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揚子晚報
日前,在2024無錫錫山金秋招商合作懇談會上,集成電路3D工藝設備研發制造及無錫學院集成電路工藝聯合創新中心簽約成立。記者了解到,3年多來,無錫學院堅持學校事業發展與地方規劃、產業脈絡一張藍圖,成立校地協同工作專班,建立“一區一特色產業一戰略”工作機制,與地方80余家政產學研單位開展實質性合作,“融城率”大大提升。
在無錫高新區,傳感網國家大學科技園里科創氣氛潮涌。智能網聯車軸承健康監測與數據優化系統正在試運行,有望護航網約車數據安全;一種太陽能供電裝置正在為基于5G的環境監測系統供電,每2秒采集一次全部數據……上述研發成果能夠落地,得益于這座校地共建的科技園。“學校想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力度,高新區想整合創新資源開辟新賽道,雙方一拍即合”,無錫學院科技處副處長、大學科技園總經理錢王歡說。目前,園內共有184家企業入駐,其中不乏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專精特新企業和市雛鷹企業。
創新鏈和產業鏈如何在園內發生“化學反應”?幾個月來,成果轉化部的高級技術經理人李雙嶺十分忙碌。他前后往返學校和企業10多次,跟進知識產權、政策和法務問題。在他的“撮合”下,“一種具有分選功能的采摘機”專利成功轉讓至無錫蠡志科技有限公司,實現了產業化和產值倍增?!凹夹g經理人不是單純的‘中介’,我們要對科技成果進行挖掘、甄別和培育,為它們走進企業、走向市場提供最優方案”,李雙嶺說。據統計,大學科技園已促成核心技術轉化120余項,技術合同交易金額突破500萬元。
短短2年時間,這里不僅成為了區域技術轉移轉化的“首站”,也是科創團隊集聚落戶的“首選”。AI賦能工業科創團隊,物聯網應用技術科研團隊,新型電力系統團隊,光電混合集成器件及系統應用研究團隊……從“園熱人冷”到爭著入駐,離不開好政策“引流”。11月,無錫學院修訂了《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明確將成果轉化凈收益的90%分配給科研團隊,實現重大成果轉化則可以拿到100%的收益。同時,高新區也將對符合條件的科研團隊給予獎補支持。“場地、人員、經費都不用愁,我和團隊就是在這種校地協同機制中成長起來的”,江蘇省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王泉說。
據悉,在無錫學院,隆達產業班、德科立卓越工程師班、日聯科技卓越工程師班等產教融合特色班形成了一道亮麗的育人風景。該校緊密對接無錫“465”現代產業集群和“5+X”未來產業布局,動態調整學科專業布局,實施產教融合“1+5”工程,與地方頭部企業開展“訂單式”合作,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前置化”。
德科立卓越工程師班的梁磊,大二一開始便進入放大器車間,跟著資深工藝工程師進行實操學習?!皬姆糯笃鞯墓饴啡劢?、焊接組裝到電路調試、整機測試,我參與了整個生產工藝流程,每步操作都需要極高的精度和專注度?!辈粌H下車間,還要入項目。為了提升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產教融合特色班采取“項目制”教學,定期收集企業在一線生產中出現的小型技術課題、工藝改善課題,形成工程訓練項目課題包,向學生發放,讓他們在真環境中解決真問題、得到真成長?!白吭焦こ處煱嗟膶W生整體素質是很高的。他們畢業后選擇留企的,可以直接跳過試用期,成為‘上崗即上手’的青年骨干”,日聯科技人力資源經理張文章說。2024年,無錫學院畢業生留錫率超過45%,為地方輸送了一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校地協同是雙贏、多贏、共贏的好事”,無錫學院校長張永宏表示,將充分發揮高校學科支撐力、科技支撐力和人才支撐力,推動各類創新要素暢流融匯,打造校地協同并進、深融互促的新樣板,努力辦好一所與城市發展能級相匹配、文化基因相契合的應用型大學。
通訊員 周愛炳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李海慧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