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敬業奉獻模范候選人

全國敬業奉獻模范候選人
2024年12月16日 13:34 中國經濟網

轉自:人民網-人民日報

全國敬業奉獻模范候選人

  (按姓氏筆畫排序)

  401 丁德馨  401 丁德馨

  丁德馨,男,漢族,1958年10月生,中共黨員,南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丁德馨致力于核工業鈾礦采冶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始終奮斗在核工業鈾礦采冶的最前沿,用自己的頑強拼搏和創新奉獻,護衛著“核工業糧食”的安全。

  1986年,丁德馨放棄省城的工作,入職衡陽工學院(南華大學前身之一),投身采礦工程(鈾礦采冶)專業的重建工作,從此,“強核報國”成為他畢生的志向。在核工業軍轉民和深化改革時期,不少教師選擇轉行發展,他選擇堅守在核工業鈾礦采冶人才培養第一線。丁德馨先后到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和英國諾丁漢大學做訪問研究,因為出色的科研水平和扎實的教學能力,他數次被校方挽留。面對國外優厚待遇和良好發展平臺,他毅然回國,擔任南華大學專業負責人、學科帶頭人。經過25年不懈努力,他領銜創建了我國唯一培養核工業鈾礦采冶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

  2008年,受長期工作壓力和強直性脊柱炎的影響,丁德馨不得不接受雙髖關節置換手術,盡管術后疼得汗珠直冒,他仍然堅持趴在床上修改學生的研究計劃、實驗報告和畢業論文。為獲取第一手實驗數據,丁德馨依然帶著同事和學生,深入鈾礦井,開展勘測、分析和研究。37年來,丁德馨培養了130余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其中42人扎根在核工業、鈾礦采冶一線工作。丁德馨帶領科研團隊先后研發了多項重大技術工藝,提高了低品位鈾礦的浸出率,降低了放射性污染。

  丁德馨榮獲全國優秀教師、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湖南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02 馬 均  402 馬 均

  馬均,男,漢族,1963年5月生,中共黨員,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教授。

  馬均潛心從事農業科技研究和人才培育工作30余年,以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

  針對四川盆地弱光寡照、水稻產量受限的情況,馬均和團隊通過長期技術攻關,研發出了多項關鍵技術,大幅提高水稻單產。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研究如何提高糧食產量,到高質高效種植,再到推動水稻種植節能減排,馬均的研究課題不斷更新,獲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3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成果總計應用超2.8億畝,新增稻谷115.19億公斤,新增社會經濟效益278.2億元。

  馬均矢志強農興農,數十年如一日專注于水稻栽培研究,日曬雨淋、反復試驗,克服種種困難,突破重穗型雜交稻的高產機理及其稀植優化生產技術,讓每畝稻田節省種子30%至50%、增產30至120公斤。通過多年努力,馬均及團隊聯合眉山職業技術學院等在眉山首創的水稻“一優兩高”模式為穩糧保供、助農增收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在經歷栽培研究經費緊缺、人才大量流失、專業前景黯淡的艱難時期,馬均仍秉持“農業研究要甘坐冷板凳”的信念,身體力行扎根田間,培養出一大批知農愛農、勇于實踐、甘于奉獻的“三農”人才。

  馬均榮獲“農業科技入戶先進農業科研人員”等稱號,被授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403 王中美  403 王中美

  王中美,女,漢族,1981年10月生,中共黨員,中國中鐵工業九橋公司電焊工匠技師。

  20余年來,王中美一直在生產一線從事特大型橋梁的焊接技術攻關及電焊作業工作,朵朵焊花見證了她從一名電焊工學徒到一名工匠技師的成長歷程。

  2001年,王中美從技校畢業,成為中鐵九橋公司的一名電焊工。她刻苦練習焊接工藝,焊接的產品一次性合格率達到99%以上。電焊工長期在較為艱苦的環境下作業——粉塵、嗆人的氣味彌漫;閃耀的電焊弧光會刺傷皮膚和眼睛;焊花飛濺,衣服常被燙出洞眼;酷暑時箱體內悶熱的環境、冬季戶外焊接時刺骨的寒冷……但王中美始終堅守著。

  王中美堅持用務實的態度投入技術攻堅與創新中,她帶隊攻克Q500qE高強度鋼材鋼焊接技術難關,為推動我國鐵路橋梁新跨越作出了重要貢獻;攻破全國首座設計時速350千米的長江鐵路橋焊接難題,通過優化工藝工法,解決鳊魚洲長江大橋大節段鋼箱梁的焊接難題,并把節段環口施工焊接時間控制在5天內,創造安九鐵路新速度;攻破的U肋全熔透焊接技術解決了正交異性鋼橋面板U肋與橋面板連接焊縫易出現疲勞裂紋的問題,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工作以來,王中美實現了30項技術攻關,取得了20項創新成果,多項工藝填補國內空白。她先后參與60多座國內外一流橋梁工程的焊接及前期試驗,并走出國門,參與“一帶一路”重點工程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鋼管樁焊接。

  2013年,中鐵九橋女子電焊突擊隊領頭人的接力棒交到了王中美手中,她帶領隊員們屢次在橋梁施焊攻堅任務中大顯身手。2015年,中鐵九橋又創立“王中美勞模創新工作室”,圍繞施工現場技術難點和熱點,開展面向一線職工的技能培訓、考試等活動,共有5000余人次參與,為九江市各大職業高校、工業園區培養了相關方面的人才。

  王中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江西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04 王伯祥  404 王伯祥

  王伯祥,男,漢族,1943年2月生,中共黨員,生前曾任山東省壽光縣委書記。

  王伯祥以造福百姓為目標,大膽改革創新,奠定壽光“中國蔬菜之鄉”的根基,用生命踐行“為人民服務”的誓言。

  1986年,時任壽光縣委書記的王伯祥,立足壽光種植蔬菜的傳統優勢,大膽提出把培育和擴建蔬菜批發市場作為全縣第一要務,搞活流通,創建了全國聞名、江北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為了在冬天也能大面積種菜,王伯祥頂著“殺青”(毀壞青苗)的責任壓力,全力扶持和推廣冬暖式蔬菜大棚,在三元朱村先行試點。1990年,試點的17個棚平均創收3萬余元。王伯祥喜笑顏開,當即拍板在全縣推廣,燃起了整個壽光建設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火種。1991年,壽光的蔬菜大棚由最初的17個變成了3.3萬個。現在,壽光蔬菜種植面積超過60萬畝,冬暖式蔬菜大棚如燎原之勢推向全國。

  王伯祥就任縣委書記時,壽光北部有120萬畝的鹽堿地,人民生活困苦。為了讓壽北人民也過上好日子,他下定決心,連續3年組織20萬勞力開發壽北。在王伯祥的帶領下,鹽堿灘上硬是開發出了120萬畝蝦池、鹽田、棉田,讓壽北群眾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壽光的工業在當時也較為落后,王伯祥主持上馬了一批工業重點項目,公開考選、大膽起用優秀經營人才,較早實行股份制改造,使原來比較落后的壽光工業,總產值翻了三番,利稅增長近10倍。1991年,壽光進入全國百強縣行列。

  2008年以后,王伯祥依舊拖著病體為壽光發展獻計奔走。2023年3月,王伯祥病危。已經無法說話的他顫顫巍巍寫下:“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好。誰為人民服務好,就是個好人好官。”

  王伯祥榮獲改革先鋒、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最美奮斗者等稱號,被授予全國綠化獎章,榮登“中國好人榜”。

  405 王育竹  405 王育竹

  王育竹,男,漢族,1932年2月生,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育竹是我國著名量子光學專家,長期從事原子鐘與冷原子物理研究,是該領域的開拓者之一。王育竹早年留學蘇聯,在蘇聯科學院學習原子鐘技術,學成后回到祖國,投身國家科技建設,并取得多項重要創新成果。

  20世紀60年代初,國外成功研制出性能優異的銣原子鐘。但是,這種先進的高科技產品對中國禁運。為此,王育竹帶領團隊參與“中國原子時”系統建設,歷經多年艱苦攻關,通過不斷創新改進,研制了一代又一代的銣原子鐘。這些原子鐘在多項重要項目中發揮作用,助力構建了國家原子時系統,成功搭載在“遠望”號科學測量船,為導航和航天科技作出了重要貢獻。王育竹作為國內冷原子物理研究的開創者,提出很多創新想法并最終獲得應用。

  王育竹一直想把激光冷卻技術用在原子鐘上,特別是太空原子鐘,以實現微重力條件下更好的原子鐘性能。2007年,他開始載人航天項目“空間冷原子鐘”研究。由于時間緊、任務重,他帶著研究團隊夜以繼日研發攻關,終于獲得成功。2016年9月15日,空間冷原子鐘由“天宮二號”搭載升空,成為世界上第一臺成功在軌運行的原子鐘。該項目入選中國科學院2016年度重大科技成果和2018年度科技創新亮點成果,2023年入選國家100件新時代見證物。

  作為一名中共黨員,王育竹始終懷揣“科技報國”的信念,堅守國家需求,不斷突破卡脖子技術,實現我國原子鐘和冷原子物理研究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

  王育竹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等多項國家、省部級獎項。

  406 王洪偉  406 王洪偉

  王洪偉,男,漢族,1983年8月生,中共黨員,吉林省長春市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四環路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

  20余年來,王洪偉苦練本領、勇挑重擔,參加滅火戰斗5600余次、水域救援150余次,救助群眾1000余人,誓死守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為掌握“水下打撈”技能,王洪偉主動報名參加“蛙人”專業訓練,成為全國消防隊伍第一批國際四星級潛水員。2019年1月4日,一輛貨車橫穿松花江時墜入冰下。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天氣,王洪偉進入漆黑的冰下,在低溫、湍流、高壓等多重考驗下,憑借高超技術和頑強意志往返2次,將遇難者全部推出水面。像這樣的冰下打撈,王洪偉總共參與30余次。王洪偉還相繼考取舟艇救援駕駛證、急流救援證、地震救援證等15種證件,成為火場沖鋒、冰下打撈、舟艇操作、高空救援、震區搜救的“五棲精兵”。

  2016年,長春市金源家居城突發火災,火借七級風勢迅速向主樓蔓延。面對熊熊烈火和滾滾濃煙,王洪偉在距離火點最近、撲救任務最重的位置上,硬是堅持了6個小時,成功堵截了火勢蔓延。2019年,長春市安達街一餐館發生火災。5個儲氣總量為40公斤的大型液化氣罐閥門被燒毀,泄漏出的液化氣噴射出兩三米長的火舌,一旦爆炸,整層樓房可能被夷為一片平地。王洪偉冒著罐體隨時爆炸的危險,前后5次將液化氣罐成功轉移到安全地帶,而他的脖子、雙手均被高溫燙傷。

  一人拔尖打不了硬仗。王洪偉連續11年擔任全國消防潛水員培訓教練,先后培養出270多名專業潛水員。2019年,在全國首屆“火焰藍”比武中,他帶領隊員取得組訓“負重登樓”科目冠軍。

  王洪偉榮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2次,榮獲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全國119消防先進個人等稱號,被授予“全國應急管理系統先進工作者”獎章。

  407 方文墨  407 方文墨

  方文墨,男,漢族,1984年9月生,中共黨員,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鉗工。

  20余年來,方文墨始終堅守在中國航母艦載機生產一線,創造出國產航空器零部件加工的極限公差“文墨精度”,提升了零部件加工能力。

  航空報國一直是方文墨的夢想。2003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績從沈陽沈飛高級技工學校畢業,順利進入沈飛工廠工作。為了練成“人刀合一”,方文墨把家里的陽臺改造成練功房用來練習基本功。每天四五個小時的練習,一年下來,方文墨換了200多把銼刀,扎實的基本功為他在技能方面實現突破打下堅實基礎。

  銼修動作是簡單的,但每天循環往復千次萬次就是意志的磨煉。為了提高銼削精度,方文墨自行制作刀、量、夾具100余把(件),改進近200把(件),改進工藝方法60項,改進設備2項,取得22項國家專利。他還練就了蒙眼銼削的絕技,僅憑手感便能完成裝配工作。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2013年初,“文墨班”成立,方文墨致力于“傳幫帶”,培養出在行業叫得響的高技能人才。10余年來,方文墨培養的徒弟中7人獲得過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冠軍和金獎,21人次獲省、市級技能冠軍,帶領團隊攻關課題150余項,協調工藝問題40余項,解決了一批困擾航空生產的手工高精度加工難題。

  方文墨榮獲中華技能大獎、大國工匠、全國技術能手、“最美職工”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408 巴特爾  408 巴特爾

  巴特爾,男,蒙古族,1990年8月生,中共黨員,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南二環路消防救援站站長。

  作為烈士后代,巴特爾傳承良好家風,堅定選擇任務艱巨、條件艱苦、風險高危的基層隊站工作,全力以赴投身消防救援事業。

  2018年2月,呼和浩特阜豐生物葡萄糖廠房發生火災,面對有毒濃煙、熊熊烈火以及隨時可能倒塌的廠房,擔任指揮員的巴特爾把隊友擋在身后,用胸口死死壓住水槍對火點猛攻。經過6個多小時鏖戰,最終成功將大火撲滅。2023年2月,轄區一處冷庫發生大火,毗鄰存放近萬立方米木材的倉庫危在旦夕。在冷庫鋼瓶突發爆炸、增援力量尚未到場的情況下,巴特爾主動請戰,帶領3個攻堅組,命令一個組堵截火勢,一個組冷卻冷庫,他帶著一個組把隨時可能再次爆炸的鋼瓶全部抱了出來。經過4個小時的戰斗,保住了木材倉庫。入職以來,巴特爾先后經歷了4800多次生死考驗,解救疏散被困群眾8000余名。

  每到冬季,卷水帶成了困擾指戰員的難題。巴特爾買來搖柄、支架等材料,反復研究、反復測試,最終研發出“水帶卷盤機”,提升了實戰中收整水帶的速度,并獲國家專利。他牽頭研發滅火救援調度指揮手機應用程序被推廣使用,與企業技術人員結對開展遠程音視頻紅外線熱成像偵檢頭盔系統研發,有效破解了攻堅進入濃煙、有毒環境下的偵查難題。

  2021年,巴特爾帶頭成立“北疆藍焰”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將消防救援和志愿服務相結合,積極開展送教上門等志愿服務。他帶頭組建了一支“消防背包宣傳組”,挺進“邊、遠、散”村落,開展消防法規、安全防范、逃生技能宣講。多年來,巴特爾主動為貧困學生捐款捐物價值5萬余元,與轄區的困難群眾結對子,定期送米、送面、打掃衛生。

  巴特爾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等稱號,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409 鄧希平  409 鄧希平

  鄧希平,女,漢族,1942年11月生,中共黨員,江西省景德鎮市原建國瓷廠總工程師。

  鄧希平一直從事陶瓷顏色釉瓷研究、創新工作,近60年來,她恢復了很多失傳的工藝,創新了40余種顏色釉,傳承并創新出瓷器品種1000余個,開辟了窯變藝術創作的新天地。

  1965年從武漢大學化學系畢業后,鄧希平來到原第一輕工業部景德鎮陶瓷研究所(現中國輕工業陶瓷研究所),積極投身到陶瓷顏色釉的學習。1972年,鄧希平調入景德鎮市建國瓷廠繼續從事顏色釉研究工作。1995年,景德鎮市建國瓷廠改制,科研所面臨無人承包即將解散的困境。那一年,鄧希平53歲,為了更好地保護傳承顏色釉制瓷技藝,她承包了科研所,開始了新的征程。承包初期,她帶著一群老同事,自己動手搭建廠房,推著板車運送瓷器;因初期科研所效益不好,她拿出自家存款給大家發了第一個月工資。鄧希平正是憑借著身上這種闖勁、拼勁、干勁,在顏色釉的傳承和創新道路上走過了半個多世紀,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德鎮傳統顏色釉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從無骨汾水釉里紅到窯變花釉,從朗窯紅到祭紅,鄧希平不斷推陳出新,創造了高溫色釉新高度。同時,她不斷取得油燒銅紅釉、無鉛均紅釉等一個個技術上的突破,創造出“鳳凰衣釉”“羽毛絲釉”“翎羽釉”等一系列全新的窯變釉和特大件郎窯紅釉作品,成功研制出“秘釉流霞盞”,其中“鳳凰衣釉”獲全國陶瓷美術設計評比一等獎。她創作的陶瓷彩虹釉獲國家發明獎、第三十九屆尤里卡國際發明博覽會金獎,“大件郎紅釉新配方”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下,鄧希平陶瓷藝術館、景德鎮顏色釉陶瓷藝術研究院、景德鎮鄧希平顏色釉陶瓷藝術博物館成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顏色釉技藝的研究開發中。

