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2020中國金融科技論壇”于9月8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負責人蔡普華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蔡普華指出,金融業正借助科技的偉力推動智慧化金融發展,通過構建新業態、依托新平臺,在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與雙向開放等方面取得積極的成效。
銀行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蔡普華表示,第一,要通過科技賦能金融業務,推動活躍客戶數量的攀升,帶動零售業務對利潤的貢獻度穩步提高,比如建行和招行今年上半年的零售業務占比均超過50%。
第二,助力數字化經營向縱深推進。科技在銀行中的角色正從前臺業務拓展至中后臺,通過強化數據中臺、業務中臺與科技中臺能力建設,實現更廣服務、更輕經營、更輕管理,我們可以看到,數據化、平臺化以及人工智能化賦能的成效非常顯著。
第三,技術平臺基礎的支撐進一步夯實。2019年,交行完成了1.81億張借記卡數據和高頻交易,從主機平穩遷移至分布式平臺。分布式平臺分流的借記卡交易量日常占比達50%,“雙十一”占比更是高達90%。
第四,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已經從線下人工優化服務環節進化到線上實時監測客戶體驗。蔡普華說到,“從線上實時監測的客戶體驗來看,要以用戶為本的服務理念,更加的深入人心,從線上的用戶服務環節,推進到線上實時監控優化客戶體驗敏捷迭代的環節。"
以下為演講實錄:
感謝主持人,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這次中國金融科技論壇。
這次服貿會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第一場線下主辦的重大國際經貿活動,更是中國在服務貿易領域標志性的國際化、國家級、綜合性展會。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之中,截至9月7日,全球新冠疫情確診病例已經超過2700萬、病亡率88萬的背景下,能舉辦這樣的展會也的確是難能可貴的。
可以說,以此為標志,我國已經形成了從北國到南疆(服貿會、進博會、廣交會)全方位、寬領域的對外開放發展三大會展經濟大平臺,為構建面向未來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發展新格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今天下午我們的論壇聚焦“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展開討論,很有意義,很有必要。下面我僅就“后疫情時代金融科技應用與發展”作一個分享。
當今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隨著“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創新的金融承接服務新成果不斷涌現。金融業正借助科技的偉力推動智慧化金融發展,通過構建新業態、依托新平臺,在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與雙向開放等方面取得積極的成效。
1995年,加拿大學者Tapscott等人最早提出“數字經濟”概念。25年過去了,以物流、信息流、數據流為基礎的中國數字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目前中國的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已達到35.8萬億元,占GDP的比重已超過了36.2%。在抗擊新冠疫情中,數字技術、數字產業和數字服務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數字經濟通過線上化、網絡化等無接觸的方式較好滿足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與辦公需要;另一方面,數字經濟的發展有效對沖了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據統計,2020年新春期間,中國遠程辦公人數已經超過3億人,在線教育和線上醫療呈現出超過600%以上的增長。電子商務、電子政務、智慧城市推動復工復產、復學復市功不可沒。今年上半年網上銷售額就逆勢上揚,增長了7.3%。
從國民的消費習慣來看,為了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環環相扣,不至于造成“脫鉤”掉鏈,多數企業紛紛開始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據IDC公司的調查,全球有超過一半的中小企業已有1/5的業務實現數字化。據“騰訊研究院”分析,目前中國已有47%的企業表示愿意增加至少10%的數字化軟硬件投入,通過提高數字營銷、數字化服務與數字化溝通能力,進行企業級數字化轉型,滿足日益擴充的數字化消費新需求。從這方面來說,中國數字化轉型非常快速。
從新基建領域來看,隨著全社會數字化轉型步伐的加速,新基建的需求不斷增加,尤其是5G、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更是如此。我國的5G用戶已經超過6,000萬戶,5G基站已經超過48萬個。據預測,未來6年,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的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將分別達到20%、30%和17%。誰能先抓住機遇、適應變化、擁抱趨勢,誰就能贏得“先機”。
與此同時,新基建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形成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的深入滲透。比如說“5G+工業互聯網”可以推動制造業創新發展。“5G+大數據+人工智能”為金融科技的發展打造可靠而快捷的平臺,有利于提升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伴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數據資產的積累,金融科技的發展經歷了從本世紀初IT電子化、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以及目前的全面數字化這四個階段。
