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地:出口導向型發展政策需要進行重大調整

周大地:出口導向型發展政策需要進行重大調整
2018年07月19日 16:27 新浪財經綜合

  2018年6月22日,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主辦的博智宏觀論壇第二十九次月度例會召開。會議主題為“擴大進口的意義和自美進口的潛力、結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原所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以下為演講摘編:

  中國主要的能源進口來自于石油,同時天然氣和煤炭的進口數量也在迅速增加。煤炭的國內可替代性非常強,煤炭的進口也主要是為了解決少數地方價格競爭的問題。這使得進口煤炭價格成為中國煤炭價格的上限,當國內煤價漲得多時,煤炭進口量增加就會對國內煤價有所擠壓。美國煤炭比較豐富且生產成本低,但美國煤炭運到中國相對距離較遠。根據當前的國內天然氣現狀,中國的天然氣未來十幾年將有較大的進口增量,其原因是國內天然氣大幅度增產難度較高,但仍有增產期望。雖然現在國內天然氣產量在1500億方,但現有天然氣產量構成中已經有三分之一以上是“非常規”天然氣了,考慮到頁巖氣地質條件復雜,預計難以出現頁巖氣革命。但是天然氣進口量有望從目前不到1000億方增加到2500-3000億方,總消費量5000億方以上。中國對于天然氣需求主要是改善能源質量,適應現在城市化和環境治理、低碳發展要求,但是天然氣本身可以視為過渡性能源,是不可以永遠用下去的。

  石油進口需求還有增量空間。目前石油凈進口超過4.5億噸,除了原油以外,還要進口一部分石油產品。現在國產石油維持2億噸左右,平均和邊際生產成本已經較高。石油增產是可以拱上去,但是保產就非常困難。尤其石油價格下降以后,中國從2.1億噸現在降到1.9億噸。現在看來,國產石油維持在兩億噸左右還是比較符合中國實際的,因為現在從石油勘探理論和實際的操作過程來看,根據中國的地質情況發展頁巖油是沒有科學依據。目前,石化產能規模擴張很多,據統計各個地方欲增加1.5億噸的加工能力,但是實際上現在的加工能力已經到8億噸了,利用率大概70%左右,以后有可能出現石油加工能力明顯過剩的情況。另外,汽車數量和石化需求還在增長,但石油增量的不確定性逐漸加大。如果按汽車來看,各方面認為中國雖然現在只有兩億輛車,有很大可能會再增加一倍以上達到5億輛左右。但汽車電動化有可能在2030年前出現市場翻轉,石油消費可能提前達峰。目前,石油進口量增加1億噸仍然是多數預測的低限。

  美國的能源出口能力還有待建設。目前美國天然氣的確有富余,但是它大量的出口還需要相應的設施建設,特別需要點對點進行項目設計,以長期協議為基礎。美國天然氣有可能具有競爭力,頁巖氣還有一定的擴張空間。但是從前一段時間來看,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到東亞的價格并不低,盡管美國國內天然氣價格在世界上是屬于很低的,但是如果加上中間運輸及處理等成本,理論上估計來講,它仍然具有一定的競爭性,但是以實際的執行情況來看,美國天然氣并也沒那么便宜。目前美國石油出口以品種調劑為主,同時賺取市場品種差價。并且,美國出口以化工原料油品為主,不適應原有煉廠裝置。現在頁巖油和石腦油的性能差異較小,美國現在大約按照石油原料出口,以石腦油這個角度來測算,有近兩億噸的出口量。然而原油出口只有幾千萬噸,但是它現在還要大量的進口石油,所以其凈進口量目前還有將近兩億噸。美國是否可以成為凈出口國取決于未來石油價格,樂觀的估計美國石油還有2-3億噸的增產空間。但我國即使打算大幅度的增加美國油氣進口數量,短時間內增加到億噸級水平也是非常困難的。這是因為需要逐個的項目進行商業評估和談判,而且需要大量的投資,存在市場風險。

  我國長期執行的出口導向型發展政策需要進行重大調整。原因是出口導向型發展政策曾經對引導中國產業結構升級,提高制造業品種和質量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拉動作用。但是長期執行高出口退稅政策,使制造業出現了出口優先的發展模式,制造業產品更新過多地依靠外部市場。另外,訂單出口加工把中國制造業平均利潤水平普遍壓低。這是因為出口產品有退稅空間,出口產品許多本身依靠退稅才能贏利,相應國內消費品也進一步壓低盈利空間。最后導致當加工出口占了很大的出口比例以后,國內制造業基本上形不成自主品牌,也抑制了自主創新。

  在傳統大宗消費領域長期處于低端劣勢。由于國外消費引導國內產業發展,高附加值產品的競爭優勢仍然掌握在外國企業手中。比如汽車領域現在雖然存在很多合資企業,但是它的技術儲備是非常多的。外方企業提前幾年把概念車發布出來,等到中國企業研發地差不多的時候,外方企業再提出比中方企業先進的新技術,使得中國汽車一直處在中低端水平。服裝,鞋,運動裝備等品牌優勢同樣也仍然以外方為主。中國市場本身才是國內產業自主發展的真正動力,白色家電就是一個好的案例。目前,中國比較成功的產品都是國內市場拉動并形成產業競爭力的,比如高鐵,工程機械和信息產業。但是,目前高附加值產品領域仍然主要由外國企業占有,包括工業生產設備,儀器儀表,關鍵材料,核心裝備等。

  低附加值產品數量擴張已經不能支持發展。目前我國制造業的數量已經達到驚人的高峰,基礎原材料和大宗商品占到世界產量的三分之一到一半,有的更是占到70%以上,但是制造業平均利潤率不到6%,許多企業沒有掌握研發資源和能力。人均GDP從目前不到9000美元如何增長到20000-30000美元,如果按現在這種產業結構和附加值結構下,我們不能靠進一步擴大制造數量,而是必須要靠提高勞動的價值量。西方面臨的價值附加和分配與多數人脫鉤,中國也要著力解決這個問題。回歸實業,調整價值分配模式是一個戰略性問題,需要經濟學的再創新。

  中國必須要引領消費市場的發展模式。中國不能重復西方的發展模式,西方國家是以奢侈消費拉動消費發展的,比如英國老百姓日子過得并不富裕,但是英國的奢侈品消費量巨大。我國要提倡綠色低碳消費模式,公平合理共享的消費理念,創造新的消費發展空間和需求,拉動技術創新。建筑、交通、智能化、健康、文化等領域都要有自己的消費創新,把新增的知識產權掌握到自己手中。只有消費質量領先才有真正的出口競爭力和比較優勢,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