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鳴:美國500億美元清單對中國直接影響不會太大

王一鳴:美國500億美元清單對中國直接影響不會太大
2018年06月23日 10:11 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訊 6月23日消息,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國誠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18年中期報告發布會”于2018年6月23日在北京舉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出席并發表演講。

  王一鳴表示,當前來看外部環境中最大的不確定性是中美貿易的摩擦,全球經濟與貿易應該說復蘇態勢還是比較強勁的。但也呈現分化的態勢,美國經濟很強勁,但歐元區和日本經濟并不好,同時新興市場的波動很大。

  對中國來說,最主要的是美國單方面挑起貿易爭端,而且最近宣布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關稅清單,從時限來看,可能很難規避。但總體來看,我個人判斷,500億美元對經濟的直接影響并不會太大。有很多測算機構測算后得到的結果表明,美國清單對經濟的影響大概是0.1到0.2個點,這對貿易和就業的直接影響并不大,但是它對市場預期和供應鏈調整的影響會比較大。

  以下為演講實錄:

  王一鳴: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同學,大家上午好!

  很榮幸能夠受邀參加今天的論壇,我參加過很多論壇,我覺得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論壇是堅持了最久的一個,我也是參加最多的,非常榮幸。

  經濟形勢它變化的邊際意義在增大,特別是5月份數據出來以后,引起了很多爭論,總體來說,供給端或者生產端數據是相對穩定的,但是需求端,包括投資、消費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回落。這個變化是周期性的還是趨勢性的,這是未來經濟走勢判斷很重要的依據。

  我們可以看到,上半年應該說延續了去年以來的平穩態勢,而且在一些方面還在發生積極的變化,比如,民間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增速在回升,這個就是供給端的、生產端的。民間投資應該說擺脫了過去兩年,2016年、2017年相對低迷的態勢,前五個月增長8.1%,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要高2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回升很重要的是制造業,這兩個指標是有對應關系的,制造業領域民間投資還是占主導地位,所以民間投資回升在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制造業的投資增長。所以前五個月,制造業投資也是加快的,這表明了市場的信心還是有的,經濟增長內生動力還是有的,從這個指標可以看出來。

  第二,結構調整還在繼續推進,新舊動能的轉換態勢應該說還是良好的,服務業保持了比較強勁的增長,工業內部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無論是增加值還是投資增長都比那些要快,一些新產品,包括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增速都很猛,工業機器人增長了85.8%,這也反映了產業端、供給端的一些變化。

  第三,企業的盈利應該說在繼續改善,隨著去產能、去庫存、減稅降費的落實,供需關系在繼續改善。產能利用率保持在高位,規范企業利潤前四個月增長了15%,因為5月份還沒公布,有一個滯后期,服務業的營業收入同比增幅也比較大。

  第四,金融風險防控應該說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加強金融監管、規范地方政府負債和企業效益回升的綜合作用下,非金融企業部門,我們說的企業部門,它的資產負債率,剛才彥斌的報告里也說了,資產負債率是下降的,當然他舉的另外一個指標,營業收入負債率并沒有下降,但是從資產負債率來說是下降的。宏觀杠桿率增幅趨緩,剛才也說了數字,我們也做了測算,去年4季度末,宏觀杠桿率環比還有輕微的下調,這個也是2010年首次環比的下調。

  地方的PPP亂象也得到了治理,現在財政部正在清理PPP項目庫,低質量或者民股實債的PPP項目都在清退。

  第五,就業形勢還是在繼續改善,無論是城鎮的調查失業率還是31個大城市的調查失業率都是下降的,但這個跟勞動力的供需變化是有關系的,現在應該說勞動力,新增勞動年齡人口每年都在收縮,給就業壓力大大減緩了。

  大家可能更關心我們面臨的不確定性和面臨的潛在風險,當前來看,從外部環境來看,最大的不確定性是中美貿易的摩擦,全球經濟應該說復蘇態勢還是比較強勁的,包括貿易,但是也呈現分化的態勢,美國經濟很強勁,可能二季度的數據公布以后,美國一季度2.3%,二季度會高于一季度數據,但是歐元區和日本經濟并不好,呈現一個分化的態勢。新興市場最近波動很大,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包括美元指數的上升,造成了阿根廷、土耳其貨幣的大幅貶值,出現了經濟的動蕩,土耳其也在申請IMF的援助,最近我看達成500億美元的初步協議。

  對中國來說,最主要的是美國單方面挑起貿易爭端,而且最近宣布500億美元的商品,加上25%的關稅,從時限來看,可能很難規避。總體來看,我個人判斷,500億美元對經濟的直接影響,我說的是直接影響,并不會太大,因為也有很多測算,對GDP、對就業、對貿易的影響,有很多測算機構,我看了多數的結果,對經濟大概是0.1到0.2個點,多數機構的測算,還有對貿易、就業的影響,直接影響并不大,但是它對市場預期和供應鏈調整的影響會比較大。這種市場預期從股市和債市,也會漸漸的有所反應,前兩天上證指數跌過3000點,深指跌過1萬點,有各種因素,這可能也是一個出發點。

