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測序良莠不齊 行業陷入過度營銷
消費級基因測序業務,在過去一年屢屢獲得資本的青睞,行業快速增長。但目前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不夠健全,因此步履發展維艱。
文|朱耘
先有“圈地門”,再有無創DNA檢測出錯,2018年7月,華大基因(300676.SZ)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公開資料顯示,蘇州市與華大基因、蘇南萬科、蘇高新簽署了“生命健康小鎮”,打造精準醫療產業工業區。6月底,南京昌健譽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德明實名舉報華大基因套取國家高額補貼和土地,用于開發蘇州“生命健康小鎮”等房地產項目。華大基因在回復《商學院》采訪時稱:“華大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主要參與蘇州生命健康小鎮整體規劃、產業部分項目運營管理及提供相關科研支撐,并未參與小鎮的產業載體建設或商業地塊開發,也沒有計劃在小鎮進行房地產投資?!?/p>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7月13日,有媒體報道,湖南長沙市望城區婦幼保健院誕生一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癥”男嬰,認為該男嬰不幸降臨與當時負責產檢醫院和提供無創DNA檢測的華大基因有關。華大基因向《商學院》記者澄清事實稱,這一案并非漏檢,而是不在公司檢測范圍內,華大基因為本案例提供的檢測服務時合格的,并無錯誤。
借著華大基因由隱形企業變成資本市場的明星,一眾消費級(DTC)基因測序產品也映入了公眾的眼簾。
2017年美國亞馬遜“黑色星期五”暢銷的TOP5排行榜中,排名第五的產品正是消費級基因檢測,在中國,2018年6月,易觀分析發布了《2018中國基因檢測行業分析》,數據顯示,2017年基因檢測的市場規模為158億元,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59.5億元,其中消費級基因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49.5億元。
盡管在基因應用領域,分為以華大基因、貝瑞和康、達安基因為代表的醫療臨床領域基因測序和以23魔方、微基因、水母基因為代表的消費級基因檢測,但因為用戶的了解度不深,統統歸類于“基因檢測”服務,而華大基因的幾則消息,讓不少用戶對基因檢測持質疑態度。消費級基因測序業務,在過去一年屢屢獲得資本的青睞,行業快速增長,但目前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不夠健全,因此步履發展維艱。
資本青睞
近年來,消費級基因測序產品站上了“風口”,成了資本眼中的“香餑餑”。
今年5月,23魔方宣布完成6200萬元的B3輪融資,這一輪融資僅距上一輪融資間隔了2個月,B輪融資為2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了6輪融資。
23魔方CEO周坤對《商學院》雜志說說:“目前美國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增速非??欤袊?017年做消費級基因檢測的人數大概在30萬人,按照美國的速度,在2020年,中國將會有5000萬人做過消費級基因檢測,2027年預計會到5億人。
無獨有偶。今年年初,微基因(WeGene)宣布完成了B輪融資,具體融資額未公開,水母基因則于今年年初和2017年年初分別獲得了一次千萬元和一次百萬元的融資。
另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愛基因、久久基因、各色科技、基因貓等關注于消費級基因測序的公司,近一兩年來也陸續完成了天使輪、A輪等輪次的融資。
水母基因聯合創始人姜曉峰對《商學院》雜志說,消費級基因近年來受資本青睞,首先是技術驅動,測序成本持續下降,已經從臨床走到了消費層面。其次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GDP增長,大健康領域的支出增加,人們對健康需求增長。
易觀分析基因行業分析師屈晶認為,資本看好首先是此前市場空白,其次2016年我國啟動《中國精準醫療》計劃,而基因是精準醫療很重要的部分。此外易觀分析的報告中還談到,政策利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不過屈晶分析認為,2018年之后,消費級基因領域拿到大筆融資的機會已經不多了,經過前幾次浪潮,格局基本形成。
缺乏成熟商業模式