  鄧希平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陶瓷藝術設計教育終身成就獎、江西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10 龍福剛  410 龍福剛

  龍福剛,男,苗族,1975年2月生,中共黨員,南方電網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興義供電局輸電管理一所綜合數據班無人機巡檢三級高級作業員。

  龍福剛二十六載拼搏奉獻在基層電力工作一線,始終保持“零差錯”“零事故”。

  1998年,龍福剛從部隊退役后進入電力行業。經過3年時間,龍福剛迅速成長為帶電班班長。他對所負責區域內的80條110千伏1388公里輸電線路、4929基桿塔的地形地貌和金具、導線型號等數據都牢記于心,只要線路有缺陷,他總能迅速制定出最安全、最快捷的檢修方案,保持26年輸電線路運維工作“零差錯”“零事故”。

  2008年初,貴州電網遭受前所未有的冰雪凝凍災害,龍福剛率隊赴凱里支援抗冰搶險。面對復雜的地勢,他用3天時間完成了平時15天的工作量,確保凱里市等3個縣(市)的老百姓過上溫暖明亮的春節。2011年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遭受特大洪災,他帶領隊員冒著39攝氏度高溫,蹚過湍急的河水,運送電力搶修設備,提前5天完成搶修任務。2020年春節期間,黔西南州發生有氣象統計以來最為嚴重的冰雪凝凍災害,近百條輸電線路受損,他帶領同事連續奮戰18個小時,保障了80條110千伏重要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

  龍福剛結合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發明了更換絕緣子串的“20中用法”,大幅縮短了更換絕緣子串的時間,被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廣泛推廣使用。他發明的承力座、防滑防脫腳扣、多功能折疊檢修梯、帶電作業TYK卡具等多種工具,有效降低了作業風險,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023年10月,龍福剛已經擁有國家專利24項,6項專利成果在貴州、云南和廣西電網推廣使用。

  他先后培養了輸電專業員工453人,以他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連續3年獲得全國和南方電網公司系統職工創新獎項。

  龍福剛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最美退役軍人”、貴州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11 葉 輝  411 葉 輝

  葉輝,男,滿族,1978年10月生,中共黨員,中國航天科工二院699廠研磨工、特級技師。

  葉輝扎根工作車間,日復一日重復著看似單調的動作,耐住寂寞潛心研磨,從一個對精度毫無感覺的“愣頭青”慢慢變成了研磨精度早已超出國內機器測量范圍的研磨師,被譽為“航天研磨師”。

  手工研磨,就是利用涂敷或壓嵌在研具上的磨料顆粒,在一定壓力下,對航天金屬零件表面進行手工精密加工。靠著這雙手,葉輝能實現平面和自由曲面表面粗糙度5納米、長度基準精度10納米的超精密研磨。

  1997年,技校畢業后的葉輝被分配到699廠,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對著墻壁,轉動兩塊鑄鐵平臺,培養自己對精度的感覺。就在經歷了5年學徒生活,夢想著終于可以在研磨行業大展拳腳時,意外發生了——“右手手掌貫穿,三根手指筋斷,僅剩拇指和食指可以活動,可以開殘疾證。”醫生的話讓葉輝感到絕望。師傅聽聞后趕到醫院鼓勵他不要放棄。

  相伴了5年的平臺成了葉輝最好的理療機,3個月的時間里,葉輝每天都準時來到工作臺前進行康復訓練。從勉強半開到能夠全開,再到正常伸展,右手很快突破以往達不到的精度,醫生都說這是個奇跡。為了讓大國重器的精度無可匹敵,葉輝也將自己逼到了極致。經過27年的磨礪,葉輝研磨出的零件表面粗糙度極為精細。曾經有一個零件精度要求極高,國內沒有研磨師敢接,于是國外的嘲諷甚囂塵上——“中國永遠也做不了這樣精度的零件。”“說我不行可以,說中國不行,那不成。”當廠家輾轉找到葉輝時,他二話不說接下了。最終,葉輝加工好的零件被送到國外進行測量,精度等級比要求的還要高得多。

  葉輝榮獲首都道德模范等稱號。

  412 邊 巴  412 邊 巴

  邊巴,男,藏族,1965年8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西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機要交通處副處長。

  邊巴克服困難、不懼危險,堅守高原機要交通工作十五載,用忠誠與擔當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在執行機要押運任務時突發疾病殉職,年僅50歲。

  1981年,16歲的邊巴入伍當兵,駐守邊防17年。邊巴1998年轉業到西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后,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2001年12月,組織決定將他調任辦公廳機要交通處工作。從事機要交通工作15年,他經手的文件數不勝數,從未出過任何差錯;他手寫的相關票據字跡工整、一目了然;他反復練習的打包手法確保文件袋既結實又美觀;他虛心求教,全面掌握新系統的使用方法;他苦練五筆輸入法,只為把工作效率再提升一點。2013年,辦公廳保衛處處長崗位空缺,領導征求他的意見,邊巴表示機要交通工作正是新老交替的時候,他熟悉情況,對工作也有感情,放棄了轉崗提拔的機會。

  在一次執行任務時,飛機突遭強大氣流,機身發生劇烈搖晃,邊巴寫下的“遺書”,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確保黨的核心秘密載體絕對安全。高原機要交通工作需要頻繁出差,隨著年齡增長,邊巴每次出差回到拉薩都會感到身體不適,但是往往等不及身體恢復,就又踏上了執行新任務的路途。2015年9月21日,邊巴在完成押運任務準備返回時,突發疾病殉職。

  邊巴犧牲后,西藏機要交通部門組織開展了向邊巴同志學習,做無愧于時代的“黨的紅色傳令兵”系列活動。2023年,全國機要交通系統開展了向新時代英模人物邊巴同志學習的活動。

  413 成衛東  413 成衛東

  成衛東,男,漢族,1979年7月生,中共黨員,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頭隊副隊長。

  成衛東扎根港口一線,細心打磨駕駛技術,把20米長的拖車精確駕駛誤差消滅到毫厘之間。他勇闖港口無人駕駛最前沿,利用智能運輸機器人高效完成運輸任務。

  從小就看著父親為港口建設而奔忙的成衛東,畢業后也成了一名天津港人。在工作中,他細心觀察拖車司機的操作特點,認真總結提煉操作經驗。有時想問題都著了魔:吃飯時,他把飯碗看成拖車,在兩個筷子之間通過,尋找運行軌跡;掃地時,把掃帚當成拖車,觀察轉彎角度。通過摸索和實踐,他把拖車操作的一個循環分解成40多個動作,總結出拖車“快”“準”“穩”工作法,將作業效率提高了16.7%。

  他以“成衛東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平臺,將所學所獲傾囊相授,培養出一批專業技術骨干。他還設計出“拖車倒車打靶”等技術比武活動,成為一線員工挑戰極限、追求卓越的舞臺。成衛東每年組織開展技術競賽40余次,開展技能培訓60余次,培訓技術人才200余人。

  這幾年,天津港不斷加快綠色智慧樞紐港口建設,首創性成果頻出。其中,最亮眼的就是人工智能運輸機器人。作為港口行業首批“AI訓練師”,成衛東主動對接技術人員,用自己的“看家本領”提供實踐經驗支撐,與技術人員一起把獨創的操作法和駕駛技巧轉化為代碼和程序,推進解決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在作業中自動充電、避讓、停靠等問題。成衛東帶領團隊開展探索“牽引車防脫鉤報警裝置”等200余項技術創新,獲得40多項國家專利,創造經濟效益6000余萬元。

  成衛東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等稱號。

  414 朱治國  414 朱治國

  朱治國,男,漢族,1978年10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青海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兩新”工委書記。

  朱治國從事組織工作近20年,深扎一線,走遍青海362個鄉鎮,為干部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獲得普遍贊譽。

  朱治國大學畢業后,主動申請到距離西寧市800公里的戈壁鄉鎮工作。因表現出眾,他被省委組織部借調,之后又憑借高居榜首的好成績考進省委組織部,始終勤懇實干,受到稱贊。

  朱治國深入一線督促指導,大力推動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經過近3年的努力,全省4149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全部實現“破零”。朱治國會同相關部門,面向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開展鄉鎮公務員和聘用事業編制人員考錄工作;建立村干部“基本報酬+4項補貼”、社區干部“3崗17級”報酬體系,有效激發了基層干部工作責任感、積極性。

  2013年,朱治國的妻子確診肺癌,他省吃儉用給妻子看病。后來,妻子病情惡化,朱治國便把她接回家照顧,直至2022年2月病逝。朱治國處理完喪事后很快又回到工作崗位,帶領同志們全力開展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籌備工作。6月9日的部務會上,朱治國面色青黑、嘴唇青紫,同事們勸他回去休息,他卻沙啞著嗓子說:“一堆事兒等著呢,下周還要去趟黃南。”然而,朱治國的黃南之行最終未能實現。2022年6月11日,朱治國突發心源性疾病不幸離世,年僅43歲。他以生命書寫忠誠、以擔當詮釋初心,為青海大地干部群眾樹立了精神標桿。

  朱治國榮登“中國好人榜”,被追授為全國優秀組織工作干部。

  415 劉 麗  415 劉 麗

  劉麗,女,漢族,1974年3月生,中共黨員,中國石油集團大慶油田第二采油廠第六作業區采油48隊采油班長。

  劉麗扎根采油一線30余年,以保障油田穩產為己任,致力于創新解決生產難題,從一名采油女工成長為采油技能專家。

  1993年,19歲的劉麗成為大慶油田“老標桿”采油48隊的一名采油工人。為了練好基本功,劉麗頂著烈日練習加盤根、換皮帶,僅用不到5個月的時間,就將換皮帶的操作時間從3分鐘縮短至15秒,創造了新紀錄。正是靠著這股勇爭一流站排頭的勁頭,劉麗練就了“一摸工具就能知道規格型號,一看電流就能判斷井下狀況,一聽聲音就能辨別機械故障”的絕活兒,成為一專多能的“崗位通”。

  劉麗堅持解決基層一線生產難題。她受口紅內部升降結構的啟發,經過200多次試驗研制出“上下可調式盤根盒”,不僅使抽油機井光桿密封圈更換時間從40分鐘縮短至10分鐘,還實現每口井日節電11千瓦時。她主導研發的“電泵井便攜式清蠟設備”,結束了大慶油田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每口電泵井配一套防噴管的歷史。多年來,劉麗研發的技術革新成果累計獲獎200多項,其中獲國家及省部級獎項43項,編寫培訓教材38冊,制定操作標準105項并推廣應用。

  劉麗悉心育才、因材施教,輻射帶動更多石油人共同提高、全員創效。以她名字命名的“劉麗工作室”探索出“專家技師聯合研發、革新工廠自主生產、示范區試用推廣”的“研產用”一體化創新模式,自2011年成立以來,逐步發展壯大到擁有12個分會、531名成員的創新創效聯盟,累計研發技術革新成果1048項,獲國家專利174項,推廣成果5000多件,創效1.2億元。

  劉麗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等稱號。

  416 劉 欣  416 劉 欣

  劉欣,女,漢族,1987年2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公安局戍企分局桃南派出所三級警長。

  從警13年,劉欣扎根基層一線,用無悔與奉獻詮釋了一名公安民警的錚錚誓言。

  2010年8月,23歲的劉欣參加了公安工作,經過一年試用期后,被分配到七臺河市公安局戍企分局桃南派出所,成為一名社區民警。劉欣很快就進入了角色,創新工作方法,取得了轄區“電信詐騙零發案、矛盾糾紛零積壓、信訪投訴零發生、重點人員零失控”的突出成績。2011年5月,劉欣不幸患上了再生障礙性貧血病,領導考慮給她調整工作崗位,卻被她婉言謝絕。待病情一穩定,劉欣迅速返崗。為了及時掌握轄區情況,劉欣堅持每天到社區走家串戶,登記房屋信息、了解轄區情況。

  2021年,“劉欣警務室”掛牌成立。她組織物業人員、社區網格員及治安積極分子組成義警隊,構建起警民攜手群防群治新格局。她為群眾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充分利用微警務、居民微信群等線上平臺,提供全天候“掌上云警務”服務,及時答復群眾咨詢,做到“馬上辦”“預約辦”“上門辦”。兩年的時間里,劉欣共調處矛盾糾紛150余起,累計為群眾做好事、解難事130余件,收到錦旗、表揚信26件。

  2023年7月2日,劉欣因突發腦出血,經搶救無效去世。從警之路,劉欣沒有固定的休息時間,只要群眾需要,她永遠有所回應。她曾爭分奪秒,救助危重患者;也曾用一周時間,親手鋪出了一條愛民小路;還曾六年如一日,照顧患病老人。

  劉欣榮獲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黑龍江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黑龍江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等稱號。

  417 劉前東  417 劉前東

  劉前東,男,漢族,1972年7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葉城二牧場三連黨支部書記。

  2009年,二牧場場部搬遷后,劉前東被任命為老場部所在社區的書記。當時,社區有退休老人200多戶、400多人,因老人子女大多不在身邊,社區管理人員較少,劉前東都是親力親為。

  2013年,劉前東前往葉城二牧場三連工作。三連地處偏遠,氣候惡劣,海拔高達3000米至4850米,山路崎嶇險峻,從場部到三連往往需要5個小時左右。為了看牧民生活、問牧民生計、聽牧民建議,劉前東幾乎每個星期都要去放牧點一次。有一次,劉前東前往放牧點給牦牛打防疫針,因大家不懂科學養殖技術不愿給牦牛打針,劉前東背著藥物挨家挨戶宣講打防疫針的重要性,直到臨近傍晚,大家才把牦牛趕到河壩邊。劉前東挽起褲腿,光腳站在冰涼的河水里,為牦牛打防疫針,待工作結束后,天已黑透,雙腳已經完全麻木。

  劉前東所在的三連有4個山口需要巡護,離周邊國家距離僅幾十公里,職工不只是放牧,還肩負巡邊護邊任務。2015年,據報有10多名不法分子可能從連隊的某個山口越境。接到任務后,他帶領民兵一連幾天對轄區內的山路和山口進行巡查。

  2014年6月,劉前東在入戶走訪中得知,三連牧民內部存在草場糾紛,因部分牧民沒有草場,年輕人養殖積極性不高,整體收入偏低。為此,劉前東帶領連隊工作人員,挨家挨戶給老一輩牧民做思想工作,最終將原來10戶的草場承包權劃分到27戶家庭。2023年,牲畜存欄數明顯增加,人均年收入從2013年的約7000元增至2.6萬多元。

  劉前東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等稱號,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登“中國好人榜”。

  418 關慧明  418 關慧明

  關慧明,男,達斡爾族,1962年2月生,九三學社社員,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科學技術事業發展中心二級推廣研究員。

  1985年8月參加工作后,關慧明始終從事農業新技術研發與推廣工作。2006年12月擔任科技特派員后,他開始從事蔬菜新技術研發與推廣工作。2012年5月,關慧明牽頭成立了全國首個冷涼蔬菜院士工作站,從事蔬菜良種國產化、病蟲害綠色防控和蔬菜栽培新技術、新裝備的試驗示范推廣工作至今。