  當然,對我們最直接的影響還體現在出口部門上,上半年5月份的外貿數據超預期,下半年加稅,企業提前出口,報告里面也說到了,搶跑,提前出口是有關聯的。這也預示著下半年的出口可能會有下降,增速可能會有下降。這是外部的不確定性,國內主要是在去杠桿背景下的內需增速放緩成為影響經濟最重要的因素。最明顯的影響是投資增速的下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前五個月降到了歷史的低點,6.1%的增速,我回想十年以前,我們都是兩位數的增長,投資都是兩位數增長,高的時候都二三十的增長,現在投資增速已經低于GDP增速了,這個還是名義增速,如果看實際增速的話,你再算一算,這個數字讓人覺得很擔心。

  這里邊影響最大的是基礎設施的投資,因為制造業投資是回升的,前五個月,民間投資帶動了大量制造業的回升,房地產投資高位運行,并沒有下降,當然,下半年也許有下降壓力,但是基礎設施投資回落幅度很大,而且基礎設施投資占比以前是比房地產投資占比低,現在已經超過房地產投資占比,這個就是跟我們去杠桿、清理規范地方政府債務,規范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融資行為是有關聯的。這也預示著下一步在政策調整上,也要注意這段傾向,我們怎么能夠有效的控制地方政府債務的繼續增長,又能避免投資的過快下滑,這是我說國內的一方面,投資的下行。

  第二個是去杠桿非對稱性,加劇了民營企業的融資壓力,所謂非對稱性就是它對國有部門、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它的影響不一樣。大家知道,民營企業很多融資,包括信貸是從非銀行的金融機構去獲取的,包括獲取的同業、表外這個渠道,現在去杠桿加快了這些領域的收縮,對民營企業融資應該說形成了很大壓力,而且市場利率也有上升,融資成本也在提高。

  第三個是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依然是值得關注的話題,現在最難的是搞不清楚,培勇專門搞這個的,他一定說的清楚,我說大數,30萬億,地方接近17萬億,這是法定債務,但是隱性債務規模多大呢?我看了很多報表,說的差距很大。我們這個報告專題一,閆衍報告里面也說到,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是21到30.5萬億之間,這是你們的測算,顯性債務的1.4到2倍之間,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得這個問題就比較嚴峻了。

  第四個是地方政府的債務,把隱性的這塊也考慮進去,債務壓力還是很大的。更需要注意的是,地區的不平衡,你這個是從全國來測的,我們也做一個調研,如果看某些省份的話,這個隱性債務規模更大了,比你這個范圍還要大。所以我覺得現在有些地方由于償付能力不足,一些地方已經靠借新還舊,借新還息來接續債務,在融資環境收緊的背景下,這種隱性債務的壓力也在增大,它成為一個風險的敞口,值得關注。

  第五個是宏觀經濟當中,房地產市場積累的矛盾在增多,過去房地產市場主要是從需求側發力,靠抑制需求,供給側用力不足,在很多地方出現了供需的背離,怎么抑制需求側呢?通過行政性的舉措,限購、限售、限價,這些調控措施造成的市場扭曲越來越嚴重,最典型的是一二手房價的倒掛,倒掛以后,人人都愿意去買房子了,本來他不需要的也去買了,一手房價比二手房價還低,很多地方是搖號,不需要也去搖號,搖一個號倒一手就變成錢了,這是行政調控帶來的一種扭曲。在房地產上又非常難,不調也不行,再加大力度也不行,處在兩難的境地。所以這個矛盾在積累,在增加,房地產也是一個風險的敞口,什么原因呢?因為銀行里面三大部分的信貸都是以土地和房產做抵押的,這個比重有多大?可以去測算一下,如果一旦出現問題的話,房地產對金融、對銀行的拖累會比較大。

  第六個是居民部門杠桿率的上升對消費的擠出效應,現在居民部門的杠桿率,按照(BIH)的數據,我們已經達到49%了,彥斌的報告從家庭支出的角度,跟美國接近了,這就說明我們的居民部門負債率已經很高了,而居民部門負債70%的債務來自房貸。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房貸或者居民部門的債務對消費有擠出。5月份消費數據的下降是不是跟這個有關聯?這個也值得進一步研究。

  展望全年,長半年6.7%到6.8%,應該說問題不大,下半年下行壓力會相應的增大,我們在政策上也要有底線思維,特別是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在增多,要有針對性的采取一些措施。

  當然,首先是要妥善的應對中美貿易的摩擦,應對貿易摩擦當前最主要的是要穩定預期,這是宏觀政策基本取向,不要輕易變,要堅持結構性改革、堅持結構性去杠桿的基本方向,同時也要有底線思維,要做好各種預案,有針對性的采取一些措施。