疫情期間,銀行通過金融科技對內變革辦公模式,對外創新業務模式,在APP、公眾號的基礎上加大創新力度,不僅支持了“穩企業、保就業”等六穩六保任務的落地,也更多促進了普惠金融的“量增、面擴、價降”,有效緩解了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比如,交行在此期間完善了生物識別平臺,將人臉、指紋、聲紋等多模認證手段接入120多個業務場景,并充分發揮總行地處上海的主場優勢,在長三角區域推動交行金融科技產品--交銀e辦事嵌入到“人民城市”建設進程中去,朝著打造長三角居民最滿意的首選銀行目標去努力。交行兩大APP月活客戶近4,800萬。剛才兩張圖顯示了中國各類銀行對新興技術的運用前景廣闊、進展良好。在國家鼓勵創新創業及支付寶、微信、京東、美團等非金融跨界競爭的格局下,也倒逼和推動了各家銀行在支付結算、財富管理、小微普惠等領域各類場景的應用。正如交行任德奇董事長在上周人民網采訪時提到的:“金融科技的著力點就是為了提升客戶的滿意度”,良好金融服務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數據多跑路,讓客戶少跑腿。
金融科技在銀行業的應用持續深入推進,體現了卓有成效的價值創造。目前,金融科技在銀行業務的客戶營銷、產品設計、風險控制、成本管理、協作共贏五個方面均發揮出巨大的價值。首先,我們通過多方數據,從不同角度建立客戶畫像,識別行為偏好和風險特征,設計不同金融產品,形成個性化的品牌營銷策略,精準觸達不同客戶群體。其次,通過連接多維度數據發現數據之間的動態交互作用,有效識別客戶“風險特征”,進行貸前、貸中、貸后的全流程風險管理。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除了賦能C端、B端的個人與企業客戶,創造高質量線上線下打通的業務需求以外,科技賦能在推動金融服務G端的趨勢也是目前的一個關注熱點。智慧政務、智慧城市是金融機構當前極為重要的一個值得投入的領域,應該說金融服務的集成創新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通過“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打造智慧政務一站式的服務平臺。一方面利用科技賦能智慧政務、智慧出行、智慧校園、智慧海關、智慧醫療獲取綜合數據信息,另一方面通過連接財務、稅務、水務、用電等設備,結合當前經濟發展的特點,為客戶提供便利化、個性化的定制產品。
當然,金融科技的發展離不開良好金融監管的配套服務。梳理近年來金融監管的變化,從時間軸上來看,2015年,人民銀行發布了有關移動金融的指導意見,2019年,人民銀行岀臺《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9~2021年)》,2020年,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9個試點地區均已公布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項目,稱之為中國版監管沙盒。
監管政策鼓勵各家商業銀行開拓創新,推動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對于商業銀行推動智慧化發展具有業務引擎的作用,擁有強大的驅動力。第一,商業銀行正在以數據資源的積累為基礎,努力成為數字的運用、創新和創造的設計者。第二,數據資產已經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新的生產資料要素,需要研究數據資產的定價基礎和定價方法,提出數據資產的交易規則,推進數據資產市場化。第三,充分加強數據互聯互通,進一步推動數據線上線下融合,消除數字鴻溝與數據孤島。第四大力推動金融科技的產業化發展,推進數據資產的深度挖掘和有效運用。
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一個要通過科技賦能金融業務,推動活躍客戶數量的攀升,帶動零售業務對利潤的貢獻度穩步提高,比如建行和招行今年上半年的零售業務占比均超過50%。
二是助力數字化經營向縱深推進。科技在銀行中的角色正從前臺業務拓展至中后臺,通過強化數據中臺、業務中臺與科技中臺能力建設,實現更廣服務、更輕經營、更輕管理,我們可以看到,數據化、平臺化以及人工智能化賦能的成效非常顯著。
三是技術平臺基礎的支撐進一步夯實。2019年,交行完成了1.81億張借記卡數據和高頻交易,從主機平穩遷移至分布式平臺。分布式平臺分流的借記卡交易量日常占比達50%,“雙十一”占比更是高達90%。
四是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已經從線下人工優化服務環節進化到線上實時監測客戶體驗。從線上實時監測的客戶體驗來看,我們要以用戶為本的服務理念,更加的深入人心,從線上的用戶服務環節,推進到線上實時監控優化客戶體驗敏捷迭代的環節。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策略可以從如下四方面進一步推進:一是戰略謀劃上要落實數字化轉型思維,制定可實施可操作可落地的“十四五規劃”。大型銀行及主要股份行70%都已明確提出了數字化轉型或金融科技賦能的發展戰略,紛紛成立科技子公司,推動戰略落地。比如交行正在實行“一司二部三中心一研究院”【即:一個金科子公司,兩個管理部(數管部和金科部),三個中心(軟件開發中心、數據中心、測試中心)】的IT板塊管理架構,將業務與科技深度融合,推動創新轉型。
二是技術運用上,完善配套體制機制,探索新技術應用架構,構建新一代企業級分布式交易平臺。
三是數據治理上,完善頂層設計,以開放銀行、APIs(開放型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思路加強內外部數據“互聯互通”(to B C G端),充分釋放大數據價值潛能。
四是ECOS金融生態圈建設上,加大金融科技的資金與人才投入,構建FinTech創新發展的良性智慧金融生態圈。目前交行有9萬員工隊伍,我們的目標是培養1萬人金科人才,1/9的金科人才比例發展我們的數字銀行。
各位嘉賓、朋友們!盡管從全球范圍來看,世界尚未擺脫疫情的影響,但是放眼未來,只要攜手合作、同舟共濟,全球經濟與社會發展,終將迎來新的轉機。讓我們在探索金融科技的道路上一起前行,擁抱趨勢,以適應客戶需求的金融解決方案,去贏得我們的銀行業的發展先機,謝謝!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薛永瑋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