  關慧明常年堅持在生產一線,堅持為菜農義務服務,牽頭成立的院士工作站每年幫助當地菜農增收4000多萬元。近40年來,他累計培訓菜農10萬多人次,現場指導近20萬人次。關慧明提出的冷涼蔬菜發展戰略,被確定為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部“十二五”“十三五”重大產業調整戰略,科技部在全國推廣他帶領農民致富的“關慧明模式”。關慧明帶領團隊針對世界性病蟲害防治難題開展科研攻關,實現了用生態制劑高效、快速防治病蟲害的效果。

  當被問及退休后的生活,關慧明的回答沒有一絲猶豫:“還做這個,我這一輩子不會再做其他事情。其實我就是一個農民,一個懂些新技術的農民。我的技術來自農田,來自與農民的共同實踐和奮斗,要還給農民。只要能做得動,我就不會停下創新的腳步。”

  關慧明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內蒙古自治區“北疆楷模”、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范等稱號。

  419 江阿古麗·艾山  419 江阿古麗·艾山

  江阿古麗·艾山,女,哈薩克族,1965年11月生,無黨派人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中醫醫院骨一科原主任。

  江阿古麗·艾山堅持為邊遠的農牧區送醫送藥,累計接診病患10余萬人次,出診千余次,行醫路程達十幾萬公里;她無私奉獻出祖傳接骨、正骨療法秘方,讓很多國內外患者得以康復。

  江阿古麗·艾山出生在尼勒克縣一戶普通牧民家。一天,江阿古麗·艾山摔斷了鎖骨,當晚,她的爸爸趕緊叫來姑姑。姑姑用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幫她復位、固定、上藥。江阿古麗·艾山說,她當即作出跟姑姑學習正骨術的決定,要讓傳統接骨、正骨療法解除更多患者的痛苦。從那以后,每逢寒暑假,她就住到姑姑家去學藝。

  江阿古麗·艾山在傳統正骨療法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和發展,研制了加力尕爾什粉、蛋清混合應用劑、瑪瑙膏等醫藥膏。2016年,76歲患者卡迪·阿布都爾拜因摔倒導致小腿粉碎性骨折,她了解到老人經濟困難、就醫路程較遠等情況后,決定利用休息時間上門服務。接下來的兩個月里,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節假日,她都堅持到患者家中為其換藥、治療,直至患者康復,從無怨言。如今,她的接骨、正骨療法不僅在當地獨樹一幟,而且還吸引周邊國家的骨傷患者慕名而來。由于常年在射線下復位和高強度工作壓力,她患上了甲狀腺腫瘤、腰椎間盤突出、骨質疏松等病癥,但她從未忘記自己的初心使命,2020年退休后,又返聘繼續在醫院診治患者。

  江阿古麗·艾山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最美醫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道德模范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登“中國好人榜”。

  420 江 林  420 江 林

  江林,男,漢族,1952年9月生,中共黨員,湖南省瀏陽市骨傷科醫院名譽院長。

  江林扎根瀏陽鄉村,繼承發揚祖傳醫術“江氏正骨術”,以高超醫術和高尚醫德,贏得患者的信賴和敬重。

  江林出生于骨傷醫學世家。他精研醫術、誠修醫德,不僅繼承了祖輩的正骨傳統療法,還結合自身多年進修和臨床經驗,總結出一套完整的中醫理論——氣血分布學說,對患者辨證施治。他研發的丹芍治傷丸、治傷藥液、活血治傷散等藥物效果顯著,均獲國家專利,并先后研創出“牽引穿針法”“竹弓牽引器”和中西醫結合的微創手術等治療方法。

  江林所在的骨傷科醫院坐落在湘東的羅霄山脈,在湘贛交界地區。江林醫術高超、名氣較大,不少大醫院都想高薪聘請他去大城市行醫,但都被他婉言拒絕。從1969年參加工作至今,無論寒暑風雨,江林堅持每天凌晨4點半出門查房,仔細觀察病患傷情變化,與同事們商量安排當天和第二天的手術,近年來每天門診量超100人次。作為骨傷科醫院業務帶頭人,他定下三條鐵律:能門診治療的,不住院治療;能手法復位的,不動手術治療;能鋼針閉合治療的,不切開鋼板固定。

  江林牢記“習武防身,學醫濟世,扶貧救苦”祖訓,將“江氏正骨術”發揚光大。2016年,“江氏正骨術”列入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對于醫道傳承,他從來不拘泥于門戶之見,支持兒子去學習西醫,也不把祖傳技藝當作父子相授的獨家秘訣,醫院的每一位醫生都可以學習“江氏正骨術”。在第四代傳人當中,除了兒子江濤、侄子江永革之外,還有陶功林、黎意豐兩位異姓弟子。他成功舉辦“湖南省中醫藥專長絕技項目‘社港江氏正骨術’培訓班”,編撰出版《江林醫案精華》,無私傳授自己寶貴的經驗。

  江林榮獲全國中醫藥杰出貢獻獎、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湖南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21 江浩然  421 江浩然

  江浩然,男,漢族,1970年7月生,中共黨員,恒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江浩然作為新時代民營企業家,帶領團隊攻克金融智能終端核心技術,在行業率先使用并推廣國密算法,實現我國金融智能終端自主、安全和可控,為加速產品國產化作出突出貢獻。

  21世紀初,我國金融行業處于快速發展期,金融自助設備國內市場主要被國外廠商壟斷,不僅價格貴,還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風險。作為專業從業者,江浩然下決心要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中國人手中。他于2004年5月創辦恒銀科技,立志打造金融科技領域的民族品牌。從核心算法到結構設計,每一個環節他帶領團隊從大量基礎工作做起,經過無數次方案設計、圖紙修改、樣機試驗和真鈔試驗,最終攻克國外壟斷技術。

  在江浩然的帶領下,團隊由十幾人增至2000多人,產品由過去單一的ATM快速擴展為涵蓋現金類、非現金類、支付安全類的全方位智能產品、技術和服務。公司獲得千余項專利和軟件著作權,通過軟件能力成熟度最高等級CMMI5評估和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相繼建立,為公司自主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公司快速成長為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自助服務設備標準工作組組長單位,成功入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國內市場占有率名列前茅。

  在我國銀行數字化浪潮中,江浩然從未停下腳步,不斷思考著轉型升級之路。他的團隊將智慧銀行建設和金融科技深度融合,成功研發超級柜臺、智慧柜員機、智能柜臺等眾多智能產品,真正讓公司成為智慧銀行解決方案的倡導者、參與者和推動者。

  江浩然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天津市道德模范、天津市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422 安 瑋  422 安 瑋

  安瑋,女,漢族,1969年10月生,中共黨員,國防科技大學某學院教授。

  安瑋以科研報國、科技興軍為使命,鐵心向黨矢志不移,潛心深耕某新領域20多年,研究成果填補了核心技術空白,實現多個“從0到1”的突破,對拱衛國家戰略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20世紀90年代,尚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安瑋,在導師的指導下,敏銳洞悉某新領域對國防安全的重要意義,毅然“跨界”到該領域,從零起步,一干就是20年。她克服重重困難,帶領課題組一點一滴建立起一整套該領域信息處理技術理論與方法,取得多項自主創新成果。近10年來,她帶領團隊承擔國家重大工程項目、自然科學基金前沿項目等任務,在部分方向實現從跟跑向并跑、領跑的轉變。

  安瑋堅持自主創新、自立自強。2010年,她帶領課題組承擔某重點項目論證任務,幾乎天天泡在實驗室,用一項項成果贏得認可,成功推動項目立項。她歷時3年,實現該領域從硬件架構到信息處理的自主研發、自主設計、自主維護。面對某項目信息處理技術復雜性強、尚未有國家研制成功等情況,安瑋帶領團隊另辟蹊徑實現關鍵技術突破,為我國先期掌握技術、具備裝備能力作出重要貢獻。

  入伍30多年,安瑋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因為常年超負荷工作和繁重的科研壓力,安瑋身體不堪重負,先后3次手術。躺在病床上,她還在思考團隊分工、關注項目進展。她竭盡全力、傾心育人,帶出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攻關的科研“鐵軍”。

  安瑋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軍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423 李志強  423 李志強

  李志強,男,漢族,1964年6月生,中共黨員,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發動機裝配廠特級技能師。

  40多年來,李志強裝配了上千臺次航空裝備產品,攻克了多項航空裝備關鍵技術,首創并推廣“李志強操作法”,成立“李志強班”,培育了一批新生力量。

  1983年,李志強退伍后,被分配到中國航發黎明公司發動機裝配廠總裝班。初到裝配車間,李志強被發動機密密麻麻排布的管路、電纜“震”住了。從分不出首尾到大致熟悉,他只花了一年時間,比常人快一倍。通過工作中的日積月累和追求創新,李志強快速從一名裝配“小白”成長為技術能手,2013年,總裝班也以李志強的名字命名為“李志強班”。李志強帶領班組先后攻克多項航空發動機裝配關鍵技術,他根據每名員工的裝配技能和熟練程度,發揮每個人的特長,合理進行生產組織,實現各環節無縫銜接,大幅縮短了裝配周期。這種“接力式”標準化的作業模式,在保證裝配質量的前提下縮短裝配時間超過20%。

  10多年來,李志強和他的班組累計實現工藝創新126項,自行研制工裝工具312件,并將班組多年總結的創新方法匯編成《李志強操作法》,設計開發的“李志強鎖片鉗”“李志強鎖刻刀”等幾十項專用工具,在公司和行業內得到推廣。公司依托“李志強勞模創新工作室”,組織各層次技術、生產骨干共同開展技術創新項目32項,申報發明專利30余項,先后解決科研裝配技術難題52項。

  李志強總是不吝嗇對徒弟們的幫助,將自己的裝配操作經驗毫無保留地教給大家,帶動班組職工共同學習提高,通過采取個性培養、師徒結對、技術互助、絕招共享等方法,培養了許多一專多能的“多面手”“全能型”人才。如今,“李志強班”共有員工62人,他們用青春持續助力更強勁的“中國心”。

  李志強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最美退役軍人”等稱號。

  424 李學武  424 李學武

  李學武,男,漢族,1971年1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洛陽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藝術總監、正高級工藝美術師。

  李學武用30多年復原出失傳1000多年的唐白瓷燒制技藝,并集中國陶瓷之所長創立牡丹瓷這一新瓷派。牡丹瓷已成為中國陶瓷領域的知名品牌,被作為國禮贈予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元首和貴賓,成為中國對外友好交往的一張名片。

  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唐白瓷的誕生地,北宋時期唐白瓷技藝失傳。1992年,李學武從部隊退伍,出身陶瓷世家的他立志復原唐白瓷燒制技藝。為此,他歷時15年跑遍各地大大小小窯口,查閱資料寫下20多萬字筆記,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成立陶瓷研究所,收集上萬片古瓷片標本,結合傳統經驗和先進科技進行科學分析檢測,最終復原唐白瓷配方和技藝。

  為了讓唐白瓷技藝延續下去,他用了近3年時間,進行2000多次試驗,對唐白瓷器型和顏色進行改良,開創出世界陶瓷門類中牡丹瓷這一新瓷派。牡丹瓷在世界陶瓷花卉領域,首次實現了從平面到立體、從單色到多色的突破和創新,掀開了陶瓷工藝的全新一頁。李學武攻克牡丹瓷燒制的核心技術,取得19項發明專利和100余項產品著作版權,成為洛陽市“唐代白瓷燒制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李學武積極回報社會,設立大學生見習基地,毫無保留地傳授牡丹瓷制作技藝,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技術人才,其中省級工藝美術大師53人、工藝美術師670余人等。在他的引領下,牡丹瓷已成為中國陶瓷領域的知名品牌和特色文化產業,帶動數十家企業投入生產研發,解決6000余人就業,取得經濟效益達百億元。他關心農村青年,培養來自農村的技術工人占總員工比例50%以上。他心系特殊群體,團隊中有17名殘疾人。從2016年開始,他每年資助30余名大學生完成學業,已累計資助200余名。

  李學武榮獲全國模范退役軍人、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425 李培生

  425 胡曉春  425 胡曉春

  李培生,男,漢族,1974年2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黃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園林開發分公司環衛放繩工;胡曉春,男,漢族,1980年7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黃山風景區管委會園林局玉屏管理區護林防火中隊副中隊長、第十九任迎客松守松人。

  李培生堅持“以山為家,以路為友,寧臟一人,不污一處”的工作理念,每天穿梭于懸崖峭壁間,只為守護黃山的綠水青山;胡曉春每年在山上吃住300多天,克服孤獨寂寞和極端惡劣天氣,只為守護迎客松的蒼翠挺拔。

  1999年,李培生成為黃山風景區放繩工,負責放繩索到懸崖谷底撿拾垃圾。這項工作既辛苦又危險,膽識、技術、體能缺一不可。李培生自認膽子不小,但第一次放繩作業時仍極度緊張,懸崖垂直落差50多米,有十幾層樓那么高,身體直打哆嗦,猶豫很久才一咬牙直溜而下,卻結結實實地撞在巖石上,疼得眼淚都要掉下來。外圍放繩的作業環境不是懸崖峭壁,就是荊棘叢林,有時一腳踩空了,就得被懸在半空中晃蕩好半天。碰上大風,還會刮來一些小砂石,皮膚被磨破已是司空見慣。憑著不服輸的干勁,經過長期訓練和實地操作,如今他憑借一根繩索,在懸崖峭壁間行走自如。20余年來,李培生累計放繩高度超1800公里,一次次翻越和攀爬,換來黃山的干凈整潔,也換來游客們的紛紛點贊。

  2011年,胡曉春正式成為黃山風景區第十九任迎客松守松人。自此,他每年有300多天吃住在1700多米的黃山之巔,與迎客松朝夕相處,距離迎客松幾步之遙的小屋就是他的值班室。從早上6點半起,他每隔2小時巡查一次,詳細查看迎客松樹體、主干、枝丫、枝條、冠頂、冠幅、支撐架及周邊環境并一一記錄,累計撰寫94本、超160萬字《迎客松日記》。遇到臺風、雨雪等惡劣天氣,他每30分鐘就要巡護一次,整夜不能合眼。胡曉春忍受著日復一日的單調、長年累月的孤獨,堅守崗位,成為迄今為止工齡最長的守松人。

  2022年,李培生、胡曉春寫信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了自己的工作和認識體會。8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對他們的敬業奉獻精神給予肯定,希望他們繼續發揮榜樣作用。李培生和胡曉春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在各自崗位上堅守奉獻、發光發熱,還成立了“中國好人”工作室,吸引很多同事加入其中,已累計服務黃山游客和周邊老鄉2萬多人次。

  李培生榮獲安徽省道德模范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胡曉春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26 楊金龍  426 楊金龍

  楊金龍,男,漢族,1994年10月生,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杭州技師學院汽車整形涂裝系副主任。

  楊金龍刻苦訓練,不斷挑戰技能極限,代表國家參加第四十三屆世界技能大賽,獲得汽車噴漆項目冠軍,助力中國隊實現世界技能大賽金牌零的突破。奪冠后,他婉拒多家企業的高薪聘請,留校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為國育才。

  1994年10月,楊金龍出生于云南省保山市邊陲鄉村的一戶農民家庭。憑借頗具天賦的動手能力,加上濃厚的興趣愛好,15歲的楊金龍被招入杭州技師學院云南教學點的汽車維修專業學習。一年后,楊金龍又被選入杭州技師學院本部學習。為了將世界技能大賽的“入場券”牢牢攥在手心,楊金龍開始了異常辛苦的訓練。根據世賽要求,汽車噴漆過程中的油漆厚度誤差不能超過0.01毫米。為了精密控制噴槍的氣壓、出氣量以及走槍的速度等,楊金龍每天一遍又一遍重復著高難度的訓練,常常因為手持噴槍時間過長而導致胳膊疼到睡不著覺,幾天抬不起來,只能用冰袋冷敷來緩解,但他從未想過放棄。