精準醫療計劃大致分四個方面,即精準預防、精準診斷、精準用藥和精準康復。臨床級基因檢測與消費級基因檢測在側重點上有很大的不同,消費級基因重點是在精準預防領域,而精準診斷和精準用藥則是臨床級基因檢測的主要用途。
盡管資本看好消費級的基因測序服務,但截至目前,無論是歐美成熟市場還是剛剛起步的國內市場,消費級基因將產生哪些成熟的商業模式,大家都在探索階段。
2013年,好萊塢巨星安吉麗娜·茱莉自曝為了防止乳腺癌她接受了雙側乳腺切除手術,這則消息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消費級的基因產品側重于通過基在檢測發現患有某種疾病的可能性,以提早引導用戶通過正確、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發病。但是記者隨機采訪了身邊的一些朋友,目前對基因測序的了解甚少,一部分人特別是年紀偏大的人,他們認為:“沒有檢測的必要,我不知道我有得什么病的風險,高高興興活一天是一天挺好,知道了反而有心理負擔?!?/p>
還有一部分人則是希望了解自己身體是否有患有某些疾病的可能,但是就算知道了,則擔心是否會有心理暗示,且不知道該如何正確面對這些問題。
消費級基因公司的負責人也向《商學院》記者坦言,這類問題他們的客服人員幾乎每天都會遇到。在周坤看來,安吉麗娜·茱莉切除乳腺這一事件被過度解讀了,“消費級基因檢測的本質是解答用戶心中的疑問,解決用戶對生命的認知。”
姜曉峰也認可這一觀點,并指出消費級基因測序的結果在于向用戶提示風險,給予用戶以參考?!盎蚋淖儾涣?,每個人都不是完人,我們希望的是給予用戶正確的引導?!?/p>
因此,水母基因正籌謀與體檢機構合作,例如通過基因檢測發現某用戶在心腦血管疾病患病概率較高時,就有體檢機構聯動,在體檢中重點排查類似疾病,真正把用戶的健康“管”起來。
另據記者了解,國外某保險機構在用戶購買健康險時,要求做基因測序,以便幫助保險機構精算保費,但被客戶指出涉嫌“基因歧視”,畢竟基因在現階段根本無法改變?!爱斏坏┍粩祿?,我們相信一定可以被運算;一旦被運算,在疾病預測、藥物研發、疾病治療、定制化消費品等領域都會極大提升效率,將會帶來更多的變革,這意味著商業機會和社會價值。基因被數據化后,作用不是在保險定價,相反而是在保險控費?!敝芾ふf。
在國外,基因測序的商業模式目前也是五花八門,“這是一個全新的行業,沒有太多國外經驗可以借鑒,美國不過比我們領先3~5年,這是一個涉及醫學、醫傳學、生物信息、IT、大數據、產品研發等多個領域的交叉學科,技術與商業模式在同步探索?!苯獣苑逯赋?。
屈晶則認為,目前消費級基因檢測結果只能用于幫助用戶更好地了解自我,暫不具備臨床診斷效用,而根據美國經驗,未來有望開放診斷權限。
開打價格戰
有資本進入的行業,最初為了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打價格戰”幾乎成了慣用的手段。如今天消費級基因測序產品上,價格戰也悄然開打。
2018年7月4日,記者在微基因的官方微信公眾賬號上注意到,其推送了一條《WeGene檢測0元購,老用戶3秒回血》的文章,每人能夠生成一張二維碼圖片,發送到朋友圈,好友通過掃碼購買立減100元,每推薦成功一名用戶購買產品返現133元,每人限量3人。假如某用戶確實邀請到了3位用戶購買,即可獲得399元的返現,而微基因的測序產品正是399元/人,相當于0元購買。
最先挑起價格戰的并非微基因,而是23魔方。時間倒退回2017年,目前國內的消費基因產品價格還在千元左右徘徊,2017年8月,23魔方將原本定價為999元的產品降價到499元,引起了轟動;6月底,23魔方則再次降價,從499元降至299元。周坤表示:“我們降價決定的初心非常簡單,希望更多的朋友用更低的成本做基因檢測。23魔方規模越來越大,成本已經降下來了沒有之前那么高。我一直認為,如果消費級基因檢測堅持賣幾千塊錢、幾萬塊錢,行業是不可能這么快發展的。”在周坤看來,2017年下半年起消費級基因檢測“小火”,降價起到了關鍵推動作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費級基因從業人士告訴記者,如果僅僅是測序,300元左右基本就是一個測序的成本價格,但是做企業,還要有研發投入、市場推廣、辦公成本、運營成本,把這個價格算進去,按目前的體量看,絕對是“賠本”的。當然這也是有“邊際”成本的,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價格還有下降的空間。
易觀在其《2018中國基因檢測行業分析》中指出,目前消費級基因測序公司中創業企業眾多,普遍不具備自行檢測能力,在DTC市場價格戰開始后,公司生存壓力加大。
良莠不齊
在多數人眼中,基因測序還是個高精尖的行業,然而幾年的時間,消費級基因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屢獲資本青睞,難道說這個行業的門檻也如共享單車、網約車、電商這么容易,有點醫學背景就能干嗎?