  第二個,積極的財政政策應該更加積極,下半年這種下行壓力的顯現,因為它有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很難去測算,比如,中美貿易的走勢會怎么樣?很難測算,所以要有預案。

  剛才報告里也提到了,要繼續加大減稅降費的力度,同時也可以再研究,我們看下半年的形勢,不是說再去擴大投資規模,不是再去增加投資,主要是建立企業的補償機制,如果中美沖突繼續擴大的話,強化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職工的培訓和再就業的機制,這個需要相應的投入。我覺得也需要繼續研究。

  第三個,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不能變,我們過去兩年好不容易得來的成果,去杠桿,不能輕易調整政策取向,不能因為市場有些反映就調整取向。但是政策的松緊搭配是可以做相應調整的,現在可能有些偏緊,我們說穩健中性并不是偏緊的貨幣政策,是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所以這種偏緊可能對去杠桿并不會有積極效應,因為它的市場利率提高以后,會進一步提高它的債務規模和負債壓力,所以在穩健中性的基調下,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我覺得是下一步要研究的。同時可以根據形勢的變化,適當降低準備金率,這也是可以研究的。

  第四個,要繼續推進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因為現在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破除無效供給加快處置僵尸企業方面,要加大力度,現在僵尸企業處置盡管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還不是很理想。二是債轉股,落地的進程也不是很明顯,所以怎么樣明確國有低效資產的價值評估和銀行不良債務的處置原則,國有資產債轉股怎么估值?他們遇到很多問題,公允的價值,你要按照原有的框框來弄的話,會擔心國有資產流失,怎么讓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有積極性去債轉股,現在融資成本又很高,以前90年代后期主要是政策性手段,那都是銀行來承接的,現在市場化手段,為什么銀行有積極性承接這個股權?這個政策上還要研究,有相應的補償機制。

  培育新動能這方面還得加大力度,這次中興事件暴露出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所以要強化創新,靠什么強化創新呢?產權激勵,知識產權激勵,產權激勵是最好的激勵方式,怎么來實現這次產權激勵呢?現在地方已經有很多實踐了,上海、浙江、重慶、成都,你的科研人員腦力勞動的投入和單位資金和設備的投入,它都作為共同投入,形成的成果,科研人員應該分享產權。我們《知識產權法》規定,職務研究成果歸單位所有,單位歸國家,那就是歸國家所有,現在地方已經有些嘗試了,首先是確權,我在研發活動開始前就分割確權,這個成果出來了,我占多少產權,我產業化以后就分享收益了,這個是個重大的突破。

  今年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里面有句非常重要的話,探索科研成果的個人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個人所有權,這是個重大的突破,我覺得產權激勵,以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是獎勵,而且提高比重了,現在提高到50%,有的地方更高,70%,但是產權和獎勵它激勵作用完全不一樣,有的人形象說,產權是分地,獎勵是分糧食,分地好還是分糧食好呢?說的很形象,這個突破可能會帶來科技生產力的重大轉化,是一次解放生產力。我們現在到了這個時代,以前靠要素投入,你解放的是傳統生產要素,我們現在越來越需要人力資本的投入,技術科技的投入,我們需要解放新的生產力,這個要有所突破。

  第五個,保持房地產市場的平穩發展,穩那是當前的主基調,在穩的基礎上怎么樣推進建立房地產的長效機制?包括多主體供給,我們土地是不是地方政府來壟斷,現在也在探索,多渠道保障,是不是房地產商才是房子的供應主體,租購并舉,要不要改變租構失衡的狀況?這個已經做了積極的探索,包括推進房地產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里面最核心的是土地制度。宅基地能不能擴大流轉范圍?置換為城市建設用地,增加城市建設用地,農村集體經營建設用地能不能同權同價入市。所以這些都是未來改革要解決的問題。

  最后一點,我非常贊成彥斌在報告里說的,確立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過去追趕階段,國家為了集中有限的資源來達到產業追趕的目標,所以長期實施產業政策,對特定產業給予相應的扶持,發揮過積極的作用,但也有副作用。我們說無心插柳柳成蔭,BAT,哪個是產業政策培育出來的呢?所以我們新時代,我們現在進入到前沿地帶,以前都有目標,我們都有路線,現在不知道往前怎么辦?這個階段需要試錯,試錯靠企業、靠競爭,沒有競爭就沒有創新、沒有競爭就沒有效率,沒有競爭也沒有高質量發展。所以打破壟斷、放寬準入、鼓勵競爭,這是未來產業發展的一個主基調。所以在制度上,也要建立公平競爭的審查制度,你出臺的文件、法規都要經過公平審查,競爭的扭曲市場逃跑都要消除,為市場競爭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公平的生態。我相信在這種環境下,中國的創造力,中國每年800萬學子的創造力,一定會釋放出來,把中國發展推向更高的水平,我們說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謝謝各位!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孫劍嵩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