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線的背后是合作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16:25 《商界評論》雜志
我們可以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員工們與老板間歸根到底是一種合作關系。在有效率的合作中,各方的底線不僅是明確的,而且是清晰的,并且有好的制度保證。 -文/郭梓林 作者簡介:郭梓林,北京大學產業與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科瑞集團副董事長 周其仁教授曾說,當你對復雜世界某種現象一時無法做出解釋的時候,你不妨退回到一個基本的理論范式,然后再往外推,這時候你就可以避免犯一些常識性錯誤,比較容易找到問題的答案,做出令人滿意的解釋。 所以,關于老板底線的問題,看似復雜,其實只要我們把問題退到人與人的合作來討論,我們就能比較容易地擺脫個案的困擾,從更深的層面向讀者提供一些具有一般性意義的知識,而不僅僅是對一些個案特殊性的認識。 幸福的合作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合作各有各的不幸。非要把合作破裂的原因完全歸于被權力者觸犯了權力者的底線,而權力者永遠都是正確的,并且還片面地要求大家來理解權力者,顯然是有失公允的。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職業經理人與老板之間的關系,本質上說是平等的雙向選擇的關系。誰是真正的弱者?誰來理解弱者?誰更值得同情?都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 合作是怎么形成的 人類的一切合作都是為了得到好處。這個結論或許可以被定義為所有合作者參與合作的底線,也就是說,沒有好處,人們是不會選擇合作的。 在有效率的合作中,各方的底線不僅是明確的,而且是清晰的。盡管合作的前景總是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但好的制度安排,往往體現在能夠保證合作各方的權利與義務是建立在平等和公平基礎上的。由此,各方都能夠形成穩定的預期,從而在正常情況下,各方的利益都能得到既定的可靠保證。即使出現意外,也能夠在既定程序中劃定相應的責任,以及按約定承擔各自的風險。 在有效率的合作中,論及底線問題,往往不是看對方,而是看自己,因為,底線問題已經不是一個內部問題,而是轉化為了外部問題。也就是說,一個人在合作中遵守契約的意義,不在于猜測別人的底線,以及決定是否要突破別人的底線,而是變為需要認真拈量自己是否愿意放棄承諾,突破自己在一定的社會圈子里的做人原則和底線。因為合作制度的真正意義在于:讓合作各方承擔起法律和社會責任以及個人聲譽。在這個問題上,許多企業家已經把它通俗地表述為:“做事先做人”。當然,多數情況下,他們是用這句話來標榜自己:“我做人向來是有原則有底線的。”不排除在有的時候,他們也用這句話來批評和規勸別人。 合作是關于定價的博弈 如果說,人們是為了好處才參與合作,那么,如何分配未來的好處,對于合作者來說就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在合作中的一切矛盾和沖突往往都是由于分配上出了問題而引發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把合作的本質問題理解為合作者之間關于定價的博弈,是有道理的。恰當地給自己和他人定價,這是合作博弈的必修課。在合作中給自己定一個可以持續擁有的價格,既是一個表達自我預期的過程,也是自我預期修正的過程。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