屈晶用“良莠不齊”來形容當下的消費級基因測序公司。頭部的消費級基因測序公司,初期引入投資主要是購買儀器設備、自建實驗室做研發,這樣的投入往往巨大,但回報周期較短。
而也有一部分公司,則是沒有自己的檢測設備,購買第三方公司的檢測服務,包裝之后賣給消費者。這類公司獲取融資主要是做大產品和市場,以營銷見長。上述業內人士亦指出,目前消費級基因檢測存在門檻較低,結果不具診斷和參考價值,市場前景不明的問題。
盡管行業發展較快,但目前擺在所有消費級基因測序公司,甚至包括華大基因、貝瑞和康等臨床級基因測序公司面前一個最大的問題是設備、試劑依靠進口。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基因測序技術與產業聯盟理事兼秘書長任魯風向記者坦言,在基因測序技術方面,國內與國外存在一定的差距。
《商學院》記者了解到,基因測序產業上游是設備及試劑的供應商,以伊露米娜、賽默飛世爾等為代表,任魯風透露,目前主流的儀器設備、試劑核心技術全在國外,這一狀態至今沒有扭轉,國內一直也期待能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但由于原始積累不足、知識產權壟斷等因素,10年之內還不能指望靠知識產權過期實現。另外唾液收集盒中的試劑、檢測試劑等也主要以進口為主。有一定實力的公司,也在通過收購等方式獲得設備。
研發需要大筆投入,水母基因目前自建了實驗室,芯片方面則偏向于自主開發,水母基因期待通過聯合開發等方式與上游供應商盡量突破買設備、買試劑這些的關系。
周坤則認為,消費級基因檢測是未來的應用,23魔方專注在數據的收集和分析上。其坦言,23魔方的確是購買第三方設備,包括國產設備和進口設備?!拔覀冑徺I目的都是為了幫我們完成數據化生命這個事情。我們也并不受上游供應商的制約,今天不論是測序儀還是芯片,都會有多種選擇,23魔方研發的重點在不斷改善工藝、降低成本,擴大數據規模,優化算法去做數據挖掘,核心是未來運算生命、數據化生命?!?/p>
23魔方給《商學院》記者的數據是目前已擁有近20萬的用戶,水母基因和微基因的用戶都超過了十幾萬,其他消費級基因公司也有過萬的用戶數。如果在新媒體運營上,一篇“10W+”的文章,影響力恐怕足夠大,但是在基因測序領域,就算把目前所有消費級基因測序公司的用戶全部加在一起,比起中國十幾億的龐大人口,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基因測序基礎數據越龐大,準確度就越高,但現在明顯是樣本量不足,以至于有些機構不得不以國外的數據庫進行比對研究。姜曉峰將其比喻為把湖北考生的成績拿到河北來排名,不具可比性。
針對有用戶認為,基因檢測結果類似“算命”的問題,任魯風認為娛樂的因素太多?!霸谶@個行業早期確實有夸大營銷甚至傳銷的情況存在,但是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這個行業,我們看到大量的過度營銷產品已經在持續減少,在現在已經看到的比較少了,隨著行業的發展,這些過度營銷沒有價值的產品就將逐漸消亡。”周坤說。
由于基因測序行業非常新,我國目前尚未有官方指導意見、“天賦檢測”、健康風險提示等,監管尚處在空白,而屈晶也看到了行業內有“過度營銷”的問題,特別是針對兒童的一些天賦檢測等,實在有些過份。
隨著測序數據不斷增多,數據安全、數據不被濫用、用戶隱私等問題也都亟待解決,此外法律、道德等方面的約束目前也存在較多的空白。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