  2015年8月,楊金龍獲得第四十三屆世界技能大賽汽車噴漆項目冠軍。奪冠后,多家企業和獵頭公司拋來“橄欖枝”,高薪聘請他擔任汽車鈑噴總監,楊金龍不為所動,選擇留校任教,從事一線教師和班主任工作,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將經驗和知識傳授給更多學子。楊金龍給學生上的第一堂課,一定是在實訓中心,講授本行業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他告訴學生,學習技術不僅僅是為了比賽,更是為了服務國家、服務社會。在他的觀念中,當一個人心懷熱愛時,就一定會花很多時間去鉆研,堅持下去就能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多年來,楊金龍參與編寫專業教材10余冊,累計為汽車噴漆行業培養500余名技師、2000余名高級工,為企業培訓技術工人3000余人次。他成立了楊金龍技能大師工作室,擔任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隊教練,指導選手獲各級技能競賽獎項50余項。

  楊金龍榮獲全國技術能手、浙江省道德模范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427 楊彥鋒  427 楊彥鋒

  楊彥鋒,女,漢族,1981年1月生,中共黨員,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公交公司公交車駕駛員。

  楊彥鋒始終把乘客滿意作為標準,用熱心、誠心、細心、真心服務乘客,在20多年的駕駛生涯中,安全行車百萬公里零事故、零投訴,給同事無私分享節能降耗開車經驗。

  楊彥鋒所駕駛的102路是銀川市公交發車最早、收車最晚、班次最多、線路最長、客流量最大的一條線路,每天都會有很多的事情發生。楊彥鋒堅信:愛是可以相互傳遞的,你對乘客好,乘客也會對你好。她總結出一套“五心工作法”:對待老年乘客熱情細心,對待兒童乘客呵護關心,對待外地乘客真誠耐心,對待特殊乘客尊重暖心,對待普通乘客和氣貼心。她讓每位乘客都能享受“五心”服務,用真心真誠讓乘客如沐春風。

  楊彥鋒在車里設置了便民箱,準備了針線包、口罩、雨披等物品和暈車藥、創可貼、速效救心丸等藥品,并根據季節變化適當調整,用溫暖親情營造“車廂家庭”。楊彥鋒所在的公交車組和線路打造了“102路品牌線路”和“102路勞動模范專線”,成為示范引領服務民生的前沿陣地,成為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弘揚勞模精神的“活動陣地”和流動的風景線。楊彥鋒的丈夫說,她對公交車照顧細致周到;女兒說,她對待乘客永遠那么有愛心和耐心;母親說,她一天不上班就渾身不得勁。只有楊彥鋒深深明白公交事業的重要意義,她認為自己開的不只是一輛公交車,更是自己的“第二個家”。

  楊彥鋒以一絲不茍的責任心和嫻熟的駕駛技能年年獲得優秀,成為公司首批駕駛新型公交車的女司機。楊彥鋒月月都是“節氣標兵”,她總結出“十九字節氣法”,用實際行動帶動身邊同事一起為節能減排作貢獻。

  楊彥鋒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最美公交司機”、寧夏回族自治區勞動模范等稱號。

  428 楊 勇  428 楊 勇

  楊勇,男,漢族,1976年1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貴陽機務段動車運用車間動車組司機。

  楊勇秉承“最后一道關、榮辱一把閘”的職業信條,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生命捍衛使命,守衛全車旅客的生命安全,體現了新時代中國鐵路人的優秀職業素養。

  2022年6月4日,楊勇駕駛的貴陽北至廣州南D2809次旅客列車準時出發。當列車運行至貴廣線榕江站進站前的月寨隧道口時,楊勇突然發現線路異常,在5秒內果斷采取了緊急制動措施,一把將制動手柄推到底。剛出隧道的列車撞上了侵入線路的泥石流坍體,在線路擋墻和軌道結構的防護下,列車穿過河水湍急的寨蒿河大橋,停在了榕江站。車上151名旅客和工作人員生命無恙。

  “D2809次司機,在嗎?”動車組列車長陳曉芳在一陣眩暈后,快步走向沖擊傳來的方向。雖然呼叫一次比一次急切,但對講機里始終沒有傳來楊勇的聲音。楊勇的生命永遠定格在46歲。在事故現場,搶險人員找到了楊勇的動車組司機手賬。殘留著黃色泥土的封面上,楊勇的筆跡清晰可見:“沒有錯停,只有盲行”。厚厚的手賬內頁幾乎已被寫滿,記錄著他每一趟車出乘前的運行關鍵點和安全預想。

  從軍人到鐵路人,楊勇憑借一股韌勁和鉆勁,不斷突破專業瓶頸,迅速完成職業轉型。他勤學苦練,熟練掌握12種動車組車型操縱方法,提出百余條合理化建議,形成的復興號動車組“CR300AF與CR400AF差異”筆記成為動車乘務員的專業參考。他勇于攀登,反復總結操縱方法、掌握關鍵要害、研判行車風險,是車隊為數不多的“教練司機”。他千錘百煉,養成認真瞭望的職業習慣,危急時刻展現了沉著冷靜、專業精湛的應急處置本領。值乘動車組以來,楊勇始終堅持“安全正點,平穩操縱”,安全值乘900余趟次,走行40余萬公里。面對危險,楊勇沒有考慮自己的安危,依靠專業的知識、過硬的技術、豐富的經驗,守護群眾的生命安全。

  楊勇被評定為烈士,榮獲“最美鐵路人”、貴州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29 吳天一  429 吳天一

  吳天一,男,塔吉克族,1934年11月生,中共黨員,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1958年,吳天一跟隨部隊調防到青海,成為解放軍516醫院主治醫師,面對飽受高原病折磨的官兵和群眾,他將畢生精力投身高原醫學研究,推動我國高原醫學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

  為了對癥下藥,吳天一主持開展了一場覆蓋近10萬人的調研。高原之大,約250萬平方公里;高原之高,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加上氣候復雜多變,牧民的氈房相隔甚遠,調研實施難度極大。10余年間,吳天一和團隊成員走遍了青藏高原,治療群眾數萬人,積累臨床資料和數據近10萬份,被高原上的百姓親切地稱為“馬背上的好曼巴(藏語,意為醫生)”。

  1985年,在趕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調研途中,吳天一所乘坐的車直接沖下山崖,導致他全身14處骨折,左胸斷裂的肋骨更是扎破了胸膜。但是僅106天后,吳天一又出現在阿尼瑪卿山的馬背上。在參加阿尼瑪卿山醫學考察的5年中,因為長時間直面冰雪,加之過強的紫外線,吳天一雙眼患上了嚴重的白內障,不得不植入人工晶體。直到現在,他的視力仍然很差。

  1991年,吳天一設計建成國內第一個高低壓氧艙站,氧艙模擬海拔最高可達1.2萬米,最低可達水下30米。當時缺乏相關標準,吳天一第一個站出來充當測試志愿者,測試過程中,他的耳膜先后被擊穿4次,聽力嚴重受損。

  2001年,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正式開工。彼時年逾花甲的吳天一再次站了出來,現場為大家科普知識,創造性地提出“三高三低”高原病急救措施,制定了一套完備的衛生保障和急救方案。在吳天一和團隊的努力下,青藏鐵路建設期間發生的千余例高原肺水腫全部搶救成功,14萬名建設工人無一人因高原病死亡,吳天一和他的團隊創造了高原醫學的奇跡。如今,年已九旬的吳天一依舊奮戰在青藏高原,為高原醫學研究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2021年6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吳天一頒授“七一勛章”。

  吳天一榮獲“七一勛章”、西部大開發全國模范、中國十大醫學泰斗等稱號。

  430 何少華  430 何少華

  何少華,男,漢族,1973年2月生,中共黨員,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師。

  30多年來,何少華扎根我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被譽為“國之光榮”的秦山核電站維修一線,致力于核反應堆核級機械設備維修,積極投身高輻射環境下特種維修技術創新研發。他主持建立了我國第一套高輻射環境下特種維修技術體系,開發了分段式核反應堆環形密封裝置、燃料組件修復成套裝置等維修技術,一次次實現“從0到1”的突破,填補了我國多項技術空白,有力保障了我國核電“走出去”。

  1995年,何少華畢業后來到秦山核電站檢修部工作。為盡快掌握維修技能,他潛心研究圖紙資料,僅用兩年時間就破格擔任反應堆本體維修和核燃料裝卸料現場指揮。2010年,年僅37歲的何少華成為中核集團最年輕的首席技師。在秦山核電站第十五次換料大修中,他帶領團隊助力創造了當時國內最短大修工期紀錄。他主持攻關核電廠反應堆堆內構件水下修復技術,僅用一年半時間就完成了被國外專家認為“不可能完成”的水下放電加工、水下測量、水下輸送定位夾持等技術攻關,成功修復我國第一座援外核電站的堆內構件故障。

  為打破國外對醫用同位素生產技術的壟斷,秦山核電大力推進醫用同位素研發生產,其中同位素生產裝置堆內安裝是關鍵難題。何少華帶領團隊潛心研究,創造性開發了生產裝置堆內安裝工藝,主持完成了安裝工作平臺和定位輸送系統的制備,為大規模生產镥—177、釔—90、鍶—89等醫用同位素打下了堅實基礎。

  何少華主持30多項重大核電技術攻關,他和團隊獲授權專利62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包括燃料組件修復成套裝置和控制棒驅動軸切割技術、堆芯核測系統中子通量測量指套管更換工藝設備等研發,多項技術出口國外。他發揮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作用,主持建立核反應堆核級機械設備檢修工職業認定體系,完成了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教程、題庫、考試指導書等編制出版。通過技術示范和傳幫帶,開展“大師帶徒”活動,組織“大師講堂”,培養了30余名高技能人才。

  何少華榮獲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2024年大國工匠培育對象、浙江省道德模范、新時代突出貢獻浙派工匠等稱號。

  431 何賢達  431 何賢達

  何賢達,男,漢族,1979年8月生,中共黨員,火箭軍某部軍士。

  何賢達堅守在備戰打仗一線,參加重大演訓任務30余次,多次成功發射導彈。

  何賢達所在營被中央軍委授予“導彈發射先鋒營”榮譽稱號。作為部隊組建首批骨干,他立志“練最硬本領、當一流士兵”,參加新中國成立50周年國慶閱兵表現出色、火線入黨,通過嚴苛考核成為該部第一個士兵發射“1號手”。他精通10余個導彈專業,14次比武奪冠。

  手執大國長劍,何賢達始終堅持“心存憂患、肩扛擔當”。一次訓練,他發現一處時隱時現的故障現象,主動請纓檢測數十臺發射車,校核數據數萬組,拿出改進方案,徹底排除故障。部隊接收新裝備,他擔任試訓“總教頭”,操作單元輪流訓,帶領號手加班加點練,全部通過考核。作為技術骨干,他參與編寫多種專業教材和幾十項規程規范,探索全崗操作、減員訓練等訓法,相關成果被推廣應用。部隊發射組建以來第100枚導彈,他帶著幾乎沒有相關經驗的操作單元征戰大漠、亮劍寒區,打出“滿堂彩”。

  何賢達當班長24年,帶領全班20余次奪得軍事技術比武冠軍,10次名列部隊發射單元評比榜首,2次榮立集體三等功,先后培養了40多名軍士指揮長和高級軍士。作為先進典型,何賢達經常參加各級巡回宣講,講述精武歷程、激勵戰斗精神。2022年底,他深入基層部隊,為上萬名官兵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打贏信心、凝聚奮進力量。

  何賢達榮獲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全軍“四有”優秀個人標兵稱號,榮立一等功1次。

  432 何鏡堂  432 何鏡堂

  何鏡堂,男,漢族,1938年4月生,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名譽院長、建筑設計研究院首席總建筑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何鏡堂是當代中國建筑學科的領軍人物。他堅持中國特色建筑創作道路,構建“兩觀三性”建筑理論,打破了國家標志建筑設計由外國建筑師壟斷的局面,用建筑記錄時代發展,用堅守與奉獻書寫無悔的奮斗人生。

  1983年,何鏡堂重返高校時已經45歲,深知自己起步晚,要拼命把丟失的時間彌補回來。他1986年當上研究生導師,1992年晉升教授,1994年獲評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1999年獲評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相繼主持設計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青島國際會議中心、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等為代表的200多項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志性建筑。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到廣州鐵路博物館,從虎門海戰博物館到廣州海心橋,再到如今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何鏡堂的建筑作品始終緊扣廣東發展和時代精神,在南粵大地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嶺南文化建筑特色。

  如今已耄耋之年的何鏡堂,仍奔走在建筑創作和人才培養一線。他將“廣東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的2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并成立“何鏡堂教育基金”,組織各方累計籌集1150多萬元,激勵年輕人的學術探索和創新研究。先后培養出3名全國、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9名博士生導師,18名全國青年建筑獎獲得者。

  何鏡堂還努力搭建渠道“走出去”,讓世界聽到更多中國建筑的聲音。他先后到世界各地和國際知名院校,舉辦“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為激變的中國而設計”“劇變中國的建筑傳承與創新”等主題建筑作品展和專業學術講座,增進了國外建筑界對中國建筑的理解與認同,提高了中國建筑師和建筑品牌的國際聲譽。

  何鏡堂榮獲最美奮斗者、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被授予梁思成建筑獎,其帶領的團隊獲首屆“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

  433 張玉花  433 張玉花

  張玉花,女,漢族,1968年10月生,中共黨員,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科技委常委。

  張玉花從一名技術員做起,一路奮進,跨越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測三大領域,帶領團隊圓滿完成了神舟飛船、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天問一號、嫦娥六號等相關系統的研制,為圓中華千年飛天之夢作出了貢獻。

  1990年,張玉花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來到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805所工作。1992年,她作為主要成員,參與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神舟飛船電源分系統的研制和測控通信分系統論證工作,論證組設計的地基、海基測控網方案技術繼承性強、可實現性高,最終在實際工程中得到應用。1999年至2007年,張玉花作為805所載人航天行政負責人,帶隊先后完成神舟一號至神舟七號飛船的靶場試驗與發射任務。隨著2008年探月工程二期正式立項,張玉花接到調令,轉向負責探月與深空探測領域工作,帶領隊伍實現嫦娥三號、四號探測器全過程設計、試驗和交付,她負責的“玉兔號”月球車成功做到在月球表面的巡視勘察,“玉兔二號”成為人類首次月背巡視的、壽命最長的月球車。

  為助力嫦娥五號實現我國首次月面采樣返回,張玉花帶領團隊做了數千次的模擬對接試驗,成功突破軌道器輕量化結構設計、月球軌道器弱撞擊式對接機構等技術。2020年,當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并將樣品容器轉移至返回器時,團隊成員激動地說:“我們準備的35項故障預案,最終一項都沒用上,這是最好的結果。”為實現深空探測工程的目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需要完成一系列技術任務:機會唯一的制動捕獲如何踩剎車?過程復雜的兩器分離如何設計?遙測遙控中斷30天的“日凌期”如何度過?張玉花歷經十年刻苦鉆研,突破了多項世界級難題。2021年2月,中國迎來了第一顆人造火星衛星,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太陽系以及行星際探測的序幕。

  30多年來,張玉花始終保持著對航天科技的鉆勁,將青春獻給了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火星探測,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航天精神傳承人。

  張玉花榮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登“中國好人榜”。

  434 張效房  434 張效房

  張效房,男,回族,1920年10月生,中共黨員,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教授、主任醫師。

  張效房始終將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以精湛醫術服務病患,幫助無數眼疾患者重見光明。他長期致力于眼科醫學研究,創立了“張效房法”,是我國眼內異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傷專業的學術帶頭人。

  張效房求學于抗戰時期,懷著醫學救國之心,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國立河南大學醫學院,畢業后,走上了醫生崗位。新中國成立初期,醫療衛生條件差,沙眼病患多,其并發癥占致盲原因首位。張效房帶領眼科醫護人員為當地百姓進行眼病普查和沙眼防治,改進局部用藥方法,簡化瞼內翻矯正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78年來,張效房始終保持著從醫之初的熱忱,幫助無數眼疾患者重見光明。

