說!如果這些年不是靠理財產品,還有人愿意把錢放在銀行嗎?個金部還有存款嗎?”前述說法遭到另一家股份行資管部人士激烈反對。
盡管雙方說法均顯片面,有失偏頗。但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銀行資管業務的利益牽動各方神經。在過去的數十年,整個銀行資管走得幾乎都是“大資金池”和“大資產池”模式。理財產品通過配置非標資產提高收益。超出預期收益的部分,則劃歸銀行理財的利潤。
一位國有大行人士指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資管部的資金確實大多數來自于個金部和私行部。過往銀行理財的投資主要以信用風控為主,遵循的是信貸邏輯,走得是銀行貸款的老路子。這意味著,在篩選標的的過程中,尤其是非標類投資,主要靠各地分行拿項目。
“打個比方,如果一款產品給銀行客戶的預期收益是4.5%,但最后項目實際收益是6.5%,扣除產品本身銷售費、托管費用等成本1%,剩下2%收益將作為銀行的管理費。”該人士解釋道,雖然管理費收入是資管條線創造的,但都會記在相應的分行賬上。
尤其對國有大行資管部從業人員來說,薪資基本與職稱掛鉤,并未按照市場化薪酬機制運行。前述人士指出。
既然內部利益本來就難以調和,那么資管業務從母行剝離成立子公司,豈非更好?
“如果真成立子公司,那么本來在總行設立的資管部門,與地方分行就不再是總分關系,而是兩個獨立法人的關系了,有點兒像甲乙方關系,相互之間就需要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業務。”一位銀行資管部人士指出。
這產生的最現實問題是,銀行資管子公司成為了獨立法人,以前依賴于母行的關系幾乎不再行得通。從銷售端上來說,各地分行沒有必要再像服務母行一般,為銀行理財銷售拼命,子公司與分行變成了純粹的甲乙方合作關系。
按照以前的邏輯,盡管銀行理財業務是在表外進行,但利潤屬于銀行表內。
與利益直接掛鉤的一個問題是,當銀行系資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和基金、信托等其他產品一并放在銀行代銷時,是否還能在渠道上享受更低的代銷費用呢?如果代銷成本保持在以前的低水平,那意味著母行本身將要讓利,個金部和私行部的收入會減少,“被迫”給資管子公司讓利;如果銀行理財產品的代銷費上漲至與基金等產品一樣,那么資管子公司的運營成本較以前將大幅上升。
“說到底,這涉及到銀行內部分賬的問題啊。”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說道。
銀行理財業務不良資產成謎 如何化解風險成棘手難題
比起戰略定位或者利益協調,各銀行資管部還有一個更加棘手的問題——如何處置不良資產。
“銀行的表內信貸都有撥備和核銷,表外理財業務并沒這個機制,但這不代表這里面沒有呆壞賬。”一位國有大行人士表示。
的確,回顧銀行理財的發展,最初由表內演繹而來。
2004年,央行放開存款利率下限和貸款利率上限,推動利率市場化,中小股份制銀行紛紛謀變創新。受限于存貸比等其他監管指標,銀行在探索中開始發行表外理財產品。當年,光大銀行一氣呵成推出國內第一只人民幣理財產品,標志著商業銀行理財元年的誕生。從2004年至今,銀行理財從千億元迅猛擴張至近30萬億元。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真要將理財業務單獨剝離、成立子公司,這里面的呆壞賬規模究竟有多大?又該如何化解不良?
“就我個人估計,銀行全行業的資管業務呆壞賬應該不低于3000億元吧。”前述國有大行人士進一步分析指出,若假設全行業30萬億元的體量,不良資產占比為1%,則呆壞賬在3000億元左右,但目前沒有一家銀行主動對外公布過資管業務的不良規模。
對此,一位股份行資管部人士表示,目前部門正在著手處理不良資產。另一位股份行資管部高管表示,雖然理財業務并未像表內信貸一樣有五級分類,但各家銀行內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劃分。就實操層面而言,銀行缺乏讓表外資產回表的動力,因為銀行將面對資本金壓力。“監管層應當雙管齊下,胡蘿卜與大棒都有才推得動。”
一位國有大行資管部人士透露稱,表外理財業務的標準一般嚴于表內,所以整體不良率不會高于表內。“因為是代客資金,資產審批標準因此要更高一些。”相比之下,一些股份行和中小行可能業務會更加激進。
盡管銀行設立資管子公司已成大勢所趨,具體到實操層面,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很多銀行可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一位資深銀行業內人士評價道。理財子公司要從突破制度障礙到真正落地,仍長路漫漫,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責任編輯:楊群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