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會滿狠批第三方支付:為金融亂象提供溫床

易會滿狠批第三方支付:為金融亂象提供溫床
2018年08月23日 15:15 中國網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今日,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在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發表了主題演講,易會滿表示規范支付管理刻不容緩,他認為,當前治理金融亂象,需要固本清源和攻堅克難,而重要抓手和有效切入點之一,就是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支付管理。

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

  支付變革創新帶來積極作用

  支付是一種古老的經濟活動,從以物易物到貨幣交易再到非現金支付,人類社會生產方式和商業形態每一次大的變遷,都會在支付這個最基礎的領域體現出來。

  近年來,伴隨著金融科技的興起,我國支付產業進入創新變革、快速發展的興盛期。尤其是移動支付異軍突起,成為主體最多元、創新最活躍、產品最豐富的領域,不僅推動了電子商務、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的創造,而且在降低交易成本、增強交易便利性、提升經濟社會運行效率、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

  2017年,全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1609億筆、金額3760萬億元,近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達到37%和27%;辦理移動支付業務2762億筆、金額307萬億元,近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達到140%和115%;我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接近9億人。今年一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額突破40萬億元大關。總的看,我國支付行業已成為全球最活躍的區域支付力量,在支付便捷性、普及率及創新動能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除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迅速發展之外,在這場支付變革乃至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浪潮中,商業銀行不會缺席也從未缺席。

  支付市場亂象也為金融亂象提供了溫床

  金融是經營風險的特殊行業,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外部性。因此,目前世界各國對金融都實行持牌經營,而且對其實施最嚴格的監管。

  如果說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那支付系統就是金融的血管,正常的支付活動是保證經濟血脈暢通的關鍵。但當前,社會各界對支付的本質重視不夠、研究不夠、投入不夠。沒有充分認識到,支付是最核心的金融基礎設施,是金融之基、民生之需、穩定之本,是一個完整金融鏈條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支付聯結著資金和信息,聯結著信用和投資,關系著每個人和每個市場主體的切身利益,關系著整個經濟金融的效率與穩定。可謂“小支付、大金融”,“微領域、大影響”。不管技術手段怎么創新,不管模式生態怎么變化,支付的本質和邏輯沒有變,支付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會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支付就是金融活動的一個源頭。如果管控有力、創新得當,就會造福經濟社會;如果源頭泛濫,脫離河道,脫離金融本質和規律,就會帶來危害。

  當前支付產業在迅猛發展的同時,市場上也出現了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狀況,潛藏著不容忽視的現實風險。不容諱言,梳理這幾年來出現的金融亂象,一方面是由于資管與同業業務等過度創新帶來的,另一方面則是伴隨著支付機構的多元和互聯網金融突進帶來的。

  在監管理念、監管環境、監管技術與創新不能同步時,風險就如影隨形地產生了。特別是一些支付機構以支付之名、行金融之實,以創新之名、行違規之實,以普惠之名、行高利貸之實,對金融亂象的滋生及蔓延起到誘發和推波助瀾的作用,個別甚至嚴重危害到金融消費者的權益。縱觀近年來發生的非法集資、違規收單、客戶信息安全、洗錢,以及各種各樣的P2P、現金貸、套路貸、地下交易平臺等亂象,基本上都借助了違規支付尤其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支付工具。

  從微觀上看,支付亂象及危害主要表現在:一是存在放松支付資質問題。支付的基礎性地位,決定了其應有較高的準入門檻。大量沒有資本支撐、沒有從業資質和專業經驗的主體涌入支付市場,對法規缺乏敬畏,不受監管約束,沖擊了正常支付秩序。二是存在功能異化和監管套利行為。一些支付機構繞過監管邊界,游走于灰色地帶,行為功能異化,損害了支付安全和公平。如有的突破限制規定,延伸支付功能,變相地甚至公然地開展融資、理財、保險、基金等金融業務,加劇了金融風險跨市 ⒖縲幸蕩導。有的為實現自身利益和追求所謂的極致效率,在支付限額和賬戶分類管理上不執行規定,以弱認證方式為客戶開立全功能賬戶,突破小額支付范疇。有的大搞資金池,或者挪用客戶備付金,進行高風險投資或者放高利貸,通過所謂的“錢生錢”進行快速“造富”。有的甚至向非法集資、商業欺詐等非法金融活動提供便利。

  從宏觀上看,支付主體、渠道、場景、數據等多維度的碎片化,帶來支付清算體系的碎片化,以及整個金融資源的過度分散化,不僅會最終影響金融消費者的根本利益,而且會影響貨幣政策傳導和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影響金融安全和經濟穩定。

  需舉合力推進支付產業規范創新發展

  推動支付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助力治理金融亂象和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正本清源,精準施策。我們欣喜地看到,央行和監管部門在堅持強監管與促創新并重、完善頂層設計、規范市場秩序、消除風險隱患方面,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精準措施,并取得了明顯效果。如建立網聯平臺、備付金集中存管、優化牌照續展及市場退出機制、規范銀行等支付機構管理、加強個人賬戶分類管理、嚴查支付通道和接口“私搭亂建”等。作為不同類型的支付機構,均應切實擔當主體責任,合力推動監管要求的落地深植,共同引導支付行業規范有序發展。

  一是要不忘初心,回歸本源。服務民生、服務實體經濟運行是支付發展的初心和本源。在這一目標下,央行和監管部門應強化各類機構合理界定發展定位,嚴肅支付大小額分離和限額管理。銀行作為支付血管的主動脈,要強化行業自律,承擔好整個支付和經濟金融體系安全穩定運行的責任,處理好實現金融安全與追求商業利益的關系,堅守底線,保持定力。非銀行支付機構作為毛細血管,要堅持小額、便捷、便民支付的定位和發展方向,回歸支付主業,在與銀行的有效互補和良性競合中,共同打造安全、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支付體系,更好地為經濟社會“賦能”。

  二是要消除監管套利。應進一步加大支付亂象整治力度,抓源頭,出重拳,治重點,為有效治理金融亂象創造基礎和條件。包括提高準入門檻,強化持牌經營,凈化市場環境;根據資質能力,完善差異化業務準入,引導各類機構把握好安全與效率、創新與風控的關系;從事相同的金融業務必須接受相同的金融監管,堅守合規邊界和風險底線,消除套利空間;堅決打擊“偽普惠”,嚴格管控各種現金貸實際利率水平。

  三是要堅守賬戶管理的核心要求。賬戶是支付的基礎和“入口”,是支付安全的根基,是金融消費者的金庫。要以落實銀行賬戶實名制、現場KYC核查和保護存款人合法權益為核心,做好開戶管理。嚴格實施個人銀行結算賬戶分類管理,根據不同開戶渠道及核驗程度賦予不同的賬戶功能,運用好I、II、III三類賬戶,使金庫與錢包分離,真正建立起賬戶安全屏障。

  四是要嚴禁非存款類金融機構搞任何形式的“資金池”。從“錢貨兩訖”的現金支付轉變為信用支付,使支付行為具有了天然信用創造能力,同時支付伴生資金沉淀,由此產生了“資金池”,使得支付機構事實上具備了存款類金融機構的特征。因此有必要加強對支付機構“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監測和監管,嚴格落實備付金集中存管等制度,切實保障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傳導和客戶資金安全。(來源: 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易會滿 溫床 第三方支付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