  1976年,張效房的《眼內異物的定位與摘出》成為國際上第一部系統探討眼內異物的專著,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優秀科技成果獎,以張效房名字命名的“眼內異物定位摘出法”被公認為我國對世界眼科的兩大貢獻之一。1982年,在第二十四屆國際眼科學術會議上,他的《三千例眼內異物摘出的體會》由四種語言同步翻譯,引起轟動。他對“手法小切口白內障摘出手術”進行改進和簡化,對我國控制白內障致盲發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他在百歲之年出版了200萬字的學術專著《張效房眼外傷學》。從業至今,他共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2項,出版專著24部。

  張效房退休后身患癌癥,卻從未離開為患者服務的崗位。百歲高齡仍不輟于臨床、出診、查房、教學、著書,爭分奪秒為祖國和學科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多年來,張效房在編寫教材、創辦刊物、舉辦培訓班、擔任客座教授的同時,堅持大班講課,并為留學生班講課和研究生臨床輔導,共培養眼科碩士、博士70余人。他常對學生說:“站上手術臺,就不能有任何私心雜念,要將精神狀態調整到最佳。”他先后捐款100多萬元成立“張效房醫學學術基金”,資助年輕眼科醫生出國深造,開展眼科醫學學術研究。近兩年,他又把工作重心放在《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投稿論文的修改上。

  張效房榮獲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醫藥衛生科學大會先進工作者、全國殘疾人康復工作先進個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435 張淑珍  435 張淑珍

  張淑珍,女,漢族,1937年4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原茶產業發展局退休職工、商洛市茶葉研究所名譽所長。

  張淑珍扎根大山60多年,將茶葉種植成功引進商南縣,讓茶葉產地向北推進300多公里,茶葉成為商南縣域經濟發展主導產業,幫助貧困群眾走上致富之路。

  1961年,張淑珍從西北農學院畢業后,來到商南縣農林綜合站工作。看到當地山林滿目瘡痍,百姓生活條件艱苦,張淑珍暗下決心:要讓山綠起來、人富起來。學林業出身的張淑珍嘗試引種桉樹、油茶和種桑養蠶,但效果都不理想。張淑珍聽說安康有茶樹,群眾采了茶,不光自己能喝還能賣錢,便決心試一試。她跑了十幾個地方學藝,扛鋤頭、挑水桶、住窩棚,翻山蹚河、櫛風沐雨試種茶樹,終于在1970年春收獲了1.9公斤商南本地茶。2年后,在張淑珍帶領下,商南縣成功種植茶葉2000畝。1975年,張淑珍創辦的茶坊茶場首次向國家上交了500公斤商品茶,結束了商南無茶的歷史。

  1985年,張淑珍聯合全縣36家鄉村茶場,成立了商南縣茶葉聯營公司。公司走“產供銷”一體化的路子,幫茶農開展技術培訓,給他們提供技術設備;研究開發推銷新產品,開展銷售服務。從此,茶農們再也用不著為銷售茶葉犯愁了,腰包鼓了起來。在張淑珍的帶領下,商南茶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蛻變。截至2023年,商南縣年產茶葉8300噸,產值達14億元,茶農人均增收7000元,茶葉成為商南富民強縣的頭號主導產業。

  就在商南的茶葉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張淑珍被查出癌癥。治療期間,張淑珍始終沒有停下為茶葉事業奮斗的腳步,繼續上茶山、進茶場,研究茶葉新技術,先后上市了烏龍茶、紅茶、茯茶等5個品類30多個茶葉產品,讓商南茶走向更加廣闊的市場。2024年1月1日,張淑珍因病醫治無效逝世。

  張淑珍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號。

  436 張 毅  436 張 毅

  張毅,男,漢族,1969年1月生,中共黨員,國網重慶市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帶電作業管理。

  張毅堅守在風險極大的帶電作業崗位,鉆研出26項國家專利,培養技術骨干400余人、技師158人、高級技師56人,帶領團隊平均每年減少停電時間3000余小時,增加供電量500余萬千瓦時。

  帶電作業是一項科技含量高、技術性強、風險極大的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威脅作業人員生命安全。1989年12月,張毅來到線路所帶電班,在帶電作業崗位上一干就是35年。為了實現“讓電像空氣一樣融入人們的生活中”的夢想,他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在技術領域實現了許多突破。他運用“蜂窩梯”“蜈蚣梯”“平臺”等絕緣工具開展多種形式的作業工法,成功破解了不停電作業在山地、丘陵受限難題,開創了“山地帶電立桿作業法”。他參與制定、修編和審定了100多項帶電作業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

  2011年,“張毅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在他的帶領下,工作室成了創新創效、人才成長的平臺。目前,工作室研發的創新成果獲得國家專利授權130余項,培養出各級專家60余人。在張毅的引領下,工作室充分發揮了勞模和技術骨干的引領示范作用,始終保持了“傳承絕技絕活、培育創新成果、培養技能人才”的創新思路,在絕技傳承、創新工作以及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近年來,張毅主動走向社會,依托工作室義務為企事業單位、醫院、學校等舉辦電工技能培訓,培訓電工3000余人。他帶領工作室的團隊走進校園,宣講勞模事跡,為師生傳授安全用電知識。

  張毅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37 阿斯哈爾  437 阿斯哈爾

  阿斯哈爾,男,哈薩克族,1980年6月生,中共黨員,甘肅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紅柳灣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獸醫師。

  阿斯哈爾扎根海拔3200米的雪域高原,每年開展巡回診療牛羊服務300天以上,先后為牧民治療牛羊3萬余只,被當地群眾譽為草原“獸醫120”。

  2000年,阿斯哈爾畜牧專業畢業后,回到故鄉,做了一名畜牧獸醫。高原牧區牧業點大多地域氣溫低、海拔高、人煙稀少,阿斯哈爾毅然決然地選擇堅守在雪山腳下,穿越在生命禁區里,當一名草原牧民隨叫隨到的“獸醫120”。2010年10月,紅柳灣鎮加爾烏宗村部分牧民的羊只發生口蹄疫疫情,在牧民努爾沙哈提家開展疫病診治時,他和主人同住在秋季草場的簡易小帳篷里,整整守了15天將患病羊只全部治愈。2013年,紅柳灣鎮燕丹圖地區發生了大面積的羊痘疫情,阿斯哈爾帶領獸醫站工作人員蹲點診療近一個月。在他們的精心診療下,患病羊只治愈率達98%。

  阿斯哈爾和同事一起組建了四季“蒲公英”疫病防控志愿服務隊,一年四季游走在牧民之間。春季,他們上門為牧民進行“規范接羔、科學育幼”技術指導,對孕產畜、瘦弱畜進行抓膘補飼,夯實了牧民增產增收基礎。夏季,他們幫助牧民群眾抓羊、綁腿、剪毛、精修、做標記。秋季,他們幫助農牧民為牲畜藥浴防疫,覆蓋面達到了100%。入冬后,他們開展畜牧區巡回供水、草場“澇池蓄水”、人畜共患病防治檢查,指導牧民做好牲畜常見病、多發病的藥物儲備和飼草儲備,確保牲畜安全越冬度春。

  阿斯哈爾將自己所知所學無私傳授給年輕人,帶出了防疫、診治“土專家”近30人。他撰寫的《駱駝蹄縫膿皰病的診療》《牧區常見馬病的治療體會》等論文刊載在《中國農業科技》等雜志。

  阿斯哈爾榮獲全國農業科普先進工作者稱號。

  438 陳 冬  438 陳 冬

  陳冬,男,漢族,1978年12月生,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特級航天員。

  陳冬作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砥礪為國出征的赤膽忠心,練就征戰九天的過硬本領,2次執行載人飛行任務,成為首位在軌時間超過200天的中國航天員,是探索宇宙、筑夢太空、建設航天強國的標兵模范。

  陳冬始終秉持“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如磐信念,以超常毅力和嚴實作風投入高強度訓練、高壓力備戰、高風險任務,練就過硬的飛天本領。2016年執行神舟十一號任務,面對緊急突發情況毫不畏懼,沉著冷靜排除故障,首次實現我國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作為神舟十四號任務乘組指令長,帶領乘組團結協作奮斗,在軌駐留6個月,參與見證了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裝建造,圓滿完成3次出艙作業、1次太空授課等任務。

  陳冬始終堅持從嚴從難訓練,每個問題都刨根問底,每個環節都嚴摳細磨,每個動作都上千遍反復練習,每個指令都爛熟于心。擔任航天員大隊大隊長后,時時沖在前、處處干在先,千方百計提升訓練質效,倡導“交流式”“研討式”訓練方法,營造“自燃型”“發散型”學習訓練氛圍,為系統設計、產品研制、技術攻關建言獻策,不斷促進工程建設質量提升,全體航天員圓滿完成了空間站建設及運營階段的歷次載人飛行任務。

  陳冬雖是榮譽載身的航天員,但始終把自己當成普通黨員、普通兵,自覺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堅持做到任務前后一樣出色、天上地下一樣完美,每次凱旋后迅速歸零心態,時刻準備接受祖國再次召喚。他始終以感恩之心回報祖國和人民,先后走進校園、走進軍營、走進社會,作專場報告百余場、參加公益活動數百次,傳遞凝聚實現航天夢、強軍夢、中國夢的信心力量。

  陳冬榮獲時代楷模、英雄航天員稱號,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二級航天功勛獎章。

  439 陳美榮  439 陳美榮

  陳美榮,女,回族,1964年10月生,中共黨員,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人民法院三級高級法官。

  陳美榮作為一名基層政法干警,鉆研業務、情系百姓,三十多年如一日,奮斗在審判工作一線,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每一起案件。

  針對基層法院人少案多的矛盾,陳美榮堅持把非訴調解機制放在前面,審理案件超過1萬件,調解撤訴率達82%。她總結出適用于司法調解的“五心和十二調解法”,在寧夏法院系統推廣和應用,有效提高了調解工作質效。她把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當成自己的事,在大武口區法院建立“陳美榮工作室”,讓當事人省時省力省錢地解決矛盾;在社區建立“陳美榮語晴室”,將法律咨詢和服務搬到群眾家門口。陳美榮參與調解、化解矛盾糾紛1200余起,集中為大武口區320多名調解員開展專題講座,從源頭上減少了訴訟糾紛。

  擔任行政庭庭長之后,陳美榮創新實施以協調化解中心、實質化解方案、N條化解渠道為主要內容的“1+1+N”行政爭議實質化解模式,2022年以來委派化解行政爭議案件32件,成功化解率超過50%,行政機關主動履行給付義務450余萬元。她推動落實了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登記制度,隨案發放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通知書,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提升至97.5%,“告官不見官”現象得到根本扭轉,促進行政訴訟調撤率同比提升10%。陳美榮主動調整審判思路,依法審理生態環資類等新穎案件,她主審的寧夏全區首起環境公益行政訴訟案件入選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陳美榮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雙百”政法英模、全國模范法官、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40 陳炳章  440 陳炳章

  陳炳章,男,漢族,1935年2月生,中共黨員,中國核工業建峰化工總廠退休職工。

  陳炳章隱姓埋名幾十年,始終嚴守秘密,扎根西北某核工業基地和西南816工程,投身國防事業和三線建設,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我國核工業事業。

  陳炳章出生于江蘇丹陽農村,在日軍戰火中幸存下來的他深深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慘痛教訓。青年時他四處求學,1959年被調進中國第二工業機械部。20世紀60年代起,他先后被調至西北某核工業基地和西南816工程,投身國防事業和三線建設。1969年1月,他義無反顧帶頭進入高劑量場進行鉆取燒結元件操作,團體被中國第二工業機械部授予“34—32”英雄集體稱號。1969年11月,他聽從組織調令進入重慶涪陵白濤深山,參與816工程建設。他始終對黨忠誠,嚴守工作秘密,從未向家人透露自己在干什么。

  1984年,由于國家戰略調整,816工程宣布停建。此時的陳炳章已經在白濤生活了15年,他并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離開,而是選擇了留下,繼續投身軍轉民項目,搞閉路天線研究、化肥生產,1995年,陳炳章以中國核工業建峰化工總廠編織袋廠廠長的身份退休。

  如今,涪陵816工程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816工程堆工機械加工廠也變身為一座三線建設遺址“816小鎮”,816工程被命名為重慶市第二批國防教育基地。步入耄耋之年的陳炳章仍不忘初心,積極參與全民國防教育宣傳活動,堅持宣傳“兩彈一星”偉大成就、三線建設重大成果,以及816工程作為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引導全社會學習816建設者們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艱苦創業的優良品德、不畏犧牲的英雄氣概,他不忘黨員本色,繼續在新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441 陳清洲  441 陳清洲

  陳清洲,男,漢族,1970年12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灌口派出所綜合指揮室二級高級警長。

  陳清洲始終保持忠誠警魂,堅持匠心耕耘,一心為民,為廣大群眾辦了大量的好事實事,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鑄就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精神高地和道德豐碑。

  陳清洲是百姓心中的“亮燈警察”。2007年到2011年,他用腳步實地踏勘了轄區所有的交通線、段、點,促成轄區新設新建斑馬線18條、紅綠燈15座,轄區15公里路段全線亮起路燈,轄區所有中小學校交通安全設施得到全面完善,所有鄉村水泥道路、山地旅游專線路施劃起交通標志、標線,道路交通事故大幅下降。

  陳清洲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2016年,他被確診為肝癌晚期。患病期間,他依然心系工作,在網上解答群眾的咨詢求助,發布安全預警信息。只要身體狀況稍有好轉,就重新投入工作。

  陳清洲是網民粉絲的“好警蜀黍”。2011年,他開通個人微博,用貼近百姓生活的網言網語弘揚主旋律,微博粉絲近200萬。他在微博創建的“清洲說警事”安全宣傳專欄,閱讀量超10億人次;開辦的“清洲幫尋人”公益尋人欄目,閱讀量超20億人次,幫助找回失蹤人員300多人。2021年,他結合自身的抗癌經歷開辟“尋醫問藥”和“現身說法”等專欄,為癌癥患者帶去溫暖和希望。

  陳清洲是古道熱腸的“調解達人”。2022年,他頻繁奔走于派出所和村居之間,招募調解員隊伍,建立調解室,親任調解顧問,只要群眾有需求,他都會竭盡所能幫忙處理,成為遠近聞名的“金牌調解員”。

  陳清洲是轄區群眾的“良師益友”。他自創各種家庭安全防范小妙招,主動擔任防騙宣講團團長,于2022年10月在當地美食廣場打造“反詐一條街”,輻射周邊6個村居、5萬余人,轄區詐騙警情同比大幅下降。

  陳清洲是廈門警隊的“榜樣人物”。他結合自身從警經歷,每年為新警上好“第一課”,幫助青年民警快速成長。他的徒弟林志興獲評“全國最美基層民警”等,他工作過的灌口派出所被命名為全國“楓橋式派出所”。

  陳清洲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最美奮斗者、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42 范志偉  442 范志偉

  范志偉,男,漢族,1960年10月生,中共黨員,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機修工、高級技師。

  40余年來,范志偉潛心鉆研、勇于突破,在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制藥生產設備上的技改創新、進口設備高端關鍵配件國產化、帶徒育人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范志偉長期工作在生產一線,“攻克難題”成了他不懈的追求。1999年底,范志偉剛開始接觸進口生產線,當他看到操作界面是全英文的時候,一下子慌了。但他沒有被困難嚇倒,下班后立刻跑去買了電子字典,回來就逐個單詞對照翻譯。日積月累,光筆記就記了10余本,堆起來有半米多高的英文說明書硬是被他啃下來了,慢慢地,他成了公司進口生產線的維修專家。

  2006年,當范志偉看到云南白藥散劑設備效率低、勞動強度大時,他經過現場多日蹲守,查找到了問題,提出采用偏心振蕩橋提高粉柱下落均勻性的辦法,使每臺班產量提高20%、年產值提高6000萬元。他帶領團隊自主研發的雙貼雙檢測貼簽機填補了國內行業應用空白,使氣霧劑、云南白藥膏產品貼簽效率提高1倍。

  長期以來,范志偉在進口高端設備維護搶修中積極推動公司進口生產線的關鍵配件和模具的國產化,攻克關鍵模具自主制作的難關,讓公司48條生產線的關鍵配件模具國產化率達到98%以上,擺脫了對國外技術依賴,累計為企業節約成本3000余萬元。他自主開發氣霧劑生產線關鍵組件高效灌封頭,使得產品控制精度與配件使用壽命均有明顯提高。近年來,范志偉發表論文3篇,取得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和云南省發明專利一等獎,為企業創造的直接經濟效益超過2500余萬元。

  范志偉常說,是企業培養了他,他有責任培養更多的技能人才。他堅持育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德,親自帶徒傳藝,把平時工作積累的經驗和技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們。在他的言傳身教下,20余個徒弟都成為行業優秀人才。

  范志偉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國家級技能大師、云南省勞動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43 范振喜  443 范振喜

  范振喜,男,滿族,1962年6月生,中共黨員,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周臺子村黨委書記。

  范振喜擔任周臺子村黨組織負責人37年,與血癌抗爭32年,先后6次昏倒在工作崗位上,5次接到醫院病危通知,帶領干部群眾,把一個冀北山區特困村建成北方山區推進鄉村振興和實現共同富裕的成功典范。

  周臺子村地處冀北貧困山區。1987年,25歲的范振喜在鄉親們的信任與期盼中,當選周臺子村黨支部書記。他撂下硬話:“窮不扎根、富不天生,好日子是拼出來的!”范振喜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帶領周臺子村村民艱苦創業,從打牢農業基礎,到創辦企業、增強集體實力,再到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發展質量,每一次改革都凝聚著他的智慧和心血。1992年,范振喜外出考察時突然感到不適,經確診患有白血病。正在絕望之際,鄉親們自發捐款,短短五六天時間就湊了10萬塊錢。鄉親們的一片愛心讓范振喜重燃生的希望,他二哥給他抽取骨髓做了移植手術。從“鬼門關”被搶回來的范振喜,銘心自誓:只要自己還有一口氣,就要拼命為父老鄉親貢獻出最后一份力量。他提前出院,不顧醫生“靜養三年”的囑咐,又投入到緊張忙碌的工作中:建立“農副產品展銷中心”;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推廣無土栽培、立體種植農業新技術;積極謀劃養老康養、普通話文創等新產業。

  黨的十八大以后,范振喜帶領全體村民實施舊村改造、新村建設工程,村集體投資近5個億,把分散在7個自然村的700多戶村民集中到中心村,村民住上了樓房,村里60歲至70歲老人可以免費住“福利公寓”,70歲以上老人可以免費入住“老年公寓”,實現集體集中養老。2021年,范振喜帶領周臺子村率先在冀北山區興建起現代農業、農旅研學等產業,打響“綠色周臺子”品牌,有力促進本村快速發展。2023年,周臺子村與河北翼龍無人機飛行基地合作,投資1.5億元,建設集產品研發、展服服務、研學培訓為一體的無人機產業園區。范振喜連續當選黨的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大代表,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帶領周臺子村鄉親們擼起袖子加油干,不斷提升村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

  范振喜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河北省道德模范等稱號,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

  444 林占熺  444 林占熺

  林占熺,男,漢族,1943年12月生,中共黨員,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

  林占熺白手起家、攻堅克難,發明菌草技術,有效破解“菌林矛盾”的世界難題;他秉持科技助農的初心,利用菌草技術開展扶貧及援外事業,體現出中國科技工作者敢為人先、無私奉獻的崇高追求。

  林占熺出生在閩西山村一個農民家庭,對百姓農作辛苦有深切體會,從小就立下了以科技助農的人生目標。農業院校畢業后,他義無反顧選擇了科研創新的艱辛道路。上世紀70年代,食用菌產業迅速興起,林占熺敏銳地認識到,“砍樹栽菇”嚴重破壞生態,菌業發展不可持續。兒時用芒萁和面烙餅、曾在真菌研究所工作的經歷,讓林占熺聯想到,可否“以草代木”,用芒萁替代樹木栽培香菇。為了解決“菌林矛盾”,林占熺利用業余時間進行“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技術研發。沒有實驗場所、設備、資金,林占熺就靠幾根自行車鋼線、幾十支試管和借來的幾萬元錢,白手起家。歷經無數次科學試驗,1986年,菌草技術發明終獲成功,開創了菌草研究新興交叉學科,開辟了菌草新興產業和菌草生態治理新路徑。當時,許多國家高薪聘請他做學術顧問,林占熺予以婉拒,選擇用菌草技術開展扶貧及援外事業。

  林占熺帶領團隊將菌草技術推廣到31個省(區、市)500多個縣(市、區)和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7年,閩寧對口幫扶菌草項目在寧夏回族自治區5市15個縣實施,為此,林占熺50多次走進寧夏。據扶貧部門統計,到2011年,閩寧對口幫扶菌草項目累計新增產值2.669億元,增加就業2.28萬人,培訓菇農4.85萬余人次,受益農戶1.75萬戶。為了技術推廣,他在福建尤溪山村遭遇車禍摔斷兩根肋骨,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遇到過部落沖突,在萊索托遭遇持槍劫匪,但他始終置生死于度外,把責任擔當和國家榮譽放在第一位。2017年,菌草技術被列為“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重點推進項目向全球推廣,為國際減貧事業和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2020年,以林占熺為代表的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榮獲“時代楷模”稱號。

  林占熺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

  445 鄭志明  445 鄭志明

  鄭志明,男,漢族,1977年5月生,中共黨員,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鉗工特級技師、首席技能專家。

  鄭志明扎根汽車制造領域一線,在“毫厘之間”追求極致;他敢于攻克“卡脖子”難題,填補國內技術空白;他將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傾囊相授,培養出一批有知識、懂技術、會創新的人才。

  1997年參加工作后,鄭志明決心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技能人才。他利用業余時間練習銼削、劃線、鉆削、刮削、研磨等鉗工基本功,做到手工銼削可將零件尺寸控制在0.002毫米以內;手工劃線鉆孔位置度誤差可控制在0.02毫米以內。他還自學掌握了車、刨、焊、銑等技術和專業領域知識,逐漸成長為集加工、建模設計、安裝調試等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他參與設計完成的創新項目10項獲得國家專利,8項獲得廣西重工業先進工藝工裝成果優秀設備改造成果一等獎。他發明的“調芯鉆孔法”“研推修銼法”等,成為鉗工技能比賽獲勝的獨門絕技。

  2014年,以鄭志明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他帶領團隊專注于為汽車制造業、工程機械業等制造領域提供服務。2017年,他主動擔起突破汽車后橋殼自動化焊接生產這一“卡脖子”難關的重任,帶領團隊從生產整體布局到各環節設計進行攻關,最終自主研發完成國內第一條集成機器人自動焊接、自動機加工、自動壓裝等多工藝復合柔性型自動化機器人微型汽車后橋殼焊接生產線。近年來,他又成功帶領團隊完成集團子公司五菱柳機C50H電機裝配、M20發動機產線、P1/P3電機定子產線工藝提升、產品升級換代切換,完成車橋、青島等工廠設計制作的新能源電驅后橋產線、G100物流車電池配置車型開發,完成廣西首臺NVH電驅橋振動噪聲檢測設備等,逐步突破新能源三電技術領域技術點。截至2023年,他帶領工作室共完成工藝裝備自主研制項目1194項,交付使用工藝、工程裝備共2291臺套,直接創造經濟效益超億元。他毫無保留地向徒弟傳授技能和經驗。目前,他培養了近200名徒弟,打造出汽車制造領域的精銳團隊。

  鄭志明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

  446 郎志存  446 郎志存

  郎志存,男,漢族,1967年1月生,中共黨員,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兒科主任。

  郎志存堅守兒科臨床一線,先后代表醫院參加我國第十六、十七批和第二十三批援貝寧醫療隊,為國內外許多重病甚至瀕臨夭折的患兒撐起生命的綠蔭。

  作為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一名兒科醫生,郎志存成功救治了多例病毒性腦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藥物過敏性休克、重癥肺炎等疑難危重病例。他非常注重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帶領普兒科開展支氣管肺泡灌洗術、重癥及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診治、經胃鏡消化道異物取出手術等新技術新業務。

  在首次援助非洲貝寧共和國的3年時間里,郎志存作為兒科專家,診治急診患兒9380人次、住院患者8413人次,搶救危重患兒2017人次,同時開展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藍光治療、新生兒窒息復蘇術、兒童心肺復蘇術等新業務,不僅利用現代醫療技術成功挽救了數千名危重非洲患兒的生命,還將針灸這一中國的傳統醫療技術帶到當地醫院,傳授給非洲醫生并贈送他們針灸針。

  2019年,郎志存受命擔任第二十三批援貝醫療隊總隊長和臨時黨支部書記。他創新醫療隊管理模式,建立了總隊委領導下的分隊委管理架構,使得醫療隊管理更加規范有序。他建立“貝寧(洛克薩)—中國(銀川)遠程會診中心”和“遠程心電診斷中心”,首創使用“互聯網+醫療健康”遠程會診系統進行專家會診,成功為貝寧一名巨大“甲狀腺腫瘤”患者進行手術。遠程會診中心的建設打破了傳統的涉外醫療模式,實現了中國援外醫療史上零的突破,成為我國援外醫療隊“互聯網+醫療健康”遠程指導手術應用與發展的里程碑。在郎志存的積極協調和指揮下,在隊員積極配合下,醫療隊在貝寧科托努市蘇盧萊雷區大學醫院設立“中醫診室”。中國傳統中醫藥走出國門,在非洲大地上開花結果,為祖國傳統中醫藥及中國援貝醫療隊擴大了影響力,為援外醫療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2023年10月,郎志存被授予援外醫療隊群體代表“時代楷模”稱號。

  447 胡洪煒  447 胡洪煒

  胡洪煒,男,漢族,1978年9月生,中共黨員,國網湖北超高壓公司輸電檢修中心帶電作業二班班長。

  胡洪煒扎根超特高壓電網帶電作業一線,以十年磨一劍的韌勁,以“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執著,把工作場所當作創新陣地,攻克多項特高壓帶電作業關鍵技術難題,從一名退伍軍人成長為±800千伏特高壓帶電作業的世界第一人。

  特高壓輸電線路有超強電磁場,會產生強大的感應電流,被稱為“生命禁區”。“±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帶電作業”曾是世界級難題,被列為國家規劃的重點攻堅項目。2009年,經半年艱苦訓練,胡洪煒以完美的技術動作,高效精準地完成了等電位作業人員安全防護參數測試等項目,成為“±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帶電作業”世界第一人,使我國成為首個掌握最高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全套檢修技術的國家。2014年12月9日,胡洪煒又帶領團隊順利完成了世界上首次1000千伏直升機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標志著我國帶電作業技術再次登上世界之巔。2000年從部隊轉業以來,胡洪煒累計進行高空走線1400余公里,開展帶電作業2000余小時,圓滿完成2016年抗洪保電、2024年抗冰搶險等20余次急難險重任務,為國家挽回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達數十億元。

  為解決我國特高壓帶電作業人才緊缺問題,胡洪煒創建“洪煒”勞模創新工作室,組建“湖北省帶電作業技術俱樂部”,先后獲得各級科技成果獎62項、授權專利55項,有力推動我國輸電檢修作業技術的發展。他主持編寫的《胡洪煒工作法》,被列為我國“大國工匠系列叢書”之一;主持和參與編撰的《超、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實用技術研究》等多項技術導則和標準,助力我國在世界超、特高壓帶電作業多個領域實現技術引領;培訓特高壓帶電作業人員600余人;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帶電作業人員開展技能培訓,讓中國技術走向世界。

  胡洪煒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最美職工”、湖北省道德模范等稱號。

  448 鐘佰均  448 鐘佰均

  鐘佰均,男,漢族,1969年12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柘汪鎮西棘蕩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1998年,鐘佰均放棄縣城高薪工作,回村擔任村支書。他秉持“幸福不會從天降,苦干實干拔窮根”的理念,找準尼龍顆粒加工產業發展新路;他堅持綠色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他堅守為民初心,推動民生工程、鄉風文明“雙提升”。

  20多年前的西棘蕩村,是一個荊棘叢生、交通閉塞的貧困村,人均收入七八百元、村集體負債近20萬元。為找到村莊發展的產業支撐,鐘佰均三下寧波招商,帶領村民修路建廠、拉電通水,終于說服客商投資。2000年,全村第一家尼龍顆粒加工廠建成投產,當年就盈利40余萬元。鐘佰均天天跑市場、跑信用社、跑供電公司,千方百計爭取資源,他還每年以個人名義為農戶擔保貸款超300萬元。2010年,西棘蕩村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尼龍顆粒加工專業村。2023年,全村工業總產值20.4億元,人均純收入4.78萬元。

  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鐘佰均意識到必須淘汰當前散亂粗獷的生產模式。2016年,西棘蕩村關停小作坊140余家,一年后投資1.2億元建成村集體企業“連云港永泰塑業有限公司”,借助“支部+公司+農戶”的運營模式,投產當年就實現產值1.9億元,吸納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戶入園工作,人均月增收近4000元。2021年,占地1036畝的循環經濟產業園獲得批復,園區配套了完備的廢氣、廢水處理設施,實現了產業向綠色化、低碳化轉型升級。

  隨著產業的發展,村民生活也得到了極大改善。村里鋪設了“四橫四縱”主干道,先后建成15棟多層和502戶農家別墅,800余戶村民在家門口住上了“城里房”。針對困難群體,他實施“暖心工程”,推進“暖陽”志愿服務、黨建專員掛鉤幫扶等項目,面向全村實行免費醫療,并設立愛心基金會,先后資助困難群眾130萬元。村里還建設了文明實踐主題公園、德善長廊,每年拿出270萬元獎勵文明行為,農民運動會、西棘蕩村晚等活動也越辦越紅火。

  鐘佰均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49 首俊明  449 首俊明

  首俊明,男,漢族,1974年6月生,中共黨員,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發射事業部部長,文昌航天發射保障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

  作為海南商業航天發射的開拓者,首俊明和團隊實現了國內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從無到有,專業團隊由弱到強。

  首俊明參加了風云系列、北斗系列、嫦娥系列等40余次航天發射任務。2010年至2016年,他全程參加了文昌航天發射場建設論證、工程建設、發射能力生成工作,主持專業技術團隊、試驗文書體系、測試發射組織指揮模式等軟實力建設工作,2015年組織完成了長征五號、長征七號在發射場的合練任務,通過了國家驗收,按期形成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測試發射能力。

  2022年6月,首俊明參加海南商業發射場建設以來,充分發揮自己專業特長和豐富經驗,牽頭開展發射場前期規劃設計論證、計劃協調工作,提出了技術區優化選址、發射工位兼容火箭選型、特燃特氣保障等總體方案,組織制定了總體設計任務書以及加注供氣、智慧發射場等系統設計技術文件,積極發揮技術總體作用,審查各類設計方案,參與了我國首個兼容多型火箭的發射臺、起豎裝置、電氣管線統型難題論證工作,形成了解決方案。牽頭測試發射軟實力建設,著眼合練及首飛任務實施,組織制定了測試發射流程、參試各方分工、指揮協同機制等關鍵文件。大力推動人才隊伍建設,先后推薦和引進具有發射場工作經驗的技術骨干40余人,快速組建近兩百人的發射場運行管理團隊,提出了技術隊伍專業結構、能力結構、崗位設置方案,確定了7大系統、14個技術組、26個專業的技術隊伍總體架構。在加強培訓的同時,協調安排人員下廠學習,全面促進了測試發射能力生成。2024年11月30日,首俊明帶領團隊執行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填補了我國沒有商業航天發射場的空白,提升了我國航天發射能力,為我國空間基礎設施工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發射保障。

  首俊明榮立三等功1次,榮獲海南省道德模范稱號。

  450 賀麗遠  450 賀麗遠

  賀麗遠,男,納西族,1978年12月生,中共黨員,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副支隊長。

  從警26年,作為一名排爆手,賀麗遠在生死之間鎮定自若,做到了700余次涉爆任務次次成功處置,實現了零差錯、零失誤、零傷亡。

  要成為一名排爆手非常不容易,理論知識、操作技術、安全要求、實戰訓練缺一不可。1999年,賀麗遠遭遇了人生中第一個炸彈。他跟著師傅出任務,可靠近炸彈后,他發現自己手抖得連工具箱都打不開。但他不氣餒,跟著師傅去了很多現場,不懂就問,不會就學;他閱讀大量業務書籍,熟練掌握各種排爆知識和炸彈的拆解步驟;為鍛煉手指力量,他一遍遍練習用筷子夾鋼珠,甚至吃飯時都是吃一口飯夾一顆鋼珠。日復一日,賀麗遠練就過硬排爆本領,成功拆解全國首例水銀爆炸裝置等各類爆炸裝置160余枚,銷毀戰爭時期遺留爆炸物600余枚,以頑強的毅力,排除了一次次險情,彰顯了人民警察的恪盡職守。

  為推動云南省防爆安檢工作的規范化建設,賀麗遠先后撰寫了2萬余字的調研文章,并參與編寫了《昆明市公安局防爆安檢工作規范》《昆明市公安局防爆安全檢查辦法》等工作守則,組織構建了全市“安檢任務分層負責,涉爆現場二級處置”的防爆安檢工作模式。工作以來,賀麗遠共參與完成高級別警衛和國際性重大活動、重要會議的防爆安檢任務7000余場次。作為云南警官學院客座講師,圍繞防爆安檢基礎理論為8000余名師生開展授課和培訓。

  賀麗遠先后牽頭組建黨員突擊隊、科研攻關組,主動承擔起攻堅克難、處突搶險任務,傳承老一輩黨員民警“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排爆精神。

  賀麗遠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全國“公安楷模”、全國公安機關特級優秀人民警察、云南省優秀黨務工作者、云南省政法英模等稱號。

  451 駱旭東  451 駱旭東

  駱旭東,男,漢族,1972年11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吉林省舒蘭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副市長。

  面對洪水,駱旭東向險而行,奮不顧身沖在防汛抗洪救災第一線,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固堤壩。

  在駱旭東遺留的工作筆記上能夠看到,從2023年7月31日到8月3日,短短4天的時間里記錄了21頁,密密麻麻地寫著各種防汛要點和工作安排。在此期間,駱旭東每天都到防汛一線實地查看,布置防汛工作。8月3日19時,開原鎮青松林場小時雨強達到94.8毫米,現場水深及腰,水流湍急,100多名群眾迫切需要緊急轉移,駱旭東立即奔赴防汛一線。22時30分,駱旭東在解救被洪水圍困職工群眾時,遭遇特大山洪,不幸犧牲。據生還的駕駛員回憶,駱旭東一路上都在詢問汛情和人員撤離情況,安排應對措施。“形成山洪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所以說,你經過的所有村,必須全部轉移,不要抱僥幸心理,堅決不。”這是駱旭東給平安鎮黨委書記發的語音,也是目前找到的駱旭東生前最后一段語音。

  駱旭東擔任副市長后,給自己定下了“多干為民排憂解難的實事”的工作原則,從經濟運行分析到氣象衛星云圖,他努力擴充知識儲備。他總是對身邊的同事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組織選派我任舒蘭市副市長,那我就得干出樣子,多干一些好事、實事,這樣才無愧于組織、無愧于人民。只有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考慮,老百姓才會信任我們、支持我們。”

  參加工作26年來,無論在哪個崗位,無論擔任什么職務,駱旭東始終都保持著“干干凈凈、清清白白”的清廉本色。他對自己要求嚴,帶隊伍時也同樣嚴抓嚴管。駱旭東到任舒蘭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不久后,就給班子成員開會立下一個規定,年節前不接受任何人來訪。5年里,他說到做到。平時,駱旭東也經常要求黨員干部們算好政治賬、經濟賬和名譽賬。身邊的工作人員都說,跟著駱旭東干,心里踏實。

  駱旭東被追記一等功,追授“吉林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452 夏復山  452 夏復山

  夏復山,男,漢族,1974年11月生,中共黨員,中國航發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鉗工、“夏復山班組”班組長。

  夏復山自學理論知識,刻苦鉆研技藝,為了提高測具工裝的裝配質量和裝配效率,自學三坐標檢測測量技術,成為鉗工及磨工雙料技師,高質量完成多項高難度的航空發動機科研生產任務,為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

  夏復山負責航空發動機葉片測具、量具制造的最后一道工序——鉗工裝配及修研。由于航空發動機葉片型面復雜、受力惡劣,加工難度極大,需要操作者具備高超的技藝。多年來,夏復山秉承工匠精神,對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苦練技能技藝,在高精度、多角度、復雜型面航空發動機葉片測具裝配方面掌握了獨到技藝,積累了寶貴經驗。某重點型號發動機葉片型面測具由上百個零件組成,加工難度之大前所未有。夏復山接到任務后,仔細研究圖紙,細心調試校正零件,逐一消除零件變形,確保其單件合格后再進行裝配,高質量、高效率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夏復山堅持以創新引領生產,他將鉗工及磨工技巧巧妙結合,解決了葉片測具裝配過程中的加工難題,簡化了裝配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2015年,公司成立以夏復山為帶頭人的“工具制造勞模創新工作室”。夏復山帶領全體成員攻克多項科研技術難關,為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制造提供了強有力的工裝保障。他參與完成的某重點攻關項目,使測量效率提升近10倍,測量方法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夏復山善于總結經驗,并毫無保留、手把手傳授技藝。他創立“三訓結合”的培訓體系,開展“如何做好工具鉗工”和“空間角度的計算”等專題培訓。夏復山為班組青工量身定制培養計劃,先后培養出14名鉗工骨干,這些骨干在全省職業技能大賽上多次取得優異成績。

  夏復山榮獲全國勞動模范、陜西省道德模范等稱號。

  453 錢 前  453 錢 前

  錢前,男,漢族,1962年3月生,九三學社社員,崖州灣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

  錢前長期從事作物種質遺傳資源學研究,40年致力于水稻遺傳資源發掘、重要農藝性狀遺傳基礎解析及分子育種研究,并積極投身南繁硅谷建設。

  1983年,剛剛大學畢業的錢前來到海南三亞,開始了南繁工作。那時交通不便,他常常拿著好幾個裝滿種子、農具的箱子,一路肩背手拎帶到海南。他常說:“農業科學是實踐科學,坐在實驗室里是做不好農業科研的。”幾十年來他與時間賽跑,白天跑田間,晚上做實驗。星光不負趕路人,他帶領團隊率先利用遺傳誘變獲得與重要農藝性狀相關的遺傳變異材料與突變體庫,發掘了近5萬份基因功能研究和遺傳分析材料;構建了國際上第一套秈稻背景的近等基因系、第一個育性穩定適于分子遺傳學研究的粳稻新材料,并被廣泛應用;構建了粳稻/秈稻等永久遺傳群體,成為水稻遺傳學研究的經典材料,并利用這些優異的遺傳材料開展相關研究,先后發表SCI論文343篇,獲發明專利和新品種權50余項;主持育成品種18個,在浙、湘、贛、桂等南方稻區大面積應用。同時,他還將這些遺傳資源材料分發給國內外100余家單位開展研究工作,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主流學術期刊上,為我國水稻研究走在世界前列作出了重要貢獻。

  花甲之年,他義無反顧投身南繁硅谷建設,擔任崖州灣實驗室副主任,成立野生稻種質資源創新團隊。在三亞建立了野生稻種質資源圃,充分利用國家作物種質庫中的種質資源,開展野生稻中優異基因的鑒定利用,為加快水稻品種創新和解決水稻關鍵生產問題提供新的契機。

  錢前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榮獲海南省道德模范稱號。

  454 郭漢中  454 郭漢中

  郭漢中,男,漢族,1968年12月生,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管部副部長、文物修復高級技術工。

  郭漢中秉持工匠精神,專注考古文物修復事業38年,發明塑形雕刻、澆鑄銅鑄件等先進的文物修復工藝,修復6000余件珍貴文物,“重現”華夏輝煌古蜀文明。

  1987年起,他正式參與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修復工作。三星堆博物館“鎮館之寶”一號青銅神樹,是世界上已發現同一時期最大的單體青銅文物,出土之初是200多塊的青銅殘段。郭漢中在傳統的錫焊法之外,又研發了鉚接、灌注等辦法,歷時6年,終于讓近4米高的青銅神樹涅槃重生,恢復了3000年前的風采。

  2019年末,三星堆啟動新一輪發掘,祭祀坑的象牙提取成為難點。為避免糟朽的象牙斷裂損壞,郭漢中創造性地采用給象牙打高分子“繃帶”的蠟模固型加固方式,讓上百根珍貴的象牙全部安全出坑。2020年3月,三星堆遺址祭祀區新一輪考古新發現進行現場直播。在全國觀眾注視下,郭漢中將3號祭祀坑內的青銅大口尊提取出坑,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文物安全無損。

  作為省內青銅文物修復“帶頭人”,郭漢中還負責了十多項省市級文物修復項目,承接修復省內各大博物館的各類文物3000余件。郭漢中不遺余力向年輕同志傳授文物修復知識和實操技術,培養了一批文物修復技術人員;先后發表《3D技術在文物修復中的應用》等論文,填補了國內多項文物修復技術空白。

  2022年,郭漢中帶領團隊成立了文物修復技能大師工作室,開展館內藏品保護修復課題研究,還積極參與實施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

  郭漢中入選2022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455 郭進考  455 郭進考

  郭進考,男,漢族,1951年11月生,中共黨員,河北省辛集市馬蘭農場老專家工作站站長。

  郭進考作為河北省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長期扎根在育種科研第一線,進行小麥育種與推廣工作,帶領團隊創新育種方法,培育出33個高產、節水的小麥品種,把創新的金種子播撒向各地。

  1973年,剛剛參加工作的郭進考,面對“一無育種資源,二無試驗設備,三無研究資金”的工作環境,先后拜訪40多位專家,請教100多位同行,搜集500多份育種材料,認真研讀各種大學教材和農業專著,做了10多萬字的學習筆記。1975年,郭進考來到辛集馬蘭農場,開始了育種實驗,從上千個原始材料中確定親本,堅持每年做上百個組合,再從中選擇出符合要求的優良株系。一把尺子一桿秤,行走在田間,看小麥拔節、抽穗、揚花、結實,這些幾乎成了郭進考生活的全部,這一干就是49年。

  1988年,經過多年探索研究,郭進考成功培育出“冀麥26”小麥品種,在大面積種植條件下,畝產量達到400多公斤,實現了由中低產到中高產的跨越,成為該區域第六次品種更新的主要品種。1996年,他成功培育出“冀麥38”小麥品種,在第二年畝產量達到631.34公斤,刷新了河北省當時的高產紀錄,將河北省小麥產量帶入“畝產千斤”的新時代,進一步推動了糧食增產。針對華北地區水資源日益匱乏現象,郭進考轉變育種方向,由專注培育單純高產轉而研究培育節水穩產高產的小麥品種。經過不懈努力,他帶領團隊創新了“前水后旱,同一世代水旱復合選擇”節水高產育種方法,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21年,郭進考帶領技術團隊成功培育出具有節水、高產等特點的新品種“馬蘭1號”。2022年,“馬蘭1號”最高畝產達到863.76公斤,刷新河北小麥畝產最高紀錄。

  郭進考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河北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56 黃希松  456 黃希松

  黃希松,男,漢族,1964年10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宣城市涇縣黃村鎮衛生院副院長。

  黃希松扎根基層近40年,從“赤腳醫生”到“徽鄉名醫”,修醫德、行仁術、傳文化,全心全意當好鄉親們的健康守護者。

  高中畢業的黃希松自學醫術,通過縣里的鄉村醫務人員招聘,被分配到最偏遠和艱苦的桃嶺村,“赤腳醫生”一干就是16年。他常年在田間地頭坐診,在大雪封山的深夜出診搶救急診患者的生命,為高齡和患基礎性疾病的村民建立檔案,保障著1100多名村民的健康。2003年,黃希松因工作出色調任黃村鎮衛生院,他堅持每天5點到崗,早早就開始為患者診斷。前來就診的從一開始的本地群眾,到慕名而來的周邊縣區乃至全國各地的患者,有時黃希松一天的接診就超過100人。他恪守醫德紅線,只開“良心藥”,近5年來為困難群眾減免醫藥費10余萬元。

  黃希松最大的愛好,就是研學中醫藥典籍,7個版本的《黃帝內經》,光注解就寫了14本筆記,記錄千余本病案。經30多年的鉆研和實踐,他一搭脈便能準確說出患者的病情。他還摸索出六味湯加減方秘方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中醫調理方法,練就運用中醫治療疑難雜癥的專長。患者何大寶患肺部疾病被醫院診斷疑似肺癌,四處求醫無果。黃希松第一次接診開了57.5元的中藥方,服藥20天后何大寶就感覺好轉,再經過1個療程的治療就完全康復。何大寶逢人就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點贊黃醫生的醫術高明。鎮衛生院內掛滿了200多面患者送來的錦旗。

  黃希松深知解患者病痛不如治未病、教預防之法。多年來,他放棄節假日休息,盡己所能弘揚中醫文化,義務開展中醫知識講座、中醫文化普及宣傳200余場次,受益群眾6萬余人次。他牢記健康路上“一個不能少”,堅持為困難群眾和老年患者開展中醫義診130余場次,受益群眾3.8萬余人次。黃希松多次婉拒外地醫院的高薪聘請,一心扎根鄉村守護鄉親,為基層群眾的生命健康和中醫文化的傳承弘揚而堅守著。

  黃希松榮獲“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月度人物、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57 黃新民  457 黃新民

  黃新民,男,漢族,1974年6月生,中共黨員,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烏魯木齊供電公司城北變電運檢中心變電二次運檢班技術員。

  黃新民二十七年如一日扎根一線,為新疆電網繼電保護事業的創新與發展默默奉獻;從學徒到大師,他用自己的技術一次次攻破難關,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繼電保護專業“大工匠”;毫無保留地將掌握的技術和經驗分享,帶出一批批優秀電力人才。

  黃新民到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工作以來,累計發現了12項保護原理和程序不完備問題,糾正了150余項二次回路設計缺陷,消除了360余項設備重大隱患及現場疑難雜癥。他親身參與了新疆電網繼電保護專業的多個第一次:第一座750千伏變電站驗收,歷史性實現了新疆電網全國聯網,發揮首府電網“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的樞紐作用;第一座智能化變電站建設,開創了疆內首座智能化變電站改造的先例;第一座無人值守變電站改造、第一座220千伏變電站程序化操作試點,操作技術在全疆電力系統全面推廣。

  黃新民首創“7S”管理模式,提出“察、論、踐、知”課題研究法。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黃新民創新工作室”累計完成75項創新課題的研究,8項科技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管理創新成果榮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項質量控制成果獲國際“鉑金獎”,12項質量控制成果獲省部級以上榮譽,連續3年摘得“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桂冠。他帶領團隊先后出版學術專著3部,發表論文25篇,編寫繼電保護教材8部,取得國家專利18項,先后承擔科研項目30余項,取得多項國內領先的科研成果。

  黃新民主編及參編各類培訓材料20余種,創新開設“工培一體”“勞模講堂”“工程大練兵”等培訓方式,年均承擔授課任務350余課時,累計培訓1000人次,足跡遍布全國。在他“傳、幫、帶”作用下,團隊成員中有6人成為新疆電力系統“雛鷹”人才、2人成為“首席員工”、32人成為行業專家,還不斷有大批優秀的電力人才涌現。

  黃新民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道德模范等稱號。

  458 曹艷群  458 曹艷群

  曹艷群,女,瑤族,1985年2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資源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第一檢察部副主任、一級檢察官。

  曹艷群扎根偏遠山區檢察辦案一線,創造了所辦1048個案件無瑕疵、零差錯的優秀業績,被同事們稱為“拼命三娘”。2021年12月15日,她過度勞累突發心源性疾病,因公犧牲,年僅36歲。

  2008年,曹艷群放棄到大城市學習深造的機會,回到家鄉資源縣成為一名基層檢察官。她經常加班加點、忘我工作,辦案數量“常年位列榜首”,第一個孩子臨產前一天,還遠在桂林出庭辦案。2017年,在一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她敏銳地發現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存在風險和漏洞。她顧不上身懷六甲,反復翻閱思考案件,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檢察建議。她還時常為家庭困難的涉案未成年人付路費、購買食物,幫忙辦理轉學和減免借讀費等事宜。

  2020年,資源縣梅溪鎮發生一起過失致人死亡案件,因證據缺乏,嫌疑人始終不認罪,公安部門請檢察院提前介入。此時,身懷二胎的曹艷群依然和同事們一起熬夜審查,調解成功后又馬上投身另一起刑事案件。在這起案件中,為找到關鍵證人核實,她連夜驅車到梅溪鎮一偏遠地區做筆錄,連續開展高負荷工作。

  2021年,剛休完產假的曹艷群,主動請纓承辦胡某虎信訪積案,她與同事驅車2000多公里到湖南、廣東等地尋找關鍵證人。數月下來,她走訪證人50多名,制作8本卷宗近600頁的證據材料,寫下110多頁的審查報告。搜集到大量詳實的證據后,她邀約雙方當事人、相關部門和人大代表、律師,組織檢察公開聽證會,還原案件真相,深入釋法說理,解開了當事人的心結。同年12月15日,曹艷群在查辦張某勝司法救助案件過程中,因過度勞累突發心源性疾病殉職。

  曹艷群被追授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模范檢察官、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

  459 蓋鈞鎰  459 蓋鈞鎰

  蓋鈞鎰,男,漢族,1936年6月生,中共黨員,南京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蓋鈞鎰60余載躬耕在大豆遺傳育種研究第一線,創新育種技術,大幅度提高大豆育種效率;他積極響應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探索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法;他堅守高等農業教育前沿,培養學生超萬人。

  1980年,蓋鈞鎰赴美國艾奧瓦州立大學擔任客座助教。大豆雖原產中國,但美洲通過種質研究、雜交選育將大豆的單產大幅提高至中國本土單產的兩到三倍。蓋鈞鎰看到了差距,抱著“在大豆領域中國不能落后”的想法,決定“祖國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回國之后,蓋鈞鎰跑遍了大豆生長的每個地方,搜集原產中國的大豆種質資源。當年還沒有用于保存的設備,蓋鈞鎰和學生們就買來醬菜瓶子,里面放上干燥劑密封,將搜集來的3萬多份大豆種質資源存放在幾萬個瓶瓶罐罐之中,通過不懈努力,現建成世界第三大大豆種質資源庫。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自給率只有15%左右。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蓋鈞鎰牽頭創建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在東北、黃淮海和南方三個大豆產區建立育種研發基地,先后培育出60余個大豆新品種,其中南農66、南農47突破了國家大豆高產攻關的目標。他提出“大豆南下”計劃,在三亞崖州壩頭基地對世界大豆種質資源進行適應性鑒定和遴選,發掘到畝產超過500斤的品種,遠超國內平均畝產270斤的水平。他努力推動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我國大豆自給率穩步提升。

  “要想大豆發展得好,人才是關鍵。”蓋鈞鎰從未離開課堂,60余年來,他累計培養博士后、博士和碩士等高級人才200余名。如今,88歲高齡的他仍每天埋首實驗室、奔走在田間地頭、指導學生科研,將畢生心血傾注在一粒粒直徑不到1厘米的大豆,為的就是“中國田里中國種”,早日實現“大豆自由”。

  蓋鈞鎰榮獲國際種業科學家獎、世界大豆研究大會終身成就獎、中華農業英才獎、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等。

  460 梁建英  460 梁建英

  梁建英,女,漢族,1972年4月生,中共黨員,國家高速列車青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

  梁建英致力高鐵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帶領團隊探索創新,攻克一道道“卡脖子”難關,推動中國高速動車組譜系化產品迭代升級,被譽為精誠奉獻的“高鐵女杰”。

  1995年,梁建英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名鐵路列車設計師,開始了和中國鐵路事業的不解之緣。2006年,梁建英擔任時速300公里高速動車組項目主任設計師,這是她首次親手設計完全自主創新的高速列車。從時速200公里到時速300公里,梁建英帶領研發團隊廢寢忘食,放棄節假日,成功突破諸多關鍵技術。2007年12月,國內首列時速300—350公里動車組成功問世,大大提高了我國高鐵的運行速度。2010年,梁建英主持研發的和諧號CRH380A動車組,在京滬高鐵先導段跑出時速486.1公里的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2017年,她主持研發的復興號在京滬高鐵以350公里時速運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2021年,她帶領團隊研發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成功下線。

  高鐵裝備行業不僅有瑣碎繁重的“紙上工作”,更有條件艱苦的“線下試驗”,女性從業者少,轉任國家高速列車青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之前,梁建英是高鐵裝備行業唯一的女性總工程師。在研制“復興號”高速動車組過程中,梁建英帶領團隊從冬到夏、夜以繼日連軸轉,蹲守零下20多攝氏度的雪地、“燜”在40多攝氏度的車廂,每天凌晨整備,白天跟車試驗10多個小時,晚上分析數據至深夜。從樣車下線到最終定型,耗時整整一年半,歷經2300多項線路試驗,“復興號”正式投入運營。此后,梁建英帶領團隊再攀高峰,經5年自主攻關、1680余項仿真計算、4250余項地面臺架試驗和500余項線路試驗,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填補高鐵和航空間的速度空白。

  近30年櫛風沐雨,梁建英帶領技術團隊擔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等重大項目8項,授權專利203項。

  梁建英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山東省道德模范等稱號,獲評國家卓越工程師,兩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461 韓利萍  461 韓利萍

  韓利萍,女,漢族,1971年12月生,中共黨員,山西航天清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

  韓利萍投身航天發射一線30余年,用精確到毫厘的巧手攻克一項又一項技術難題,成功完成近200次航天發射任務,被譽為火箭發射平臺的“微雕師”。

  1度的誤差在生活中有時看似不起眼,而發射平臺上支撐臂調平精度產生1度的誤差,將會導致高50多米的火箭偏離發射中心800多毫米,均布在3米圓周上的最低點的支撐臂將產生20%的過載,這種誤差將直接導致火箭的發射無法準確入軌。韓利萍創新應用“閥體復雜孔系五步操作法”解決了“長征七號”發射平臺閥體孔系公差邊界范圍窄、冗余空間小的難題,使發射平臺控制支撐臂調平精度的關鍵控制件一次交驗合格率提升至100%,確保新一代運載火箭精準入軌,為我國圓滿完成空間站建設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韓利萍有效攻克新一代國防重點裝備起豎關鍵件接頭本體曲面驅動構件繁瑣、刀位點干涉碰撞和銑削矢量累積誤差等加工瓶頸,最終確定應用仿真加工技術手段模擬實際刀具加工軌跡,有效解決關鍵尺寸頻繁超差、過切碰撞等加工瓶頸,實現連續32個批次交驗合格率100%,為重大飛行試驗提供技術支撐,保障了國慶70周年閱兵任務的圓滿完成。韓利萍先后攻克瓶頸難題300余項,獲得國家專利12項,總結形成先進操作法15項,著有論文23篇,累計創造經濟效益2000余萬元。

  韓利萍對徒弟傾囊相授,“一毫一厘不保留”是她的態度。以韓利萍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以來,她積極融入生產中心工作,用實際行動展示工匠的力量。

  韓利萍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大國工匠、山西省勞動模范等稱號。

  462 傅廷棟  462 傅廷棟

  傅廷棟,男,漢族,1937年10月生,中共黨員,華中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傅廷棟潛心研究油菜遺傳育種60多年,他始終心懷“國之大者”,為國家抓牢“油瓶子”,他和他的團隊育成80余個油菜品種,在全國累計推廣種植逾3億畝,為農民增收逾百億元;他始終堅守育人初心,帶領團隊先后培養500余名碩士、博士研究生,為中國和世界油菜發展不斷注入人才活力。

  1965年,傅廷棟從華中農學院畢業留校任教,從事油菜遺傳育種研究。當時,我國油菜籽平均產量還不到發達國家的1/3,傅廷棟立志在油菜領域為國爭光,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油菜是一種雌雄同花的植物,為找到一種雄蕊退化雌蕊正常的“母油菜”,傅廷棟在學校油菜試驗田和鄉間田野,每天一站就是七八個小時。經過兩年多的不斷探索,他終于在1972年發現了國際上第一個有實用價值的油菜波里馬雄性不育(polcms),并將其無私送給全國相關研究單位,傅廷棟被國際公認為“雜交油菜學科帶頭人”。雜交油菜應用生產首個10年,全球育成并注明來源的17個油菜三系,就有13個是利用他發現的polcms育成的。他提出的“雜優+雙低”育種策略,成為此后幾十年我國油菜育種的主要發展方向。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利用他發現的polcms育成雜交種超200個,累計推廣面積超10億畝。

  傅廷棟帶領團隊選育的80余個優質雜交油菜品種累計推廣超3億畝,我國油菜面積、單產增加約3倍,總產增加約10倍。自1999年起,傅廷棟在甘肅省和政縣建立油菜夏繁基地,推廣飼料油菜高產栽培技術和青貯技術,有力支撐該縣脫貧。他選育出的耐鹽堿油菜,可修復培肥土壤,使鹽堿地變為良田。他帶領團隊選育出抗根腫病新品種,推廣油菜多功能利用,讓農民“錢袋子”變得更鼓。

  傅廷棟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湖北省道德模范等稱號。

  463 焦云龍  463 焦云龍

  焦云龍,男,漢族,1990年10月生,中共黨員,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西城區消防救援支隊府右街特勤站站長。

  焦云龍時刻牢記“為黨中央站崗、為首都人民守夜”的職責使命,扎根基層一線,科學系統組織訓練和實戰演練,帶出了一支消防尖刀力量,參加國慶70周年、建黨100周年等近千場次重大應急救援安全保衛任務,創造了8170余小時“零閃失、零差錯”的驕人戰績。

  焦云龍加入消防隊伍以來,苦練本領,努力提升專業素質。他深知仗要怎么打,隊伍就要怎么練,只有技術過硬,才能在關鍵時刻挽救更多生命,主動請纓參加消防鐵軍的“魔鬼訓練”。作為全國消防鐵軍精英賽總冠軍的焦云龍把自己過硬的專業素質本領融入日常實戰化訓練中,組織隊員練就科學高效、專業精準的過硬本領,連續3年榮獲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火焰藍”隊列會操比賽團體第一名,個人也連續3年蟬聯優秀指揮員。2020年,經歷過多個消防崗位歷練的焦云龍擔任了府右街特勤站站長,“特”在勤務多,因為所處位置特殊,是全國執行消防安保勤務數量最多、任務最重的消防救援站,僅2023年就實地探勘重點單位570余次。焦云龍始終踐行“紅墻意識”,先后參與了“2·9”中央電視臺電視文化中心火災、“5·7”80米高塔救援、“豐臺聊城五金火災”、“百榮世貿火災”、“北京強降雨搶險救災”等多起事故處置工作。

  焦云龍始終厚植“人民消防人民愛,人民消防愛人民”的價值追求,把轄區群眾放在心中首位,及時解決周邊百姓所急所盼,著力消除群眾身邊的火災隱患,組織巡查小分隊,堅持帶隊巡邏、入戶宣傳,累計入戶1260家、發現并整改火災隱患560余處,保證了轄區消防的絕對安全,走出了核心區安全的“鐵腳板”,打造了百姓安居的“金鐘罩”。

  焦云龍堅持扶貧助學,給貧困山區的孩子送去溫暖。他積極響應“助蕾計劃”,與陜西省佳縣程家溝希望小學建立結對幫扶關系,累計向學校捐贈圖書120余冊、學習用品1100余件。他將自己所獲得的各類獎金4.5萬余元作為助學基金全部捐出,充分體現一名消防員的仁愛之心。

  焦云龍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首都道德模范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464 熊 海  464 熊 海

  熊海,男,漢族,1966年1月生,中共黨員,西藏大學醫學院黨委委員、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熊海是四川成都人,在連續參加兩批援藏工作后,毅然選擇調入西藏大學,誓把畢生所學奉獻給西藏的醫療衛生教育事業。

  2016年,熊海到西藏大學醫學院做過兩次短期交流訪問,與藏大專家有科研方面的合作,對西藏醫療資源的相對匱乏認識深刻。熊海完成第八批援藏任務后,于2019年7月主動申請轉入第九批,繼續在西藏大學醫學院援藏3年。2022年1月,已經在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工作了32年的他選擇調入西藏大學,成為一名在藏干部,誓做“西藏慢性病的控制者,西藏地方病的終結者,西藏人民健康生活的倡導者”。

  熊海和西藏大學醫學院的專家學者們協同探究,牽頭開展“青藏高原慢性病地方病隊列研究”“西藏地方特色藏藥的現代化研究與開發”“‘一帶一路’建設——阿里地區邊民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現況調查和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等多個課題及學科項目的研究與建設。熊海還致力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項目的研究和建設,先后參與大古水電站和川藏鐵路項目的研究,制訂出切合實際的健康保障方案,為施工作業人員提供健康保障服務。他先后承擔10余項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科研項目,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身份發表高質量科研論文40多篇。

  熊海榮獲西藏自治區道德模范稱號。

  465 潘從明  465 潘從明

  潘從明,男,漢族,1970年9月生,中共黨員,金川集團銅貴有限公司貴金屬冶煉特級技師。

  潘從明扎根生產一線,潛心鉆研貴金屬技術,從普通一線工人成長為高技能的國家級工匠。他從銅鎳冶煉“廢渣”中精準提取稀貴金屬,填補了國內外多項空白。

  鉑族貴金屬是國家戰略高新領域的關鍵基礎材料。為了研究清楚貴金屬精煉的每一步化學反應,潘從明堅持自學120余冊專業書籍,寫下80余萬字學習筆記,掌握涉及的800多個方程式。在大量研究中,潘從明發現每一次提純時溶液顏色都會存在微妙變化。上班時,他隨身攜帶彩筆,將各種溶液的顏色一一畫到紙上,再逐個對照、修正。他用了3年多的時間,最終制作出色彩準確、對比鮮明的“比色卡”。“顏色判斷法”開創了鉑族貴金屬精煉提純新工藝,將精煉次數由原來6—7遍縮減至2—3遍。

  2009年開始,潘從明克服父母患癌、女兒中考等家庭困難,全身心投入“鎳陽極泥中鉑鈀銠銥綠色高效提取技術”研發中,4年里設計方案600多套,累計實驗近萬次。為了觀察實驗現象,經常堅守在200多攝氏度高溫的電熱板前,曾有100多個日夜連續守在實驗現場。實驗中硝酸在他胳膊上留下了難以消除的印記,刺激性氣體使他幾乎喪失嗅覺、造成鼻黏膜永久性損傷。最終整套工藝研發應用成功,創新了沿用38年的傳統工藝,將鉑鈀產量由400公斤/年提升至4500公斤/年以上,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累計創造經濟效益超過12億元、盤活資源近100億元。

  2019年,潘從明主持一、二次資源綜合利用項目達產達標期間,忍著耳部手術疼痛,解決急難問題600余項,項目提前一個月達產達標。2023年,在他針對性的創新下,鉑族金屬的產量再次提升,目前已具備1萬公斤/年的生產能力,使金川成為亞洲最大的礦產鉑族金屬生產線。

  潘從明先后承擔國家和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9項,完成科技創新項目228項,擁有國家授權專利45項,在核心期刊發表科技論文23篇,有著作2部。

  潘從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甘肅省道德模范等稱號,被授予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榮登“中國好人榜”。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12-20 天和磁材 603072 --
  • 12-19 國貨航 001391 --
  • 12-17 方正閥門 920082 3.51
  • 12-13 中力股份 603194 20.32
  • 12-10 林泰新材 920106 19.82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